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
2023(181)
2022(165)
2021(150)
2020(133)
2019(270)
2018(255)
2017(317)
2016(254)
2015(290)
2014(256)
2013(312)
2012(268)
2011(284)
2010(292)
2009(257)
2008(250)
2007(243)
2006(210)
2005(205)
作者
(1618)
(1387)
(1361)
(1311)
(972)
(760)
(665)
(555)
(554)
(548)
(534)
(519)
(502)
(482)
(482)
(480)
(456)
(408)
(404)
(403)
(401)
(393)
(383)
(355)
(351)
(344)
(342)
(328)
(311)
(310)
学科
(1095)
(701)
生物(657)
(615)
虫害(570)
病虫(549)
病虫害(549)
(471)
微生(470)
微生物(470)
(463)
防治(448)
(447)
水产(426)
生物学(425)
病害(374)
及其(372)
微生物学(361)
(305)
动物(304)
动物学(266)
(260)
各种(251)
(208)
(198)
税收(196)
(194)
(193)
(180)
经济(179)
机构
大学(4645)
学院(4556)
(3434)
农业(2888)
科学(2731)
研究(2490)
业大(2151)
农业大学(1905)
(1843)
研究所(1776)
(1755)
实验(1722)
实验室(1678)
(1600)
重点(1571)
(1480)
生物(1340)
中国(1305)
技术(1145)
科学院(1049)
(1012)
中心(925)
(916)
水产(901)
(900)
(888)
生命(813)
学生(798)
(797)
大学生(782)
基金
项目(3955)
(2843)
国家(2811)
基金(2652)
科学(2588)
科学基金(2081)
自然(1955)
(1920)
自然科(1907)
自然科学(1904)
自然科学基金(1872)
(1598)
科技(1587)
计划(1484)
基金项目(1361)
(1290)
研究(1275)
专项(1174)
资助(1141)
(1055)
农业(1034)
重点(1028)
科研(915)
技术(903)
(852)
(798)
创新(776)
教育(608)
(595)
(592)
期刊
学报(3448)
(3244)
农业(2232)
大学(2224)
学学(2216)
科学(1915)
业大(1334)
农业大学(1239)
中国(1076)
(1017)
(783)
自然(730)
自然科(725)
自然科学(725)
中国农业(668)
农林(603)
(603)
水产(546)
科技(506)
研究(498)
科技大(491)
科技大学(491)
林业(482)
西南(478)
(476)
经济(476)
(451)
农业科学(445)
西北(425)
渔业(414)
共检索到6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岿  夏薇  丁晨红  周俊初  
采用质粒快速检测法从供试33株费氏中华根瘤菌中分别检测出2~4个内源大质粒。用根据豌豆根瘤菌的repC基因设计1对引物RC1和RC3,从供试菌株及3株华癸中生根瘤菌和1株大豆慢生根瘤菌中扩增得到repC基因片段,证明在费氏中华根瘤菌中广泛存在repC基因。通过对扩增产物的测序,并与已报道的repC基因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供试菌株可分为2个群,群a和群b,群内十分保守,但群间差异明显;其中群b的序列与已知类型的差异明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章建国  周俊初  
根据已公布的大豆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nolA基因序列(AF322013),设计了一对保守区的特异性引物和1对非保守区的全长基因引物,通过PCR扩增发现在个别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 zobium fredii)中也存在nolA基因。进一步的结瘤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含有nolA基因的费氏中华根瘤菌也有种群密度依赖调节方式的结瘤抑制现象,本结果对提高商品化根瘤菌剂的竞争结瘤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缪礼鸿  马向东  周俊初  
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HN01在大豆上的结瘤表现为非品种专一性,其共生质粒pSymHN01b在诱动转入另一非品种专一性结瘤菌株WWG18SR后,获得的转移接合子WWG18SRN1中的pSymHN01b缺失约40 kb。盆栽结瘤试验证明,pSymHN01b的缺失导致WWG18SRN1由非品种结瘤菌株转变为大豆品种专一性结瘤菌株,并失去了在所有供试的大豆品种上固氮的能力。在获得了完整的pSymHN01b的转移接合子WWG18SRN2存在时,WWG18SRN1在黑农33上的结瘤受到抑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友国  周俊初  
