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49)
2023(5204)
2022(4456)
2021(4178)
2020(3522)
2019(8058)
2018(7865)
2017(15756)
2016(8593)
2015(9225)
2014(9334)
2013(9100)
2012(8691)
2011(7665)
2010(8038)
2009(7376)
2008(7717)
2007(6954)
2006(6285)
2005(5771)
作者
(23316)
(19333)
(19128)
(18649)
(12672)
(9177)
(8931)
(7419)
(7289)
(7223)
(6621)
(6454)
(6312)
(6306)
(6253)
(6053)
(5871)
(5749)
(5687)
(5673)
(4890)
(4737)
(4737)
(4520)
(4474)
(4473)
(4459)
(4389)
(3871)
(3864)
学科
(30448)
经济(30410)
管理(26820)
(25585)
(19680)
企业(19680)
方法(11784)
(11711)
(11115)
数学(10362)
数学方法(10157)
中国(9158)
(7929)
(7622)
农业(7562)
(7143)
(7089)
(7084)
银行(7084)
贸易(7082)
(7003)
财务(6983)
财务管理(6966)
(6935)
税收(6880)
(6839)
地方(6740)
(6654)
企业财务(6648)
业经(6548)
机构
学院(117248)
大学(116063)
(51616)
经济(50485)
管理(45984)
研究(41546)
理学(38382)
理学院(37984)
管理学(37427)
管理学院(37183)
中国(33710)
(28482)
(24340)
科学(22753)
财经(20876)
(20852)
中心(19849)
(19380)
(18833)
研究所(18255)
(18076)
北京(15924)
经济学(15556)
(15447)
师范(15320)
(15252)
财经大学(15228)
(14967)
业大(14745)
农业(14015)
基金
项目(72341)
科学(57381)
研究(56103)
基金(52242)
(44779)
国家(44367)
科学基金(38024)
社会(35237)
社会科(33485)
社会科学(33481)
(27393)
基金项目(26233)
教育(25741)
自然(23651)
编号(23488)
(23463)
自然科(23013)
自然科学(23010)
自然科学基金(22605)
资助(22597)
成果(20299)
(16885)
课题(16720)
重点(16307)
(16184)
(15176)
(14669)
教育部(14556)
国家社会(14473)
项目编号(14177)
期刊
(58764)
经济(58764)
研究(39646)
中国(23973)
(22757)
管理(16867)
(16856)
金融(16856)
(16237)
科学(13977)
学报(13924)
教育(13833)
农业(10994)
大学(10988)
学学(10243)
财经(9776)
经济研究(9709)
技术(9395)
业经(9328)
(8368)
问题(7318)
(7254)
国际(6716)
(6404)
会计(6032)
统计(5849)
理论(5762)
财会(5750)
世界(5532)
(5526)
共检索到188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世忠  
本文系统、深入地比较了我国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与第 36号国际会计准则 ,指出了在具体实务中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 6项重大差异 ,并从技术层面、管理惯例和监管机制等角度剖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最后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赵春光  
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了《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已确认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发现减值前亏损的公司存在以转回和计提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亏损,另一方面是为了进行大洗澡(big bath);同时有较弱的证据说明减值前盈利的公司也存在以转回和计提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利润平滑化,另一方面是为了达到盈余增长。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谢斌  
一、准则适用范围《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明确规定了准则的适用范围。对于存货、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递延所得税资产、金融工具、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以及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的减值处理,应分别适用其各自规范的准则。因此,新准则实际规范的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其他适用的资产(如探明的矿区权益的减值)。必须明确的是其他准则规定的各相关资产的减值,有些可以转回,但也有一些是不能转回的。可以转回的资产减值有存货跌价准备;而对于未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洪金明  
资产减值一直是会计研究的热点。本文以2000-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资产减值准则变更对长期资产减值计提的影响。研究发现,准则变更后长期资产减值计提的金额显著降低。基于盈余管理和及时性视角的研究发现,这主要由于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洗大澡"的行为有效得到抑制,而非由于计提的滞后性所导致减值计提金额不足。进一步采用正确的计量方法研究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并深入探讨准则变更后资产减值准则存在差异的动因,既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也有助于分析和评判资产减值准则的变更效果,为准则制定者和监管者提供相关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欧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备做了明确的规定。本文就资产减值的新旧准则进行了对比,以便执行该准则时能够掌握要点。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敏  甄颖  
资产减值准则的发布与即将实施,将对上市公司资产及利润真实性的披露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在对各国资产减值准则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资产减值准则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蓓莉  李湘玲  陈良华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38项企业会计准则,定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文章立足于《企业会计准则8号——资产减值》,着重对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的确认与计量、应用范围与时间以及可操作性进行对比与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林枫  
我国现行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但是在实务中,许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量,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某一单项资产是不可能脱离其他资产独立发挥作用的。因此,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在实务操作上存在困难。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付同青  
一、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减值的迹象是指可能导致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资产减值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对各项资产进行核查,判断是否有迹象表明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某项资产如存在减值迹象,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以确定减值损失;如不存在减值迹象,不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从准则可知,按与企业的关系,可以将资产减值迹象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池勤伟  
资产减值会计是谨慎性原则的具体运用,也是社会经济实践活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客观要求。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独立核算资产减值有了体系。文章从资产减值的基础理论入手,分析新准则出台的必要性,新准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实施状况,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及成因,进而提出了完善资产减值核算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朱宇  
2006年2月,我国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了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减值的处理,重新规定了减值损失可作转回处理。这一变动,必将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利润等产生影响。本文从会计实务角度,对各项资产减值相关规范在执行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明确各项资产减值的具体确认、计量,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志妨  
从理论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所有资产都可能发生减值,包括货币资本。资产减值是企业面临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体制变革等因素,引起企业的资产可收回价值低于账面价值,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价值不再具有决策相关性。我国的会计准则不断向国际准则趋同,资产减值也不例外,资产减值是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具体体现。文章围绕当前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完善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加强资产减值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应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伍成志  童文兵  施长友  
一、资产减值准则的必要性企业通过确认资产减值,提高资产质量,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中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使利益相关者相信企业资产已得到优化,对企业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更具信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卫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在资产减值核算上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行会计制度、新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在适用范围、减值测试时间、减值迹象、减值转回、商誉减值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新准则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帮助企业的会计人员和投资者了解和掌握准则的新变化,在实际工作中及时运用,以提高投资决策能力,谋求企业更大的经济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