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33)
- 2023(2560)
- 2022(2202)
- 2021(2070)
- 2020(1795)
- 2019(4017)
- 2018(3998)
- 2017(8535)
- 2016(4430)
- 2015(4620)
- 2014(4444)
- 2013(4417)
- 2012(4275)
- 2011(3704)
- 2010(3856)
- 2009(3493)
- 2008(3554)
- 2007(3230)
- 2006(2808)
- 2005(2649)
- 学科
- 济(17610)
- 经济(17595)
- 管理(15096)
- 业(14457)
- 企(12894)
- 企业(12894)
- 财(8683)
- 方法(8565)
- 数学(7805)
- 数学方法(7762)
- 务(6855)
- 财务(6853)
- 财务管理(6838)
- 企业财务(6730)
- 制(5213)
- 结构(4936)
- 中国(4281)
- 体(4107)
- 产业(3982)
- 农(3982)
- 学(3894)
- 体制(3752)
- 融(3704)
- 金融(3704)
- 银(3689)
- 银行(3682)
- 行(3387)
- 业经(3313)
- 家(3259)
- 券(3085)
- 机构
- 大学(61943)
- 学院(61425)
- 济(27167)
- 经济(26702)
- 管理(23462)
- 研究(20387)
- 理学(19807)
- 理学院(19590)
- 管理学(19328)
- 管理学院(19210)
- 中国(17698)
- 财(15324)
- 京(12644)
- 财经(11898)
- 科学(11506)
- 经(10855)
- 所(10508)
- 农(9335)
- 中心(9323)
- 研究所(9264)
- 经济学(8986)
- 财经大学(8981)
- 江(8939)
- 业大(8269)
- 经济学院(8181)
- 北京(8175)
- 院(7445)
- 农业(7188)
- 州(7068)
- 融(6946)
- 基金
- 项目(39557)
- 科学(31454)
- 基金(30282)
- 研究(28137)
- 家(26285)
- 国家(26072)
- 科学基金(22653)
- 社会(19090)
- 社会科(18295)
- 社会科学(18288)
- 基金项目(15787)
- 自然(14618)
- 省(14510)
- 自然科(14104)
- 自然科学(14099)
- 自然科学基金(13896)
- 资助(12904)
- 教育(12296)
- 划(12267)
- 编号(10589)
- 部(9346)
- 重点(8982)
- 成果(8738)
- 国家社会(8353)
- 教育部(8189)
- 发(7972)
- 人文(7838)
- 性(7746)
- 创(7731)
- 制(7656)
共检索到91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陶晓慧
本文以过度投资作为资产替代行为的替代变量,考察债务期限结构在减少股东(管理层)的资产替代行为,促进债权人保护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过度投资的严重程度同负债期限结构正相关,这说明,短期负债通过增加还本付息的压力以及启动重新谈判的机制,有利于抑制股东(管理层)通过资产替代侵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因此,在中国债权人法律保护较弱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缺乏的背景下,缩短债务期限可以成为减少债务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控制违约风险的事前缔约机制,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晓慧 柳建华
有效的债权人保护机制能够减少债权人的逆向选择,有利于债务人取得更有利的债务融资条件。会计稳健性通过信号显示机制,可以降低债权人对违约风险的预期,有利于债务人获得长期债务融资。具体而言,在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会计稳健性程度越高,就越能获得更多的长期负债;而在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未能发现会计稳健性与长期债务比例之间的显著关系。另外,地区金融发展深度会削弱会计稳健性对长期负债比例的影响。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债务期限结构 债权人保护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晓慧 柳建华
"资产替代"是股东债权人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实证分析中通常用过度投资来表示。稳健的会计政策能从事前和事后两方面减少股东和管理层的过度投资倾向,从而减少了债务契约中的资产替代行为,保护债权人的权益。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截面的会计稳健性具有真实的投资效应,抑制了非理性的过度投资倾向。经过分样本的实证检验发现,会计稳健性抑制过度投资的作用只存在于非政府控制的样本中,地方政府控制削弱了会计稳健性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作用。
关键词:
资产替代 会计稳健性 过度投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江伟 沈艺峰
文章从负债代理成本的角度,考察了在我国对债权人保护较弱的情况下,控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利用资产替代来侵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行资产替代的行为与其持股比例之间呈倒“N”型的非线性关系;(2)公司投资机会的增加会对大股东的资产替代行为产生影响;(3)由生产经营性单位控制的上市公司比非生产经营性单位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资产替代行为更为严重。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负债的代理成本 资产替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作平 廖理
本文在控制相关变量下,从代理成本视角经验检查在中国债权人法律保护较弱的背景中,大股东是否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本文提供的经验证据表明,大股东确实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具体而言:(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债务期限显著负相关;(2)第一大股东的产权性质显著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第一大股东为国家股的公司具有相对高的长期债务水平;(3)少数大股东持股集中度与公司债务期限显著正相关;(4)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少数大股东持股集中度的交互项与公司债务期限显著正相关,表明少数大股东持股集中度的提高能削减第一大股东和公司债务期限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池睿 陈震
为了检验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是大股东掠夺债权人的手段还是债权人监督大股东的方式,利用上市公司2005—2013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与股权结构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与控股股东现金流权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中国上市公司以短期债务为主的期限结构特征是债权人对大股东掠夺行为发挥监督治理作用的体现。据此进一步从企业是否处于财务困境、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其他大股东监督能力这三个方面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大股东掠夺效应和债权人监督治理机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股东掠夺激励较强的情况下,债权人可通过提供更短的债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杜春明 张先治 常利民
