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0)
- 2023(12860)
- 2022(10695)
- 2021(9908)
- 2020(8605)
- 2019(19681)
- 2018(19356)
- 2017(38371)
- 2016(19977)
- 2015(22274)
- 2014(21929)
- 2013(21627)
- 2012(19575)
- 2011(17086)
- 2010(16918)
- 2009(15738)
- 2008(15761)
- 2007(13773)
- 2006(11710)
- 2005(10474)
- 学科
- 济(94492)
- 经济(94400)
- 业(92529)
- 企(82307)
- 企业(82307)
- 管理(74890)
- 方法(50983)
- 数学(42088)
- 数学方法(41729)
- 农(31085)
- 财(29720)
- 业经(29515)
- 贸(26681)
- 贸易(26670)
- 易(25974)
- 务(23116)
- 财务(23085)
- 财务管理(23051)
- 企业财务(21867)
- 农业(20034)
- 中国(19945)
- 技术(18496)
- 制(17755)
- 理论(15783)
- 策(15515)
- 划(15335)
- 和(14733)
- 银(13788)
- 银行(13785)
- 地方(13738)
- 机构
- 学院(286785)
- 大学(279462)
- 济(132639)
- 经济(130673)
- 管理(126060)
- 理学(109579)
- 理学院(108774)
- 管理学(107480)
- 管理学院(106954)
- 研究(77770)
- 中国(67338)
- 财(61341)
- 京(54495)
- 财经(50059)
- 经(45717)
- 江(41369)
- 农(40919)
- 科学(40867)
- 经济学(40818)
- 中心(38746)
- 业大(37812)
- 经济学院(37412)
- 财经大学(37375)
- 商学(36175)
- 商学院(35870)
- 经济管理(34981)
- 所(34908)
- 北京(33024)
- 州(32294)
- 农业(32225)
- 基金
- 项目(190595)
- 科学(154550)
- 基金(144447)
- 研究(141974)
- 家(121675)
- 国家(120646)
- 科学基金(108901)
- 社会(95348)
- 社会科(90866)
- 社会科学(90843)
- 基金项目(76433)
- 省(73573)
- 自然(69839)
- 自然科(68379)
- 自然科学(68367)
- 自然科学基金(67231)
- 教育(64706)
- 划(59659)
- 资助(59619)
- 编号(56321)
- 部(43927)
- 创(43088)
- 成果(41903)
- 重点(41059)
- 业(40270)
- 国家社会(40223)
- 发(39794)
- 创新(39511)
- 人文(39421)
- 教育部(39222)
- 期刊
- 济(136125)
- 经济(136125)
- 研究(79113)
- 财(50234)
- 管理(49866)
- 中国(42787)
- 农(36873)
- 科学(33236)
- 学报(30807)
- 融(30062)
- 金融(30062)
- 技术(27961)
- 大学(26349)
- 农业(25818)
- 学学(25683)
- 财经(25032)
- 业经(24976)
- 经济研究(22124)
- 经(21410)
- 贸(19878)
- 问题(19281)
- 技术经济(17483)
- 国际(16446)
- 业(16417)
- 商业(15824)
- 理论(15596)
- 教育(15395)
- 财会(15317)
- 统计(15301)
- 策(14615)
共检索到409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靖佳 姜小雨 孙浦阳
同一企业的同一产品在相同年份出口到不同目的地的价格会有所不同,我们将其称为价格离散。贸易风险作为一种隐性交易成本,能够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产品的出口价格,从而出现价格离散现象;出口产品种数多的企业更加具有风险意识和区别市场差异的能力,因而更倾向于依据目的地差异来调整价格,即价格离散的程度更大。文章基于国家贸易风险与我国2000~2006年海关数据的匹配数据,在"企业-产品-目的地"的细致层面上对以上观点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1)贸易风险对进口方的影响大于出口方;(2)在企业特征方面,企业的出口产品种数、目的地数越多,其价格离散程度越大;(3)在目的地特征方面,目的地之间的差异化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依桐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各项承诺的逐步到位,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已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由于我国许多中小企业不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加之受国内贸易思维惯性的影响,在初步进入国际市场时常常对风险估计不足,防范不够,从而“吃亏”不少。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国际市场 贸易风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春柳 丁文瑶
国际贸易周期长、沟通不顺畅决定了我国企业在进行进出口贸易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包括价格风险、外汇风险、政策风险、供需变化风险以及慢性的系统性风险,如比较优势的此消彼长以及大规模大面积的经济波动等。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兴起,更是让很多新的风险出现。长期以来凭借明显的低价比较优势,让我国企业忽视了风险管理能力的培育。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企业与国际市场连接更加紧密,贸易形势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企业在新的国际贸易格局和竞争态势下,需要加强自身对国际贸易风险预防和管理的能力。同时也需要依靠国家层面为中国
关键词:
新阶段 国际贸易风险 预防 管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薇 方向阳
据海关最新统计,我国出口企业已累计1500亿美元的海外商账难以追回,并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事实说明,外贸企业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的风险,且与日剧增。风险的不确定性严重伤害了企业绩效,因此,我国外贸企业建立贸易风险管理机制是十分重要、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外贸 风险 管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钟腾龙
本文从多产品出口企业的视角,采用企业内产品间加成率分布离散度表示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研究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效应和可能的机制渠道。研究表明:(1)最终品贸易自由化和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均显著降低企业内产品间加成率分布离散度,亦即有利于提升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考虑内生性、改变关键变量度量、使用行业层面关税变量、控制遗漏变量和改变估计方法等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成立。(2)相对而言,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中的外资和民营企业、高生产率企业、低市场竞争度行业的企业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更强的影响效应。(3)机制检验表明,贸易自由化通过缩小产品范围、提高出口产品集中度降低企业内产品间加成率离散度。以上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资源配置效率和贸易自由化利得的相关研究,并为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和改善资源错配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毛小明
