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4)
- 2023(12334)
- 2022(10597)
- 2021(10174)
- 2020(8718)
- 2019(20772)
- 2018(20938)
- 2017(40795)
- 2016(22771)
- 2015(26232)
- 2014(26552)
- 2013(26206)
- 2012(24197)
- 2011(21792)
- 2010(22652)
- 2009(21166)
- 2008(21766)
- 2007(20273)
- 2006(17945)
- 2005(16364)
- 学科
- 济(90886)
- 经济(90793)
- 管理(78407)
- 业(74966)
- 企(65857)
- 企业(65857)
- 方法(44609)
- 数学(38670)
- 数学方法(38006)
- 财(31690)
- 农(24821)
- 中国(22671)
- 务(22490)
- 财务(22416)
- 财务管理(22359)
- 企业财务(21280)
- 制(20906)
- 业经(19822)
- 策(17245)
- 地方(17185)
- 理论(16955)
- 学(16801)
- 贸(16705)
- 贸易(16695)
- 易(16225)
- 农业(16058)
- 银(15958)
- 银行(15930)
- 和(15029)
- 行(14909)
- 机构
- 学院(326375)
- 大学(323078)
- 济(130367)
- 管理(130210)
- 经济(127173)
- 理学(109387)
- 理学院(108247)
- 管理学(106261)
- 管理学院(105612)
- 研究(103338)
- 中国(84156)
- 京(68846)
- 财(66861)
- 科学(61845)
- 所(53094)
- 江(53071)
- 财经(50841)
- 农(50738)
- 中心(49439)
- 研究所(47165)
- 经(45773)
- 业大(45112)
- 北京(43940)
- 州(42470)
- 范(40642)
- 师范(40267)
- 农业(39611)
- 经济学(37746)
- 财经大学(37308)
- 院(37128)
- 基金
- 项目(199674)
- 科学(155711)
- 研究(148273)
- 基金(141998)
- 家(121902)
- 国家(120841)
- 科学基金(104077)
- 社会(89709)
- 社会科(85014)
- 社会科学(84984)
- 省(79196)
- 基金项目(73993)
- 教育(70628)
- 自然(68432)
- 自然科(66749)
- 自然科学(66734)
- 划(66206)
- 自然科学基金(65546)
- 编号(63370)
- 资助(61278)
- 成果(53062)
- 重点(44728)
- 部(44447)
- 课题(44078)
- 发(41782)
- 创(41077)
- 项目编号(38581)
- 性(38317)
- 科研(38295)
- 创新(38269)
- 期刊
- 济(151651)
- 经济(151651)
- 研究(96602)
- 中国(68286)
- 财(57834)
- 管理(52288)
- 农(45147)
- 学报(45135)
- 科学(42812)
- 教育(38186)
- 融(35123)
- 金融(35123)
- 大学(34652)
- 学学(32231)
- 技术(32227)
- 农业(29737)
- 财经(25499)
- 业经(25001)
- 经济研究(23312)
- 经(21733)
- 问题(19036)
- 业(18262)
- 财会(17626)
- 技术经济(17573)
- 统计(17327)
- 图书(17159)
- 贸(15986)
- 理论(15802)
- 策(15681)
- 会计(15591)
共检索到506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庞小凤 庞小鹏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深化的经济新常态下,金融类和非金融类不良资产供给仍将丰富和充沛,不良资产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同时,随着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和非持牌资产管理公司对市场份额的挤占,未来不良资产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通过分析当前不良资产市场的供需双方特点和竞争激增态势,探讨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模式,对资产管理公司开展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庞小凤 庞小鹏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深化的经济新常态下,金融类和非金融类不良资产供给仍将丰富和充沛,不良资产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同时,随着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和非持牌资产管理公司对市场份额的挤占,未来不良资产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通过分析当前不良资产市场的供需双方特点和竞争激增态势,探讨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模式,对资产管理公司开展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国松
建立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金融体系的不良资产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的重要战略之一。本文分别从欧美和亚洲两组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 ,设置目标与营运期限规定以及转移资产的规模、结构、收购价格、转移准则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揭示了欧美与亚洲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主要差异及其各自成功的关键原因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处置模式 国际比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许辰 李常青
自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在探索有效的资产处置技术模式上进行了大量的有益尝试。然而,一国不良资产处置技术模式的选择不是由主观偏好来决定的,而是由本国的实际状况来决定的。本文正是在分析不良资产处置的集中处置、分散处置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三种技术处置模式,并从五个维度聚焦一国不良资产处置的技术模式选择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时以及目前"转轨"时,不良资产处置技术模式的选择问题,并得出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应选择以分散为主的混合处置技术模式的结论。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 技术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岭
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就其自行处置还是委托处置的策略选择建立了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可能的均衡结果和条件,并就相关结论有针对性地给出了选择市场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不良资产 演化博弈 处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爱玲
