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77)
2023(3498)
2022(3098)
2021(2893)
2020(2530)
2019(5802)
2018(5622)
2017(11295)
2016(6325)
2015(6945)
2014(6880)
2013(6656)
2012(6090)
2011(5618)
2010(5882)
2009(5249)
2008(5334)
2007(4439)
2006(3851)
2005(3491)
作者
(17263)
(14333)
(14213)
(13652)
(9142)
(6799)
(6533)
(5619)
(5490)
(5177)
(4965)
(4900)
(4834)
(4620)
(4601)
(4489)
(4287)
(4232)
(4168)
(3872)
(3722)
(3499)
(3485)
(3357)
(3324)
(3314)
(3266)
(2961)
(2932)
(2846)
学科
(28676)
经济(28662)
管理(19986)
方法(18601)
(17446)
数学(17409)
数学方法(17101)
(16260)
企业(16260)
(7492)
(5595)
财务(5570)
财务管理(5559)
企业财务(5366)
中国(5341)
(5212)
(4977)
理论(4862)
业经(4613)
(4612)
金融(4612)
(4605)
银行(4602)
(4586)
贸易(4583)
(4472)
(4286)
(4121)
(3844)
环境(3620)
机构
大学(88687)
学院(87754)
(37131)
经济(36473)
管理(35687)
理学(31035)
理学院(30736)
管理学(29903)
管理学院(29744)
研究(27727)
中国(23212)
(18577)
(17799)
科学(15654)
财经(14949)
(13669)
(13661)
中心(13155)
(12345)
研究所(12192)
(12175)
业大(12038)
经济学(11984)
财经大学(11453)
北京(11161)
经济学院(10876)
(10033)
(10017)
金融(9801)
(9786)
基金
项目(59070)
科学(47261)
基金(44625)
研究(41280)
(38871)
国家(38600)
科学基金(33683)
社会(27152)
社会科(25903)
社会科学(25893)
自然(22636)
基金项目(22539)
(22354)
自然科(22105)
自然科学(22104)
自然科学基金(21708)
教育(20077)
资助(20014)
(19347)
编号(15631)
(13681)
重点(13498)
成果(12736)
教育部(12120)
(12107)
科研(11514)
人文(11459)
国家社会(11412)
大学(11388)
创新(11340)
期刊
(36134)
经济(36134)
研究(25100)
(15139)
中国(14669)
管理(13495)
学报(13117)
(12699)
金融(12699)
科学(12210)
(10665)
大学(10321)
学学(9877)
技术(7861)
财经(7650)
统计(7292)
教育(7147)
农业(6980)
(6478)
(6410)
经济研究(6296)
决策(5959)
技术经济(4807)
问题(4711)
业经(4511)
理论(4471)
财会(4365)
(4339)
实践(4045)
(4045)
共检索到127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盛文军  何帆  
2003年至今的通货膨胀已经超过10年,实属罕见。把握本轮通货膨胀的实质及其有效治理,关键是理解资产型通货膨胀。资产型通货膨胀主要由银行信贷扩张所致,本质上仍是一种货币现象。对央行是否应该盯住资产价格的理论上的争论和实践上的犹豫不决是本轮通货膨胀长期化的重要原因,而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发展战略则是其深层次原因。因此,除了央行货币政策在实践中明确资产价格目标制外,还应确立收入和科技进步推动的内生驱动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申晓梅  
应高度重视通货膨胀的社会后果申晓梅[副教授西南财经大学政治系成都610074]自1979年改革以来,通货膨胀所引起的各种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无论是在实践方面,还是在认识方面都一直困扰着我们。本文旨在围绕通货膨胀所引起的严重社会后果,尤其是社会不公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王明舰  
本文试图在分析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基础上,建立我国通货膨胀的经济计量模型,以便定量地考察各种因素变化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我们从货币数量论出发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根据货币数量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嘉瑞  
在改革中我们遇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对于实现治理整顿的目标,促进改革和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改革以来的通货臌胀及成因分析自70年代末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发生了两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一次,从1978年到1982年,因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货币发行过多,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玲  雷良海  
文章将能源价格、产出、需求、汇率等因素引入反映宏观开放经济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均衡(IS/LM)模型和总供给/总需求(AS/AD)模型,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方法实证分析了2005年7月汇改后至2011年4月期间,各变量对通货膨胀影响系数的变动状况,结果表明:2005年7月汇改后至今出现的通货膨胀现象更多的是一种由人民币升值引起的输入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自身具有持续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润亮  
当前通货膨胀成因分析及治理李润亮作者认为政府的理性行为与社会的非理性行为矛盾激化是当前通货膨胀的最根本原因,成长型通货膨胀与转轨型通货膨胀的交织是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特征,提出要以"标本兼治"作为抑制当前通货膨胀的指导思想。1995年以来,反通货膨胀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茂生  
