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96)
2023(9699)
2022(8480)
2021(7756)
2020(6840)
2019(16099)
2018(15690)
2017(31801)
2016(17345)
2015(19686)
2014(19720)
2013(19685)
2012(18555)
2011(16700)
2010(16998)
2009(15724)
2008(16250)
2007(14886)
2006(12593)
2005(11423)
作者
(50573)
(42464)
(42380)
(40483)
(27548)
(20688)
(19553)
(16386)
(15827)
(15319)
(14355)
(14197)
(13657)
(13545)
(13486)
(13229)
(13170)
(12580)
(12544)
(12211)
(10562)
(10466)
(10374)
(9675)
(9595)
(9553)
(9518)
(9435)
(8585)
(8525)
学科
(77523)
经济(77444)
(59552)
管理(56734)
(51534)
企业(51534)
方法(42004)
数学(37583)
数学方法(37296)
(25664)
(19065)
财务(19039)
财务管理(18995)
(18295)
企业财务(18248)
中国(17372)
(15555)
业经(15246)
(14391)
贸易(14387)
(13985)
(13931)
地方(13459)
(12355)
银行(12330)
农业(12275)
(11741)
金融(11739)
(11535)
(11148)
机构
大学(258113)
学院(256433)
(108650)
经济(106477)
管理(102138)
理学(88662)
理学院(87752)
管理学(86461)
管理学院(85957)
研究(81802)
中国(63134)
(52680)
(52515)
科学(48538)
财经(42572)
(42327)
(41483)
(38720)
中心(38151)
(37770)
研究所(37457)
业大(37085)
经济学(33917)
农业(33593)
北京(32823)
财经大学(31941)
经济学院(30973)
(30830)
师范(30509)
(30070)
基金
项目(167494)
科学(132534)
基金(124327)
研究(119568)
(108030)
国家(107153)
科学基金(92382)
社会(76956)
社会科(73192)
社会科学(73169)
基金项目(65631)
(64039)
自然(61054)
自然科(59632)
自然科学(59612)
自然科学基金(58647)
教育(56412)
(54511)
资助(52654)
编号(47646)
(38924)
成果(38805)
重点(37829)
(34695)
(34618)
教育部(33822)
科研(32989)
人文(32645)
课题(32482)
创新(32345)
期刊
(112487)
经济(112487)
研究(71681)
(44618)
中国(43725)
学报(39856)
(36561)
管理(36543)
科学(36437)
大学(30017)
学学(28555)
(26039)
金融(26039)
农业(24090)
财经(22183)
教育(21659)
技术(20626)
(18854)
经济研究(18722)
业经(17892)
问题(15337)
(13766)
(13574)
技术经济(13420)
财会(13256)
统计(12907)
商业(12324)
理论(12302)
(12260)
(11765)
共检索到368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毅  查秀芳  陈三梅  
与以往的研究文献不同,本文在对资产战略性剥离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其长期业绩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资产战略性剥离能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沈海平  
本文选取2003年至2010年实施资产剥离战略的50家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和50家未进行资产剥离的配对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截面数据逻辑回归的方法,研究上市公司实施资产剥离型紧缩战略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剥离行为与其上一年的财务杠杆、财务风险、资产规模等指标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能力和偿债能力呈负相关关系,而与营运能力、经营风险以及代理成本不相关;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是影响上市公司实施资产剥离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罗良忠  朱荣林  范永进  
研究发现,在剥离公告前后的短暂时间内(尤其是公告后的7个交易日内),将近有一半的公司获得了正的累积超常收益。这说明样本公司在剥离事件公告前后的短暂时间内,的确能够增加股东的财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阎晓春  嵇菊莉  
本文选取多项财务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绩效综合得分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2009年发生资产剥离的上市公司前后共四年的绩效综合得分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只能够在短期内改善其绩效,但从长期来看并没有带来持久的绩效提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欣  
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动因与企业绩效进行了研究,发现四种主要的资产剥离动因对企业都可产生正向超额收益,并且在这四种剥离动因中,市场对出售盈利能力差的资产和调整资产结构两种剥离动因的反应要强于另外的两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进行资产剥离,资本运作模式日渐成熟,逐步适应当前复杂的经营环境。我国学者关于资产剥离行为导致的经济问题研究并不多见,主要探讨资产剥离的动因和绩效。因此,本文以A企业为案例,根据该企业在2012年和2014年的两次资产剥离方案,从A企业的资产剥离实施过程入手,研究两次不同的非主营业务和主营业务的剥离情况,分析资产剥离造成经济后果:一是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二是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最后对上述提出的问题做出总结,并对上市公司中出现的资产剥离现象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进行资产剥离,资本运作模式日渐成熟,逐步适应当前复杂的经营环境。我国学者关于资产剥离行为导致的经济问题研究并不多见,主要探讨资产剥离的动因和绩效。因此,本文以A企业为案例,根据该企业在2012年和2014年的两次资产剥离方案,从A企业的资产剥离实施过程入手,研究两次不同的非主营业务和主营业务的剥离情况,分析资产剥离造成经济后果:一是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二是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最后对上述提出的问题做出总结,并对上市公司中出现的资产剥离现象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晓嘉  袁梅  
