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5)
- 2023(11758)
- 2022(9944)
- 2021(9193)
- 2020(7467)
- 2019(16644)
- 2018(16319)
- 2017(31485)
- 2016(16342)
- 2015(17431)
- 2014(16790)
- 2013(16265)
- 2012(14483)
- 2011(12793)
- 2010(12927)
- 2009(11978)
- 2008(11584)
- 2007(10472)
- 2006(8856)
- 2005(7661)
- 学科
- 济(63091)
- 经济(63038)
- 业(58726)
- 管理(56509)
- 企(52981)
- 企业(52981)
- 方法(25185)
- 数学(20568)
- 数学方法(20365)
- 技术(18403)
- 财(18333)
- 业经(18033)
- 中国(16688)
- 农(16475)
- 制(15566)
- 地方(13215)
- 技术管理(12819)
- 务(12388)
- 财务(12358)
- 产业(12339)
- 财务管理(12335)
- 企业财务(11770)
- 银(11543)
- 银行(11536)
- 体(11496)
- 贸(11406)
- 贸易(11399)
- 理论(11190)
- 易(11083)
- 划(10986)
- 机构
- 学院(221678)
- 大学(216258)
- 济(92182)
- 管理(91547)
- 经济(90428)
- 理学(79666)
- 理学院(78906)
- 管理学(77871)
- 管理学院(77411)
- 研究(67303)
- 中国(51301)
- 财(43476)
- 京(42639)
- 科学(38895)
- 财经(34693)
- 江(32892)
- 经(31417)
- 所(31393)
- 中心(31365)
- 农(29583)
- 业大(28779)
- 研究所(28330)
- 经济学(27776)
- 范(26937)
- 州(26710)
- 师范(26678)
- 商学(26142)
- 北京(25898)
- 商学院(25883)
- 财经大学(25825)
- 基金
- 项目(150627)
- 科学(122006)
- 研究(113769)
- 基金(110074)
- 家(94498)
- 国家(93680)
- 科学基金(82961)
- 社会(74810)
- 社会科(71250)
- 社会科学(71238)
- 省(61320)
- 基金项目(58220)
- 自然(52321)
- 教育(52217)
- 自然科(51157)
- 自然科学(51147)
- 自然科学基金(50318)
- 划(50223)
- 编号(45401)
- 资助(42585)
- 创(38037)
- 成果(35640)
- 创新(34457)
- 重点(33666)
- 发(33310)
- 部(32718)
- 课题(31705)
- 国家社会(30805)
- 性(29639)
- 制(29571)
- 期刊
- 济(101520)
- 经济(101520)
- 研究(62579)
- 中国(42732)
- 管理(38048)
- 财(35567)
- 科学(29232)
- 学报(27848)
- 农(27093)
- 教育(24393)
- 大学(21929)
- 学学(20782)
- 融(20699)
- 金融(20699)
- 技术(19663)
- 业经(19534)
- 农业(18465)
- 经济研究(17146)
- 财经(16884)
- 经(14754)
- 问题(12527)
- 科技(12494)
- 商业(12048)
- 技术经济(11787)
- 现代(10902)
- 业(10598)
- 财会(10448)
- 贸(10227)
- 坛(10154)
- 论坛(10154)
共检索到320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姜晓婧 苏美丽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事件逐年增加,其中以获取技术为目标的并购事件不断涌现。基于2010-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对比并购前后专利申请数量发现相比于并购前,并购后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提高且影响具有一定持续性。通过负二项回归检验企业并购经验、并购价格、资产专用性等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并购价格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并购创新绩效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企业资产专用性在并购价格与创新绩效之间、并购经验与创新绩效之间都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拓展了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企业并购等方面提供了实证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永安 胡佩
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包含政府补助、内部资源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创新系统。建立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系统要素间的动态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创新系统内,创新资源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效果最显著,政府补助次之,政治资源最弱;进一步探究发现,创新绩效能够实现对内部资源的积极反馈,该反馈作用是快速响应的。此外,企业资源和创新绩效冲击对政府补助的影响程度很小,本期政府补助主要受到自身波动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珮珺 张巧良
国家提出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质量为目标的供给侧改革,并提倡企业进行横向并购来促进经济转型。然而当前的产业结构是否有利于企业横向并购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待进一步检验。本文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七个行业进行低、中、高的行业集中度划分,分别检验了三组不同行业集中度中企业进行横向并购前后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除分散竞争组中企业并购后的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加,相对集中度组和高集中度组的企业在横向并购后,技术创新能力未有显著性增加。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所有参与横向并购的企业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行业集中度越高越不利于企业横向并购后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认为,国家应鼓励市场集中度较低的企业进行横向并购以更好地发挥企业协同和规模效应及市场的竞争效应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由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行业集中度 横向并购 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豆士婷 庞守林 孙伟
文章基于中关村园区2015—2020年的企业数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采购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政府采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创新合作在政府采购与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融资约束在政府采购与创新合作、政府采购与创新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融资约束越宽松,政府采购对企业创新合作以及创新绩效的激励作用越强;融资约束调节了创新合作在政府采购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政府采购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为深入理解政府采购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微观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豆士婷 庞守林 孙伟
文章基于中关村园区2015—2020年的企业数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采购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政府采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创新合作在政府采购与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融资约束在政府采购与创新合作、政府采购与创新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融资约束越宽松,政府采购对企业创新合作以及创新绩效的激励作用越强;融资约束调节了创新合作在政府采购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政府采购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为深入理解政府采购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微观证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韩庆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支持作用,但是部分企业在经营决策方面的"短视"甚至骗补、骗税问题直接影响了财政支持的政策效应。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财税支持、公司治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探讨公司治理方面的积极因素可能对财税支持效应的正面调节作用;然后,基于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动态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方面的正面影响强于税收优惠政策;董事会独立性和高管团队教育水平越高,具有研发背景的高管成员越多,管理层持股比例越大,企业的创新绩效也就越好;高管团队具有研发背景和管理层持股对财税支持的影响产生正面调节作用,显著增强了财政补贴资金的创新支持效应。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第一,要坚持和完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补贴政策,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事中事后监督,提升财政补贴的使用效率。第二,要优化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建立动态监督机制,适度提高对企业研发费用的税收优惠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第三,要引导和推动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实施股权激励和管理层持股计划,对职业经理人进行有效激励和约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闫俊周 齐念念