通货膨胀:走出对其成因认识的误区才能有效治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李茂生(-)经历了80年代后期高通货膨胀的中国老百姓,托治理整顿的福,90年代初在低通货膨胀下过了两年较平稳的生活。但惊魂甫定,就再次为汹涌而来且一浪高过一浪的严重通货膨胀所苦。199...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颖  
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何颖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与高通货膨胀同存并升,引发了一系列不稳定的社会经济现象。在几年的双高趋势之后,虽然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渐趋稳定,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高通货膨胀局面及其潜在压力将会对今后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君仁  郭文礼  李长金  
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生活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现象。一是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有些产业发展过热;二是投资规模扩大,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剧;三是价格体制改革方案全面出台,市场物价涨幅较高。在诸种相关因素的影响下,伴随而来的货币问题是票子发行过多,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所谓通货膨胀,是指伴随着货币数量的过快增加,物价或显或隐的持续上涨。我们认为,从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货币问题性质看,已不是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问题,也不是潜在通货膨胀问题,而是实实在在地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戴艳军  崔彦峰  
对于通货膨胀这一经济现象的认知,经济学界一直众说纷纭。笔者认为由于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为了防止我国出现经济下滑,国家提出了"两年四万亿"的重大计划。随着国内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伴随着2009年上半年的天量信贷,股市、房产市场也逐渐开始"升温",资产泡沫与通货膨胀压力逐渐成为时下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纪显举  
一年多来,我国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物价上涨幅度有所回落,过高的经济增长率降了下来,但在治理整顿过程中,又出现了市场疲软和经济增长率下降过猛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还要不要继续执行,如何认识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在治理通货膨胀过程中如何医治市场疲软,以及在医治市场疲软的过程中如何防止通货膨胀再度加剧。本文拟通过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危害及治理的分析和论述,从一个侧面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习宁  
本文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时间序列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引起物价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劳动力价格的变动只是次要因素。而国内原材料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的影响。关于劳动力供给维度,分析显示:假设相关制度性创新进程能够加快,至少在短期内我们大可不必高估刘易斯拐点对中国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方钰   刘海英   刘达禹   陈婉莹  
采用时变Granger因果检验明确中国历次典型通胀时期下的通货膨胀传导机制与通胀成本负担状况,并基于反事实模拟给出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治理方略。研究结果显示:(1)2012年前中国的通货膨胀基本都是全局性通胀,而在2012年后,通货膨胀则具有典型的结构性特征;(2)治理全局性通胀只需盯住通胀源头和成本终端,而治理结构性通胀则应关注疏通通胀传导链条;(3)当下的通货紧缩是一轮由最终消费端发起的全局性通缩,但由于此轮通缩中只存在价格逆向传导链条,导致其仍有演化为结构性通缩的可能;(4)面对结构性通货紧缩,中央银行应采取适度盯住生产端价格指数的方式予以治理,这不仅有利于事前化解可能出现的产业链断裂风险,而且也能为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复苏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增长空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米咏梅  王宪勇  
我国目前又面临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找到通货膨胀的原因是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前提,但是经济学家们对通胀的原因却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文章使用一个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我国通胀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上涨、工业品价格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货币供给的增加都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同时,本文也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对这些因素对通胀的长短期影响给出了动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