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62)
- 2023(6365)
- 2022(5380)
- 2021(4727)
- 2020(4039)
- 2019(9312)
- 2018(9376)
- 2017(19333)
- 2016(9738)
- 2015(11173)
- 2014(11437)
- 2013(11672)
- 2012(11441)
- 2011(10691)
- 2010(11008)
- 2009(10891)
- 2008(10411)
- 2007(9411)
- 2006(8985)
- 2005(8543)
- 学科
- 济(70696)
- 经济(70653)
- 管理(26430)
- 方法(23935)
- 业(23183)
- 数学(21415)
- 数学方法(21349)
- 贸(20176)
- 贸易(20165)
- 易(19546)
- 地方(17066)
- 中国(16750)
- 企(16502)
- 企业(16502)
- 农(13043)
- 地方经济(12269)
- 制(11462)
- 业经(11195)
- 财(11141)
- 学(10042)
- 银(9378)
- 银行(9371)
- 行(9110)
- 融(9019)
- 金融(9019)
- 体(8694)
- 出(8562)
- 关系(8400)
- 农业(8396)
- 环境(8248)
- 机构
- 大学(161952)
- 学院(161448)
- 济(89127)
- 经济(87712)
- 研究(58760)
- 管理(57269)
- 理学(48081)
- 理学院(47586)
- 管理学(47069)
- 管理学院(46766)
- 中国(45630)
- 财(40198)
- 京(33003)
- 财经(31927)
- 经济学(30512)
- 所(29398)
- 科学(29392)
- 经(28797)
- 经济学院(27448)
- 研究所(25906)
- 中心(24822)
- 江(23701)
- 财经大学(23386)
- 北京(21554)
- 院(20603)
- 农(20135)
- 贸(19853)
- 范(18670)
- 州(18637)
- 师范(18564)
- 基金
- 项目(91165)
- 科学(71252)
- 研究(69422)
- 基金(67181)
- 家(56901)
- 国家(56503)
- 社会(47917)
- 科学基金(47352)
- 社会科(45699)
- 社会科学(45691)
- 基金项目(34305)
- 省(33151)
- 教育(30188)
- 资助(28733)
- 划(27223)
- 编号(27182)
- 自然(26152)
- 自然科(25473)
- 自然科学(25467)
- 自然科学基金(25006)
- 成果(23058)
- 部(21684)
- 发(21624)
- 国家社会(21031)
- 重点(20219)
- 教育部(19150)
- 济(18995)
- 经济(18824)
- 人文(18809)
- 社科(18737)
- 期刊
- 济(106025)
- 经济(106025)
- 研究(58462)
- 财(28554)
- 中国(26541)
- 管理(22988)
- 经济研究(20277)
- 学报(19086)
- 农(18498)
- 融(18347)
- 金融(18347)
- 科学(17610)
- 贸(17598)
- 财经(17139)
- 问题(15699)
- 大学(15306)
- 国际(15260)
- 业经(15096)
- 经(14969)
- 学学(14574)
- 技术(13076)
- 农业(12560)
- 世界(10317)
- 技术经济(10273)
- 商业(9931)
- 统计(9916)
- 经济问题(8981)
- 教育(8628)
- 理论(8509)
- 经济管理(8216)
共检索到260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董直庆 王林辉
针对我国经济增长源于对外贸易还是产权制度的争论,本文采用动静态模型对经济增长根源进行对比检验。静态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发展和产权制度都能解释经济增长,但传统静态模型无法区分贸易发展和产权制度的相对重要性。基于ADL (1,1,2)的动态分布滞后模型检验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取决于产权制度发展。利用贸易模型进行OLS和IV检验,发现贸易发展本身完全可以被产权制度所解释,即增长静态模型中贸易对增长的贡献完全可能是产权制度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产权制度 贸易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董直庆 王林辉
本文利用我国1952-2005年和1978-2005年两个样本区间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并评价不同样本区间内要素贡献以及要素贡献是否存在阶段性变化特征。广义矩估计检验和对比结果显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制度贡献的稳健性和显著性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要素,其中我国约70%的经济增长来自于资本和劳动投入。要素对资本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表明,贸易对经济增长效率影响最为显著。同时,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测度结果发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金融、贸易和制度在经济发展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同影响。即要素对经济增长作用存在阶段性变化特征。
关键词:
分类要素 经济增长 对比检验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蒋浩 宫占奎
对我国的进口、出口和GDP进行协整分析可以发现,三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不能将其约束为GDP和贸易总额或净出口之间的长期关系。G ranger因果检验表明,进出口增长都是GDP增长的G ranger原因,但反过来GDP增长则不是进出口增长的G ranger原因。长期因果检验则表明,GDP和出口、进口和出口之间的长期因果关系都是双向的,而GDP对进口具有单向的长期因果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丽慧 蒋庚华 郭沛
文章首先对1997~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均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传统服务项目上,新兴服务贸易所占比重较小;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类因果关系检验对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商品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服务贸易、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出口增加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口的增加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商品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莉
利用1987年-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国内现有研究未能解决的地区间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及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和通过多变量VAR系统的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度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在各地区的因果关系不一致。其中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是贸易开放的格兰杰原因,而中西部地区则是贸易开放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这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直接关系,中西部地区应该立足于本地区情况,加快贸易结构的优化,形成规模经济。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经济增长 协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玮
