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0)
- 2023(14469)
- 2022(11859)
- 2021(10858)
- 2020(8942)
- 2019(19935)
- 2018(19520)
- 2017(36218)
- 2016(18968)
- 2015(21096)
- 2014(20465)
- 2013(20108)
- 2012(18103)
- 2011(16365)
- 2010(15968)
- 2009(14717)
- 2008(14525)
- 2007(12683)
- 2006(11133)
- 2005(9964)
- 学科
- 济(81805)
- 经济(81733)
- 业(58913)
- 管理(58302)
- 企(47576)
- 企业(47576)
- 方法(35757)
- 数学(31163)
- 数学方法(31020)
- 中国(26330)
- 贸(24741)
- 贸易(24726)
- 易(24094)
- 农(22696)
- 技术(21410)
- 财(19388)
- 业经(18945)
- 农业(15379)
- 制(15062)
- 技术管理(14052)
- 学(14033)
- 地方(14032)
- 银(13076)
- 银行(13033)
- 行(12503)
- 环境(12486)
- 融(12311)
- 金融(12311)
- 划(12164)
- 产业(12046)
- 机构
- 大学(274129)
- 学院(272780)
- 济(126457)
- 经济(124591)
- 管理(105844)
- 研究(97396)
- 理学(92564)
- 理学院(91613)
- 管理学(90391)
- 管理学院(89894)
- 中国(73288)
- 科学(57332)
- 京(56888)
- 财(52762)
- 所(48337)
- 农(48123)
- 研究所(44469)
- 财经(43118)
- 中心(43063)
- 业大(41720)
- 经济学(40692)
- 经(39759)
- 江(38427)
- 农业(38063)
- 经济学院(37040)
- 北京(35549)
- 院(35081)
- 范(32494)
- 财经大学(32411)
- 师范(32066)
- 基金
- 项目(190573)
- 科学(152121)
- 基金(142303)
- 研究(136024)
- 家(126931)
- 国家(125955)
- 科学基金(107589)
- 社会(92235)
- 社会科(87840)
- 社会科学(87821)
- 基金项目(75235)
- 省(72322)
- 自然(68344)
- 自然科(66948)
- 自然科学(66929)
- 自然科学基金(65845)
- 划(61492)
- 教育(61303)
- 资助(56228)
- 编号(50347)
- 创(45769)
- 重点(43552)
- 部(43252)
- 创新(42061)
- 发(41727)
- 国家社会(40649)
- 成果(38890)
- 教育部(37328)
- 业(36538)
- 科研(36197)
共检索到400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明放 韩先锋 安立仁
利用中国工业部门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在考虑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的情况下,采用超越对数型随机前沿模型实证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异质效应。研究发现:当前较低的贸易自由化水平并不利于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但贸易自由化与技术创新绩效呈现"U"型非线性关系,即贸易自由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负向效应有"度"的限制,当贸易自由化水平超过一定强度时,则会促进技术创新绩效提升;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在技术密集度较低,规模较大和污染程度较高的行业中,贸易自由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更大。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技术创新绩效 行业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玮 魏艺明
中国工业部门的就业情况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快速增加发生明显变动。文章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阐明国际贸易自由化与工业部门就业量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探讨了工业从业人数与贸易自由化在外部因素冲击下的响应模式。研究结果证实了贸易便利化与工业部门就业之间存在长期的正向促进关系。研究结论指出,目前中国国际贸易规模与就业的联动性主要基于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应及时借助这种优势进行就业结构优化升级,以防止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国际贸易变动对就业产生不良影响。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就业 协整 脉冲响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盛斌 牛蕊
通过新增控制变量的计量经济模型,利用1997-2006年中国28个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从贸易流量和贸易政策两个方面检验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贸易自由化会减少中高技术部门的就业,但促进了中低技术部门的就业。以进出口额为代表的贸易流量指标对不同技术水平的工业部门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即出口增长拉动了就业,而进口增加对就业则是消极的。但在具体影响程度上,贸易流量对中低技术部门的冲击均大于其对中高技术部门的冲击。
关键词:
贸易 贸易自由化 就业 中国工业部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驰 吴萱
基于新异质性贸易理论,分析贸易自由化与异质性特征对企业资源配置和创新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可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市场效应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提升我国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考虑企业内外部异质性,发现贸易自由化与不同属性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密切关系,东部地区大型国有企业存在显著技术溢出创新提升。鉴于此,应充分结合贸易自由化对异质性企业的影响效应,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降低进入壁垒,优化市场结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先锋 惠宁 宋文飞
在工业信息化程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背景下,中国如何实现信息化建设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本文构建了关于信息化与技术创新的一个分析框架,从信息提供能力和信息需求水平两个维度,测度了行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并基于2005—2011年中国工业部门分行业面板数据,考虑到企业规模、市场化水平、技术模仿等因素,利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技术,实证考察了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①信息化对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了显著影响,已成为推动技术创新活动发展的新动力源泉;②信息化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会产生...
