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25)
2023(5836)
2022(5027)
2021(4747)
2020(3774)
2019(8649)
2018(8342)
2017(16419)
2016(9156)
2015(9870)
2014(9995)
2013(9723)
2012(9318)
2011(8353)
2010(8493)
2009(7778)
2008(8028)
2007(7082)
2006(6506)
2005(6054)
作者
(23911)
(19817)
(19572)
(19174)
(12836)
(9360)
(8984)
(7557)
(7543)
(7428)
(6756)
(6710)
(6614)
(6478)
(6420)
(6269)
(5928)
(5857)
(5772)
(5590)
(4848)
(4787)
(4694)
(4661)
(4552)
(4552)
(4547)
(4291)
(4053)
(3872)
学科
(36840)
经济(36803)
管理(28823)
(26861)
(20711)
企业(20711)
(15270)
方法(14677)
(14152)
数学(13319)
数学方法(13147)
中国(10346)
(9051)
收入(9020)
(8627)
农业(8446)
地方(7742)
业经(7570)
(7191)
银行(7187)
(6880)
(6879)
贸易(6875)
财务(6867)
财务管理(6844)
(6831)
(6717)
及其(6595)
企业财务(6510)
(6343)
机构
学院(124210)
大学(122346)
(57781)
经济(56605)
管理(49189)
研究(43809)
理学(41353)
理学院(40969)
管理学(40453)
管理学院(40195)
中国(36033)
(30557)
(25169)
科学(22679)
财经(22583)
(21122)
(20550)
中心(20523)
(20182)
研究所(18595)
经济学(18044)
(18015)
财经大学(16708)
经济学院(16249)
北京(16095)
(15940)
(15430)
(15393)
师范(15342)
业大(14669)
基金
项目(76868)
科学(61545)
研究(60179)
基金(56556)
(47904)
国家(47476)
科学基金(41122)
社会(39315)
社会科(37354)
社会科学(37345)
(28625)
基金项目(28295)
教育(27491)
编号(24995)
自然(24792)
(24282)
自然科(24125)
资助(24124)
自然科学(24119)
自然科学基金(23702)
成果(21359)
(18173)
课题(17546)
重点(17283)
(16526)
(16489)
国家社会(16345)
教育部(16067)
(15777)
(15606)
期刊
(66418)
经济(66418)
研究(42485)
中国(25198)
(23671)
管理(18953)
(17793)
金融(17793)
(16560)
科学(14722)
学报(13907)
教育(13226)
大学(11536)
经济研究(11398)
财经(11259)
农业(10940)
学学(10877)
技术(10253)
业经(10224)
(9740)
理论(8901)
问题(8401)
实践(8071)
(8071)
价格(7814)
(7304)
国际(6257)
统计(6175)
技术经济(6013)
现代(5988)
共检索到201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在2011年两会对全年经济增长、物价涨幅和经济政策定基调的基础上,2011年2月的经济数据公布基本勾画了2011年的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态势,即保增长约束让位于民生目标,而改善民生要求在控通胀以确保实际收入和稳增长以确保名义收入间实施平衡。但是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文涛  冯根福  李成  魏福成  
本文通过构建契合我国现实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剖析了宏观政策转型与通胀预期管理的关联机制。研究发现,1998年我国宏观政策由以行政性干预为主转型为以市场化调控为主的模式。在此之前经济处于预期陷阱之中,而在此之后宏观政策能在短期内遏制通胀预期。但是,受反通胀与稳增长之间抉择的影响,加上行政性干预对经济的主要作用渠道由对市场化调控的"溢出效应"转向基于微观预算软约束的"逆向选择效应","货币政策状态"与"信贷供给状态"可能出现不一致,从而对通胀预期管理构成挑战。据此,建议宏观调控应将管理通胀预期作为前提,并进一步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破除对行政性干预的过度依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  
宏观形势总体判断的依据(一)当前宏观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总体来看,我国当前宏观调控主要面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国际资本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入冲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牛秀起  
面对全球性金融市场危机输入的通缩压力,央行在不到两月内连续三次降息并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宏观政策导向明显向"保增长"倾斜。但同时,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却并未完全消除。面对通胀和通缩压力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文涛  
文章从中国宏观政策现实出发,分析了预期形成机制对宏观政策搭配及通胀预期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学习型预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不仅能刻画预期通胀与实际通胀之间的趋势一致性与持续偏离,还能反映中国人民银行所公布的物价预期指数和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消费者预期指数的变化情况。从通胀预期管理角度看,宏观政策搭配不仅受基本面因素制约,还受公众预期形成机制的显著影响,并且应适时地由传统的"一松一紧"模式转变为"双松"或"双紧"模式。在当前形势下,宏观政策应侧重于"精确制导式"的定向调控,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完善经济供给面,以配合总需求并锁定政策目标。同时,通过积极沟通,塑造和稳定公众对宏观政策的预期,扩大政策调控空间,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文涛  
文章从中国宏观政策现实出发,分析了预期形成机制对宏观政策搭配及通胀预期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学习型预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不仅能刻画预期通胀与实际通胀之间的趋势一致性与持续偏离,还能反映中国人民银行所公布的物价预期指数和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消费者预期指数的变化情况。从通胀预期管理角度看,宏观政策搭配不仅受基本面因素制约,还受公众预期形成机制的显著影响,并且应适时地由传统的"一松一紧"模式转变为"双松"或"双紧"模式。在当前形势下,宏观政策应侧重于"精确制导式"的定向调控,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完善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志超   张慧玲  