研发投入对于以技术创新求生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尤为重要,研发成功与否成为这类企业成败的关键。研发活动的效率体现为企业的创新成果进而影响着经营业绩,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对经营业绩的影响效果如何,是否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不同产业这种影响效果是否相同,带着这些问题,文章选取187家国内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与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玉罡  王苏生  
一、基本假说并购在中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多数企业都在尽可能地通过并购来扩张。然而,除了少数企业因出现危机而被动剥离资产外,似乎没有人愿意主动对资产进行剥离。那么,那些被动剥离资产的企业为什么不能在危机出现前主动地剥离资产以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远艳  
资产剥离,是指公司将其一部分资产出售给第三方,以取得现金或其他有价证券的行为。基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许多学者在资金占用、现金股利发放等方面都证明了存在着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而从利益输送的角度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文献较少。本文以被剥离资产的交易价格与其帐面价值之间的差异作为切入点,研究上市公司资产剥离中的大股东或地方政府的利益输送行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炜婷  
1998年至2006年间的58家剥离重组事件的股东长期超常回报在事件前年度与对照组无差异,事件后年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事件发生后年度,剥离行为能促进企业债务结构与盈利能力的改善,但有效期间和影响程度有限。剥离母公司各项财务指标中,EPS的超常增量变化与股东长期超常回报显著正相关;由于剥离企业的各类股权结构与股东长期超常回报不具显著的线性相关性,说明代理理论无法有效解释剥离行为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奇峰  王俊秋  王建新  
本文实证分析了2001-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行为。将近一半的上市公司发生了长期资产减值转回,它们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和长期投资的减值转回上。平均地说,如果不允许长期资产减值损失转回,减值转回公司的净利润将下降40%左右,同时16.89%的公司无法扭亏为盈。整体来说,盈利较低的公司、扭亏公司以及高管层变更的公司有更大的激励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来提高当期会计利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徐虹  
本文以2004-200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资产剥离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同属管辖交易的独特视角,从市场化进程差异、资产剥离同属管辖交易以及企业产权配置三个方面探讨对上市公司资产剥离业绩改进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地方政府干预越少,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后的业绩越好。但是,如果资产剥离交易双方同属地方政府管辖,则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控制的产权性质对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后业绩改进产生负面影响,非政府控制的产权性质则有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正飞  韩霞  常琦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立足于代理理论,依据企业资金流假说设立联立方程组模型考察长期负债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新增长期负债作为一种资金来源与新增投资正相关(;2)企业综合财务风险越低,新增投资越多。当过多负债导致企业承担巨大财务风险时,企业的投资能力显著削弱(;3)新增长期负债中的银行贷款与公司债券作为支持投资的资金来源相互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竞争关系,长期负债中与投资相关度非常高的仅长期借款这一项目(;4)新增长期负债的波动与投资波动正相关。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剑峰  
随着转型经济中企业并购与重组活动的日益增多,理论界和实业界都期望有适合转型经济的理论来指导企业的重组行为。为此,本文以战略反馈和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以中国为代表的转型经济中企业战略剥离的动因。通过对1999-2003年中国上市企业剥离行为的分析,本文发现中国上市企业的剥离行为主要出于战略考虑,包括并购后整合的需要、过度多元化调整的需要以及绩效改进的需要;传统的代理理论则缺乏解释力度。这一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已经能够根据战略需要来进行业务重组,同时也呼吁政府和业界加强公司治理,以充分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