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68)
2023(7441)
2022(6325)
2021(6204)
2020(5256)
2019(12752)
2018(12470)
2017(24746)
2016(12739)
2015(14762)
2014(14671)
2013(14587)
2012(13262)
2011(12140)
2010(12141)
2009(11448)
2008(11129)
2007(9501)
2006(8398)
2005(7770)
作者
(34726)
(29029)
(28913)
(27800)
(18673)
(13745)
(13318)
(11367)
(10983)
(10131)
(10004)
(9695)
(9498)
(9143)
(9120)
(9058)
(8677)
(8359)
(8289)
(7906)
(7295)
(7069)
(6927)
(6644)
(6625)
(6491)
(6311)
(6066)
(5832)
(5609)
学科
(64251)
经济(64207)
方法(33750)
管理(32034)
(31644)
数学(31009)
数学方法(30524)
(24354)
企业(24354)
(22336)
贸易(22325)
(21768)
中国(18188)
(14324)
(12863)
业经(10341)
地方(9825)
(9756)
(9732)
(9576)
金融(9574)
农业(9466)
关系(9449)
(9440)
银行(9433)
(9264)
(9086)
理论(8673)
(7782)
出口(7780)
机构
大学(186352)
学院(184816)
(93305)
经济(92055)
管理(71226)
研究(65247)
理学(61540)
理学院(60958)
管理学(59794)
管理学院(59488)
中国(52787)
(39223)
(39002)
科学(35234)
财经(31852)
(31780)
经济学(31470)
(29343)
研究所(28928)
经济学院(28586)
中心(28469)
北京(25524)
(24542)
(24119)
财经大学(23980)
(23370)
业大(22678)
(21433)
师范(21268)
(20675)
基金
项目(120880)
科学(96596)
基金(92060)
研究(88191)
(79981)
国家(79494)
科学基金(68319)
社会(59826)
社会科(57093)
社会科学(57085)
基金项目(46843)
(42786)
自然(42570)
自然科(41693)
自然科学(41686)
自然科学基金(40981)
教育(40813)
资助(40404)
(36785)
编号(33502)
(28949)
重点(27235)
成果(26798)
国家社会(26623)
中国(25901)
(25848)
教育部(25568)
(24957)
人文(24337)
大学(23782)
期刊
(93701)
经济(93701)
研究(58335)
中国(33083)
(28494)
管理(27044)
科学(24485)
学报(24264)
(21661)
大学(19669)
经济研究(18928)
学学(18619)
(18594)
金融(18594)
(18137)
技术(16494)
国际(16492)
财经(16387)
农业(15326)
教育(14659)
(14284)
问题(13770)
业经(12977)
世界(12778)
统计(12313)
(10561)
技术经济(10296)
决策(9750)
(9715)
商业(8867)
共检索到275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安  杨振宇  
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的诸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与年出口额、外国证券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外债还本付息额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2)年出口规模与外汇储备规模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是造成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3)外商直接投资、外国证券投资和外汇储备规模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其影响强度较弱;而外债还本付息额与外汇储备呈负向相关关系。(4)1986年~2009年间,贸易顺差对外汇储备规模增长的贡献度约为68%,而资本流入约为32%。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结果认为,采取贸易项目收支平衡战略以减少外汇储备过度增长是最佳的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马杰  辛星  钱劲宇  
基于Buffer Stock模型,建立中国外储增长与汇率关系的初始模型,借鉴RS模型,考虑汇率升/贬对储备增长的两种不同信号效应,通过协整检验和导入误差修正项,进一步改进初始模型。实证表明,贸易波动率对储备需求的影响,较外储持有机会成本的影响要大得多,这揭示了中国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的负面效应;研究还发现,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外储规模的抑制效应远大于卢比升值对印度外储规模的抑制效应,反映了人民银行面对本币升值时会更积极地干预汇市;与印度卢比贬值能够增加外储不同,人民币贬值却对中国外储规模没有显著影响。在中国提出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形势下,没有必要继续对汇率变动进行不对称干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飞雪  寇玲  
本文综合运用ADF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Johansen检验、VEC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分别截取1982-2007年间中国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额年度流量指标和2005年7月-2008年9月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中国贸易顺差月度流量指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中国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额互为因果;(2)中国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额之间存在协整关系;(3)中国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正,且相关系数变化图大致呈‘U’字形;(4)USD/RMB与中国贸易顺差之间存在协整关系;(5)USD/RMB与中国贸易顺差无因果关系;(6)USD/RMB与中国贸易顺差之间的相关系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韩剑  徐震宇  
本文解释了外汇储备非均衡的概念,采用1999年1月~2005年6月的月度数据,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作协整分析,测算人民币升值预期下流入我国的非FDI 资本数额,证明过度资本流入引起我国外汇储备的非均衡增长。在此基础上,运用成本- 收益分析指出我国目前外汇储备的持有水平虽然没有超出适度区间,但已明显偏高,进而提出外汇储备管理的“适度性”、“合理性”和“稳定性”原则。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喻国平  
