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14)
- 2023(7427)
- 2022(6277)
- 2021(5665)
- 2020(4721)
- 2019(10531)
- 2018(10249)
- 2017(19596)
- 2016(10548)
- 2015(11425)
- 2014(10849)
- 2013(10582)
- 2012(9546)
- 2011(8299)
- 2010(7943)
- 2009(7037)
- 2008(6872)
- 2007(5613)
- 2006(4661)
- 2005(3856)
- 学科
- 济(37399)
- 经济(37358)
- 管理(30504)
- 业(28531)
- 企(22080)
- 企业(22080)
- 方法(16996)
- 数学(15453)
- 数学方法(15283)
- 农(12080)
- 财(11603)
- 中国(8890)
- 地方(8746)
- 业经(8729)
- 农业(8665)
- 贸(8204)
- 贸易(8200)
- 学(8159)
- 易(7952)
- 环境(7864)
- 务(7840)
- 财务(7835)
- 财务管理(7821)
- 企业财务(7366)
- 制(6665)
- 技术(6160)
- 银(5876)
- 银行(5844)
- 划(5743)
- 融(5373)
- 机构
- 学院(140074)
- 大学(139709)
- 济(54490)
- 管理(54483)
- 经济(53423)
- 理学(48075)
- 理学院(47469)
- 管理学(46596)
- 管理学院(46344)
- 研究(45806)
- 中国(35078)
- 科学(31163)
- 农(30867)
- 京(28870)
- 业大(26337)
- 财(24773)
- 农业(24757)
- 所(23055)
- 中心(21863)
- 研究所(21392)
- 财经(20163)
- 江(20025)
- 经(18395)
- 范(17438)
- 北京(17259)
- 农业大学(17145)
- 师范(17135)
- 院(17035)
- 经济学(16417)
- 州(15875)
- 基金
- 项目(104598)
- 科学(81710)
- 基金(76918)
- 研究(70109)
- 家(69871)
- 国家(69259)
- 科学基金(59012)
- 社会(45699)
- 社会科(43355)
- 社会科学(43343)
- 基金项目(42141)
- 省(41383)
- 自然(40783)
- 自然科(39762)
- 自然科学(39749)
- 自然科学基金(39059)
- 划(35252)
- 教育(31086)
- 资助(29678)
- 编号(26821)
- 重点(23483)
- 发(22381)
- 创(22099)
- 部(22032)
- 计划(21202)
- 科研(20898)
- 创新(20707)
- 成果(19401)
- 国家社会(19353)
- 大学(18776)
共检索到192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元驹 臧文佼 韩岚岚
本文从财务业绩评价的视角,通过分析獐子岛计提巨额减值准备案例,发现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对营业利润产生很大的影响,并对上市公司营业利润包含资产减值损失影响的合理性提出疑问。为了弥补现行营业利润损益计算模式的局限,本文提出并界定核心营业收入、核心营业成本和核心营业利润的概念及核心营业利润损益计算模式。本文的研究成果在现行营业利润损益计算模式的基础上,拓展了经营业绩评价的研究视角,丰富了经营业绩质量的评价指标,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提供简单而实用的分析指标。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段远刚 陈波
资产减值损失作为一种盈余管理的手段已被大量经验证据所证实,但鲜有文献实证检验资产减值损失对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的影响。本文以我国2007~2014年沪深主板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计提情况,分析了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对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存在大额资产减值损失的上市公司审计收费更高,存在大额资产减值损失的上市公司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大。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师将客户的资产减值损失情况纳入到了审计风险的判断。
关键词:
资产减值损失 审计收费 审计意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洪君
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实现了趋同,但在资产减值损失是否转回的问题上却存在实质性差异,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损失转回操纵利润的现象比较严重。本文通过国际对比,以缩小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斯叶青
商业银行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方式的选择,对于银行体系的风险管控至关重要。本文从巴塞尔协议、资产减值准备金制度以及减值准则等方面,对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依据作了详细介绍。通过对商业银行资产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分析,探明了预期损失模型应用的必要性。最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减值计提现状,提出了预期损失模型应用的合理化建议,以期助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工作进程,进而提升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水平。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产减值 会计处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段远刚 陈波
资产减值损失作为一种盈余管理的手段已被大量经验证据所证实,但鲜有文献实证检验资产减值损失对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的影响。本文以我国20072014年沪深主板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计提情况,分析了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对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存在大额资产减值损失的上市公司审计收费更高,存在大额资产减值损失的上市公司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大。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师将客户的资产减值损失情况纳入到了审计风险的判断。
关键词:
资产减值损失 审计收费 审计意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傅蕴英 唐菊香
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其实施前后亏损上市公司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短期资产减值准备已成为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宪胜
本文通过对2001年上市的977家公司2002年至2011年数据为基础,考察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损失对企业盈余稳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自身经营状况会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行为产生影响;新准则实施以后,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新准则实施以前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而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大幅的上升,短期资产减值转回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
