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0)
- 2023(13475)
- 2022(11461)
- 2021(10453)
- 2020(8815)
- 2019(20630)
- 2018(20271)
- 2017(38819)
- 2016(20694)
- 2015(23566)
- 2014(23809)
- 2013(23645)
- 2012(22145)
- 2011(20333)
- 2010(20391)
- 2009(18959)
- 2008(18411)
- 2007(16549)
- 2006(14396)
- 2005(12501)
- 学科
- 济(109106)
- 经济(109009)
- 业(56487)
- 管理(56339)
- 方法(44230)
- 企(43109)
- 企业(43109)
- 数学(39408)
- 数学方法(38963)
- 农(33925)
- 地方(25526)
- 中国(24610)
- 财(22969)
- 业经(22828)
- 农业(22632)
- 学(20995)
- 制(16624)
- 贸(15398)
- 贸易(15392)
- 易(14833)
- 地方经济(14655)
- 环境(14070)
- 和(13919)
- 融(13737)
- 金融(13734)
- 务(13392)
- 财务(13340)
- 财务管理(13306)
- 理论(13262)
- 银(13194)
- 机构
- 学院(306793)
- 大学(305457)
- 济(135687)
- 经济(133051)
- 管理(118928)
- 理学(103066)
- 研究(102871)
- 理学院(101932)
- 管理学(100176)
- 管理学院(99592)
- 中国(77021)
- 京(62571)
- 科学(61582)
- 财(59090)
- 农(52185)
- 所(51262)
- 江(49853)
- 中心(48239)
- 财经(47551)
- 研究所(46636)
- 业大(44787)
- 经(43044)
- 经济学(42623)
- 范(40422)
- 师范(40036)
- 农业(39812)
- 经济学院(38244)
- 北京(38204)
- 院(36353)
- 州(36078)
- 基金
- 项目(204713)
- 科学(161966)
- 研究(149874)
- 基金(149533)
- 家(128904)
- 国家(127787)
- 科学基金(110560)
- 社会(97714)
- 社会科(92389)
- 社会科学(92363)
- 省(81015)
- 基金项目(79508)
- 自然(70410)
- 自然科(68738)
- 教育(68728)
- 自然科学(68719)
- 自然科学基金(67471)
- 划(66757)
- 资助(60927)
- 编号(60774)
- 成果(48778)
- 重点(45957)
- 部(45861)
- 发(45249)
- 创(42062)
- 课题(41291)
- 国家社会(40277)
- 教育部(39625)
- 科研(39397)
- 创新(39349)
共检索到451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霞
基于改变中国农村落后状态的愿望,费孝通在多年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思路。在其博士论文《江村经济》中,他关于乡村产权、发展乡土工业、发展农村商品和金融市场的经济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费孝通 《江村经济》 乡村经济思想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钟祥财
"和而不同"是"文化自觉"的精义所在。"文化自觉"的目的是维护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承认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是多样性的,有差异的多种文化共存不仅不是全球化的阻碍,反而是人类文明的演进动力和安全装置。因此,构建一个"超越常规的理念",即各种文化之间互相理解、合作兼容的人类认知和制度架构十分必要。对费孝通学术历程和方法论的文献梳理表明,中国古代的"和而不同"智慧和西方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等都可以对此发挥有益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占锋 焦明娟
费孝通是我国社会学的翘楚,他在社会学本土化和重建社会学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的乡村社会面临危机,费孝通以复兴乡土工业为中心,全面系统的探索了乡土重建的道路。当下我国已经启动乡村振兴战略,这要求改善城乡关系、优化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重视乡村文化建设,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发挥乡村精英带头作用。费孝通的思想具有深刻性和前瞻性,在当下梳理费孝通的乡土重建思想仍旧可以为我国的乡村振兴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费孝通 乡土重建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宁静 孙宇 朴永鑫
[目的]人口-土地-产业等要素是乡村社会系统、自然系统和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乡村人口-土地-产业要素如何影响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及其驱动路径具有现实迫切性。[方法]论文运用fsQCA和NCA的复合分析方法,对乡村人口-土地-产业发展指标进行组态研究,探究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驱动路径。[结果]结果表明:①非乡村耕地容量水平是影响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必要前因条件,黑龙江省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并非单一的前因条件所导致。②识别出促进黑龙江省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的3种组态驱动路径(H1、H2、H3),分别是技术主导-产业兴旺双轮驱动型、人才培养-土地利用融合发展型和全要素协同驱动型。③组态H3:乡村全要素协同驱动型,其原始覆盖度及一致性检验最高,是黑龙江省发展高水平乡村经济的最优驱动路径,其乡村人力资源能力始终作为全部驱动路径的核心条件。[结论]本研究为理解乡村人口-土地-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及破解乡村经济发展滞后问题提供了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陶康 邱福林
农村经济的增长源泉是由国家来建构的。在农村建设过程中,国家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来推动农村的经济增长,这些措施包括:文化下乡、科技下乡、资本下乡、政策下乡、制度下乡等。然而,这一系列外置政策措施与乡村经济增长的实践磨合中矛盾重重,国家建构下的乡村经济面临着增长困境。
关键词:
国家建构 下乡 乡村经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美球 廖彩荣 刘桃菊
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而明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主体,找准关键切入点,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江西省黄溪村依托建设集体经济组织和创新土地使用制度,通过"确权确股不确地"助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产业兴旺;"人—地—钱"挂钩推进农村现代化,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村事村议"提升社会治理成效,建设文明乡风。这些实践,在乡村振兴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深入剖析黄溪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村集体经济组织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实施主体,坚持系统思维的土地使用制度创新则是推进乡村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新丽 向恩利 黄芙蓉
