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83)
- 2023(7393)
- 2022(6664)
- 2021(6243)
- 2020(5732)
- 2019(13247)
- 2018(13206)
- 2017(25878)
- 2016(14732)
- 2015(16914)
- 2014(17308)
- 2013(17399)
- 2012(16328)
- 2011(14394)
- 2010(14787)
- 2009(14159)
- 2008(15294)
- 2007(14037)
- 2006(12084)
- 2005(10934)
- 学科
- 济(56540)
- 经济(56474)
- 管理(46607)
- 业(43893)
- 企(37466)
- 企业(37466)
- 方法(29168)
- 财(28028)
- 数学(25647)
- 数学方法(25371)
- 税(21883)
- 税收(20414)
- 收(20243)
- 务(19337)
- 财务(19315)
- 财务管理(19263)
- 企业财务(18133)
- 农(14757)
- 学(13776)
- 中国(13696)
- 制(11555)
- 贸(10996)
- 贸易(10991)
- 易(10680)
- 业经(10448)
- 地方(10310)
- 银(9625)
- 和(9596)
- 银行(9595)
- 农业(9366)
- 机构
- 大学(212872)
- 学院(212480)
- 济(83350)
- 经济(81423)
- 管理(77628)
- 研究(68013)
- 理学(65991)
- 理学院(65246)
- 管理学(63983)
- 管理学院(63601)
- 中国(54847)
- 财(51993)
- 京(44924)
- 科学(43374)
- 财经(38029)
- 农(37659)
- 所(36869)
- 江(34529)
- 经(33939)
- 研究所(32324)
- 中心(32126)
- 业大(31715)
- 农业(29897)
- 北京(28424)
- 财经大学(27521)
- 州(26699)
- 经济学(25754)
- 范(25683)
- 师范(25378)
- 省(24128)
- 基金
- 项目(129085)
- 科学(98731)
- 研究(92420)
- 基金(92214)
- 家(80301)
- 国家(79622)
- 科学基金(66946)
- 社会(56449)
- 社会科(53428)
- 社会科学(53406)
- 省(50278)
- 基金项目(48908)
- 自然(43775)
- 教育(42741)
- 自然科(42685)
- 自然科学(42671)
- 划(42139)
- 自然科学基金(41913)
- 资助(39457)
- 编号(38969)
- 成果(33669)
- 重点(29070)
- 部(28934)
- 发(26377)
- 课题(26066)
- 性(25860)
- 科研(25628)
- 创(25588)
- 大学(24695)
- 项目编号(24483)
共检索到328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二、权责发生制原则在资产损失处理方面的具体运用(一)关于资产损失在所属年度进行处理的基本规定权责发生制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也是《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原则,企业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吴明泉
三、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金额的确定(一)资产损失处置收入、可收回金额等事项的确定税法规定,企业在计算和申报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时,应先扣除资产残值、可收回金额、责任人和保险赔款。其中,当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物资产等发生报废、毁损、废弃情形时,应扣除其残值等收入;当企业的股权投资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时,应扣除其可收回金额;当企业的债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刘远
在资产损失的处理方面,会计与税务处理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拟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一、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基本规定及其与会计处理之间的原则性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吴岚 张青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巍
本文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25号公告和财税[2009]57号文件,重点探讨不同原因形成的固定资产损失在税务处理时的具体办法和要求,并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固定资产 损失 税务处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薛东成 龚亮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分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进一步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雨
近年来,我国企业发展环境恶化。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受到内部或外部的影响,令企业无法如期偿还债务,致使企业进入资产不足的困境。为了能够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通常会采取重组的方式缓解资金压力。在现行会计准则中,对于债务人以及债权人的财务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本文着重分析在企业的债务重组中,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吴明泉
一、计提减值准备后资产的折旧或摊销额的会计与税务处理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应当按照计提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及尚可使用年限(含预计净残值等的变更)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转回、冲销等环节,基本上都涉及到对会计损益的影响,同时,它使得资产的计价基础发生重大改变,直接关系到资产的计税基础和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此,税法作出了相关规定。本文就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与纳税处理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分析、讨论其中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一、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调整减值准备的会计与税务处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如果企业滥用会计估计,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按照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即企业因滥用会计估计而多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转回的当期,应当遵循原渠道冲回的原则(如原追溯调整的,当期转回时仍然追溯调整至以前各期;原从上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吴明泉
处置已计提减值准备资产的情形主要有出售、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将减值资产用于债务重组、报废等,在此过程中应正确处理会计与税务处理之间的差异。本文分别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曲明荣
文章首先分析了同一经济事项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不同的原因,其次以资产为例从确认、计量、价值转移三方面剖析了税法与会计的异同点,并指出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的不同作用,二者不可能完全趋同,但尽最大可能使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与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保持一致,应该是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尤其是非上市公司会计准则时应该遵循的一个重要准绳。
关键词:
会计处理 税务处理 资产价值 比较分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新贵 章楠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首次明确了新税法下企业债务重组业务的所得税处理方法,并根据债务重组的不同情形,分别明确了一般性税务处理和特殊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胡小晶
税法上资产减值准备所适用的政策不同,造成不同行业对于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与实际发生的呆账损失在会计与税务处理方面存在差异;并且对金融企业的计算公式解读与政策表述之间表象上存在理解上的不同。本文认为:对于一般企业而言,纳税调整额与资产减值准备当期变动额相同;对于金融企业的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而言,发生的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向税务专项申报后,不需进行纳税调整处理;对于金融企业的一般风险贷款而言,当年计提的呆账准备和税法允许扣除的呆账准备差额根据文件的公式直接先作纳税调整增加,金融企业当年发生的呆账损失,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胡小晶
税法上资产减值准备所适用的政策不同,造成不同行业对于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与实际发生的呆账损失在会计与税务处理方面存在差异;并且对金融企业的计算公式解读与政策表述之间表象上存在理解上的不同。本文认为:对于一般企业而言,纳税调整额与资产减值准备当期变动额相同;对于金融企业的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而言,发生的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向税务专项申报后,不需进行纳税调整处理;对于金融企业的一般风险贷款而言,当年计提的呆账准备和税法允许扣除的呆账准备差额根据文件的公式直接先作纳税调整增加,金融企业当年发生的呆账损失,专项申报后,直接按全额调整减少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表象看是损失在当期扣除与政策不符,实质是损失已在以前年度计提的准备金中扣除,当期调整的是损失占用以前年度税法允许扣除准备金在当期补提的部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