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60)
- 2023(11544)
- 2022(9193)
- 2021(8494)
- 2020(7253)
- 2019(16615)
- 2018(16476)
- 2017(31375)
- 2016(17209)
- 2015(19612)
- 2014(19956)
- 2013(18803)
- 2012(16571)
- 2011(14531)
- 2010(14963)
- 2009(13953)
- 2008(13944)
- 2007(12696)
- 2006(11269)
- 2005(10569)
- 学科
- 企(73770)
- 企业(73770)
- 业(71756)
- 济(70650)
- 经济(70547)
- 管理(65762)
- 方法(31799)
- 财(24596)
- 业经(24222)
- 数学(23670)
- 数学方法(23105)
- 中国(18976)
- 务(18945)
- 财务(18886)
- 财务管理(18870)
- 理论(18304)
- 企业财务(17876)
- 技术(17068)
- 制(16371)
- 农(15927)
- 体(14245)
- 和(13800)
- 策(13435)
- 划(13243)
- 学(12629)
- 企业经济(12320)
- 经营(11975)
- 体制(10911)
- 技术管理(10828)
- 贸(10751)
- 机构
- 学院(243493)
- 大学(233948)
- 管理(94702)
- 济(93474)
- 经济(91419)
- 理学(80463)
- 理学院(79687)
- 管理学(77979)
- 管理学院(77552)
- 研究(74654)
- 中国(58752)
- 京(50345)
- 财(46479)
- 科学(44789)
- 江(39622)
- 所(37296)
- 财经(36075)
- 农(34627)
- 中心(33966)
- 研究所(33443)
- 业大(32933)
- 技术(32734)
- 经(32575)
- 北京(31516)
- 州(31173)
- 范(29682)
- 师范(29332)
- 经济学(27707)
- 院(27628)
- 职业(27452)
- 基金
- 项目(155180)
- 科学(123435)
- 研究(116419)
- 基金(111032)
- 家(95931)
- 国家(95047)
- 科学基金(83325)
- 社会(72085)
- 社会科(68146)
- 社会科学(68126)
- 省(63903)
- 基金项目(57199)
- 教育(56671)
- 自然(53981)
- 自然科(52921)
- 自然科学(52905)
- 划(52269)
- 自然科学基金(51987)
- 编号(49386)
- 资助(46174)
- 成果(39551)
- 课题(35182)
- 重点(35172)
- 创(33956)
- 部(33205)
- 发(32343)
- 创新(31410)
- 项目编号(30739)
- 业(30298)
- 科研(29245)
- 期刊
- 济(108853)
- 经济(108853)
- 研究(68722)
- 中国(53065)
- 管理(42873)
- 财(41324)
- 教育(35268)
- 学报(34810)
- 科学(33271)
- 农(31241)
- 技术(28576)
- 大学(27426)
- 学学(25686)
- 融(20674)
- 金融(20674)
- 农业(20583)
- 业经(18841)
- 财经(18759)
- 经济研究(17515)
- 经(16254)
- 职业(14671)
- 技术经济(13541)
- 问题(13366)
- 统计(12986)
- 业(12905)
- 财会(12621)
- 策(12326)
- 现代(11597)
- 坛(11534)
- 论坛(11534)
共检索到370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人物档案】贺星岳,1966年生,山西临县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研究员。曾任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副校长等职。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服务社会、开放办学",实践一条从公益到社会,再到产业,又自然回馈到教育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之路。学校相继成立浙江创意园、省服务外包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师承瑞
如何办好高职院校是摆在全国近1300所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学生的高质量就业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研究。教育部虽有明确要求,但要真正落到实处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还要从当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培养适合企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此,从创新高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慧芹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制度的基础,"校企一体化"是校企合作内涵的深化,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实现形式。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与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原则构建"理事会",为校企深度合作搭建平台;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目标,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企双方将管理一体化、运行机制一体化、教学体系一体化、评价体系一体化融入人才培养,实现了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校企一体化 办学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兰红 刘冬芳
创新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高职高专院校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我校依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教育理念,坚持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高职教育发展道路,以校院合作机制体制的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推进"校院一体化"发展,以满足医学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
医学高职 校院合作 一体化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时仁
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商贸类专业工学结合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校企一体化"公司制"办学的观点。通过建立浙江九龙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分公司的形式,对商贸类专业校企一体化"公司制"办学模式在合作形式、体制机制、合作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和创新。其核心是依托企业经营岗位和资源平台,让学生开展真实的工作流程操作和业务开拓,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关键词:
校企一体化 公司制 办学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成文
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办专业对于解决在校学生的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以及就业时的学有所归起到积极作用。其中校企双主体管理是合办专业成功的关键,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合办专业成功的基石,专业课程实时改革、教学方法实时更新和企业配置一线资深工程师任教是合办专业成功的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文明
基于对校企合作机制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内涵的分析,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校中厂",探索"车间课堂化"的"厂中校"模式,积极构建将"企业引进课堂,课堂设在企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拉近了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的距离,提高了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宁波市鄞州职教中心遵循工学结合的职教办学规律,从办学、专业、教学、管理四个维度纵向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形成了校企一体化深度合作模式。学校层面:立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与园区联结、与行业联合、与企业联盟。即以园区联结为依托,向园区要规模,促进学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世青 何万一
长期以来,校企深度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难点问题,校企一体化办学新模式的出现成功破解了此项难题。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经历了单主体到双主体再到一体化的发展阶段,校企一体化办学的产生是产业发展、市场机制、职业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代表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合作办学 校企一体化 办学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龙婷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校企一体化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高校在开展人才培养时,应结合校企一体化教学的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文章对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策略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提升高校的教育综合水平。
关键词:
高校教育 校企一体化 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加权 朱国奉
高职院校针对综合性育人平台匮乏、"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等实际问题,集聚政、行、校、企多方资源与力量,优势互补,重构专业与"双创"交融的课程体系,打造多功能育人平台,创建"产教创一体化"育人模式;通过合理组建育人共同体、建立"三能型"师资队伍、创新运行机制等得力举措,确保育人新模式有效运行,开辟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创新创业 育人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春林
当前,新的发展形势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需求,着力完善现有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中高职衔接"立交桥"意义重大。文章首先归纳了中高职衔接失调的主要特征:衔接基础错位——办学比例调整未完全到位;衔接管理失位——办学各自为政;衔接渠道不畅——招生制度的限制性;衔接目标不统一——培养方案的脱节性;衔接范畴不确定——专业重复又断裂;衔接载体不稳固——课程设置分层化;衔接过程不严密——教学实施偏向化。然后分析了中高职衔接失调的主要原因:社会固有观念的影响,"扩招热"的冲击,"人才高消费"的误导,资源落实难的制约。最后结合实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孔祥杰
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融合主要路径,即是中高职学校能够主动结对,自觉链接教育教学制度和管理体制,有效整合两个教育教学体系资源,形成阶梯式技能训练体系。厘清相互之间培养方向的"边界",关键是破除思维旧框框,破解体制难题。而贯通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质量控制评价体系,则是确保其办学质量及其水平逐步提高的保障性条件。
关键词:
中高职 一体化 办学模式 教育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章金萍 罗怀中
通过对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校中店"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探索的总结,分析了基于"校中店"平台的产教结合实战型营销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一体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为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鸿
"校企一体化"办学是当前高职院校着力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用人需要、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俱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创新型办学模式。艺术设计类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可通过实施八个方面全方位的"校企一体化"办学打破校企合作中的"瓶颈",进而建立良好的体制和机制给予保证,以达到国家提出的高职院校要切实培养在校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和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