运用专家访谈和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及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并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受多种因素影响,是一个复杂系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主要由企业知识(技术)吸收能力和研发(人员、费用)投入强度两大子因素系统构成;市场需求强度和宏观经济状况作为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系统的起点,是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政府和企业应全面系统地认识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同时集焦于关键影响因素的提升和管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斯林 姜宏 郭文文
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是增强我国创新能力的重要引擎。采用2008—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指数样本股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投资潮涌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投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将创新绩效分为创新产出与成果转化率,结果发现:第一,2010—2012年第一波投资潮涌与2015—2019年第二波投资潮涌下,企业投资均能有效促进创新产出。在先发优势作用下,第一波效果更为显著。第二,无论在投资潮涌前期还是后期,投资支出均有助于促进创新产出,且前期影响更显著,而在非投资潮涌阶段,投资支出对创新产出的影响不再显著。第三,对于任何类型的战略性新兴企业而言,企业投资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源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投资与创新成果转化率的关系均为倒U型,而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两者关系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鲁夫 邵云飞
基于对现实和理论的考察,在现有文献与"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新一代信息产业为例,利用2010—2014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各因素的具体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众多因素共同影响时,新一代信息产业的生产要素、需求多样性、相关产业以及政府等因素对创新绩效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而市场规模、支持产业以及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与产业相关性,存在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但也存在创新型人才不足、垄断以及与政府支持脱节等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鲁夫 邵云飞
基于对现实和理论的考察,在现有文献与"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新一代信息产业为例,利用2010—2014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各因素的具体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众多因素共同影响时,新一代信息产业的生产要素、需求多样性、相关产业以及政府等因素对创新绩效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而市场规模、支持产业以及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与产业相关性,存在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但也存在创新型人才不足、垄断以及与政府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鲁夫 邵云飞
基于对现实和理论的考察,在现有文献与"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新一代信息产业为例,利用2010—2014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各因素的具体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众多因素共同影响时,新一代信息产业的生产要素、需求多样性、相关产业以及政府等因素对创新绩效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而市场规模、支持产业以及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与产业相关性,存在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但也存在创新型人才不足、垄断以及与政府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福象 王新新
本文基于GVC模式下人力资本空间流动视角,对要素集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行业的绝对集中度、规模差异度、劳动生产率变化率、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比重、产品销售成本与产品销售收入比等变量存在着多重的复杂联系。为此,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必须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和范围经济优势,根据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特点在产品无限细分的差别化基础上走规模化和集团化发展道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敬文 李一卿 陈建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新时代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仍比较突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对于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构建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网络能力、知识协同与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并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研究发现: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网络能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知识协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网络能力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于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集群创新网络 战略性新兴产业 协同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玉林 胡燕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实证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阶段性差异。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初创期→成长期前期→成长期后期→成熟期的演化过程中,其创新绩效呈现逐步提高的阶段性特征;产业创新绩效在成长期和成熟期高于初创期,这主要取决于技术效率的提高,而成熟期规模效率的下降则制约了其创新绩效的显著提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玉林 胡燕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实证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阶段性差异。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初创期→成长期前期→成长期后期→成熟期的演化过程中,其创新绩效呈现逐步提高的阶段性特征;产业创新绩效在成长期和成熟期高于初创期,这主要取决于技术效率的提高,而成熟期规模效率的下降则制约了其创新绩效的显著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