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82)
2023(9706)
2022(8292)
2021(7642)
2020(6680)
2019(15241)
2018(14721)
2017(28727)
2016(14979)
2015(16726)
2014(16247)
2013(15880)
2012(14348)
2011(12256)
2010(11965)
2009(10668)
2008(10730)
2007(8753)
2006(7115)
2005(6195)
作者
(40603)
(33874)
(33421)
(32109)
(21630)
(16174)
(15302)
(13289)
(13080)
(11952)
(11632)
(11414)
(10595)
(10587)
(10524)
(10463)
(10238)
(9953)
(9784)
(9712)
(8396)
(8192)
(7998)
(7896)
(7682)
(7659)
(7390)
(7305)
(6678)
(6668)
学科
(57513)
经济(57452)
管理(48048)
(44286)
(38685)
企业(38685)
方法(31166)
数学(27906)
数学方法(27513)
(21585)
(16192)
财务(16161)
财务管理(16128)
企业财务(15261)
中国(13056)
(12986)
(12965)
业经(11517)
(9772)
(9393)
贸易(9389)
环境(9245)
(9179)
理论(8999)
(8964)
银行(8938)
农业(8863)
技术(8481)
(8422)
地方(8337)
机构
大学(201091)
学院(200930)
(82485)
经济(81003)
管理(80723)
理学(70532)
理学院(69866)
管理学(68590)
管理学院(68232)
研究(62104)
中国(49052)
(43548)
(40711)
科学(37830)
财经(33946)
(31778)
(30996)
业大(30226)
(30165)
中心(30071)
(28735)
研究所(26974)
经济学(26023)
财经大学(25561)
农业(25212)
北京(24583)
经济学院(23639)
(23409)
(23117)
师范(22761)
基金
项目(143260)
科学(114028)
基金(107296)
研究(101668)
(94586)
国家(93817)
科学基金(81808)
社会(65996)
社会科(62705)
社会科学(62687)
基金项目(56641)
自然(55047)
(54969)
自然科(53764)
自然科学(53747)
自然科学基金(52790)
教育(47459)
(46888)
资助(44189)
编号(39416)
重点(32607)
(32475)
(30444)
成果(30352)
(29752)
科研(28729)
创新(28510)
教育部(28234)
国家社会(28199)
人文(27388)
期刊
(79578)
经济(79578)
研究(55680)
(40520)
中国(34969)
学报(32438)
管理(29450)
科学(29059)
(25950)
大学(25271)
学学(24273)
(18020)
金融(18020)
农业(17764)
技术(17591)
财经(17102)
教育(16374)
会计(15862)
(14522)
财会(14168)
经济研究(14012)
业经(12002)
(10816)
问题(10492)
(9701)
技术经济(9576)
通讯(9416)
会通(9393)
理论(9309)
统计(9186)
共检索到284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永鹏  
公允价值会计是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一种会计计量方式,其会计目标是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资产减值会计建立的基础是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会计理念的不同导致现行的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和资产负债观在某些方面是分离的。所以有必要将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在资产负债观的基础上统一。本文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应当将资产减值会计建立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之上,按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期末价值,并将其计量的差额应当记入"资本公积——资产重估"当中,即直接记入资产负债表,而不是利润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永鹏  刘辉  
一、引言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有三方面的特性:公允性、反映真实性、估计性。SFAS157(2006,9)和SFAS159(2007,2)以及FASB和IASB都极力倾向于在金融工具和一些特定的项目采用公允价值。其中SFAS159允许和鼓励企业在金融资产和负债中采用公允价值。SFAS159中认为在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比历史成本计量更具有相关性,因为公允价值反映的企业现金流量而不是过去的交易。在SFAS159中认为,历史成本在评价企业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钟高  陈晓丽  
本文以2007年至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此间在样本公司披露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数据,研究公允价值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公允价值的使用降低了会计稳健性,而分项检验结果则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降低了会计稳健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提高了会计稳健性。从会计稳健性单向的不对称确认到公允价值计量双向的对称确认,公允价值的修正作用提升了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于永生  卢桂荣  
一、公允价值会计与市值会计目前,最权威的公允价值定义是FASB于2006年发布并获IASB认可的、"以脱手价为计量目标"的概念:公允价值是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或转让负债支付的价格;"公允价值会计"是关于"公允价值"在企业编制财务报告过程中具体应用情况的会计,包括对企业某些资产或负债计量公允价值并在财务报表中列报或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相关金额等内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永鹏  
