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5)
- 2023(13211)
- 2022(11946)
- 2021(11337)
- 2020(9749)
- 2019(22973)
- 2018(23094)
- 2017(45487)
- 2016(24978)
- 2015(28518)
- 2014(29022)
- 2013(28930)
- 2012(26912)
- 2011(24082)
- 2010(24271)
- 2009(22535)
- 2008(22482)
- 2007(20077)
- 2006(17369)
- 2005(15482)
- 学科
- 济(101324)
- 经济(101209)
- 管理(72045)
- 业(69522)
- 企(57016)
- 企业(57016)
- 方法(50510)
- 数学(44305)
- 数学方法(43785)
- 农(28169)
- 财(28033)
- 中国(25055)
- 学(22857)
- 业经(20952)
- 地方(20276)
- 贸(18926)
- 贸易(18922)
- 农业(18755)
- 制(18551)
- 易(18328)
- 务(17901)
- 财务(17824)
- 财务管理(17779)
- 企业财务(16814)
- 和(16382)
- 理论(16345)
- 环境(15601)
- 银(15550)
- 银行(15497)
- 技术(14564)
- 机构
- 大学(362416)
- 学院(360269)
- 管理(143609)
- 济(142101)
- 经济(138810)
- 理学(123923)
- 理学院(122554)
- 管理学(120326)
- 管理学院(119681)
- 研究(118589)
- 中国(89417)
- 京(77336)
- 科学(75690)
- 财(67517)
- 农(61539)
- 所(61320)
- 业大(55896)
- 研究所(55600)
- 中心(54454)
- 财经(53644)
- 江(53294)
- 北京(49355)
- 经(48463)
- 农业(48388)
- 范(47166)
- 师范(46750)
- 州(43355)
- 院(42298)
- 经济学(41946)
- 财经大学(39685)
- 基金
- 项目(241236)
- 科学(187449)
- 研究(175250)
- 基金(173197)
- 家(150554)
- 国家(149273)
- 科学基金(127090)
- 社会(107159)
- 社会科(101405)
- 社会科学(101374)
- 省(94774)
- 基金项目(92811)
- 自然(84116)
- 自然科(82032)
- 自然科学(82010)
- 自然科学基金(80508)
- 教育(80458)
- 划(79822)
- 编号(73228)
- 资助(72612)
- 成果(59978)
- 重点(53690)
- 部(53170)
- 发(50926)
- 课题(49712)
- 创(49309)
- 科研(46698)
- 创新(46000)
- 教育部(45153)
- 大学(45116)
- 期刊
- 济(154530)
- 经济(154530)
- 研究(106727)
- 中国(64161)
- 学报(58449)
- 农(55367)
- 科学(52357)
- 财(52238)
- 管理(49331)
- 大学(42927)
- 学学(40237)
- 农业(37792)
- 教育(37765)
- 融(31021)
- 金融(31021)
- 技术(30729)
- 业经(25564)
- 财经(25322)
- 经济研究(23865)
- 经(21411)
- 问题(20989)
- 图书(19652)
- 业(19297)
- 理论(18617)
- 技术经济(18377)
- 实践(17087)
- 践(17087)
- 版(16909)
- 科技(16743)
- 商业(16071)
共检索到524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许华荣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其计量的核心问题是资产公允价值和现值的确定。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层级结构估计,而现值的确定主要在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确定。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
资产减值 公允价值 现金流量 折现率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曾波
现行时点上资产价值评估存在以下代表性观点:以FASB为代表的观点认为资产现行时点上的价值主要依赖于特定时点上资产的公允价值。以IASB为代表的观点认为在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中引入可收回金额的概念,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毛新述 戴德明 姚淑瑜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基本问题,即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本文从公允价值和现值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资产减值会计中公允价值和现值计量的指导性框架,并从完善主体预算制度的角度探讨了现值技术在资产减值计量中运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资产减值会计 计量 公允价值 现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姜雪梅
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来确认利息收入,而对摊余成本的不同理解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减少条件的不同假设,导致减值核算会计处理中出现相关账户用途的混淆,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金融资产减值会计核算。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吴作凤
一、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一)判断减值迹象资产减值迹象是指可能导致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企业在会计期末应当对各项资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平
新《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在期末或至少在年末对短期投资等八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并赋予了企业将根据自身资产状况来确定资产减值提取比例的权利 ,这与原行业会计制度相比 ,加剧了会计制度与国家税收法规的不一致性。由此引起的会计与税务差异也将大大增加。本文根据现行税法的规定 ,对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所引起的差异及其性质作了全面的分析 ,并就如何进一步处理这些差异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资产减值 会税差异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付同青
一、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减值的迹象是指可能导致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资产减值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对各项资产进行核查,判断是否有迹象表明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某项资产如存在减值迹象,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以确定减值损失;如不存在减值迹象,不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从准则可知,按与企业的关系,可以将资产减值迹象分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峻
绿色产品的定价应在一般产品定价基础上结合绿色产品的特点来研究,目前针对可回收的绿色产品这类对象的定价研究还较少,且大多忽略了消费者这一影响定价的重要主体。对可回收绿色产品的最优定价问题,通过建立一个包括供应商、制造商与消费者三方参与的定价博弈模型,研究得出了制造商决策选择的可回收绿色产品最优绿色度大于消费者期望的最优绿色度的结论。
关键词:
绿色产品 定价 回收 博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惠琴
在会计实务中,企业通过反映固定资产减值情况,使固定资产能够真实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然而,固定资产减值的判断标准较为复杂,在减值金额的计量和时间确认上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因此,有必要对固定资产减值计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企业合理运用减值会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固定资产 资产减值 可收回金额 公允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万宇洵 杨翊
随着企业会计制度中对资产定义的重大调整,资产的“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本质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伴随着资产定义的调整,新会计制度中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提出了更加严格和细化的要求,但同时又并未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的具体方法做出明文规定。本文在对国际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规定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在我国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做了具体的说明。
关键词:
资产减值准备 现值 计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银 ,田琦 ,张义方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云虹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就长期资产减值理论依据、确认与计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资产减值会计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有助于把握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质,对企业提高资产质量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关键词:
资产 资产减值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红霞
长期以来,资产减值会计问题一直是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世界各国的准则制定机构先后制定了相应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为企业的资产减值行为提供规范指导。我国也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系统规范了资产减值会计问题,明确了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程序,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资产减值缺乏统一规范的局面,是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然而,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实务应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深入实施。
关键词:
资产减值会计 准则 减值转回 对策及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宁宏茹
文章选取2009年至2012年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信息作为样本,对其四年来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数据进行统计,并结合家电行业特征重点分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的倾向与合理性。
关键词:
家电行业 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 转回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俞晶晶
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笔者认为,资产减值的确认、计提直至转回是一个完整的资产计价过程,贯彻这一过程的理念应该是一致的,其最终目的是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基于此,笔者认为,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值得商榷。
关键词:
资产减值 转回 确认与计量 会计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