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67)
2023(4972)
2022(4347)
2021(3976)
2020(3200)
2019(7565)
2018(7486)
2017(14929)
2016(8228)
2015(9009)
2014(9151)
2013(8937)
2012(8384)
2011(7641)
2010(7801)
2009(7295)
2008(7445)
2007(6614)
2006(5989)
2005(5592)
作者
(21956)
(18048)
(17956)
(17311)
(11808)
(8585)
(8224)
(6929)
(6870)
(6817)
(6109)
(5989)
(5979)
(5931)
(5845)
(5663)
(5447)
(5428)
(5420)
(5311)
(4621)
(4401)
(4385)
(4222)
(4204)
(4162)
(4146)
(4098)
(3587)
(3558)
学科
(33428)
经济(33402)
管理(25517)
(22509)
(18635)
企业(18635)
方法(14075)
数学(12874)
数学方法(12710)
(10441)
(9804)
(8611)
贸易(8608)
(8431)
中国(8371)
(7754)
地方(7164)
(6965)
业经(6623)
(6595)
银行(6594)
(6252)
(6015)
金融(6015)
(5988)
财务(5974)
财务管理(5961)
企业财务(5665)
农业(5590)
及其(5501)
机构
学院(112320)
大学(110124)
(51761)
经济(50631)
管理(44928)
研究(38113)
理学(37597)
理学院(37272)
管理学(36764)
管理学院(36546)
中国(33063)
(26658)
(22298)
科学(20106)
财经(19992)
(18961)
中心(18486)
(18144)
(18114)
研究所(16541)
(16035)
经济学(15714)
财经大学(14779)
北京(14449)
(14279)
经济学院(14142)
(13694)
业大(13498)
(13311)
师范(13212)
基金
项目(68099)
科学(54279)
研究(52724)
基金(49772)
(41806)
国家(41457)
科学基金(36132)
社会(33445)
社会科(31901)
社会科学(31896)
(26343)
基金项目(24990)
教育(23999)
自然(22539)
(22208)
编号(22117)
自然科(21923)
自然科学(21918)
资助(21887)
自然科学基金(21546)
成果(18695)
(15628)
课题(15580)
重点(15077)
(14996)
(14271)
(14129)
(13737)
教育部(13688)
人文(13588)
期刊
(57445)
经济(57445)
研究(37429)
中国(22663)
(20144)
(19141)
金融(19141)
管理(16858)
(14115)
科学(12249)
学报(11636)
教育(11067)
经济研究(9801)
技术(9597)
财经(9549)
农业(9409)
大学(9317)
业经(9126)
理论(8859)
学学(8791)
实践(8231)
(8231)
(8145)
(7829)
价格(7729)
国际(7467)
问题(7229)
统计(5806)
技术经济(5482)
(5378)
共检索到182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翔  郭锐  
本文扩展了最优货币政策规则模型,考察了货币政策与其它逆周期调控政策的配合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字模拟,结果显示多种政策工具的配合确实能够更有效地稳定资产价格及宏观经济;我们的研究还表明,即使在有其它工具配合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仍需要对资产价格波动进行适当反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政策的外溢效应凸显了国际协调的重要性,而全球化逆流泛起加大了政策国际协调的难度。经历各种波动和危机后,国际上已经建立了各种多边和双边协调机制,但一些经济体往往习惯于单打独斗甚至以邻为壑。这并不奇怪。一国宏观政策本身具有主权性、防御性、竞争性,他国难以控制,国际规则约束力也不如预期的强。因此,对任何经济体而言,关键在于能否因时而变,改革和完善自身的宏观政策,以提高政策的弹性和效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聪  
随着金融结构的变化,房地产市场成为全球资产价格泡沫风险最为集中的场所。是否对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波动进行调控,是中央银行面临的一个两难选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雪军  王安安  
一)开放经济下的货币和汇率政策协调理论———汇率目标区模型理论七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西方国家改固定汇率制为浮动汇率制。可是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并未如自由派经济学家所宣称那样趋于稳定,反而更频繁、更剧烈的波动,向各国的内外经济均衡提出挑战。八十年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建平  
由外汇干预引起的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协调管理 ,即在外部经济内部实现汇率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冲销干预和中和的财政政策。其中 ,第一个层次又包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内部间接实现汇率政策目标 ,货币当局的外汇市场操作和弹性汇率制度三个子层次。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自 1994年来经历了 1994 - 1996年间和 1998-2 0 0 0年间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两次冲突 ,中央银行先后运用再贷款和公开市场操作两种货币政策进行冲销干预。中国金融与世界金融的进一步融合要求我们更好地协调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骏  何晓贝  
本文在梳理学术文献和国际经验基础上,讨论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潜在冲突和协调机制。国际文献的初步结论是,为了同时实现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目标,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反向操作(由于政策的替代性),但有时也需要两者同向操作(由于政策的互补性),最优政策组合取决于宏观冲击的类别和风险的来源。本文认为,选择最优组合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证问题,除了冲击类别和风险来源外,不同的金融体制和经济周期阶段也会影响选择结果。因此,货币政策当局与宏观审慎当局之间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并加强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溢出效应"的分析能力。基于上述理论,针对我国"双支柱"决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下改革建议:一是从法律上明确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责。二是建立在同一框架内分析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方法和工具。三是将金融监管部门的主要宏观审慎政策决策权集中至中央银行。四是建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流程与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培华  王胜  
随着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和综合化经营的快速增长,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也呈现多元化特征,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初具规模。但由于混业监管框架的缺失,风险在多部门间交织叠加,影子银行和表外业务问题突出,特别是近年来剧烈波动的资本市场价格、房地产泡沫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光灿  蔡学军  
外汇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问题及建议刘光灿蔡学军一、问题的提出1994年我国实行汇率并轨,建立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的可兑换。1996年12月1日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的义务,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庆康   徐云程  
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即经济总量平衡和整体结构优化用于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在我国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今天,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正从直接控制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变,这两大政策工具作为间接调控的主要手段,其地位自然也越来越重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姜华东  
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达成了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共识。文章基于资产价格视角,分析了宏观审慎监管、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认为单一的宏观审慎政策或货币政策都难以应对资产价格失控问题。结合国际经验,提出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可以从目标设定、操作实践等多方面进行协调合作,以熨平资产价格波动,促进金融稳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其务  
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的再构造陕西财经学院江其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下简称"两大政策")作为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只有协调配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我国现行体制缺乏"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基础,因此,如何使"两大政策"协调配合起来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祖基  刘希鹏  
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时期对产业结构的传导效果和作用机制明显不同。本文构建了一个带有时变转换概率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应用该模型研究了不同经济状态下中国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在经济萧条时期,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较低,以银行间7天拆借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宽松性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效果较弱;在经济繁荣和经济平稳时期,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较高,以银行间7天拆借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作用效果较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小娟  
在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中,存在着两种机制:随机性或相机性协调机制和规则性或制度性协调机制。这两种协调机制各有其优势与不足,而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采用哪种机制,主要取决于国家间不同的经济融合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文素  周剑南  宁方景  
我国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实践已有近8年的时间,然而财政高负债与高国库现金余额并存的状况始终并没有得到改善,现行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协调模式不匹配是其主要原因。为探究二者最优的协调模式,本文将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模式分为主动协调与被动协调两类,并指出:主动协调模式不但阻碍国库现金使用效益提高,还会引起整体经济层面上的额外负担;而被动协调模式既可以避免这两种不利影响,也能够抵消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因此,二者的被动协调是最优的协调模式。向被动协调模式进行转变,对目前我国正在加速推进的国库现金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