本文研究了导入额外拷贝的肺炎克氏杆菌 (Klebsiellapneumoniae)nifA基因对受体费氏中华根瘤菌 (Sinorhizobiumfredii)HN0 1在大豆根圈的定殖和竞争结瘤的影响。将HN0 1分别与带有标记基因luxAB的参照菌株HN0 1L和带有nifA基因和标记基因luxAB的重组菌株HN0 1NL按照 1∶1等量比例接种于大豆黑龙 3 3种子表面 ,在灭菌土和非灭菌土中研究其定殖动态。每一供试菌株在根圈中的比例依次于播种后第 3天、第 7天、第 1 0天、第 1 2天、第 1 4天、第 1 6天、第 2 1天和第 3 6天进行测定 ,占瘤率在播种后第 4 0天进行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缪礼鸿  周俊初  
快生型根瘤菌中普遍存在1到多个数量不等的内源质粒(indigenous plasmid)。其中,含有根瘤菌结瘤和共生固氮所必需的基因的质粒被称之为共生质粒(pSym);其它的质粒被称为非共生质粒(non-pSym)。根瘤菌的内源质粒一般都非常稳定,能够在不同种属的根瘤菌之间和土壤杆菌中进行转移。根瘤菌质粒在转移、复制过程中可能发生重组等现象。本文综述了根瘤菌共生质粒和非共生质粒的功能,以及根瘤菌质粒的转移、复制等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亚梅  韩毅强  汤辉  孙东梅  王彦杰  王伟东  
【目的】分析根瘤菌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s),为其在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信息。【方法】利用公共的微生物串联重复序列数据库资源,对已测序的3种根瘤菌基因组中SSRs的结构类型、分布、丰度等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结果】大豆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百脉根根瘤菌(Mesorhizobium loti)和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基因组中的SSRs分别为1410个、859个和638个,3种根瘤菌基因组中长重复的四、五、六核苷酸基序更为丰富,变异性更高。数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康丽华  李素翠  
根瘤菌接种对黑木相思、灰木相思、银荆和黑荆苗木的生长、结瘤及固氮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接种不同根瘤菌的相思苗木其苗高、总生物量和根瘤生物量分别比不接菌的对照苗木增加35.38%~160.26%、17.85%~238.79%和2.4%~102.61%。接菌的不同相思树种/种源苗木其苗高、总生物量和根瘤生物量分别比各自不接菌的对照苗木增加2.64%~109.82%、1.82%~281.48%和64.7%~211.15%。接菌苗木的氮含量和总氮量比对照高出8.58%~77.55%和11.64%~262.50%。根瘤固定的氮绝大部分运输到植株其它部位,分配到地上部分的氮素多于根部。固氮量与苗木生长量相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贤  周俊初  张忠明  李阜棣  陈华癸  
将豌豆根瘤菌共生质粒pJB5JI导入紫云英根瘤菌含共生质粒的7653R菌株和消除了共生质粒的7653R+1菌株中。7653R+1接合子获得了在碗豆上结瘤的能力,7653R接合子却不能在豌豆上结瘤。从而揭示出紫云英根瘤菌的共生质粒能抑制导入的豌豆根瘤菌共生质粒pJB5JI功能的表达。同时pJB5JI的导入使7653R接合子在其正常宿主紫云英上的结瘤固氮能力较亲本7653R显著提高。试验同时考察了pJB5JI导入紫云英根瘤菌后的稳定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琼芳  张小平  李登煜  陈强  KristinaLindstrom  
用IAR、RAPDs和16S-23SPCR-RFLP3种方法对采集自四川省4个不同地点的22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供试菌株对8种抗生素的抗药性测定表明, 22个菌株中存在7 个抗药性类群。来自同一采集地的菌株天然抗药性存在着差异。IAR的结果证明了四川花生根瘤菌表型性状的多样性。4个随机引物的扩增图谱有明显的多态性。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菌株内部存在不同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全部菌株在58% 的相似性水平上被分为6群,采集地相同的菌株聚为一类,表明环境对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和遗传分化有影响。用PHR和P23SR01这一对引物对供试菌株16S-23SrDNA基因间隔区进行了扩增, 得到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晴  余海翔  张忠明  
