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11)
- 2023(17754)
- 2022(14903)
- 2021(13890)
- 2020(11633)
- 2019(26806)
- 2018(26541)
- 2017(51819)
- 2016(27930)
- 2015(31468)
- 2014(31462)
- 2013(30793)
- 2012(27808)
- 2011(24731)
- 2010(24669)
- 2009(22323)
- 2008(21477)
- 2007(18640)
- 2006(16154)
- 2005(14030)
- 学科
- 济(112674)
- 经济(112553)
- 管理(78760)
- 业(75556)
- 企(62325)
- 企业(62325)
- 方法(54352)
- 数学(47324)
- 数学方法(46556)
- 农(31515)
- 中国(29433)
- 财(27499)
- 贸(26919)
- 贸易(26905)
- 易(26080)
- 业经(25893)
- 学(23890)
- 地方(22659)
- 农业(20726)
- 理论(19759)
- 制(19397)
- 务(17297)
- 技术(17232)
- 财务(17208)
- 财务管理(17173)
- 和(17073)
- 环境(16463)
- 企业财务(16182)
- 银(15364)
- 银行(15317)
- 机构
- 学院(392507)
- 大学(391489)
- 济(157462)
- 管理(155153)
- 经济(154256)
- 理学(135762)
- 理学院(134301)
- 管理学(131441)
- 管理学院(130766)
- 研究(127829)
- 中国(93013)
- 京(82485)
- 科学(80585)
- 财(68768)
- 农(64755)
- 所(63172)
- 业大(60744)
- 研究所(57998)
- 中心(57717)
- 财经(56269)
- 江(56012)
- 北京(51328)
- 经(51293)
- 范(51032)
- 农业(50764)
- 师范(50473)
- 经济学(47544)
- 院(47449)
- 州(45200)
- 经济学院(43084)
- 基金
- 项目(275814)
- 科学(217024)
- 基金(200288)
- 研究(199220)
- 家(175171)
- 国家(173748)
- 科学基金(149907)
- 社会(124971)
- 社会科(118491)
- 社会科学(118460)
- 省(108125)
- 基金项目(105810)
- 自然(99033)
- 自然科(96800)
- 自然科学(96779)
- 自然科学基金(95015)
- 教育(92641)
- 划(90510)
- 资助(83346)
- 编号(81181)
- 成果(64060)
- 重点(61919)
- 部(60312)
- 发(58526)
- 创(57198)
- 课题(55639)
- 创新(53366)
- 科研(53130)
- 教育部(51816)
- 国家社会(51490)
- 期刊
- 济(164901)
- 经济(164901)
- 研究(109655)
- 中国(68698)
- 学报(63492)
- 农(58419)
- 科学(57516)
- 管理(56675)
- 财(50954)
- 大学(48889)
- 学学(46222)
- 教育(43037)
- 农业(40858)
- 技术(36011)
- 融(28887)
- 金融(28887)
- 业经(28735)
- 经济研究(27861)
- 财经(26391)
- 问题(22746)
- 经(22580)
- 业(21467)
- 贸(19577)
- 图书(19017)
- 商业(18770)
- 技术经济(18765)
- 科技(18603)
- 版(18550)
- 统计(18230)
- 理论(17459)
共检索到555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玲玲 张恪渝
本文重点探讨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的路径机制。文章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模拟了四种贸易自由化政策情景的经济效应,并利用AnalyseGE程序解构了进口变动效应,以探究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使国际市场的肉制品和奶制品等高附加值食物的价格优势凸显,进口扩张能够有效缓解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的需求增长与国内有效供给的失衡性矛盾;贸易自由化推动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改善居民经济福利;贸易自由化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影响路径的替代效应要远高于收入效应,竞争效应则需要经过长期的产业结构调整来发挥效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孝岩 李国祥
运用动态GTAP模型评估RCEP实施后第5年、第10年和第20年的经济效应,并使用AnalyseGE程序分解我国居民食物消费进口的变动效应,以探究RCEP对居民膳食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RCEP通过降低农产品贸易成本所引致的进口扩张能有效缓解我国重要农产品市场供给压力,居民对肉奶瓜果等食物的进口需求远高于口粮类产品,促进了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升级;RCEP影响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升级的主要路径是替代效应,而收入效应的作用相对较小;RCEP伙伴农产品的大量涌入,会对我国相关产业造成一定冲击。鉴于此,应深化多方位合作,强化供应链保障能力,增强RCEP农产品供给稳定性,充分发挥其对促进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升级的替代效应;多措并举提升居民收入水平,补齐居民消费能力以推动膳食结构转型;重视RCEP伙伴农产品对国内肉类、奶类及糖类等弱竞争力产业的冲击,从顶层设计、技术创新等方面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RCEP 食物消费 动态GTAP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红利 高峰
