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9)
2023(8947)
2022(7366)
2021(6735)
2020(5721)
2019(13084)
2018(12581)
2017(24612)
2016(12937)
2015(14556)
2014(13924)
2013(13495)
2012(12534)
2011(11037)
2010(11313)
2009(10934)
2008(10416)
2007(9252)
2006(8413)
2005(7683)
作者
(36158)
(30119)
(29784)
(28529)
(19443)
(14414)
(13750)
(11720)
(11276)
(11018)
(10452)
(10366)
(9577)
(9538)
(9465)
(9181)
(8989)
(8959)
(8694)
(8666)
(7557)
(7274)
(7223)
(6914)
(6879)
(6824)
(6673)
(6532)
(6058)
(5996)
学科
(50375)
经济(50309)
(45171)
管理(43534)
(40658)
企业(40658)
(26639)
金融(26637)
方法(24267)
(23977)
银行(23946)
(23024)
(23007)
数学(21078)
数学方法(20851)
中国(19469)
(18785)
财务(18753)
财务管理(18724)
企业财务(18155)
(14249)
业经(13430)
中国金融(11166)
(11095)
(10531)
地方(10277)
(9455)
理论(9351)
信息(8457)
农业(8375)
机构
大学(182622)
学院(179951)
(73695)
经济(72302)
管理(70107)
理学(59880)
理学院(59272)
研究(58431)
管理学(58279)
管理学院(57920)
中国(53223)
(40080)
(37740)
科学(33852)
财经(32038)
中心(30027)
(29181)
(28980)
(27659)
(26330)
研究所(26171)
经济学(24412)
财经大学(24306)
业大(24135)
北京(23511)
(22509)
经济学院(22362)
(22251)
金融(22065)
农业(21709)
基金
项目(119469)
科学(94316)
基金(89332)
研究(86995)
(77891)
国家(77274)
科学基金(66860)
社会(56401)
社会科(53766)
社会科学(53753)
基金项目(46730)
(44400)
自然(43020)
自然科(42017)
自然科学(42005)
自然科学基金(41295)
教育(38894)
(37859)
资助(36951)
编号(35071)
成果(30299)
重点(27116)
(26832)
(25377)
(24734)
国家社会(24486)
创新(23763)
项目编号(23635)
科研(23559)
教育部(23504)
期刊
(73527)
经济(73527)
研究(51701)
(35630)
(35036)
金融(35036)
中国(31739)
学报(29864)
科学(24680)
管理(24507)
(24032)
大学(22034)
学学(20709)
财经(16768)
农业(15385)
(14178)
教育(13217)
图书(12763)
经济研究(12534)
技术(12401)
财会(11793)
理论(11052)
会计(10447)
业经(10355)
实践(10116)
(10116)
问题(9165)
(8990)
情报(8935)
(8715)
共检索到274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烨  胡倩  
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广泛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本文以香港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主要研究香港公允价值的实施是否增强了会计数据的解释能力。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价值还是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未实现收益,都对公司价格和市场收益率产生了显著的增量解释能力。实证结果同时显示,投资者对公允价值计量部分资产的关注程度也要普遍高于非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研究结果能有效消除准则制定者的顾虑,推动公允价值更为广泛的运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宝华  
随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开始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全面应用。本文首先阐述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其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的影响,而后基于2006年年报和2007年第一季度会计报告,分析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文莉  刘慧媛  
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与质疑的热点话题。文章选取2010—2013年A股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与高管薪酬没有显著相关性,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与高管薪酬显著负相关,就这一角度而言,金融类上市公司不存在高管薪酬粘性,体现出较强的薪酬约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尹宗成  马梦醒  
根据财政部2014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规定,以2012-2014年沪深两市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公允价值及其分层计量的价值相关性。经过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价值信息可以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上市公司股价与公允价值变动额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层次披露的公允价值对公司价值影响不同,第一层次计量的资产相关性最高,二三层次相关性较弱。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毛志宏  徐畅  
本文实证检验了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分层计量信息与盈余管理方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以不同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在应用金融资产类别操纵、公允价值估值操纵和终止确认操纵三种盈余管理方法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倾向性:以第一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的类别和终止确认被操纵的程度更大,以第二、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估值被操纵的程度更大;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更多通过操纵金融资产类别和终止确认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活动,公允价值估值操纵方法则在向上和向下的盈余管理活动中均有所运用;CAS39有效约束了针对公允价值估值的正向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岩  刘冬梅  
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拟修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以期达到抵御此次危机的影响。虽然此措施与中国的现行会计准则没有什么影响,但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下还是有研究的必要。文章研究了中国金融类上市公司计提各项减值准备后的会计数据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改进后扩展Jones模型和检验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在计量总应计利润时若考虑资产减值准备对于损益的影响即会计数据按公允价值核算时的盈余管理行为更加有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珏  胡斌  
利用2008-2013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并按照样本内部控制的状况进行分组回归,以研究内部控制在公允价值与盈余质量之间的作用。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与盈余管理程度和盈余持续性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但能提高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并且高质量的内部控制状况能增强这种作用。同时还佐证了内部控制对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和持续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冰  夏一丹  夏云峰  