资产减值 盈余稳健性 新会计准则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邓永勤 冯晓晴 周亚丹
IASB于2014年7月发布的IFRS 9最终稿《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规定,金融工具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以金融审慎监管和会计目标理论为指导,分析了预期损失模型替代已发生损失模型的必然性、预期损失模型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实施预期损失模型应克服的外在压力,文章认为,应按应计提减值的具体项目分类选择并对预期损失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正。鉴于金融系统的复杂性,在中国实施预期损失模型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重构会计准则体系,而且要使这个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持续趋同,适应金融审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邓永勤 冯晓晴 周亚丹
IASB于2014年7月发布的IFRS 9最终稿《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规定,金融工具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以金融审慎监管和会计目标理论为指导,分析了预期损失模型替代已发生损失模型的必然性、预期损失模型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实施预期损失模型应克服的外在压力,文章认为,应按应计提减值的具体项目分类选择并对预期损失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正。鉴于金融系统的复杂性,在中国实施预期损失模型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重构会计准则体系,而且要使这个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持续趋同,适应金融审慎监管的要求。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邢丽滢
IASB于2009年6月25日就使用预期损失模型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可行性问题向公众广泛征询意见,并于2009年11月5日发布了《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征求意见稿)》,拟采用预期损失模型计提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发生的减值。预期损失模型是针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中的已发生损失模型计量提出的用于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另一种方法,文章在研究IASB与FASB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试图通过预期损失模型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比较分析,探索使用预期损失模型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可行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冰 陈亚楠
2014年7月24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了最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该版本最重要的变化是将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模型改进为预期损失模型。本文首先回顾了该准则修订的国际背景,并在分析预期损失模型优缺点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未来使用预期损失模型所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预期损失模型 商业银行 贷款减值损失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婉君
本文以2001年~2005年A股亏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为研究对象,讨论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亏损上市公司而言,为了保住珍贵的"壳资源",管理层利用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来操纵利润以迎合管制的要求。同时,研究结果表明亏损上市公司在亏损年度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数大于转回数,而在扭亏年度的计提数小于转回数,说明上市公司普遍通过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来操纵利润。这为《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的关于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可转回的会计准则变革提供了实证支持。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本市场 企业会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严循建
文章从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计提标准及其估计损失与实际损失的差额等方面,说明其对企业利润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如何合理计提减值准备,促使企业既能正确运用国家给予的会计决策自主权,又能遵守会计制度的规定,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利润水平,杜绝或尽可能减少人为操纵利润的事情发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雨佳 卜华
针对金融工具的减值,财政部提出了"预期信用损失法",并引入一个新的账户"信用减值损失"来核算预期信用减值。本文介绍了信用减值损失的核算,分析了预期信用损失账户在实务中的会计处理,提出了将"信用减值损失"改为"合同减值损失"、加强监管及建立多部门协调配合的管理体系和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等建议。
关键词:
信用减值损失 预期信用损失 会计核算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隽萍 朱意孜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作为金融市场监管的重要手段,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备受关注。由于在这次危机中的"已发生损失"模型不利于未来风险的前期研判,导致信用减值损失的迟延确认,因而开发出一种科学合理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成为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关注焦点(周珊,2020)。2017年,我国财政部按照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原则发布了一系列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规范了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解决了之前"已发生损失"模型中存在的问题。且新的减值模型考虑了更多前瞻性信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