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192)
2022(1921)
2021(2021)
2020(1861)
2019(4215)
2018(4479)
2017(9858)
2016(5382)
2015(6282)
2014(6371)
2013(6495)
2012(6516)
2011(5974)
2010(6294)
2009(6288)
2008(6297)
2007(5722)
2006(5355)
2005(5115)
2004(4404)
作者
(15596)
(12640)
(12494)
(12289)
(8054)
(6007)
(5836)
(4889)
(4633)
(4609)
(4173)
(4148)
(4028)
(3971)
(3935)
(3764)
(3642)
(3630)
(3630)
(3602)
(3300)
(3087)
(3053)
(2945)
(2934)
(2934)
(2839)
(2777)
(2524)
(2409)
学科
(22726)
经济(22694)
管理(13365)
(12203)
方法(9623)
中国(9466)
数学(8816)
数学方法(8773)
(8120)
企业(8120)
(7055)
(6792)
(6652)
银行(6646)
(6481)
(5735)
(5573)
贸易(5569)
(5504)
(5465)
金融(5465)
(4319)
(4189)
税收(4102)
(4076)
农业(4037)
业经(3866)
制度(3823)
(3823)
(3793)
机构
大学(84912)
学院(82962)
(38113)
经济(37274)
管理(29348)
研究(28947)
中国(24496)
理学(24270)
理学院(23983)
管理学(23755)
管理学院(23580)
(20984)
(18687)
财经(16100)
(14806)
科学(14785)
(14486)
研究所(12895)
北京(12805)
中心(12560)
经济学(12491)
(11918)
财经大学(11891)
(11636)
师范(11582)
经济学院(11370)
(10305)
(10040)
(9916)
师范大学(9447)
基金
项目(43137)
研究(35088)
科学(33316)
基金(30710)
(25519)
国家(25292)
社会(22040)
社会科(20777)
社会科学(20772)
科学基金(20475)
教育(16434)
基金项目(15871)
编号(15435)
(15196)
成果(14397)
(13496)
资助(13296)
自然(11140)
(10941)
自然科(10799)
自然科学(10795)
自然科学基金(10599)
课题(10558)
(9774)
(9609)
教育部(9554)
项目编号(9432)
重点(9411)
人文(9119)
社科(9106)
期刊
(44973)
经济(44973)
研究(31279)
中国(14754)
(14040)
(12570)
金融(12570)
管理(11602)
教育(10414)
(9925)
学报(9189)
科学(8911)
财经(8164)
经济研究(8094)
大学(7465)
业经(7166)
问题(7052)
(7000)
农业(6900)
学学(6745)
(6702)
技术(6071)
国际(5818)
理论(5762)
实践(5105)
(5105)
商业(4831)
现代(4397)
经济管理(4277)
改革(4198)
共检索到134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曹汉斌  
210年前,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在《关于学者使命的若干演讲》里阐述了学者的三项使命:一、人的最终目标是“至善”,学者要忠于自己的信仰;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独立的人格和批判的意识,学者要养成科学的理性;三、学者是特殊的社会阶层的成员,他应当代表他的时代可能达到的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正面临时代的考验。为了民族的复兴,中国学者应当肩负自己的使命,做有信仰、有理性、有道德的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立保  高凡  
在全球化时代,大学在市场压力下发生价值扭曲。针对这一现象,许多西方学者对美国大学在追求一流过程中的异化现象提出批判反思。布鲁姆在《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一书中指出美国大学因精神虚无而走向封闭;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中批判了哈佛大学对育人功能的忽视;雷丁斯在《废墟中的大学》一书中指出,大学以一无所指的空洞的"一流"作为理念,最终将走向废墟。在新时代,我国开启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征程,本文客观分析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异化现象,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肖岩  李智  
我国学者科研影响力的提升,离不开国家经济实力的壮大和科研投入的高速增长。"H指数"的概念简单,计算方便,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国际学界的认可。我国科研工作者的"H指数"与年龄成反比,显示出年轻学者的国际化程度及影响力增强。在对学术机构进行评价时,各种人才计划的精英学者数量往往被赋予较大的权重,而对学者真正的学术产出却很难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笔者对中国土木工程结构大类(包括结构工程及岩土工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东芳  
纵观西方博士教育研究史,教师指导是促进博士生学术成长的关键因素。学界研究大体聚焦在博士生指导的意义、指导关系与师生互动以及指导风格几个方面,并从学术社会化、专业发展等理论进行解释。未来研究可尝试结合知识生产、学术职业来分析博士生指导问题,并沟通政策文本与指导实践,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对情境与过程、结构与行动之间更系统和理论化的理解。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叶文振,徐安琪  
西方关于婚姻质量的研究已有70年的历史。本文主要通过对西方关于婚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的综述,客观评价其学术得失,以及对我国婚姻质量研究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婧  吴迪  
本文整理和分析了日本学者针对"过劳"问题相关研究的现状,并在归纳其过劳研究成果与研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为我国现阶段同类研究所带来的启示可资借鉴之处。本文认为,应建立服务"过劳"社会问题的相关非官方机构,丰富国内"过劳"相关统计资料,加强对我国劳动者加班状况的研究,进一步明晰中国"过劳"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葛春  李会松  