关键词:
信息化 技术创新效率 行业异质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申 杨红彦 李可爱
本文分析了贸易、技术以及制度对1998年-2009年间中国工业部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工资溢价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工业部门细分行业内部对熟练劳动需求缓慢上升;工业部门细分行业的净贸易额对熟练劳动需求的影响为正,而对非熟练劳动的需求具有负效应;计量分析显示,国际贸易具有扩大中国工业部门熟练劳动对非熟练劳动工资溢价的效应,技术进步具有拉大熟练劳动对非熟练劳动工资溢价的作用,而就业保护则降低了熟练劳动对非熟练劳动的工资溢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牛蕊
笔者利用1997年~2009年中国工业部门面板数据检验了贸易在不同工业行业中对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工资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提高了熟练劳动力在高技术产业的工资收入,降低非熟练劳动力在高技术产业的工资;同时贸易也扩大了产业内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贸易对工资的影响不仅依赖于劳动力熟练程度也依赖于行业技术水平。
关键词:
贸易 工资 委托工资回归法 中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璐
基于价值链的视角,将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两个阶段,并采用中国2004—2011年工业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贸易自由化等因素对两阶段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提升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价值链 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申 杨红彦
文章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国际贸易、技术进步等因素对中国工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显示在1999~2009年期间,我国工业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总体上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工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变动主要是行业内部劳动力再配置的结果;利用中国工业部门21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方法对国际贸易、技术变革对行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表明,国际贸易具有较为显著的提高我国工业部门行业劳动份额的效应,而技术进步则存在显著降低工业行业劳动份额的效应,这与我国工业部门在研究期内的技术进步具有劳动节约型特征有关。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国际贸易 技术变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博 温杰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估算出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以此来衡量工业技术进步,并将其分解为技术变化和技术效率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将工业整体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四大部门,利用行业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我国不同工业部门就业的相应影响。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就业效应 工业结构 数据包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申 李可爱 鞠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贸易结构不断变动,对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都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系统研究了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变动的就业效应:首先建立了一个简明的理论框架,探讨贸易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然后运用投入产出法和偏差分解法对我国1993~2007年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变化的就业效应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内偏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结构变动不利于就业,并导致我国的就业结构偏向熟练劳动。
关键词:
贸易结构 就业效应 就业结构 工业部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浩 王浙鑫 惠巧玲
本文利用1992-2007年我国33个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进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出口和进口对就业的作用都为正效应,出口的就业效应大于进口的就业效应;从6类制造业部门来看,不同类型制造业部门的进出口就业效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低技术制造部门的出口就业正效应最大,中等技术制造部门的进口就业正效应最大;从33个行业来看,不同行业的进出口就业效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纺织品类产品、机械设备制造类产品的出口就业正效应最大,煤气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行业的进口就业负效应最大。因此,为了长期的经济发展和应对当前十分严峻的就业压力,我国政府应该高度重视进出口贸易对国内就业的...
关键词:
工业部门 出口 进口 就业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涛
研究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全方位考察中间产品贸易、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生产之间的关系很重要。本文是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之上,从中国工业总体和分部门的角度研究了上述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着重分析诸多变量对中国中间产品贸易的影响,如直接投资和垂直专业化生产对中间产品出口的影响是正向的。
关键词:
中间产品贸易 外国直接投资 生产分割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牛蕊
本文利用2000-2010年中国工业部门的数据,并将其划分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等3类,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检验了贸易结构变化对中国国内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进出口结构变化为贸易就业影响的主要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贸易结构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逐年增强,贸易结构的变化整体而言对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需注意的是,单位劳动投入系数的减少是国内就业变化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贸易结构调整 就业 投入产出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段琼 姜太平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的居住环境不断恶化,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心有关生态环境的问题,在全球范围掀起了一场以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为目的的可持续发展浪潮。国际贸易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作为一种跨越国界、遍及全球的经济行为,首当其冲地对整个地球环境的保护负有责任。许多国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制订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制订环境标准一方面可以优化国家贸易的商品结构,另一方面将导致南北差距越来越大。目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环境保护也成了一种贸易保护的手段。因此在“绿色经济”时代,环境与贸易的关系问题也成为新的热点。我国的社会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国际贸易对中国工人工资的影响研究——基于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分析
中间产品贸易对中国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基于工业部门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
贸易自由化、中间品进口与中国技术创新——1998-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对FDI技术溢出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工业部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升级
土地价格市场化对中国工业部门要素投入与技术选择的影响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工业就业与工资波动性的影响
中国工业部门能源反弹效应研究
价值链视角下行业贸易自由化对R&D创新效率的异质门槛效应——基于工业33行业2004—2011年面板数据分析
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