文章利用1990~2013年间的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数据,在对食物消费结构变动影响农业发展的机制总结基础之上,利用VAR模型针对食物消费结构变动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的结果显示:食物消费结构变动的确会对农业总产值的变化产生影响,并且不同食物消费对农业总产值产生影响的程度与方向也存在差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星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各成员国就贸易便利化发表联合声明,贸易便利化成为了促进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和基础。在此背景下,本文以GTAP模型为研究工具,模拟测算了在贸易时间成本降低30%的基础上,贸易便利化的提升对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经济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都将扩大。中国所有产业的进口贸易都将受益,大部分产业的出口贸易呈现上升的态势。而贸易时间成本的降低将改善所有成员国的贸易条件并带动经济增长,特别是对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来说,将大幅度提升其贸易条件,并明显拉动社会福利水平及GDP增长速度。
关键词:
上海合作组织 贸易便利化 GTAP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津春
本文采用AIDS模型对2004年陕西省、山东省和江西省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了影响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支出份额前三位分别为粮食、肉类和蔬菜;地区差异是影响居民食物的消费因素之一;市场发育促进了水产品、肉类和瓜果等食物的消费,但减少了农村居民自产品的消费量;家庭规模对粮食、肉类、蔬菜和瓜果的影响具有显著性。
关键词:
农村居民 食物消费 AIDS模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石敏俊 美丽古丽 黄文 李娜
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的贸易自由化,是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建设的战略选择之一。本文基于GTAP模型和情景模拟方法,分析了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以及对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各国间贸易关系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贸易自由化,可以有效应对俄-白-哈关税同盟对中国和相关国家经济和贸易带来的冲击,有助于提升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和各国间的贸易合作关系,从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并且,随着自由贸易区范围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扩大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人极 顾研
本文基于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分析了中澳贸易自由化对中新澳经贸的影响。研究显示:总体上,中澳贸易自由化对中新澳的GDP、贸易和福利水平有明显促进作用;行业上,中国的纺织制品、澳大利亚的羊毛制品以及新西兰的乳制品,其行业产出和出口贸易水平增长最为显著,即各国最具比较优势的行业获益最多;此外,中新和中澳的双边进口和出口也都有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
中澳贸易自由化 GTAP模型 新西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人极 顾研
本文基于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分析了中澳贸易自由化对中新澳经贸的影响。研究显示:总体上,中澳贸易自由化对中新澳的GDP、贸易和福利水平有明显促进作用;行业上,中国的纺织制品、澳大利亚的羊毛制品以及新西兰的乳制品,其行业产出和出口贸易水平增长最为显著,即各国最具比较优势的行业获益最多;此外,中新和中澳的双边进口和出口也都有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
中澳贸易自由化 GTAP模型 新西兰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军 路泽禅
蒙古国作为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经贸伙伴,在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基于2001~2019年中蒙双边贸易状况,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了双方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并运用动态GTAP模型对中蒙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中蒙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为两国经贸发展带来显著的增长效应;与关税壁垒消除相比,非关税壁垒的削减对中蒙经贸发展更有利;中蒙两国产业受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两国谷物、加工食品等行业,但中国的纺织及制衣业、公共事业及自然资源和蒙古国的畜牧业、交通与通讯及公共事业都将受到一定的不利冲击。基于上述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以期为中蒙自由贸易区的深入推进提供实证支持和政策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丽丽 彭水军
