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95)
2023(5754)
2022(5268)
2021(4869)
2020(4470)
2019(10654)
2018(10590)
2017(21203)
2016(11924)
2015(13714)
2014(14273)
2013(14366)
2012(13779)
2011(12322)
2010(12803)
2009(12166)
2008(12551)
2007(11725)
2006(10160)
2005(9478)
作者
(36851)
(30955)
(30825)
(29669)
(19500)
(14840)
(14198)
(12141)
(11413)
(11159)
(10515)
(10298)
(9804)
(9800)
(9762)
(9686)
(9639)
(9145)
(8970)
(8932)
(7768)
(7672)
(7632)
(7017)
(7007)
(7003)
(6985)
(6943)
(6324)
(6266)
学科
(51940)
经济(51883)
管理(34730)
(33904)
(26809)
企业(26809)
方法(25786)
数学(22907)
数学方法(22609)
(15937)
(15540)
中国(13066)
(11389)
(11149)
(10164)
农业(10155)
(10144)
贸易(10141)
财务(10137)
财务管理(10103)
地方(10039)
业经(9857)
(9831)
企业财务(9524)
(9379)
银行(9357)
(8721)
(8275)
金融(8273)
(8186)
机构
大学(179637)
学院(178523)
(74344)
经济(72612)
管理(67043)
研究(60926)
理学(56284)
理学院(55613)
管理学(54553)
管理学院(54202)
中国(48674)
(38581)
科学(37969)
(37297)
(34272)
(32920)
研究所(29350)
中心(29111)
(29062)
财经(28601)
业大(27656)
农业(27019)
(25579)
北京(24935)
(23141)
师范(22919)
(22856)
经济学(22840)
(20901)
财经大学(20862)
基金
项目(109054)
科学(84017)
研究(79069)
基金(77628)
(67441)
国家(66857)
科学基金(55947)
社会(48078)
社会科(45434)
社会科学(45414)
(43192)
基金项目(41009)
教育(36552)
自然(36405)
(36367)
自然科(35430)
自然科学(35416)
自然科学基金(34765)
编号(33342)
资助(33007)
成果(28330)
重点(24822)
(24512)
(23514)
课题(22935)
(21781)
科研(21376)
教育部(20611)
(20549)
创新(20447)
期刊
(84415)
经济(84415)
研究(54164)
中国(34722)
(31576)
(30886)
学报(28858)
科学(25361)
管理(22457)
大学(20989)
农业(20088)
学学(19668)
(19513)
金融(19513)
教育(17534)
技术(15277)
财经(14383)
业经(13729)
经济研究(12909)
(12280)
问题(12087)
(10602)
理论(9882)
(9844)
技术经济(9810)
统计(9615)
(9055)
财会(8928)
实践(8879)
(8879)
共检索到275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永义  
目前,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现实层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问题均存在一定的解决困难。基于此,本文在阐述资产减值概念由来的基础上,对《2019年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及《2020年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中所揭示的与资产减值相关的问题进行评析。资产减值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的敏感事项之一,尽管相关具体会计准则均确立了各自的计提规则,但从实务层面看,各项资产减值的计提均是面向未来做研判,难免受到企业层面的主观干预,加之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企业往往具有更大的话语权,这恰恰是资产减值问题热度不减的根本原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效仙  
企业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将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泡沫予以消化,夯实企业资产价值,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同时,通过确认资产减值,还可以使企业减少当期应纳税额,增加自身积累,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红霞  
长期以来,资产减值会计问题一直是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世界各国的准则制定机构先后制定了相应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为企业的资产减值行为提供规范指导。我国也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系统规范了资产减值会计问题,明确了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程序,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资产减值缺乏统一规范的局面,是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然而,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实务应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深入实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樊丽明  张晓雯  
托宾税自提出以来,虽数次引起热议,并不乏部分新兴发展中国家实践征收,但其往往仅在危机后昙花一现,时至今日仍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对托宾税的认识未达成一致,尤其在托宾税市场调节与财政收入的双重经济效应,以及征税主体、税基、税率及收入分配等具体制度设计方面仍存在论争。本文在简单回顾托宾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梳理评析目前论争的两类主要问题及其焦点,以为我国采取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蔡业冰  
2005年《美国税法改革报告》提出简化所得税方案和增长与投资税收方案两大税改方案,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来解决现行美国税法典存在的问题,但某些规定仍存在缺陷和不彻底性,一旦施行会给社会经济带来影响甚至新问题。该报告中的两大焦点——是否引进VAT以及“公平”与“效率”的博弈,值得关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訾磊  
本文利用2001~2006年度的上市公司数据,以价值相关性作为判断资产减值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通过实证分析显示,资产减值会计信息更多体现为损益表项目而非资产负债表项目。这表明,资产减值没有反映资产价值的真实减少,而沦为管理层操纵盈余的工具。本文还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评级作为判断信息披露质量的标准,实证结果显示,信息披露评级的高低没有影响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美红  
为了披露和释放资产减值风险,从90年代开始,英国的ASB、美国的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研究和制定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则及相关准则,我国也规定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计提四项减值准备.面对我国企业资产减值的现状,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和制度尚需跟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柳江   刘培淇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资产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和价值创造来源。但是目前对于数据资产的价值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估体系与方法。本文以电商企业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模型,将企业的数据资产视为一个整体,利用收益法和实物期权法分别计算出企业的现有价值和潜在价值,即为企业的整体价值,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数据资产价值在企业整体价值中的权重,并以焦点科技为例进行数据资产价值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解决电商企业数据资产价值评估问题。电商企业应加强数据资产的管理和利用,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思维  
由于可收回价值低于账面价值 ,资产减值已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正确理解 ,因此成为真实性审计的重要内容。资产减值的测试应收集三方面的审计证据 :是否存在资产减值迹象的证据 ,资产可收回价值的证据以及对现金产出单位进行认定的证据。资产减值会计记录的审计检查目的是评价资产帐面价值的真实性 ,应从资产减值的确认和冲回两方面进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振华  
资产减值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新分支,对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以促进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吴作凤  
一、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一)判断减值迹象资产减值迹象是指可能导致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企业在会计期末应当对各项资产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顾明剑  
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资产减值确认中存在的问题。资产减值确认的实质是资产价值的再确认。资产减值会计对于资产价值的确认是在资产持有过程中进行的。资产减值确认的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毛新述  戴德明  姚淑瑜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基本问题,即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本文从公允价值和现值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资产减值会计中公允价值和现值计量的指导性框架,并从完善主体预算制度的角度探讨了现值技术在资产减值计量中运用的可行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映照  陈妮娜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避免公司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本文对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许华荣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其计量的核心问题是资产公允价值和现值的确定。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层级结构估计,而现值的确定主要在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确定。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