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44)
2023(5399)
2022(4861)
2021(4383)
2020(4003)
2019(9686)
2018(9496)
2017(18843)
2016(10328)
2015(11713)
2014(12106)
2013(12258)
2012(11656)
2011(10406)
2010(10654)
2009(10043)
2008(10416)
2007(9639)
2006(8077)
2005(7260)
作者
(31305)
(26391)
(26386)
(25323)
(16577)
(12633)
(12219)
(10397)
(9729)
(9372)
(8898)
(8788)
(8444)
(8368)
(8327)
(8280)
(8251)
(7820)
(7658)
(7641)
(6672)
(6529)
(6441)
(6100)
(6001)
(5964)
(5926)
(5918)
(5344)
(5300)
学科
(45010)
经济(44970)
管理(29802)
(29570)
方法(24041)
(22718)
企业(22718)
数学(21735)
数学方法(21545)
(13328)
(13197)
中国(10536)
(9516)
农业(9120)
(8782)
贸易(8782)
(8694)
财务(8673)
财务管理(8644)
(8522)
(8320)
地方(8273)
企业财务(8176)
业经(8158)
(7463)
银行(7442)
(7020)
环境(6968)
(6898)
(6835)
机构
大学(155127)
学院(153893)
(64854)
经济(63464)
管理(59288)
研究(51102)
理学(50575)
理学院(50008)
管理学(49149)
管理学院(48850)
中国(39876)
(32490)
科学(31762)
(31422)
(29231)
(26898)
财经(24736)
中心(24472)
业大(24369)
研究所(24322)
(23754)
农业(23315)
(22282)
北京(20610)
经济学(20471)
(19435)
师范(19242)
经济学院(18798)
(18574)
财经大学(18232)
基金
项目(99084)
科学(76720)
研究(71459)
基金(71153)
(62135)
国家(61624)
科学基金(51804)
社会(44166)
社会科(41843)
社会科学(41826)
(38751)
基金项目(37808)
自然(33622)
教育(33045)
(32851)
自然科(32722)
自然科学(32710)
自然科学基金(32138)
编号(29830)
资助(29693)
成果(24514)
重点(22535)
(22527)
(21348)
课题(20141)
(20115)
科研(19595)
教育部(18985)
创新(18913)
大学(18633)
期刊
(67999)
经济(67999)
研究(43440)
中国(28018)
(26582)
(25581)
学报(25233)
科学(22110)
管理(18505)
大学(18357)
学学(17374)
农业(16797)
(14749)
金融(14749)
教育(13666)
技术(13203)
财经(12233)
经济研究(11006)
业经(10899)
(10414)
问题(9609)
(9434)
技术经济(8582)
统计(8389)
(8114)
理论(8093)
财会(8012)
(7792)
实践(7372)
(7372)
共检索到224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付同青  
一、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减值的迹象是指可能导致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资产减值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对各项资产进行核查,判断是否有迹象表明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某项资产如存在减值迹象,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以确定减值损失;如不存在减值迹象,不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从准则可知,按与企业的关系,可以将资产减值迹象分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谢斌  
一、准则适用范围《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明确规定了准则的适用范围。对于存货、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递延所得税资产、金融工具、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以及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的减值处理,应分别适用其各自规范的准则。因此,新准则实际规范的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其他适用的资产(如探明的矿区权益的减值)。必须明确的是其他准则规定的各相关资产的减值,有些可以转回,但也有一些是不能转回的。可以转回的资产减值有存货跌价准备;而对于未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敏  甄颖  
资产减值准则的发布与即将实施,将对上市公司资产及利润真实性的披露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在对各国资产减值准则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资产减值准则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伍成志  童文兵  施长友  
一、资产减值准则的必要性企业通过确认资产减值,提高资产质量,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中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使利益相关者相信企业资产已得到优化,对企业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更具信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金丽娜  徐保根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相关处理做出了新的规定,对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成因以及影响关系,提出了新资产减值准则给盈余管理带来的新问题。从企业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萍  
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文献和各种研究不乏经典的理论分析和深奥的模型论证。本文从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利弊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限制盈余管理方面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艳萍  王天文  
本文通过对2003年至2006年度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比较分析,发现2006年上市公司的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数显著大于2003年至2005年度的资产减值转回数,而且亏损上市公司2006年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数额要显著大于未亏损公司。研究还发现,2006年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新增数额小于2004年、2005年的减值准备新增数额。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欧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备做了明确的规定。本文就资产减值的新旧准则进行了对比,以便执行该准则时能够掌握要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煜惠  
我国于2006年2月出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其中资产减值准则与现行准则相比有较大的变动,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和评论。文章欲从会计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角度分别探讨财政部修改资产减值准则的理论背景,并对新准则本身及其将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冬华  
本文以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为研究背景,分析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计提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减值前亏损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亏损,减值前亏损且无法以转回资产减值避免亏损的公司会以计提资产减值从事大洗澡行为,为下一年盈利做准备;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并不能有效遏制上市公司的扭亏盈余管理行为,但能够遏制上市公司的大洗澡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均英  齐乐  
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新资产减值准则颁布的当年,我国上市公司中确实存在着大量转回以前年度已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现象;新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抑制了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为工具而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欧阳爱平  冯义秀  王继艳  
2001年至今,我国实施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已五年有余,虽对核实企业资产价值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问题多多也是不可回避的现实。这既有现行资产减值会计制度的缺陷,又有实施环境的差强人意。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完善长期资产减值会计,是我国资产减值会计面临的一个难题。解决的思路应从完善资产减值准则内容和实施环境两方面着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建春  
以2006年为分界点,以浙江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准则变革前后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行为方式进行细致考察,揭示出资产减值准则变革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具体影响,具体包括准则变革前后上市公司减值计提行为及减值转回行为的变化及特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珊  陈志斌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除了关联方交易、企业合并、资产减值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存在实质性差异外,其他准则基本实现了"国际趋同"。我国资产减值准则不同于国际会计准则之处是: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将有效遏制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的调节。为了考查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效果,笔者对上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洪金明  
资产减值一直是会计研究的热点。本文以2000-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资产减值准则变更对长期资产减值计提的影响。研究发现,准则变更后长期资产减值计提的金额显著降低。基于盈余管理和及时性视角的研究发现,这主要由于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洗大澡"的行为有效得到抑制,而非由于计提的滞后性所导致减值计提金额不足。进一步采用正确的计量方法研究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并深入探讨准则变更后资产减值准则存在差异的动因,既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也有助于分析和评判资产减值准则的变更效果,为准则制定者和监管者提供相关的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