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由审批制过渡到备案制,我国大量中小企业可直接从事国际贸易。本文从政策、市场、交易三个层面阐述了国际贸易风险的客观存在,并就如何防范和规避国际贸易风险提出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国际贸易 风险与防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蒋依桐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各项承诺的逐步到位,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已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由于我国许多中小企业不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加之受国内贸易思维惯性的影响,在初步进入国际市场时常常对风险预计不足,防范不够,从而“吃亏”不少。那么,初步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小企业应如何防范风险呢?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贸易风险 防范思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亮 张欣
文章使用边界检验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等计量和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了1980-2008年间我国政府支出规模与对外开放程度之间的长期影响关系和关联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政府支出规模与对外贸易开放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影响关系,规避由贸易条件波动而引致的对外贸易风险是二者长期影响关系的内在关联机制,这一结论与Rodrik(1998)使用截面数据方法得到的研究结论相一致。这也意味着,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在防范和抵御对外贸易风险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美丽 王爱华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中国对所有的世贸成员开放市场 ,外国农产品凭借其价格和技术优势趁机进入中国市场 ,对我国农产品产销形成巨大压力 ,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从国内竞争转向国内国际双重竞争 ,农产品市场将进一步国际化 ,由此产生的农产品贸易风险日益增多。本文将从风险防范、风险转移、风险化解的角度考虑建立有效的农产品贸易风险机制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风险 竞争力 风险机制 政府调控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露 罗必良
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不稳定与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已经威胁到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而生物性公共安全事件诱发的全球性恐慌,可能对我国的食品安全带来更大的冲击。传统经济学所倡导的低成本策略与差异化策略的竞争力逻辑,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显然难以应对全球性重大生物安全事件引发的不确定性。中国农业的竞争策略思维,需要从低成本策略转向低风险策略,从差异化策略转向完备化策略,并由此重构我国的农业安全观。稳定粮食供给的"保一块"、深化农业分工的"活一块"、延伸农业价值链的"拓一块"、寻求贸易机会的"争一块",以及控制风险的"防一块",应该成为我国农业安全观的重要操作方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孔祥智 顾善松 赵将
开展对外直接投资(OFDI)是中国涉农企业化解农产品进口贸易风险的有效方式。近年来,随着农产品进口量不断增加,中国在全球农产品贸易流量中的权重显著提升衍生出“买得贵”价格风险与“买得难”数量风险,基差交易模式下的信息不完全与信息不对称衍生出“买得贵”价格风险,海外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环节多、进口通道航行时间长等特征衍生出“运得慢”供应链风险。中国涉农企业开展OFDI、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投资仓储物流、加工贸易业务等海外农产品供应链关键环节重要资产,能够提升粮源自主掌控能力对冲“买得难”“买得贵”风险,构建交易信息体系降低“买得贵”风险,深度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运营管理化解“运得慢”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将农产品进口贸易风险内部化并创造内部化收益。基于此,文章从企业、行业和政策层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更好地促进中国涉农企业开展OFDI。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巴英
一案例描述2011年10月,国内生产商A公司通过浙江中间商B(个人)与菲律宾贸易公司C签订了金额为8万美金的原料供应合同,合同原规定付款方式为见提单副本100%后TT。然而在A公司将合同通过B与菲律宾贸易公司C签订的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红漫 曾琼梅
本文所涉案例是由于买方提货后拒付货款 ,投保人以“提货不着”为由 ,向保险公司索赔 ,保险人拒赔而引发的纠纷。“提货不着”属于海洋货物运输保险责任范围 ,而本案购货方提货后 ,不付货款属于信用保险范围。因此 ,保险公司对此案不负赔偿责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继勇 王保双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中国不同企业类别与行业类别的工资差距、出口贸易对内外资企业的工资溢出效应和出口贸易对不同行业类别的工资溢出效应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外资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比内资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约高25.6%,且出口贸易对外资企业的工资溢出效应显著高于内资企业;不同行业间的平均工资水平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高端制造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显著高于低端制造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且出口贸易的工资溢出效应进一步扩大了行业间的工资差距。因此,应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战略、引进外资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缩小工资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优化。
关键词:
工资溢出 出口贸易 工资差距 收入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