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0)
- 2023(12977)
- 2022(10956)
- 2021(10346)
- 2020(8859)
- 2019(20633)
- 2018(19984)
- 2017(38041)
- 2016(20177)
- 2015(22960)
- 2014(22330)
- 2013(22161)
- 2012(20514)
- 2011(18252)
- 2010(17690)
- 2009(16268)
- 2008(15862)
- 2007(13270)
- 2006(11266)
- 2005(9851)
- 学科
- 济(85350)
- 经济(85264)
- 管理(59091)
- 业(55542)
- 方法(45632)
- 企(45167)
- 企业(45167)
- 数学(41516)
- 数学方法(41064)
- 财(24305)
- 中国(23483)
- 农(20805)
- 贸(17388)
- 贸易(17379)
- 易(17021)
- 学(16968)
- 业经(16654)
- 务(16165)
- 财务(16117)
- 财务管理(16078)
- 企业财务(15448)
- 制(14546)
- 农业(14207)
- 银(13064)
- 银行(13020)
- 融(12994)
- 金融(12991)
- 环境(12735)
- 行(12265)
- 地方(12155)
- 机构
- 大学(288314)
- 学院(282782)
- 济(123214)
- 经济(121279)
- 管理(111980)
- 研究(97875)
- 理学(97216)
- 理学院(96235)
- 管理学(94596)
- 管理学院(94093)
- 中国(76407)
- 京(60261)
- 科学(58943)
- 财(56967)
- 农(48618)
- 所(48349)
- 财经(46135)
- 中心(45731)
- 研究所(44169)
- 业大(43083)
- 经(42403)
- 经济学(39699)
- 江(39048)
- 农业(38705)
- 北京(37786)
- 经济学院(36018)
- 院(35674)
- 财经大学(34886)
- 范(33724)
- 师范(33232)
- 基金
- 项目(199363)
- 科学(158518)
- 基金(150766)
- 研究(140310)
- 家(133855)
- 国家(132879)
- 科学基金(114132)
- 社会(91746)
- 社会科(87257)
- 社会科学(87237)
- 基金项目(78446)
- 自然(75430)
- 自然科(73726)
- 自然科学(73702)
- 省(73337)
- 自然科学基金(72466)
- 教育(64329)
- 划(63993)
- 资助(62795)
- 编号(53509)
- 部(45707)
- 重点(45203)
- 成果(43287)
- 发(41643)
- 创(41468)
- 国家社会(40366)
- 科研(39602)
- 教育部(39417)
- 创新(39070)
- 大学(37873)
- 期刊
- 济(118672)
- 经济(118672)
- 研究(79629)
- 中国(51664)
- 学报(49129)
- 财(45832)
- 科学(43762)
- 农(41816)
- 管理(40022)
- 大学(36876)
- 学学(34878)
- 农业(28756)
- 融(25627)
- 金融(25627)
- 技术(23499)
- 财经(23135)
- 教育(22408)
- 经济研究(21443)
- 经(19818)
- 业(16964)
- 业经(16590)
- 问题(15929)
- 贸(15726)
- 统计(15049)
- 图书(14881)
- 世界(14427)
- 版(13862)
- 国际(13824)
- 理论(13605)
- 技术经济(13535)
共检索到409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步丹璐 叶建明
2006年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不但改变了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的内容,还修改了资产减值的披露格式,即取消了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只要求披露资产减值准备总额。通过对我国2001-2006年的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研究了资产减值的披露格式和信息含量的关系。研究发现,资产减值的明细数据的信息含量显著高于资产减值总额,同时资产减值的各项明细数据的预测能力和解释能力是有差异的。研究结论表明,资产减值的披露格式的改变(即取消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降低了会计报表的信息含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谭燕
本文从证监会2001年颁发并于2004年以及2007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有关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披露规则管制入手,以2003~2006年间深沪两地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制规则约束下的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行为的特征。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证监会的增加披露规则的确约束了上市公司利用内部估值操纵盈余的行为,但是,在规避和迎合管制的动机下,上市公司偏好采用流动资产项目,并利用资产减值的其他转回"合规地"进行盈余管理。此外,本文利用扩展的2001~2007年样本进一步探究了非经常性损益披露规则的变迁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管制规则...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来华 乾惠敏 黄娇丹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存货等已确认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针对新准则对资产减值单向计提的规定,本文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向研究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信息含量,发现资产减值的计提方向存在信号显示作用。这表明资产减值准备方向传递了公司未来前景的信息,全面取缔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将减少资产减值的部分信息含量。
关键词:
资产减值 信息含量 信号显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高靖宇 洪学智 赵西卜 孙玉栋
本文在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公立医院财政预算资金审批决策为研究场景,运用实验研究法,检验强制披露资产减值信息对财政审批决策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公立医院是否披露资产减值信息、减值的严重程度会显著影响财政预算审批人员所感知的医院经营动机,从而进一步影响其预算审批决策。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在医疗卫生领域实施资产减值会计披露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公立医院的过度投资行为,服务公立医院改革,完善政府会计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严循建
文章从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计提标准及其估计损失与实际损失的差额等方面,说明其对企业利润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如何合理计提减值准备,促使企业既能正确运用国家给予的会计决策自主权,又能遵守会计制度的规定,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利润水平,杜绝或尽可能减少人为操纵利润的事情发生。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小雪 钟翔宇
