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8)
2023(8947)
2022(7455)
2021(6650)
2020(5268)
2019(12107)
2018(11556)
2017(22415)
2016(11618)
2015(12657)
2014(12573)
2013(12640)
2012(12153)
2011(11005)
2010(11672)
2009(11220)
2008(10423)
2007(9441)
2006(8772)
2005(8473)
作者
(33645)
(27824)
(27733)
(26227)
(17704)
(13470)
(12595)
(10791)
(10594)
(10098)
(9459)
(9298)
(9058)
(8856)
(8778)
(8720)
(8118)
(8057)
(8025)
(7726)
(7086)
(6835)
(6781)
(6411)
(6363)
(6276)
(6207)
(6196)
(5633)
(5512)
学科
(58477)
经济(58433)
(35319)
管理(31757)
(27039)
企业(27039)
(26946)
金融(26945)
中国(24810)
(24245)
银行(24235)
(23571)
地方(22221)
方法(16896)
(16160)
(16014)
数学(14951)
数学方法(14859)
业经(13951)
(13290)
农业(12064)
地方经济(11671)
(11313)
财务(11288)
财务管理(11272)
中国金融(11195)
企业财务(10984)
(10142)
(9518)
贸易(9502)
机构
学院(165919)
大学(162322)
(75557)
经济(73973)
研究(61804)
管理(59440)
中国(54937)
理学(49029)
理学院(48426)
管理学(47750)
管理学院(47438)
(37423)
(35389)
科学(34128)
(31592)
中心(29587)
财经(28385)
研究所(27941)
(26381)
(26129)
(25545)
经济学(23901)
北京(23431)
(22599)
(22335)
(22064)
(22022)
师范(21810)
经济学院(21556)
银行(21485)
基金
项目(101144)
科学(79600)
研究(77624)
基金(71775)
(61389)
国家(60796)
科学基金(52057)
社会(50161)
社会科(47790)
社会科学(47781)
(40259)
基金项目(37455)
教育(34030)
(33206)
编号(31766)
自然(30863)
自然科(30063)
自然科学(30059)
资助(29523)
自然科学基金(29501)
(28616)
成果(26185)
发展(23714)
(23306)
重点(23229)
课题(22817)
(21817)
(21557)
国家社会(20833)
(20473)
期刊
(92092)
经济(92092)
研究(57782)
中国(39000)
(37018)
金融(37018)
(29107)
(26023)
管理(23768)
学报(21361)
科学(21017)
教育(17710)
农业(16929)
大学(16848)
学学(15951)
业经(15313)
经济研究(14967)
财经(14532)
技术(14235)
(12482)
问题(11822)
国际(10478)
(10023)
世界(8738)
(8567)
技术经济(8546)
理论(8069)
商业(8064)
现代(7894)
(7662)
共检索到281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鈃  陈兴述  
资产剥离是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剥离频率和规模持续增加。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资产剥离与研发投资的关系及地区金融发展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资产剥离整体上促进了研发投资;战术剥离和战略剥离显著促进了研发投资,而被动剥离会抑制研发投资;地区金融发展正向调节资产剥离与研发投资的关系,但这一调节作用仅对战略剥离企业有效。进一步研究表明,资产剥离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改善经营效率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研发投资,且这一促进作用具有持续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玉婷  
文章利用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实证考察资产剥离对企业资本投资的影响,以及现金持有价值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资产剥离动因不同,对企业资本投资产生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战略性资产剥离与企业资本投资显著正相关,而非战略性资产剥离则与企业资本投资显著负相关;现金持有价值与企业资本投资间显著正相关;现金持有价值显著增强战略性资产剥离与企业资本投资间的正相关程度,并显著削弱非战略性资产剥离与企业资本投资间的负相关程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国楼  张娟  
不可复制的产融结合模式通用电气(GE)是一家从事技术、媒体、金融服务等多元化经营的全球性公司。1878年,托马斯·爱迪生创立了GE。经过近130年的发展,GE已经成为一家多元化经营的跨国企业集团,业务包括飞机引擎、国防工业、金融服务、医疗系统等。1981~2001年杰克·韦尔奇任CEO期间,他以"全球化、服务、质量"的发展理念,逐步扩大金融与实业的结合,通过大胆运用多元化经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国楼  张娟  
