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75)
2023(8314)
2022(6858)
2021(6743)
2020(5616)
2019(13101)
2018(12839)
2017(24960)
2016(13045)
2015(14537)
2014(14280)
2013(14284)
2012(13133)
2011(11939)
2010(11908)
2009(11020)
2008(11111)
2007(9552)
2006(8317)
2005(7752)
作者
(36126)
(30238)
(29875)
(29049)
(19289)
(14521)
(13533)
(11683)
(11356)
(10811)
(10499)
(10021)
(9791)
(9781)
(9653)
(9290)
(8954)
(8804)
(8601)
(8576)
(7462)
(7312)
(7281)
(6842)
(6802)
(6775)
(6726)
(6433)
(6039)
(6007)
学科
(54801)
经济(54730)
管理(37159)
(37026)
(30311)
企业(30311)
方法(26065)
数学(23379)
数学方法(23225)
中国(17843)
(15453)
(13220)
贸易(13212)
(13016)
(12812)
(11320)
(10537)
财务(10517)
财务管理(10499)
业经(10381)
(10362)
金融(10361)
(10258)
银行(10251)
企业财务(10165)
(9802)
(9545)
农业(8264)
技术(8004)
理论(7897)
机构
大学(188748)
学院(185778)
(86591)
经济(85191)
管理(70822)
研究(66839)
理学(60940)
理学院(60248)
管理学(59416)
管理学院(59062)
中国(53489)
(40175)
(39861)
科学(37055)
(33362)
财经(32572)
研究所(30347)
(30053)
中心(29293)
经济学(28502)
(27326)
北京(25951)
经济学院(25684)
财经大学(24715)
(24707)
(23795)
业大(23678)
(22683)
师范(22461)
农业(21571)
基金
项目(122582)
科学(97941)
基金(93203)
研究(88785)
(82065)
国家(81435)
科学基金(69633)
社会(59363)
社会科(56519)
社会科学(56501)
基金项目(48120)
自然(44545)
自然科(43587)
自然科学(43576)
自然科学基金(42880)
(42841)
教育(41356)
资助(39360)
(37980)
编号(33388)
(29623)
重点(27714)
成果(27478)
国家社会(26182)
教育部(25933)
(25701)
(25463)
中国(25357)
(24521)
人文(24269)
期刊
(89986)
经济(89986)
研究(58440)
中国(37197)
(31644)
管理(27631)
学报(27602)
科学(27077)
(24114)
大学(21543)
(20655)
金融(20655)
学学(20356)
教育(18553)
财经(17218)
经济研究(16819)
农业(16650)
(14908)
技术(14561)
(12858)
国际(12109)
业经(12009)
问题(11953)
世界(11499)
(10546)
技术经济(9085)
统计(8237)
(7934)
商业(7672)
现代(7647)
共检索到277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煜辉  熊鹏  
国内一些学者对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进行过有意义的探索。本文通过严谨的实证分析 ,重新检讨了先前研究的有关结论 ,发现许多与之相悖的结果。整体而言 ,资产流动性假说对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有较强的解释力 ,基金绩效及机构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与折价呈显著正相关 ,与假说预期相反 ,与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背景是相关联的 ,长期投资的理念很难在市场得到认同 ,市场的流动性状况更为投资者所关注。引入残差波动率 ,发现与折价显著正相关 ,基金投资组合的随机变动可能被投资者认同为一种风险。先前文献关于传统的、注重基本面的理论无法解释我国基金折价之谜的结论可能归因于计量方法的偏差。另外 ,本文在对“投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伍燕然  韩立岩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运用不完全理性投资者的情绪解析中国"封闭式基金之谜",并且论证投资者情绪是资产定价的重要因素。首先通过国内数据检验封闭式基金价格的过度波动说明国内投资者的不完全理性;其次提出了对LST(1991)的改进方法,通过提出假说与统计论证,解释了尽管国内封闭式基金的投资者结构与美国的不同,却有和LST类似的实证结果;进而利用其他反映情绪的指标间接证明封闭式基金折价是情绪指标;最后,检验情绪对市场收益的长期反向影响(长期收益反转)和情绪对短期市场收益的正向影响(短期收益惯性),论证了投资者情绪是资产定价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少安  刘达  
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一直是金融领域的不解之谜,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幅度较国外更加严重。国内已有的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理论在解释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时存在着缺陷,而本文采用时间跨度更大的最新数据并进行分阶段实证研究,认为当前保险公司占据主体并采取被动投资策略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情绪仍然会对基金折价产生重要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燕妮,杨贵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童菲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沪市的25只封闭式基金为研究对象,系统的探讨了封闭式基金折价能否作为投资者情绪的有效衡量。我们使用了更长的样本期间和更为合适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基金折价降低时,各组股票表现良好,其中大市值股票表现的比小市值股票更好。在一定程度上,这意味着在沪市,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可以作为投资者情绪的有效衡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温英杰  刘炜  