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推行,随后逐渐推广到所有公司。这次出台的新准则在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计量、存货管理办法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等方面实现了诸多突破,业内人士认为,它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这场会计准则的历史
关键词:
医院 资产 减值准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宪英 李洪光
资产减值准备对于遏止利润操纵 ,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收益、规范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行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 ,资产减值准备本身又为利润操纵提供了可乘之机。
关键词:
资产减值准备 利润操纵 稳健原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倩 刘斌 杨茵
准则弹性的增加是否会诱致企业的盈余管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改变了商誉及其后续计量的核算办法,为企业利用商誉减值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一定的弹性。文章以此为契机,对上市公司是否利用该准则弹性来进行利润操纵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考察了其市场反应。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确实利用了准则变化带来的弹性的增加进行了相应的利润操纵;投资者对企业这种行为给予了负面的市场评价。
关键词:
商誉减值 盈余管理 市场反应 上市公司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婉君
本文以2001年~2005年A股亏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为研究对象,讨论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亏损上市公司而言,为了保住珍贵的"壳资源",管理层利用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来操纵利润以迎合管制的要求。同时,研究结果表明亏损上市公司在亏损年度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数大于转回数,而在扭亏年度的计提数小于转回数,说明上市公司普遍通过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来操纵利润。这为《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的关于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可转回的会计准则变革提供了实证支持。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本市场 企业会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兴桥
资产减值准备表可以用来观察企业的资产质量及资产风险防范能力。针对一些企业利用会计法规的不完善性来操纵会计利润的行为日益严重,本文就常见的四项资产减值准备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从法律、制度及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等方面加以应对。
关键词:
坏账准备 投资减值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均英 赵钰婷
长期资产减值损失对资产的账面价值和会计收益都有较大的影响,于是中国一些上市公司利用原相关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存在的某些漏洞,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作为常用的盈余管理手段。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有望从制度上压缩上市公司的此种盈余管理空间。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新资产减值准则颁布的当年,我国上市公司中确实存在着大量转回以前年度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现象;2007年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抑制了上市公司的此种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
资产减值准则 盈余管理 资产减值转回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生年
本文在新会计准则颁布的制度背景下,选用2001-2006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修正的Jonse模型计算操控性应计利润,研究了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操控性应计利润负相关;(2)新增减值准备与操控性应计利润负相关,转回减值准备则与操控性应计利润正相关;(3)新准则颁布前后减值准备对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还发现,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对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影响比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更为显著,支持了新准则长期资产减值不得转回的规定。
关键词:
减值准备 盈余管理 操控性应计利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虹雁 顾义军
上市公司在不同制度背景下计提资产减值会计行为存在差异。新准则削弱了企业利用长期资产减值操纵会计利润的动机,但2007年后上市公司短期资产减值规模大幅上升,预示着上市公司可能转而利用短期资产减值操纵会计盈余。2001~2010年度上市公司短期资产减值数据统计表明,企业主要利用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调节会计利润。准则应完善对短期资产减值会计的制度约束。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产减值 计提与转回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范敏
本文结合国内外对资产减值会计的研究和相关规定,阐述了资产减值的确认及开展资产减值会计的必要性,全面分析了我国现行资产减值的确认、计提的标准、减值迹象的判断等方面的现状及问题。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现行阶段,通过合理划分资产组、统一计量标准、加强企业对相关信息的披露、建立完善的企业效绩考评体系等相关对策,以期完善我国的资产减值准备。
关键词:
资产减值 减值存在的问题 相关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小样本的经验证据
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
新会计准则颁布前后资产减值准备与盈余质量研究——来自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逆周期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
银行内部审计治理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操纵性贷款损失准备视角的经验证据
ESG信息披露与股价特质信息含量:沟通抑或掩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XBRL分类标准、财务信息元素与上市公司自愿性财务信息披露研究——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审计师性别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基于商誉减值关键审计事项的证据
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信息披露效应——基于碳信息披露的经验证据
商誉减值的价值相关性——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