本文探讨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的趋势、原因,认为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存在说明我国国内经济资源的配置机制存在严重缺陷。文章认为外汇储备的增加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提出了战略性管理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清平  
自1994年以来,我国已连续11年贸易顺差,2005 年,我国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1018.8亿美元。巨额的贸易顺差加上大量的外资流入,使我国的外汇储备节节上升,截止2005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8189亿美元。巨额的贸易顺差在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高额的成本;高额外汇储备反映了强大的对外支付能力,但同时也孕育着巨大风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于晓东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是否过大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影响一个国家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包括进口额、外资利润汇出、外债余额等可定量分析的因素,以及金融安全、出口结构等只能定性分析的因素。外汇储备过多会增加通胀压力、造成本币升值,还要承担过高的机会成本。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永中  
中国外汇储备数据与直观感受之间的落差源于两种统计口径:一是以人民币计价和历史成本法计算的央行外汇干预形成的外汇储备;二是按美元计价和市场价值计算的外汇储备,含外汇干预、投资收益和汇率变动等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红艳  
文章从内生性视角剖析中国高储备现象,为解决中国现阶段外汇高储备两难困境提供新的思路。根据"中心—外围"等相关理论,采用博弈论等分析方法探讨外汇储备内生性形成机理,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高储备是其担当"外围"角色的必然选择,具有必然性、合理性与阶段性。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具有内生性,且内生性呈现增强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红艳  
文章从内生性视角剖析中国高储备现象,为解决中国现阶段外汇高储备两难困境提供新的思路。根据"中心—外围"等相关理论,采用博弈论等分析方法探讨外汇储备内生性形成机理,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高储备是其担当"外围"角色的必然选择,具有必然性、合理性与阶段性。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具有内生性,且内生性呈现增强趋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记军  王荣涛  肇启伟  
本文根据中国1985-2006年期间的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之间关系的检验表明,外国直接投资是长期性的、促进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非常重要的原因。而且,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百分比增加效应也在不断的被放大,随着中国外汇储备基数的增加,最终导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呈现了如今的大规模高速增长现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锐  
最近3年,中国外汇储备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翻过了1万亿美元的标志性记录之后,也没有停止其加速度的脚步。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统计报告,截至2007年7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已达到数量惊人的1.4万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全球第一的位置。随着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和积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彦红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局面。本文用实证方法,建立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和外汇增长关系的模型,分析指出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长长期密切相关,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向外汇储备增量的转化效果明显强于经常项目;外汇储备增长受储备导向和储备经营渠道等影响。并据此提出强化储备经营管理,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国林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究竟是过多还是不足,经济界一直争论不休。通过描述法定性分析,可得出我国外汇储备是充足的结论;利用比例分析法衡量适度状况时,储备与进口比率、储备与短期外债比率显示过多,而储备与广义货币比率得出适度的结论;使用定量分析法,自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得出的结论恰好相反。造成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在于各个理论和方法有不同的假设前提,而现实经济生活本身又充满许多不确定性,因此最好将定性、定量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一组数值构成的适度区间,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可根据不同的宏观环境灵活调整。
[期刊] 改革  [作者] 宋芳秀  
我国处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期阶段,人民币的净流出和人民币流通的不均衡特点加大了外汇储备的增长压力,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从理论上对外汇储备的持有成本进行分析,并在区分外汇储备的交易变动和非交易变动、估算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基础上,估计2001~2010年我国持有外汇储备的铸币税损失和估值效应,结果表明,巨额的外汇储备不仅导致了较高的持有成本、机会成本和铸币税损失,还带来了潜在的估值损失。应推动内部均衡的实现,通过资本项目的逆差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实行更有弹性的浮动汇率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