在当代推行混合经济制度的国家,其政府一般是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辅之以特定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必要的干预,即逆商业周期而动以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目标。这种财政政策虽然能够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它也因此否定了被传统财政理论视为健全财政政策的基本标准——保持政府财政年度预算收支基本平衡,结果导致政府财政经常性地处于年度收支不平衡状态,而更多的情况则是财政赤字状态。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诺金  
徐诺金先生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对2005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应对措施与政策效果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和理论总结,先后撰写了《回归恒等式》《中国优势》和《优势突围》三部专著。《回归恒等式》构建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框架,《中国优势》运用基本原理和分析框架证明了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是中国经济的独特优势,《优势突围》提出了利用中国优势破解现实经济问题、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这三部著作回归了经济学富民强国的根本宗旨,根植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提出了宏观经济研究的新范式和破解现实问题的新主张,思想连贯、前后呼应,理论观点与政策主张一以贯之,实现了理论自身及理论联系实践的逻辑自洽性,对宏观经济理论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称为中国宏观经济学三部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仁祥  
宋河镇大办工业三部曲李仁祥在京山、在荆楚大地上听响彻着一个宏亮的名字──国家二级企业京山轻工机械厂,她近几年高速发展,资产总额已超过3亿元,年产值6亿元.利税总额达到1亿元.经济效益居全国百家同行企业之首;她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她是一只神奇的金凤凰,她...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玉钦  
基建项目造价审计一直是内审工作研究探讨的重点。内部审计要在基建项目上“小投入”,就要在基建项目跟踪审计力度上下“大功夫”。抓住“六个关键” 1.抓住“项目立项”,从源头把关。 2.抓住施工单位准入关。 3.抓住隐蔽工程验收关。 4.抓住现场材料使用关。 5.抓住竣工验收关。 6.抓住项目决算审计关。强化“三个结合” 1.强化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相结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黄中发   白景明   柯小星   祝小芳  
社会总需求的强劲增势、社会有效供给的缓慢增长,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内在冲动、经济效益的持续下滑等一系列迹象表明,我国目前存在着通贷膨胀压力加速强化的态势。我们不能对此掉以轻心。为使我国经济从不断增强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从总体上应推行和实施积极稳妥的宏观经济政策和配套改革措施。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优化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上。要管住信贷规模,控制货币发行,把好工资收入分配关,理顺分配关系;稳住并压缩财政赤字规模,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严格控制在建总规模;卡住社会集团消费,放开农村消费需求,引导城乡购买力分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的份量和力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平  王宏淼  
从早期的"货币迷失"到近期的"迷失货币回归",中国宏观经济也经历了从资产价格的低位波动、低通胀(甚至通缩)向2007年以来资产与通货"双膨胀格局"的转化。中国汇率升值和城市化加速发展触发了资产重估,在国内制度性支撑、结构变化和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投机因素的交互作用下,资产价格迅速膨胀,并正在很快地传导到实体部门,导致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双膨胀"不仅使得实体和资产部门发展的裂口不断加剧,而且加大了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均的裂口,导致经济和社会失衡。在现有政策基础上,下一步宏观调控应当通过提高资产部门的资金和交易成本、减税激励实体部门创新、加大转移支付进行分配调节等配套措施,来达到抑制资产泡沫,激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迎联  
我国经济的深层隐患不仅是通胀问题,更是通胀、停滞与失业并存的"滞胀"问题。相关分析表明,滞胀的风险来自于"投资拉动、出口依赖"的经济增长方式、货币超经济发行、流动性过剩、收入分配失衡、外部输入性以及不合理的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叠加作用。抑制政府的投资冲动和财政需求,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的内生型增长是今后我国宏观政策的关键所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弛  
后殖民作家奈保尔的非小说文学作品一直备受评论界关注。在《幽暗国度》中,奈保尔用西方批评家的视角嘲讽了印度文化中的种种不足。而在《印度:受伤的文明》和《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中,他较为客观地展现了印度在民族复苏过程中遇到的社会与生态环境问题。文章从后殖民生态批评的视角,通过剖析奈保尔笔下充满殖民暴力的环境书写与残留在印度社会中的文化霸权主义,唤起读者对后殖民语境下的发展问题的再思考,呼吁重建一个种族平等、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生态环境。
[期刊] 改革  [作者]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与宏观政策评价课题组   陈彦斌   刘哲希   陈小亮   谭涵予   吴韬  
基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指数,对2023年的宏观政策及其调控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从政策调控效果来看,2023年产出缺口与潜在增速缺口双双收窄,金融风险整体可控,宏观政策较好地实现了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稳定”目标。但也要注意到,产出缺口和潜在增速缺口依然为负,此外部分领域仍然面临潜在风险。从政策操作来看,2023年宏观政策稳中求进,积极有效地应对了内外部压力,但稳定政策的力度和传导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稳定政策、增长政策与结构政策的取向一致性有待加强。总体上,2024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建议采取“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改革”的一揽子大宏观政策组合,加强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的使用,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从而提高宏观政策的整体调控效果,助力经济实现5%以上的增长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