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87)
- 2023(18920)
- 2022(15651)
- 2021(14630)
- 2020(12406)
- 2019(27842)
- 2018(27523)
- 2017(51940)
- 2016(27841)
- 2015(31096)
- 2014(30630)
- 2013(30267)
- 2012(27128)
- 2011(24116)
- 2010(23876)
- 2009(22395)
- 2008(21995)
- 2007(19319)
- 2006(16942)
- 2005(15473)
- 学科
- 济(118121)
- 经济(117952)
- 业(100976)
- 管理(94164)
- 企(89487)
- 企业(89487)
- 方法(53315)
- 数学(43599)
- 数学方法(43161)
- 财(37081)
- 农(35758)
- 业经(34551)
- 中国(32618)
- 贸(28591)
- 贸易(28575)
- 易(27852)
- 制(26521)
- 务(25348)
- 财务(25292)
- 财务管理(25254)
- 农业(24512)
- 企业财务(23949)
- 技术(21081)
- 体(19684)
- 划(19267)
- 理论(19263)
- 和(19180)
- 地方(19120)
- 策(18902)
- 学(18638)
- 机构
- 学院(397703)
- 大学(395224)
- 济(173528)
- 经济(170575)
- 管理(157184)
- 理学(135523)
- 理学院(134195)
- 管理学(132171)
- 管理学院(131438)
- 研究(130943)
- 中国(103056)
- 京(82148)
- 财(80431)
- 科学(76965)
- 农(68302)
- 所(64373)
- 财经(64135)
- 中心(59927)
- 业大(58943)
- 经(58577)
- 江(58336)
- 研究所(58201)
- 经济学(53865)
- 农业(53714)
- 北京(51071)
- 经济学院(48696)
- 财经大学(47622)
- 院(47394)
- 范(46121)
- 师范(45499)
- 基金
- 项目(266987)
- 科学(212177)
- 基金(198188)
- 研究(192614)
- 家(173481)
- 国家(172039)
- 科学基金(148842)
- 社会(126707)
- 社会科(120305)
- 社会科学(120278)
- 基金项目(104664)
- 省(102379)
- 自然(96409)
- 自然科(94163)
- 自然科学(94131)
- 自然科学基金(92513)
- 教育(88091)
- 划(86078)
- 资助(80279)
- 编号(74671)
- 重点(60078)
- 部(60019)
- 成果(59180)
- 创(57919)
- 发(56711)
- 国家社会(53949)
- 创新(53680)
- 制(52371)
- 教育部(52003)
- 科研(51416)
- 期刊
- 济(188203)
- 经济(188203)
- 研究(114314)
- 中国(75103)
- 财(65466)
- 管理(63974)
- 农(63337)
- 学报(60568)
- 科学(57675)
- 大学(47427)
- 学学(45335)
- 农业(43151)
- 融(36839)
- 金融(36839)
- 技术(36092)
- 教育(32994)
- 财经(32527)
- 业经(31322)
- 经济研究(30810)
- 经(28053)
- 问题(25983)
- 业(25610)
- 贸(24778)
- 国际(21910)
- 技术经济(20551)
- 世界(20440)
- 版(19021)
- 现代(18446)
- 商业(18074)
- 科技(17739)
共检索到588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滕 朱春辉
工人收入的福利问题是当前阻碍贸易自由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文章借助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以中国加入WTO为自然实验,利用倍差法(DID)实证检验了行业层面最终品进口关税减让对制造业企业工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品进口关税减让从总体上显著降低制造业企业的工资,这主要是由贸易自由化带来企业销售收入减少和销售费用增加的"挤出效应"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最终品进口关税减让对工资的影响会随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而减小,当生产率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贸易自由化引致的"倒逼效应"大于其"挤出效应"。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终品进口关税减让对出口企业工资的负向影响显著小于其对非出口企业工资的影响。外资企业的工资支付能力显著优于国有企业。文章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如何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和改进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出现的福利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邓富华 沈和斌
基于1998~200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在中国加入WTO这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文章利用倍差法估计进口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进口贸易自由化改善了资本错配,却加重了劳动力错配;在考虑识别假设检验以及其他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进口贸易自由化会通过资源再配置、产业聚集以及企业规模分布三个渠道改善资本错配,却会通过加剧劳动力市场分割恶化劳动力错配。进一步研究发现,进口贸易自由化对中西部地区资本错配的改善效果高于东部地区,对东部地区劳动力错配的恶化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当前我国制造业既要充分利用进口贸易自由化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也要注意消解其对劳动力配置的不利影响,寻求更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啟仁 黄建忠
本文根据Melitz&Polanec(2015)将行业生产率按存活、进入和退出三种企业动态类型进行分解,并采用倍差法研究贸易自由化下不同企业动态类型对行业生产率提升的贡献。基于1998-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修正了生产率估计方法,纳入了加入Wto对生产率的影响,并利用2001年行业平均关税定义连续的处理与控制组,采用不同时点的倍差法发现:进口关税削减对行业生产率进步的影响存在"J曲线效应"特征,即关税削减的"规模效应"在初期抑制了存活企业对生产率进步的贡献幅度,但其后的"竞争激励效应"又提升了存活企业的生产率贡献幅度。然而,进口关税削减并未带来显著的存活企业间配置效应,引致的企业进入和退出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蒋业恒 李清如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分析贸易自由化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显著提升企业内工资差距。企业进口投入品的行为使其内部普通员工的最高与最低工资之比提高约50%,总经理与中层经理的工资比提高约30%,中层经理与普通员工的工资比提高约12%-20%。进一步分析表明,自由贸易使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更大,更倾向于采用绩效工资、进行研发投资、提供员工培训和使用计算机,这些因素均导致工资差距的上升。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工资差距 制造业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艳 周茂 李雨浓
在"二次开放"的契机下和未来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下,如何提高资源再配置效率,进而提高总量生产率水平,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中国加入WTO这个理想的"自然实验"框架下采用倍差法考察了贸易自由化带来的进口竞争效应对我国资源再配置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在贸易自由化冲击下资源的跨企业再配置过程。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通过进口竞争效应显著降低了我国行业生产率离散程度,资源再配置效率得到改善;在考虑了识别假设检验以及其他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依然稳健;竞争通过企业的动态调整改善了行业内跨企业的资源再配置效率。主要体现为,在企业进入退出过程中,在位企业间以及退出企业与在位企业间的生产率差异明显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权家敏 强永昌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工资溢价的影响如何?基于2001~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和行业进口数据,文章实证检验进口渗透率对制造业企业工资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显著地促进了我国非出口企业的工资溢价,对出口企业工资的影响小于非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贸易自由化提高了低出口密集度企业的工资,降低了高出口密集度企业的工资,这与高出口密集度企业中的加工出口企业高度相关,并得到进一步检验的支持。在稳健性检验中,最终产品关税减免的贸易自由化同样提高了非出口企业工资,但是更多地增加了高出口密集度企业的工资。这些发现对于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工资溢价 异质性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本文基于2001年中国加入WTO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研究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就业变动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中间品贸易自由化通过"提高就业创造"与"降低就业破坏"两个渠道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就业净增长;(2)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不同生产率企业的就业变动具有异质性影响,它促进了高生产率企业的就业创造,但会促进低生产率企业的就业破坏,同时提高了低生产率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3)良好的地区制度环境有利于强化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就业集约边际变动与广延边际变动的影响;(4)就业再配置效率的改善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进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渠道。