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34)
2023(13935)
2022(12078)
2021(11338)
2020(9557)
2019(22264)
2018(22185)
2017(42919)
2016(23626)
2015(26733)
2014(26606)
2013(26399)
2012(23842)
2011(21287)
2010(21312)
2009(19893)
2008(19911)
2007(17766)
2006(15846)
2005(14322)
作者
(66182)
(54594)
(54390)
(51801)
(34960)
(26115)
(24803)
(21348)
(20613)
(19792)
(18646)
(18416)
(17487)
(17300)
(16964)
(16683)
(16358)
(16316)
(15689)
(15615)
(13462)
(13408)
(13102)
(12415)
(12333)
(12216)
(12127)
(12002)
(10916)
(10591)
学科
(88259)
经济(88123)
管理(84535)
(76029)
(68243)
企业(68243)
方法(41471)
数学(34967)
数学方法(34627)
(33641)
(23288)
(22967)
财务(22889)
财务管理(22841)
中国(22489)
(22015)
业经(21808)
企业财务(21750)
(19454)
贸易(19445)
(19033)
(17767)
地方(16068)
(15803)
理论(15791)
银行(15766)
(15538)
(15307)
(15266)
(14747)
机构
大学(330421)
学院(327387)
管理(135930)
(130058)
经济(127070)
理学(115808)
理学院(114599)
管理学(112969)
管理学院(112336)
研究(103364)
中国(81440)
(70662)
(67356)
科学(61581)
财经(52098)
(50896)
(49168)
中心(47575)
(47216)
(46383)
研究所(45542)
业大(45441)
北京(44711)
(40802)
师范(40463)
(39690)
财经大学(38811)
经济学(38700)
(37704)
商学(36140)
基金
项目(217502)
科学(171533)
研究(161983)
基金(158792)
(136427)
国家(135288)
科学基金(117668)
社会(102037)
社会科(96778)
社会科学(96754)
基金项目(84719)
(83676)
自然(76219)
自然科(74365)
自然科学(74352)
教育(74295)
自然科学基金(73041)
(70031)
编号(66464)
资助(65438)
成果(54586)
(48829)
重点(47772)
(45300)
课题(45000)
(44525)
(43426)
教育部(42600)
创新(42233)
项目编号(41964)
期刊
(146192)
经济(146192)
研究(99324)
中国(65291)
(56957)
管理(53997)
学报(47880)
科学(44564)
(41494)
大学(37307)
教育(35335)
学学(34814)
(31962)
金融(31962)
农业(28259)
技术(28170)
财经(26125)
业经(22753)
(22153)
经济研究(21986)
问题(18682)
图书(17483)
理论(17015)
财会(16993)
会计(16326)
(16261)
技术经济(15733)
现代(15644)
实践(15518)
(15518)
共检索到494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大哲  
不良资产对一国的金融体系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为处置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资产管理公司应运而生。作为任务明确的特设机构,各国的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任务基本结束后,往往会被要求关闭、转型或者合并,其中的背景和过程很值得研究。本报告从美国、瑞典、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几个样本国家资产管理公司实际案例入手,对影响转型、退出机制选择的各类要素作了汇总,并针对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实际和机构运作现状,提出了针对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发展与分类改革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长学  石召奎  
资产管理公司是为处置银行大量不良资产而设立的专门机构 ,通常都是阶段性的机构 ,建立良性循环的退出机制是其运作成功的基础和保障。资产管理公司适时退出的主要方式有上市退出、股权回购、股权转让、损失核销和直接出售等。目前 ,退出机制的实现问题还受来自于经济成本、股权转让、法律法规、道德风险等诸多障碍和不确定因素制约 ,为此 ,应尽快完成对企业的产权和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造 ,完善中介机构 ,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加强硬、软件建设和金融监管 ,探索多元化的退出方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新文  刘燕  吴智伟  蔡云红  马琳  
本文从我国基金业分化发展、面临风险和治理结构固有缺陷等方面入手,强调了建立健全我国基金公司退出机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指出我国现有基金公司退出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如相关法律规定不健全,缺乏可操作性等。在借鉴海内外相关规定及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基金公司退出机制的七大对策和建议,包括健全基金公司及基金产品退出法规体系、建立风险管理及预警体系、探索基金公司分类监管体系、确立多层次退出机制及配套政策体系和探讨基金融资机制等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世建  黄益新  
在债转股过程中 ,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选择封闭型或开放型的退出方式。本文主要通过比较分析 ,阐述了开放型的退出方式对降低银行的金融风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搞好债转股工作具有更明显的效果 ;并在小结中简述了开放型退出方式的可行性及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敏敏  徐振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卫建国  殷亚婕  陈超  
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着眼于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两个方面,退出——呼吁机制的提出,无疑是对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补充与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由于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退出——呼吁机制会出现不同的模式。就我国目前情况看,将退出机制作为公司治理的主导机制是难以实现的,建立以呼吁机制为主导的退出——呼吁机制模式应当是理性的选择。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拓宽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呼吁渠道,降低呼吁的成本,提高呼吁的效率,从而提高公司治理的水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展  
清算是"僵局公司"退出市场的必经程序,是实现市场资源合理分配的重要方式。目前"僵局公司"退市过程中,清算义务人制度及清算人制度均不健全;在简化注销程序的同时,也欠缺简易清算制度。因此,建议完善清算义务人及清算人制度,简化清算程序,建立清算市场。最后,通过市场的信用机制加强社会监督,引导、督促公司清算。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华  张艳  
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是一个成熟、高效的保险市场应具备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经验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保险公司尚未真正经历过破产程序。伴随着国内外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内保险公司要健康地成长壮大,必须建立起高效的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的路径安排,主要包括:完善保险市场退出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积极稳妥的多层次市场退出方式、建立健全保险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监管和建立科学的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勋  
在当今资本市场,证券公司的活力是整个市场活力大小的关键和基础。但是近年来,因经营失败而被处置的的证券公司日益增多,证券公司的退出机制开始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我国目前的退出机制尚存诸多缺陷。发达国家大都具有完备的退出机制,具有诸多可资中国借鉴之处,其核心在于具有完备的立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斐  
目前,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市场退出研究甚少,存在着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上的缺失。有鉴于此,笔者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市场退出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细化完善相关市场退出边界与标准、制定积极稳妥的多层次市场退出方式、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设计科学和具有操作性的风险预警体系等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艾建国  陈泓冰  鲁璐  
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建设是实现有限资源条件下住房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通过建立进化博弈模型对退出机制进行均衡分析,设计了有效退出选择模型。结果表明:实现保障性住房的有效退出,关键在于合理制定奖惩金额以增加拖延退出的成本。根据有效退出模型所推导的奖惩金额计算公式,为政府合理制定奖惩标准提供了一种思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瑞祥  
退出机制是创业资本运作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对创业资本的成功与否意义重大。本文先从创业资本退出机制的必要性分析入手,借鉴国外创业资本退出体系的经验,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创业资本退出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分析了政府在其中的功能定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景兰  
债转股是我国为化解金融风险、盘活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脱困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在对目前债转股给国企带来的积极效应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实现资产管理公司股权退出和国有企业重组的一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