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专门负责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自 1 999年建立以来取得显著的成效。然而 ,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制约 ,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不高 ,为了避免金融资产的更大损失 ,寻找加快处置不良资产的途径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 处置效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国松
虽然我国在不良资产(NPAs)处置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NPAs问题依旧非常严重。我国现行的按账面价值收购、局部剥离的NPAs分散处置模式的弊端日渐突出,已经难以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与开放的需要。为此,必须整合现有的NPAs处置的资源与技术,组建一个新的股份制AMC;由其对问题金融机构的NPAs实行折价收购、非现金支付、集中处置,方可以切实有效地降低我国金融体系NPAs比重。
关键词:
不良资产处置模式 资产管理公司 剥离战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荣梅
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和盘活不良资产时,需区别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以“协议权力转让”为代表的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自上而下”模式和以“绿色退出通道”为代表的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自下而上”模式,是比较成功的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相应对策,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 处置模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郭代 赵文超 刘力
2012年以来,商业银行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下的资产质量压力持续增加,传统的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手段局限性凸显。论文结合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新特征,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清收处置面临的时机,提出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的策略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天应 张强 张希荣 颜宏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侯亚景
2008年中国"四万亿救市计划"推出后,一方面稳定了国内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积聚了大量不良资产。为保障中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该文首先对不良资产产生的经济、金融环境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四个方面对比了本轮不良资产(第二轮不良资产)与上世纪90年代不良资产(第一轮不良资产)之间的差异性;再次,总结归纳了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不良资产的处置经验;最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探讨了中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处置可以采取"AMC收购处置""债转股""互联网+不良资产"及"引进社会资本"等方式,旨在加快处置当前中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维护金融稳定发展。
关键词:
不良资产率 处置策略 金融机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礼耀
资产公司应提升跨周期经营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客观认识不良资产的周期性波动,并积极加以应对1999年,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资产公司")成立,其目的是支持并促进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整体上对于经济金融周期的影响没有深入思考。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呈现下行态势,不良资产加速释放,处于市场化运营阶段的资产公司要积极应对不良资产处置的周期性问题,重视不良资产处置的周期策略。客观认识和积极适应不良资产周期性不良资产在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与此同时,受金融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侯亚景
2008年中国"四万亿救市计划"推出后,一方面稳定了国内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积聚了大量不良资产。为保障中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该文首先对不良资产产生的经济、金融环境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四个方面对比了本轮不良资产(第二轮不良资产)与上世纪90年代不良资产(第一轮不良资产)之间的差异性;再次,总结归纳了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不良资产的处置经验;最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探讨了中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处置可以采取"AMC收购处置""债转股""互联网+不良资产"及"引进社会资本"等方式
关键词:
不良资产率 处置策略 金融机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阳
互联网以其无限的可能性和创造力创新了不良资产运营处置模式。但我们也必须看到,部分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平台正在面临大小不同的困难和问题在当前新一轮不良资产形成的周期中,创新运用更加专业化的技术和工具,盘活问题资产,救助危机企业从而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业界共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创新打破了地域、信息和时间等壁垒,能够以其特有的快速"价值发现"和"市场发现"功能,重新配置不良资产并实现价值重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阳
互联网以其无限的可能性和创造力创新了不良资产运营处置模式。但我们也必须看到,部分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平台正在面临大小不同的困难和问题在当前新一轮不良资产形成的周期中,创新运用更加专业化的技术和工具,盘活问题资产,救助危机企业从而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业界共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创新打破了地域、信息和时间等壁垒,能够以其特有的快速"价值发现"和"市场发现"功能,重新配置不良资产并实现价值重塑。
关键词:
不良资产处置 平台模式 资产管理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