封闭式基金的折价交易是国内外基金市场的普遍现象,而传统经济理论在解释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方面的失败对“市场有效性假说”提出了质疑。当我们在界定了“噪声交易者风险”的内涵和简单介绍了DSSW模型之后,对中国封闭式基金折(溢)价做出了一个尝试性的解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世良  潘贤林  
投资者情绪理论比较全面地解释了封闭式基金之谜,国内学者对其展开了大量的间接验证,但我国市场与该理论的假设不符,间接验证缺乏说服力。本文从该理论自身出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检验基金折价的相关性,以及投资者是否面临额外的系统性风险。证实了投资者情绪假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田瑛  
本文选择我国市场的全部54支封闭式基金,对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和投资者情绪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得出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具有共同趋势、市场指数变化率及不同市值的股票组合收益率和封闭式基金折价正相关、基金上市时机选择在折价收窄的时间段等结论。证明投资者情绪确实能够系统地影响封闭式基金折价,进而说明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可以作为度量投资者情绪的市场指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擎  
本文运用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构造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模型,分析折价决定的理性预期成份和噪声交易成份,并从折价形成的机制上来剖析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形成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折价的决定既包含噪声成份又包含理性预期成份,但更主要体现为噪声交易;在折价的噪声影响中,股票市场噪声交易程度大于基金市场噪声交易程度是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主要原因;基金的公司特征因素对基金折价的影响较小,反映出基金的管理能力并未体现出差异性,这加重了基金的折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元泽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深市的29只封闭式基金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系统地探讨了封闭式基金折价能否作为投资者情绪的有效衡量。我们使用了更长的样本期间和更为合适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个人投资者占市场主导的阶段,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变动能作为个人投资者情绪变化的有效的衡量。2005年中期以后,封闭式基金机构持有人的比例不断上升,最终机构持有人变为主导。这一阶段,封闭式基金折价仍然衡量了投资者情绪,不过衡量的是机构投资者的情绪变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涂春辉   欧明刚  
在美国,封闭式基金的股东被称为糟糕业绩的套牢者(prisoners of poor performance)。Easton(1997)对封闭式基金的战略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把顾客锁进来,不准他们离开除非他们找到了替身。然后,抬高你的价格。第三,把枪口对准顾客命令他们提供更多的生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威   冯艳  
关键词: ~~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洪如明  
我们认为,动量交易策略和基金流动性都是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的影响因素之一,但两者都只是影响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问题的"扰动项"因素。投资者心态变化以及噪音交易风险很可能是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的主导性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俊喜  张华  
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自从我国被发现以来,一直困扰着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发生的原因存在诸多猜测、众说纷纭。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基金折价的动态特征,然后着力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来探究其根源。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检验,我们发现传统的、注重基本层面的理论无法解开我国基金折价之谜;相反,行为金融学的“投资者情绪”理论有较强的解释力。具体而言,我们得出如下三大结论:(1)不同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变动呈现高度正相关;(2)新的封闭式基金选择在现有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小时上市;(3)基金折价变动和不同市值股票的收益率变动之间的关系密切:当小市值股票收益率上升时,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就增加:反之,当大市值股票收益率上升时,基金折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