文章首先基于GTAP数据库构建了GTAP-MRIO模型,对2004-2011年期间中国对外贸易的碳排放转移效应进行实证评估。结果发现,研究期间中国为了满足外国最终需求引致大量碳排放净转入,且中国净转入排放主要流向美、欧、日三大发达经济体,凸显"发达国家消费与中国污染"的典型事实。其次,进一步利用GTAP-E模型对未来贸易自由化进程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以及碳排放的潜在影响进行预测模拟,结果表明,"多边贸易自由化"对全球的低碳经济发展更为有利,将导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欧盟除外)的碳排放强度下降。对中国而言,"单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丽丽 彭水军
文章首先基于GTAP数据库构建了GTAP-MRIO模型,对2004-2011年期间中国对外贸易的碳排放转移效应进行实证评估。结果发现,研究期间中国为了满足外国最终需求引致大量碳排放净转入,且中国净转入排放主要流向美、欧、日三大发达经济体,凸显"发达国家消费与中国污染"的典型事实。其次,进一步利用GTAP-E模型对未来贸易自由化进程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以及碳排放的潜在影响进行预测模拟,结果表明,"多边贸易自由化"对全球的低碳经济发展更为有利,将导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欧盟除外)的碳排放强度下降。对中国而言,"单边贸易自由化"和"多边贸易自由化"将导致中国经济总量和碳排放同步增加,碳排放强度维持基本不变,比较而言,参与"多边自由化"对中国的贸易条件改善、实际GDP增长和消费者福利改善更为有利;而"多边贸易自由化+TPP+TTIP"对中国构成了明显的贸易歧视,导致中国贸易条件和消费者福利显著恶化,经济总量明显下降的同时碳排放总量及碳排放强度均上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万纯
进入新时代,尤其是提出“大食物观”以来,随着我国多元化食物供给能力的日益增强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均不断优化且差距不断缩小;分区域看,绝大部分地区食物消费结构得到了优化。但同时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优化还面临一些问题,如部分群体和部分地区食物摄入失衡,多元化食物供给保障压力大,部分地区食物有序快速流通存在障碍等。基于此,应从消费端、供给端、流通环节发力,通过进一步完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提升食物流通效率等,优化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营养健康水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朋春
基于GTAP模型,文章模拟了不同TPP谈判结果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模拟结果表明:在TPP未实现的情况下,中韩自由贸易区可以使两国实现双赢,但中国获益有限;TPP谈判的达成将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如果目前参与谈判的12个国家完成TPP谈判,将吸引韩国加入,这将进一步导致中国福利水平下降;无论韩国是否加入TPP,中韩自由贸易区均可以减小TPP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是理想的贸易战略选择。
关键词:
中韩自由贸易区 TPP GTAP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光南 邱杰宏 陈坤铭
基于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模型和CEPA免税清单"原产地"标准,分析了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实施"港产品零关税"和"全面贸易自由化"产生的经济、贸易和产业效应,以及海峡两岸ECFA早期收获和全面实施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中国内地关税大幅度减免,"港产品零关税"使中国香港进出口增加幅度大于中国内地,中国内地服务业和符合原产地标准的中国香港制造业生产出口增加。如果两地进一步实现"全面贸易自由化",则进出口值、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将大幅度提高,并促进两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但中国内地进口增加幅度大于出口导致贸易余额减少。此外,ECFA早期收获使中国台湾贸易余额增加,而ECFA全面实施将使中国香港作为海峡...
关键词:
CEPA 中国香港 贸易 产业 GTAP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永福 韩昕儒 朱铁辉 钱小平 蔡鑫 朱文博
研究分别从贸易历史、国际比较和模型模拟的视角对中国未来食物供求平衡状况进行了展望和模拟分析。(1)贸易历史的角度的经验结果显示,中国食物贸易净进口呈扩大态势;(2)中国大陆与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国际比较结果表明,中国未来粮食净进口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对蛋白质来源食物需求可能会快速扩张;(3)基于中国食物供求局部均衡模型的模拟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谷物和油料作物供求平衡的缺口将不断扩大,主要谷物和油料作物的自给率将不断下降,同时,中国采取的玉米产业需求抑制政策对中国粮食供求平衡具有深远影响。综合以上不同视角的结果可以看出,要根本解决中国食物供求平衡问题,有必要建立食物安全与其他安全的综合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