基于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2008~2016年的数据,本文从债权人的视角研究商誉增加和商誉减值信息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同时还按产权性质分组检验了商誉增加和商誉减值信息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研究发现,商誉增加信息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商誉减值信息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当企业的产权性质为非国有企业时,商誉增加信息和商誉减值信息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论表明,商誉信息通过影响债权人信贷决策行为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商誉信息发挥了其在企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杜春明
以2007—2018年我国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深入考察了分析师预测质量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以及审计质量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质量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显著正相关,高的审计质量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削弱了分析师预测质量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正相关关系,分析师预测质量通过企业信息环境这一中间机制影响债务期限结构。研究表明,分析师预测质量传递了有关企业信息环境优劣的信号,债权人可以以之为参考进行债务期限决策,阐明了在信贷资源配置中分析师预测质量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深化债权人信贷期限决策、防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世伟 李骏
2014年3月1日正式生效的新《公司法》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出现了公司资本弱化的趋势,其中之一的表现就是股东可自治协商确定认缴出资的缴足期限。但若股东虚设缴足出资期限,公司债权人利益如何保护,这是一个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理论及实践问题。本文运用诚实信用原则对股东虚设缴足出资期限的性质进行分析,提出在此情况下公司债权人的保护路径选择。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慧 杨子萱
从债务契约特征的视角探讨内部控制对债权人的保护作用,并对比分析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在债权人保护方面的差异,通过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时,债权人会感知到更多的保护信号,并通过放宽债务契约条件表现出来,此时债权人会倾向持有更多的债务资本以及偏好更低的债务资本成本和更长的债务期限。另外,通过对比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在债权人保护方面的差异,发现在债权人保护方面,内部控制更具有增量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大楷 王鹏
基于国内外有关大股东侵占、债权人保护和债务融资关系的研究,结合中国实际,为上市公司治理改革和债务融资问题的研究提供依据。结果发现,大股东侵占和债权人法律保护都能够影响债务融资的规模、期限结构以及融资成本。
关键词:
大股东侵占 债权人保护 债务融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杜建华
本文以2001-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各地区金融业竞争水平与债权人保护水平对上市公司长期债务融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地区的金融业竞争水平越高,债权人保护水平越高,上市公司获得的长期债务融资越少。这表明政府干预对经济的影响造成金融体系与法律体系难以发挥作用,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与投资者保护的增强有助于抑制政府对经济的无效率干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与金融业竞争水平较低的地区相比,在金融业竞争水平较高的地区,债权人保护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上市公司获得更多的长期债务融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丁俊玮
公司资本制度是中国现行公司法中基础性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公司法》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自从2014年正式颁布公司资本认缴制度后,我国全面放宽了市场准入的规定,使公司成立成本大幅降低,大量资本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问题,公司资本认缴制度通过多年的实施,债权人保护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优化调整势在必行。鉴于此,本研究主要结合公司资本认缴制度实际,阐述公司资本认缴制度对债权人保护制度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加强债权人保护的措施与建议,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公司资本认缴制度 债权人保护 立法 规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彦超 姜国华
法律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是依法治国的重要课题之一。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不仅伤害了中小股东,更伤害了债权人利益。资金占用规模持续上升加剧了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为了约束大股东行为,债权人会通过引进法律这一外部治理机制解决代理冲突,通过诉讼参与公司治理,保护自身的利益。基于手工整理的中国债务诉讼数据,本文发现,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比例越高,越容易引起债权人诉讼,特别是在债权人对公司控制力较弱时,这一关系更加密切;上市公司被债权人起诉后,从第2年开始,资金占用情况得到抑制,表明法律诉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大股东行为,影响公司内部治理,保护债权人利益。
关键词:
债权掏空 诉讼 债权人保护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金龙
如何加强对债权人的保护是学术界一直在研究的论题,有种观点认为公司的管理者在公司资不抵债时应当由对股东负责转为对债权人负责;公司的主要目的是为股东创造收益,破产的目的是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应当废除公司领域中对债权人的保护,使其尽快回归到专门为债权人服务的破产领域,让公司法和破产法各司其职,使股东利益和债权人的保护得到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