本文以2007—2015年金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公允价值计量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相比于第一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第二、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对审计收费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两类公允价值变动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不同——计入当期净利润的公允价值变动对审计收费没有明显影响,而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支持了资产规模和可能承担的风险是影响审计收费的两个主要因素的观点;而审计师对计入净利润和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的不同风险溢价要求,可能是因为审计师增加成本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的价值公允性的检验,直接降低了管理层利用计入净利润的公允价值变动操纵盈余的风险,但难以直接降低管理层通过真实盈余管理,利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调节盈余的风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冰  夏一丹  夏云峰  
本文以2007—2015年金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公允价值计量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相比于第一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第二、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对审计收费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两类公允价值变动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不同——计入当期净利润的公允价值变动对审计收费没有明显影响,而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支持了资产规模和可能承担的风险是影响审计收费的两个主要因素的观点;而审计师对计入净利润和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蔺颖  
公允价值引入我国引发了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广泛讨论,其争论实际上是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博弈,也是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之间的权衡。本文通过介绍寰宇投资的案例,说明了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对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更有利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判断企业现在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然而却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对于寰宇投资这样的非上市企业,用历史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可以解决公司绩效评价的问题,在经营成果中排除了未实现的损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蔺颖  
公允价值引入我国引发了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广泛讨论,其争论实际上是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博弈,也是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之间的权衡。本文通过介绍寰宇投资的案例,说明了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对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更有利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判断企业现在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然而却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对于寰宇投资这样的非上市企业,用历史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可以解决公司绩效评价的问题,在经营成果中排除了未实现的损益与市场因素及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这样做出的绩效评价更具有合理性和公平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曲晓辉  黄霖华  
本文基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综合运用价值相关性理论和投资者情绪理论,以2007-2011年持有PE公司股权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PE公司IPO核准公告的信息含量和IPO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发现,IPO核准公告具有显著的信息含量,而且与IPO公允价值显著正相关。同时,投资者情绪对IPO核准公告和IPO公允价值之价值相关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机构投资者对IPO核准公告信息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全面引入国际趋同的公允价值计量规范之经济后果评估,以及投资者情绪和机构投资者在传递市场有效信息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臧秀清  刘静  
本文以2007年至2011年金融类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负相关,并且两者之间不存在内生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复生  辛苗苗  
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运用的成熟度,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相关金融工具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时机尚未完全成熟。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下,上市公司若广泛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但不能真实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相反,却为企业人为操纵会计信息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经长  曾雪云  
本文基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考察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中综合收益呈报方式变更的政策后果,对不同呈报位置的公允价值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显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在利润表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呈报时存在增量价值相关性,直接计入股东权益变动表时仅有较弱的价值相关性。这说明在展现经营结果的会计主表中呈报全部综合收益有助于投资者的价值判断,也说明第3号解释公告显著改善了财务报告透明度,有助于减轻投资者的估值成本,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本文的研究揭示了综合收益呈报方式的有用性,对投资者的认知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于提升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质量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