为了阐明豆科植物共生反应与免疫反应的协调机制,揭示参与植物细胞侵染、定殖及固氮过程中根瘤菌基因的功能,以苜蓿中华根瘤菌Sm2011为材料,构建了约8 000株Tn5-sacB转座子插入的突变体库。利用巢式PCR检测技术,从中鉴定和筛选出nodC、nifH、smc01188和smc04024等4个特定目标基因的插入突变体及其插入位点。通过结瘤试验考察突变体共生及固氮表型,结果显示:植株接种smc01188突变体28d后,与对照植株相比,该基因突变导致根瘤固氮酶活下降,与慢生型大豆根瘤菌该基因突变体的表型类似;smc04024基因突变不影响植株生长,根瘤发育基本正常;接种nifH突变体后,植株呈缺氮表型,生长发育受阻,根瘤为白色;接种nodC突变体后植株不结瘤,说明Tn5-SacB的插入导致nifH、nodC基因功能丧失。利用PCR检测、鉴定和分离目标基因突变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缪礼鸿  周俊初  
近年来已通过自然选育或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不少具有高效固氮能力的菌株 ,并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证明它们能够使豆科作物显著增产。但由于人工接种剂与土著根瘤菌的竞争结瘤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 ,阻碍了这些高效固氮菌株田间应用效果的发挥。尽管人们对这一问题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与根瘤菌结瘤基因的研究相比 ,我们对根瘤菌的竞争结瘤机制的认识仍非常有限。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根瘤菌竞争结瘤的因素主要包括根瘤菌与宿主植物的遗传因素和生态学因素两个方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景荣  韩素芬  
华东地区51个豆科树种(含羞草亚科5属,蝶形花亚科18属)根瘤中分离获得的66个菌株经形态、生理生化、抗逆性等性状测定,对42个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除92782菌株外,65个菌株在075的相似水平上可划分为6个菌群。根据菌株的生长速度,6个菌群可以分为快生和慢生两个类群,但两类群的某些性状与目前根瘤菌分类系统中的分属辨别特征不完全符合,如部分菌株能利用其淀粉。聚类分析结果还表明,菌群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表型特征,与寄主的种类、来源没有相关性。66个菌株在形态、生理生化、抗逆性以及交叉结瘤试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表明了豆科树种根瘤菌的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杰  汪玲玲  汪恩涛  李颖  陈文新  
【目的】了解中国北方地区花生根瘤菌的多样性状况。【方法】采用16SrDNAPCR-RFLP、16S~23SIGSPCR-RFLP和16S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方法对分离自河北地区的58株花生根瘤菌以及Rhizobium、Agrobacterium、Sinorhizobium、Mesorhizobium和Bradyrhizobium的参比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多样性比较分析。【结果】16SrDNAPCR-RFLP方法在细菌属水平上聚群良好;而16S~23SIGSPCR-RFLP则适于属和种水平上的聚群。3种方法在系统发育上得到基本一致的结果。其中有38株花生根瘤菌是与Bradyrhizobium关系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群  吕成群  黄宝灵  付淼  耿森  
研究了27个分离自不同苗木类型(组培苗、实生苗、扦插苗)以及不同生态环境的厚荚相思根瘤菌菌株对温度、pH值、NaC1浓度的耐受性以及抗药性。结果表明:厚荚相思根瘤菌耐低温能力差,只有qx6-8能耐低温;只有sz2-5-2不具有耐碱性(pH值9),耐酸(pH值4,5)菌株有qz3-9,qx6-8;耐盐能力普遍较差,耐盐性较强(1.5%NaCl)的菌株有qz9-8、qx6-8、sx5-4;对Amp、Tc、Cm、Spc、Gm有较强的抗性作用,只有sz2-5-2对Km有抗性,不同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较大;扦插苗的根瘤菌的抗性总体比实生苗和组培苗根瘤菌的抗性强;菌株qx6-8具备多种优良抗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