为客观科学评价我国数字乡村政策质量,文章基于PMC指数模型构建数字乡村政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出台的16项省级层面数字乡村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显示,在16项政策中,有优秀等级政策6项和良好等级政策10项,无可接受等级和不良等级政策,但仍存在政策时效短、政策客体受限、保障措施欠缺、权责不明晰等内生性问题和城乡数字鸿沟较大、区域特色不足等外生性问题。对此,从完善数字乡村法律法规体系、扩大政策受众客体范围、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增强政策可操作性、强化政策可嵌入性等方面提出优化数字乡村政策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方李莉
在工业革命以前,中国是一个以乡村文明为主导的国家,那个时候的中国乡村是富足的。80年前,费孝通先生到他家乡的开弦弓村做考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他说:"历史上,江村的农民并不是全靠农田来维系生计的,他们有很发达的手工业,他们所生产的生丝和生丝原料,并不是为了自己用而是用来做外贸商品的。西方地理大发现以后,海运畅通,江村的土丝可以一直运到海外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方李莉
在工业革命以前,中国是一个以乡村文明为主导的国家,那个时候的中国乡村是富足的。80年前,费孝通先生到他家乡的开弦弓村做考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他说:"历史上,江村的农民并不是全靠农田来维系生计的,他们有很发达的手工业,他们所生产的生丝和生丝原料,并不是为了自己用而是用来做外贸商品的。西方地理大发现以后,海运畅通,江村的土丝可以一直运到海外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方李莉
在工业革命以前,中国是一个以乡村文明为主导的国家,那个时候的中国乡村是富足的。80年前,费孝通先生到他家乡的开弦弓村做考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他说:"历史上,江村的农民并不是全靠农田来维系生计的,他们有很发达的手工业,他们所生产的生丝和生丝原料,并不是为了自己用而是用来做外贸商品的。西方地理大发现以后,海运畅通,江村的土丝可以一直运到海外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占锋 蒋晓雨
“损蚀”本是一个物理性的概念,费孝通先生为其赋予了社会属性,认为“乡土损蚀”也是一种“社会损蚀”抑或“社会侵蚀”。民国时期,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乡村出现了乡土社会的侵蚀,直接造成乡村中人员的离乡与财富的流失,而返回的却是高利贷和地租的盘剥,这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由此带来农工混合经济瓦解、城乡关系相克、双轨政治体系僵化、文化位育功能弱化等问题。基于“侵蚀-重建”的分析框架,费孝通建构了加强土地根基变革、发展新型乡土工业、促进技术知识下乡、组建农民合作组织等反侵蚀方案,并且阐明了这些方案之间的内在涵义与逻辑关联。在乡村全面振兴的背景下,思考费孝通先生的“乡土复员论”有重要现实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敦平 蒋静宇
文章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评价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并进一步分析影响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并且存在指标维度与空间维度上的双重异质性。首先,长江经济带生态宜居与产业兴旺得分相对较高,乡风文明与生活富裕得分紧随其后,而治理有效得分相对较低;其次,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东—中—西”梯度递减的分布格局,即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低;最后,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农村教育水平与财政支农水平是影响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乡村振兴 时空分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丽娟 马晓冬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框架,采用熵权TOPSIS法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对2000、2005、2010和2015年的江苏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与乡村转型发展程度及空间集聚情况进行综合测度,解析两者的空间耦合协同特征,并判别空间协同的地域类型。结果表明:(1)江苏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南北差异格局未突破,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和次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县市,并向北演化。经济发展的冷点区范围逐渐缩小,主要在徐宿连和连淮盐交界分布。(2)江苏省乡村转型水平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性,次冷点区域变动明显,主要分布徐州北部、连云港北部和江苏中部等。(3)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转型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得到提升,61.8%的县市达到协调状态,根据其格局特征划分出"三协同双滞后"五种类型,80%的县市经济与乡村转型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协同性,符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高水平协同型集中在苏南县市,苏中县市和苏北区域的市区主要为中水平协同型,低水平协同类型主要为苏北县市,溧阳、海门、泗阳和灌南等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于乡村转型,淮安市区、泰州市区、建湖、高邮等县市乡村转型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环宙 童逸璇 吴茂英
采用多案例研究法,深度剖析国内外8个乡村旅游发展成功的社区,聚焦其创意经济开发的整体脉络与流程,探讨其基础条件、促进因素、创意模式和创意产出。研究发现,在乡村旅游创意开发的过程中,乡村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资源、市场、政策和生态等基础条件能够影响创意开发的方向和高度;有力的领导与合作、绿色发展理念和有效的营销策略是创意经济形成的驱动因素。基础条件和促进因素的互动催生了两大乡村旅游的创意模式:构建特色创意集群和塑造地方品牌形象。乡村性的创意开发能带来积极产出,惠及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成熟的创意模式与持续的创意产出能够反哺创意开发的基础条件与促进因素,使乡村旅游的创意开发达到内在平衡。
关键词:
创意经济 乡村旅游 乡村性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惠雄
市场经济与“三农”问题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 ?浙江“三农”发展为此提供了最好的答案。浙江农民紧跟市场发展经济 ,已经有一半农民离开土地 ,一半土地离开了单纯粮食生产 ,使得浙江农民的就业观、生产观、环境观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结果是 ,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就业之路越走越宽 ,教育倍受重视 ,生态环境日益变好。浙江农村已经形成了一种和谐乡村社会模式。 2 0 0 1年 1 0月 ,浙江省人民政府在国内率先以地方法规形式颁布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 ,使农民生活得到基本的制度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