不可复制的产融结合模式通用电气(GE)是一家从事技术、媒体、金融服务等多元化经营的全球性公司。1878年,托马斯·爱迪生创立了GE。经过近130年的发展,GE已经成为一家多元化经营的跨国企业集团,业务包括飞机引擎、国防工业、金融服务、医疗系统等。19812001年杰克·韦尔奇任CEO期间,他以"全球化、服务、质量"的发展理念,逐步扩大金融与实业的结合,通过大胆运用多元化经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紫千  刘小庆  董秀茹  王秋兵  
[目的]综述表土剥离技术在我国的启蒙及发展历程,明晰表土剥离技术内涵的发展与演变,探讨表土剥离技术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丰富表土剥离技术视野,促进表土剥离技术应用的发展与完善。[方法]文章采用了文献法、归纳法及比较法。从表土剥离技术、利用方向及时空配置3个方向,表土剥离内涵、技术体系、成本收益、土地整治、土壤改良、区域调配6个方面进行表土剥离相关问题的综述与探讨。[结果](1)表土剥离的内涵在发生着深刻转变;(2)表土剥离应用的技术规范不断完善;(3)针对表土剥离成本收益的探讨较片面;(4)在土壤改良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婧  
文章从不同产权配置约束视角出发,本文以沪深A股工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资产剥离对工业企业环保投资效率的作用与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资产剥离会显著提升工业企业环保投资效率;进一步发现不同产权配置下资产剥离对环保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呈现出异质性,相较而言,在非政府控制企业和地方政府控制企业中资产剥离对环保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在中央政府控制企业中并未体现出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忠俊  王在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郭伟  王少华  
本文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资产剥离及其动因特征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整体上资产剥离会加剧企业金融化,但剥离动因特征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在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战略性剥离具有去金融化效应,能够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行为,而非战略性剥离则会加剧企业金融化。(2)资产剥离加剧企业金融化主要源于非战略性剥离对长期金融资产的配置偏好。(3)资产剥离与企业金融化二者的关系受到企业发展水平、融资约束以及国有股权的影响。因此,应鼓励企业实施战略性剥离,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攀  
近年来,随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越来越多地通过债权转让方式处置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各级法院在司法实践上较为混乱,既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又给银行风险控制增加了难度。笔者对案发类型的法律问题及处理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闻宇   周榆钧   潘士远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本文研究了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老年人群金融风险资产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地提升我国老年人群投资金融风险资产的概率和金额,进而有助于提高其财产性收入。数字金融发展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居住于城镇和东部地区的老年人群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这表明相关影响可能仍受限于“数字鸿沟”。此外,本文还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所导致的金融服务便利性的提升、老年人群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以及个体风险偏好水平的上升是相关影响的潜在作用机制。基于相关发现,本文建议应继续推进我国数字金融发展,在弱势老年人群中推广和普及数字金融相关服务,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老年人群的金融教育。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吕静宜  苏志鹏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亿城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历次剥离事件研究,总结了来自市场或是企业内部压力所致的沮丧资产剥离的特征,并运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法对剥离短期绩效进行分析,发现亿城投资的资产剥离行为在短期内没有明显地改善公司业绩。因此,企业面对内部资金压力时应充分考虑企业整体战略目标而作出资产剥离决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玉罡  王苏生  
一、基本假说并购在中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多数企业都在尽可能地通过并购来扩张。然而,除了少数企业因出现危机而被动剥离资产外,似乎没有人愿意主动对资产进行剥离。那么,那些被动剥离资产的企业为什么不能在危机出现前主动地剥离资产以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