- 年份
- 2024(2313)
- 2023(3187)
- 2022(2786)
- 2021(2642)
- 2020(2152)
- 2019(5175)
- 2018(5078)
- 2017(9667)
- 2016(5141)
- 2015(5652)
- 2014(5461)
- 2013(5465)
- 2012(5054)
- 2011(4167)
- 2010(3987)
- 2009(3604)
- 2008(3704)
- 2007(3040)
- 2006(2557)
- 2005(2154)
- 学科
- 济(16693)
- 经济(16675)
- 管理(14512)
- 业(12912)
- 企(9389)
- 企业(9389)
- 农(6519)
- 财(5989)
- 方法(5943)
- 地方(5600)
- 数学(5298)
- 数学方法(5202)
- 农业(4995)
- 务(4485)
- 财务(4472)
- 财务管理(4460)
- 环境(4330)
- 企业财务(4102)
- 学(3805)
- 业经(3690)
- 中国(3630)
- 税(3167)
- 制(3145)
- 税收(3015)
- 收(3000)
- 银(2934)
- 银行(2926)
- 收入(2645)
- 划(2602)
- 融(2597)
- 机构
- 学院(63996)
- 大学(62813)
- 管理(23908)
- 济(22832)
- 经济(22172)
- 研究(20911)
- 理学(20124)
- 理学院(19839)
- 管理学(19387)
- 管理学院(19261)
- 中国(17515)
- 京(13994)
- 科学(13991)
- 财(13177)
- 农(11650)
- 中心(10775)
- 江(10496)
- 所(10209)
- 业大(10205)
- 财经(9787)
- 农业(9107)
- 研究所(9089)
- 范(9036)
- 师范(8960)
- 经(8711)
- 北京(8650)
- 州(8426)
- 院(8133)
- 省(7568)
- 师范大学(7251)
- 基金
- 项目(44505)
- 科学(34558)
- 研究(32901)
- 基金(31298)
- 家(27485)
- 国家(27218)
- 科学基金(23433)
- 社会(19529)
- 社会科(18422)
- 社会科学(18418)
- 省(18196)
- 基金项目(17210)
- 自然(15937)
- 自然科(15463)
- 自然科学(15458)
- 划(15243)
- 自然科学基金(15164)
- 教育(14405)
- 编号(13887)
- 资助(12129)
- 成果(10787)
- 重点(9957)
- 发(9937)
- 课题(9528)
- 部(9131)
- 创(9100)
- 科研(8674)
- 创新(8586)
- 计划(8385)
- 大学(8231)
共检索到96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林爱梅 张腾龙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2001)中规定资产减值以单项资产计算为基础,没有考虑到企业资产通常是以组合的形式提供经济利益。因此,在会计实务中,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难以单独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惠
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是国际会计惯例。它面临着与税收、流转税协调以及计提比例和范围等问题,建议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制定部门与税法制定部门相互协调。
关键词:
国际惯例 会计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 税法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谷亚芹
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三类。它们虽同属于生物资产,但在进行减值准备核算时却适用不同的具体准则,消耗性生物资产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程仲鸣 王海兵
新准则正式实施的前一年,企业资产减值转回与计提新变化令人感兴趣。本文以200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资产减值的计提与转回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发现企业存在将计提的减值准备突击转回的迹象,并找到一些新的盈余管理证据。如何防止企业利用流动性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成为新的课题。
关键词:
新准则 资产减值 盈余管理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燕婷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需要对发生减值的资产类科目计提减值,且计提减值后的折旧基础为资产的净额。资产的价值形态会随生产经营过程逐步转移到成本费用中去,并通过一定的价值形式得到补偿。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通常是采用折旧的形式进行。在实际账务处理中,企业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在固定资产报废时,企业需要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纳税调整,导致企业产生资产减值准备金额
关键词:
减值准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玉香 徐丙臣
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是我国会计制度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 ,其政策实施将会使我国会计制度进一步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文章从无形资产的特点出发 ,就实施该制度及准则的必要性和实际可操作性进行了系统分析 ,进一步指出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提出了实施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无形资产 会计制度 减值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竞辉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该制度规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秋生 杨华
以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充分性与波动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越充分股价崩盘风险越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波动性越大股价崩盘风险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充分性与波动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不显著;反之,则显著。研究结论揭示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充分性、波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证实内部控制对于保证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充分性、遏制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波动性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资产减值准备 股价崩盘风险 内部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雪怡
制度《企业会计制度》颁布以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内容颇受关注。新制度虽然在理论上广泛受到好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笔者在论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和国内外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资产减值准备有关规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资产减值准备 可收回金额 操纵盈余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万宇洵 杨翊
随着企业会计制度中对资产定义的重大调整,资产的“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本质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伴随着资产定义的调整,新会计制度中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提出了更加严格和细化的要求,但同时又并未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的具体方法做出明文规定。本文在对国际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规定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在我国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做了具体的说明。
关键词:
资产减值准备 现值 计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妍 李永凤
新资产减值准则中"(长期)资产减值一经计提,不能转回"的规定,是否会影响企业长期资产减值计提行为?文章以沪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发现,企业长期资产减值并没有因为新规定而减少计提额,长期资产减值的计提与宏观经济状况呈正相关变化,但是长期资产减值计提比例总体不高。另外,企业长期资产减值计提中固定资产减值计提比重最大,其次是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关键词:
长期资产减值 不能转回 计提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浩
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规定不仅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也为避免由于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提供依据。在我国,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我国资产减值准备的规范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为企业在一定范围内操纵会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间。因此,加强资产减值的理论和实务研究,分析资产减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蔡嘉 廖颖
《企业会计准则2006》(以下简称"新准则")中指出在资产负债表日,当有客观证据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本文从减值准备计提的相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扬 田益祥
本文对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实施后亏损上市公司整体以及具有盈余管理动机的亏损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前后的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还检验了资产减值准备数据本身是否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亏损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后增强了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计提的减值准备数据本身也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同时,文章还发现投资者不能有效识别微利公司的会计盈余质量,而对于巨亏公司与通过转回减值准备方式盈利的公司来说,其会计盈余数据的决策相关性显著低于对比公司,投资者能有效识别其会计盈余质量,这为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可转回的会计准则改革提供了实证支持。
关键词:
亏损上市公司 资产减值 价值相关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扬 田益祥
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微利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堆栈回归法对连续微利与亏损年度内上述因素影响同一公司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在考虑公司个体特点的基础上,运用随机效应影响的面板模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行业与盈余管理因素对同一公司在连续的微利与亏损年度前后影响的差异性显著,而企业业绩因素不显著。研究同时发现了因高层管理者变动而进行大清洗行为的证据。
关键词:
微利上市公司 资产减值 盈余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