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2)
- 2023(2123)
- 2022(1501)
- 2021(1516)
- 2020(1174)
- 2019(2377)
- 2018(2397)
- 2017(4207)
- 2016(2289)
- 2015(2691)
- 2014(2703)
- 2013(2518)
- 2012(2241)
- 2011(2102)
- 2010(2331)
- 2009(1932)
- 2008(1959)
- 2007(1819)
- 2006(1753)
- 2005(1517)
- 学科
- 济(8169)
- 经济(8154)
- 业(6126)
- 管理(5426)
- 企(4488)
- 企业(4488)
- 农(3779)
- 中国(3677)
- 农业(2687)
- 学(2665)
- 业经(2537)
- 制(2491)
- 财(2366)
- 教育(2310)
- 方法(2265)
- 理论(2263)
- 和(1769)
- 策(1727)
- 体(1702)
- 地方(1702)
- 银(1666)
- 银行(1663)
- 行(1596)
- 数学(1566)
- 融(1527)
- 金融(1527)
- 数学方法(1515)
- 问题(1447)
- 税(1423)
- 体制(1417)
- 机构
- 大学(34033)
- 学院(33715)
- 研究(12504)
- 济(12360)
- 经济(12066)
- 管理(9915)
- 中国(9188)
- 理学(8127)
- 理学院(7974)
- 管理学(7784)
- 科学(7772)
- 管理学院(7700)
- 京(7491)
- 所(6606)
- 财(6466)
- 范(5874)
- 研究所(5865)
- 师范(5838)
- 农(5817)
- 江(5772)
- 中心(5215)
- 财经(4876)
- 北京(4853)
- 师范大学(4723)
- 业大(4539)
- 农业(4437)
- 院(4428)
- 经(4424)
- 教育(4380)
- 州(4305)
共检索到57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秀
英国当代女性作家费·维尔登的小说创作从未脱离过父权社会的现实,她笔下所创作的"邪恶"女性形象成为后现代主义现实生活中的缩影与超越。进入21世纪后,维尔登通过女性书写诙谐而幽默地揭露出女性视角下的社会道德判断标准,所创造的女性人物以邪恶幽默的态度看待世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汪霞
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立场理解课程是课程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也是目前国际课程研究领域独具特色的理论流派之一。研究者把女性及其有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重视女性的知识和经验,以女性自身的特点建构和发现意义。提出“关怀”是女性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也是教育最原始的职责,并建议采取关怀的而非技术的思维方式来修正和组织教育,倡导整合的思维模式,建立和谐、合作的人际关系、研究关系。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女性主义 课程研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甘永涛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法国,传统女性主义教育持两种妇女观,一是“父权制”妇女观,二是“父权制”批判妇女观。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两种态度:一是激进女性主义的态度。二是当代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态度。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但仍旧没有走出两性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于传统女性主义教育的批判性重建,还必须从后现代文明中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观念需求借鉴。只分析性地找出传统、现代、后现代三种女性主义教育类型地一般特征与具体表现还是不够地,女性主义教育学更重要的使命,是要整合这三种教育资源,女性主义教育建构尚需要实现传统、现代、后现代三重视野的“视界融合”。
关键词:
女性主义 传统 现代 后现代 整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甘永涛 王新华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出发,分析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缘起,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后现代教育学的概念表述、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中唯本论、建构论等派别的观点,最后介绍了其他派别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批判性观点。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后现代 教育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小玲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多方面有其契合之处。从后现代主义角度研究女性主义翻译既可以研究性别差异、翻译的忠实概念、被父权压制的翻译、译者及女性译者身份的光复,又可以研究女性主义翻译的干涉策略、权力政治意识、语境意识、语言策略、翻译修辞的修正,以及身体翻译等女性主义翻译的恒常性话题,有利于从另一角度廓清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体系的全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文军
“女性主义”(feminism)一词源于英语 ,泛指欧美发达国家中主张男女平等的各种思潮。①这一思潮的发展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 ,从18世纪现代主义开始盛行 ,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女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主要特征是 ,否定了经典女性主义“男女平等”的概念 ,从“平等”观走向“差异”观 ,承认男女之间的差异 ,以此为基础 ,分析男女性之间的关系 ,从女性的独特性出发 ,来看待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兴起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是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本文拟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本质论与构成论的观点进行简要述评
关键词:
后现代 女性主义 教育学 本质论 构成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群
本文在厘清女性主义运动的三次思潮的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归纳女性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和女性主义方法论,进而深入到现代西方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女性主义思潮,并描绘出女性主义运动、女性主义认识论、方法论以及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中的女性主义研究的内在脉络。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认识论 现代西方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汪霞
多尔认为,我们正在由牛顿式的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前者以简单、稳定、永恒为特征,后者以复杂、混沌、有限为特征。他充分借鉴、吸收格里芬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社威的过程说、怀特海的有机论等理论和观点,构建起一种后现代课程模体。这是一个不同于泰勒原理的模体,在这个模体中,多尔用课程的"4R"标准取代了传统的"3R"标准。
关键词:
后现代课程思考 4R 评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静 赵继忠
女性人才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充满无限潜力的巨大群体。运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进行女性成才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一、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性"与女性成才教育课程目标的确立后现代主义在课程目标取向上体现"多元化",强调课程目标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可以根据实际加以调整,其特征彰显出在构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月茹 陈英敏
女性主义教材观主张改革现存的课程,消除隐藏在课程尤其是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甚至提供女性自己的知识,为先进的性别文化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为教科书编制者提示了有关性别歧视问题多向度、纵深化思考的方向。但其也存在着过分强调性别平等,鼓吹女性认知优越论,课程内容改革定位发生偏差等缺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郝德永
20世纪末期以来,后现代主义以其鲜明的反本质主义旨趣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成性思维,掀起了课程论探究领域学术范式的革命。以本质主义及其认同性思维为逻辑起点运行了几千年的学校课程,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强烈的批判与否定,学校课程的品质、使命、运行机制具有了新的视野与选择。
关键词:
课程 本质主义 生成性思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文智
"后概念重建"是描绘新世纪北美课程研究的当前状况和未来走向的一种尝试,指的是课程学者在概念重建运动逐渐远去之后面对新一轮专业危机所做出的理论应答。它的意义需要通过梳理它和概念重建之间的关系来把握。本文选取后结构女性主义课程史作为后概念重建课程研究的实例进行考察,阐释了"后概念重建"课程研究的两个基本特征,即多个子领域的交叉融合以及"后"理论的全面渗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施晓光
后现代主义与高等教育施晓光随着美国日趋从一个生产型的社会转向消费型的社会,及其内外政策日趋从国家型政策转向地方型和国际型政策,一种新的社会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术语和各种假设业已渗透到美国文化的核心,并对美国整个社会乃至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组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明初
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已从人文学科转到自然学科。作为人类知识典范的数学也受到这个思潮的冲击,不仅数学哲学观正在发生相应的转变,而且数学教育也表现出明显的后现代思维的特点。后现代主义的这种影响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对西方这一思潮进行分析与批判,可以为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