文章通过建立扩展的生产函数,使用1994~2005年省级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加工贸易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作用非常微弱,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就业和投资的增加。
关键词:
加工贸易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宁
文章采用几何分布滞后模型(Koyck法)与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Almon)法实证检验了1985~2012年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短期与长期影响,研究认为:FDI对经济增长的长期贡献系数在0.8819~0.8878之间,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长期贡献系数在0.7789~0.794之间;FDI、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均存在较强的时滞效应,完全发挥作用效力达到长期一半的时间长度分别为9.523和2.24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永齐
本文的写作动机直接来源于 Baldwin和 Mazumdar关于贸易与增长关系的争论。通过将贸易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相结合 ,Baldwin认为只要一个国家参与对外贸易 ,资本积累就会形成 ,进而促进经济增长。Mazumdar按照其分析方法却得出了与之不同的结论 :一个国家只有出口消费品和进口资本品时 ,资本积累才会形成 ,进而导致经济增长 ,因此 ,贸易能否引致经济增长取决于一国的贸易结构。为了验证 Mazumdar这一假设 ,本文构造一个贸易结构测度指标 ,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 VAR模型估计中国的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 ,中国的贸易结构并不显著影响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振宁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目前经济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选择典型对外贸易区——上海进行分析,利用1985-2004年上海市进出口和GDP的年度经济数据,借助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定量地刻画了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大小。实证结果表明: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滞后一年才显著;短期内,出口比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但在长期,进口比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的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同斌 刘俸奇
基于两地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本文对"贸易开放→产能利用率→经济增长"和"贸易开放→资本深化→经济增长"两种渠道的传导效应进行了检验,分析了贸易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理论模拟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的提高不仅能够产生引致需求和增进要素使用效率并提高产能利用率,还可以通过吸引投资加速资本积累和资本深化以扩大产出规模。本文还采用35个国家2002—2015年的数据构建了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对贸易开放影响经济增长的两条路径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显示,贸易开放显著提高了产能利用率,推进了资本深化,促进了经济增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慧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FDI及出口贸易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利用FDI及出口之间存在着长期而稳定的正相关关系,FDI和出口都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对经济增长发挥了明显的拉动作用,同时FDI也是出口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可见,利用FDI和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将使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与市场的依赖性增强,反之外部经济的不稳定性会增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再起 徐艳飞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首先证实对外贸易、市场整合与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收敛的趋势,中部地区的市场整合程度高于东、西部地区。在此基础上,运用bootstrap面板因果检验按东、中、西3个区域面板重点分析个体省份对外贸易、市场整合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和市场分割有助于省域经济增长,不同区域均存在对外贸易替代区际贸易的倾向。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缺乏经济发展反哺对外贸易的循环机制,内陆部分省份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自然外溢。地区市场分割或整合是区域异质性下地方政府的人为策略。为了加快全国市场一体化建设,避免区域"马太效应"的扩大,应促使东部地区率先打破市场分割,中部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雁 田飞
为了探究当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章选取1978~2012年出口额、进口额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实际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分析以及VAR模型对两个变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短期,中国的出口贸易、进口贸易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在长期,出口、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协整性 因果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爱军 秦荪涛
进口贸易对省域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文章选取浙江1985~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弹性分析、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统计检验和计量分析。研究显示,进口贸易与浙江省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进口对GDP的增长有滞后效应,时期越长,对GDP的贡献度越大,且呈逐期增强趋势。进口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应注重进口贸易规模增长,通过优化结构,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馨 滕建州
本文在基于多重结构变化最小LM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利用Hsiao的检验方法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实际出口贸易和GDP总量都是分段趋势平稳的随机过程。这意味着建立在以差分的形式获取平稳序列的方式并不妥当,协整分析缺乏理论基础而导致模型的定式化错误。1952-2003年为样本期的实证分析表明,存在着从出口贸易增长到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本文的结论与大多数现有的研究存在者显著的区别,文章最后进一步对上述结论进行了阐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