公允价值会计的目的是使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资产减值会计的目的是使会计信息更具可靠性。本文讨论了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协调统一的可能性,并且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应当允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转回,同时把长期资产减值的结果计入资本公积而不是资产减值损失,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的分离,且能有效消除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提取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操作空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婧媛  刘罡  李金磊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会计中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用来判断资产减值迹象及进行减值计量,那么公允价值是以何种定位被引入,是一种计量属性还是一种计量目标?若是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其是否能够在逻辑上满足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要求,二者之间又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文章主要从会计计量的逻辑基础及计价基础等角度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毛新述  戴德明  
本文从财务报告模式的转换讨论了建立与财务报表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要素定义相符的计量标准,进而分析了现行主要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分离及其不利后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财务报告"价值观"的要求统一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可能途径,从而为解决以FASB和IASB为主的不同准则制定机构关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分歧,实现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以及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宋生  
本文探讨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在回顾了公允价值的产生与发展后,分析公允价值在资产减值中的运用情况,指出其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而会影响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实际效果。基于此,应适当改进公允价值在资产减值中的运用方式,包括延缓采用公允价值、设立过渡期、引入全面收益表、改进业绩考核办法。文中最后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宋生  
本文主要探讨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在回顾公允价值产生的基础上,分析公允价值在资产减值中的运用情况,指出其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会影响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实际效果。笔者认为,应适当改进公允价值在资产减值中的运用方式,包括延缓采用公允价值、设立过渡期、引入全面收益表、改进业绩考核办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南召凤  
金融危机过后,公允价值会计被认为是扩大资产负债表波动性的根本原因,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和会计业界均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现阶段较为常见的计量模式对资产负债表不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公允价值会计的确会增加资产负债表的不稳定性,不过这一波动并不一定是顺周期性,影响波动幅度的主要因素是市场环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琳  刘君  
新会计准则已将资产负债观的收益核算理念全面渗透到所得税会计核算中。本文以所得税会计的理论基础为前提,在对资产负债观下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暂时性差异与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的确认、计量和列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文东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因其顺周期性等技术缺陷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从金融稳定的角度,对公允价值计量和金融资产减值模型进行了反思,并介绍了I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修订工作的最新进展,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静如  黄世忠  
在近几年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被指责为扩大了资产负债表的波动性,即具有顺周期效应。本文通过模拟正常的商业周期以及极端条件下的商业周期,比较了完全公允价值、混合计量属性两种计量模式对银行资产负债表波动性的不同影响。模拟的结果揭示了虽然应用公允价值会计时,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是该波动反映了经济体自身波动,波动也不一定具有顺周期性,波动的幅度受市场环境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得出公允价值会计并非必然导致顺周期效应的结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美红  
为了披露和释放资产减值风险,从90年代开始,英国的ASB、美国的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研究和制定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则及相关准则,我国也规定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计提四项减值准备.面对我国企业资产减值的现状,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和制度尚需跟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永鹏  
产权保护的实现过程是经济利益主体契约的认定和解除过程。公允价值的天然使命是认定和解除受托责任,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产权保护最好的微观基础,产权保护与公允价值会计是天然融合的。资产减值作为对历史成本的修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产权保护的作用,但是由于存在一些缺陷,其又与产权保护理念相背离。从产权保护的维度来看,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价值相融合将是会计发展的大势所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