近年来,为了应对我国社会转型中的价值冲突问题,国家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在此构建过程中,学校价值观教育承担了重要角色。在美国,价值观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已经形成了许多实施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成熟方法,这些方法层面的有益经验对我国正在开展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至少有着三方面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f Asia Scholars)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亚洲研究学术会议。作为一个开放的的学术交流平台,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旨在促进世界各地区的亚洲研究学者之间的联系,推动亚洲学的发展,推动亚洲同全球的文明对话。前三届大会分别于1998年在荷兰莱顿、2001年在德国柏林、2003年在新加坡举行。第四届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ICAS4)现定于2005年8月20日至8月24日在中国上海召开,上海社会科学院为本届会议的承办方。预计将有一千余名来自世界各地亚洲研究学者参与本次会议,届时将举办300场左右的专题研讨,以及亚洲研究图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项国鹏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在企业层级中占据着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 ,从而决定了他们在管理理论研究中的特殊价值 ,国外战略管理理论已将之纳入了研究视野。本文介绍了西方学者关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在战略决策、实施、变革、管理绩效 (组织绩效 )和创业活动中的角色的论述 ,并且指出了该理论对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广迪  
马克思被现代西方经济学者视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经济学家之一,在他们看来,马克思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改进经济学研究方法和扩展经济学研究领域两个方面。马克思能够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作出创新性贡献的逻辑前提在于二者研究的都是资本主义;其根本原因则在于马克思是站在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的高度研究资本主义。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启示是,有必要更加全面地认识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二者之间并非无关紧要的共性。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陆莉  
分析美国高校图书馆访问学者研究基金的特点,介绍访问学者研究基金的来源、金额及用途、申请及遴选等情况,并归纳了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几点启示:基于馆藏资源为校外读者提供科研服务、设立访问学者研究基金、开展面向访问学者的嵌入式服务、建立校外学者科研服务联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塔娜  
专业发展学校作为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种实践模式影响不断扩大,体现了整个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学者对专业发展学校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专业发展学校本身的研究(包括涵义、效果、问题、政策等),专业发展学校对美国教师教育的影响以及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强  丁瑞常  
在外部的教育与科研国际化和内部的科研绩效管理标准化双重需求作用下,我国逐步形成了以SSCI为导向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本文以教育学科为例,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梳理了我国学者近10年来发表在SSCI期刊上的教育研究成果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对比我国学者同一时期发表在CSSCI期刊上的论文特点,剖析了SSCI期刊对我国学者教育研究的导向作用及其成因。最后,笔者反思了SSCI学术评价功能的优点与不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丽   邹钧   苏建国   刘兰浩   张珊   聂品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类具有抗病毒、抗细菌和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根据其分子结构、受体、信号通路以及生物学功能等,脊椎动物IFNs被分为I型、II型、III型和IV型。鱼类属于低等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也是最早拥有完善且复杂IFN系统的脊椎动物,是研究IFN系统组成、功能和演化的重要对象。根据系统发育关系,鱼类I型IFNs被分成8个亚群,分别为IFNa–IFNf以及IFNh和IFNi。不同亚群可选择性利用不同的受体复合物,通过保守的JAK/STAT信号通路诱导干扰素诱导基因(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s, ISGs)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病毒等功能。鱼类II型IFNs有2个成员,即IFN-γ和IFN-γrel,它们可分别利用CRFB13/CRFB6和CRFB17受体,通过STAT1传递信号。目前,在硬骨鱼类中还未鉴定到III型IFNs,但软骨鱼类中已鉴定到了III型IFNs及其受体亚基。IV型IFN是我国学者近期在鱼类和原始哺乳动物中鉴定到的一类新IFN基因,具有显著的抗病毒功能,受体由CRFB12和CRFB4组成。本文从基因结构、分类和命名、受体组成、信号传导以及生物学功能等方面总结了鱼类的I型、II型、III型和IV型IFNs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我国学者在鱼类IFN系统的组成与命名、受体与信号传导、晶体结构、功能、新型IFN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绩。本文不仅为今后鱼类IFN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可能的方向,也能增强我们对鱼类IFN研究进展的系统性认识,同时也为IFN在鱼类抗病毒和抗细菌感染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