上述结论意味着,将外部贸易自由化改革与内部市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权家敏 强永昌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就业的影响如何?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检验结果显示,进口渗透率的增加在提高出口企业就业的同时,更多地减少了非出口企业的就业,因而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平均就业减少;而出口渗透率的增加在提高出口企业就业的同时,没有显著减少非出口企业的就业,因而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平均就业增长。考虑不同出口密集度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影响,结论基本不变。在稳健性检验中,检验结果依然稳定。为此,进口自由化下我国应加强对非出口企业失业工人的就业培训,继续推动出口自由化的发展,这将有利于我国就业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就业 进口渗透率 出口渗透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冬冬 刘景卿
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分销成本纳入到一个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从理论上阐释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成本加成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以中国加入WTO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通过倍差估计法对理论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加成率,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高效率企业、内资企业以及产品替代弹性较小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提升作用更明显。上述结论表明,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定价能力、重塑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淼杰
本文通过使用1998—2002年我国制造业企业层面上的面板数据和高度细化的进口数据来考察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为此,本文运用并修改扩充了Olley-Pakes(1996)半参数方法来纠正估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中经常产生的同步偏差和因欠考虑企业退出行为而产生的选择偏差。在控制行业的进口渗透率的内生性之后,本文发现:(1)贸易自由化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2)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有较高的生产率提升;(3)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的减免对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要比非出口企业的影响小。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来料加工型出口企业并不需购买进口原料,因而不断深化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对其影响不...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冬冬 刘景卿
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分销成本纳入到一个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从理论上阐释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成本加成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以中国加入WTO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通过倍差估计法对理论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加成率,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高效率企业、内资企业以及产品替代弹性较小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提升作用更明显。上述结论表明,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定价能力、重塑中国制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席艳乐 王开玉
基于企业就业的二元边际视角,利用高度细化的关税数据和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中国制造业最终品和投入品贸易自由化水平,并在考虑企业异质性的基础上,实证分析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最终品和投入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就业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不同生产率企业的就业变动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会引起低生产率企业的就业损失和高生产率企业的就业创造,同时导致低生产率企业死亡率上升以及高生产率企业死亡率下降;相较于投入品贸易自由化,最终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就业变动的影响效应更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汪颖博 陈媛 徐小聪 徐阳
以多产品企业为前提假设的异质性贸易模型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都为本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本文首次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准自然实验,来识别多产品出口企业理论中的贸易成本。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倍差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方法来考察中国在2002年加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后,多产品出口企业的出口价格、出口数量、出口产品范围、出口产品集中度、出口产品质量等一系列出口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多产品企业的出口产品价格具有微弱的增加效益,但是会显著地增加出口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汪颖博 陈媛 徐小聪 徐阳
以多产品企业为前提假设的异质性贸易模型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都为本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本文首次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准自然实验,来识别多产品出口企业理论中的贸易成本。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倍差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方法来考察中国在2002年加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后,多产品出口企业的出口价格、出口数量、出口产品范围、出口产品集中度、出口产品质量等一系列出口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多产品企业的出口产品价格具有微弱的增加效益,但是会显著地增加出口数量、出口产品范围和集中度,总体而言会在一定程度降低产品质量,但不同的加工贸易方式下这一影响有所不同。最后,本文放宽了处理组企业标准、考虑加工贸易的作用后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依然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简泽 张涛 伏玉林
在一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本文考察了加入WTO后进口自由化带来的进口竞争对本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利用一个大规模的微观数据集,本文得到了以下结果:(1)进口竞争促进了本土企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2)进口竞争对效率不同的企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它阻碍了低效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促进了高效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3)进口竞争对本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激励效应和规模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低效率企业,进口竞争负向作用的规模效应超过了正向作用的激励效应,因而,进口竞争阻碍了它们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相反,对于高效率企业,进口竞争正向作用的激励效应超过了负向作用的规模效应,甚至获得了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