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27)
2023(16258)
2022(13361)
2021(12015)
2020(10092)
2019(22717)
2018(22149)
2017(41566)
2016(22630)
2015(25754)
2014(25665)
2013(25483)
2012(23783)
2011(21779)
2010(21568)
2009(20240)
2008(19966)
2007(17912)
2006(15884)
2005(14538)
作者
(69572)
(58526)
(58415)
(55383)
(37085)
(28077)
(26441)
(22984)
(22029)
(20402)
(20214)
(19240)
(18797)
(18548)
(18211)
(18102)
(17519)
(17402)
(16776)
(16754)
(14698)
(14497)
(14166)
(13367)
(13314)
(13100)
(12761)
(12669)
(11792)
(11651)
学科
(115958)
经济(115857)
管理(61048)
(56791)
方法(44886)
(43428)
企业(43428)
数学(39600)
数学方法(39339)
中国(31030)
(28545)
(26554)
贸易(26541)
地方(26255)
(25756)
(23739)
(23151)
业经(22761)
农业(19186)
(18727)
环境(16687)
(16040)
金融(16038)
(15901)
银行(15846)
地方经济(15656)
(15214)
(14855)
(14181)
(13720)
机构
大学(342780)
学院(340687)
(156143)
经济(153415)
研究(127279)
管理(123766)
理学(106665)
理学院(105339)
管理学(103654)
管理学院(103020)
中国(95037)
科学(77560)
(72501)
(66144)
(66143)
(64106)
研究所(60522)
中心(55849)
财经(53530)
业大(52512)
农业(50843)
经济学(50536)
(50085)
(48748)
北京(45797)
经济学院(45611)
(45137)
(43730)
师范(43219)
科学院(39936)
基金
项目(226578)
科学(177748)
基金(166620)
研究(159751)
(148303)
国家(147148)
科学基金(123582)
社会(105600)
社会科(100178)
社会科学(100149)
基金项目(87703)
(86235)
自然(78737)
自然科(76934)
自然科学(76905)
自然科学基金(75579)
(73933)
教育(71454)
资助(67380)
编号(61197)
重点(52233)
(51181)
(50626)
成果(49502)
(46687)
国家社会(45570)
创新(44001)
科研(43815)
课题(43036)
教育部(42816)
期刊
(172676)
经济(172676)
研究(101967)
中国(63599)
学报(60157)
(58688)
科学(53272)
(49664)
管理(44246)
大学(44180)
学学(42072)
农业(39601)
(30876)
金融(30876)
经济研究(30147)
财经(27608)
教育(27577)
技术(26633)
业经(25721)
问题(24154)
(24108)
(23968)
(22047)
国际(21455)
世界(18779)
技术经济(18127)
(16922)
统计(16421)
商业(16118)
资源(15390)
共检索到510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丽娟  
区域倾斜政策被普遍认为是沿海和内陆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本文则认为,由于沿海与内陆外向型经济内在发展条件悬殊,贸易自由化对两个区域的影响迥然不同。本文首先就贸易自由化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贸易政策的变化对产业集聚有重要影响,而不同区域贸易参与度的差异也直接导致区域收入差距。继而从区域总体差距、区域差距的部门分解和制造业集聚三个方面,对实施贸易自由化以来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对贸易自由化和中国区域经济差距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高度相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力  
国际贸易理论揭示了贸易影响收入分配的机制,但对于收入分配的区域效应则存在广泛的争议。本文通过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结构分析,探讨贸易扩张与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演化的结构关联机制,进而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贸易成因做出解释与判断。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汤学敏  黄卫平  
国际贸易的发生引发国家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缩小,国家内部的工资收入差距扩大,不仅仅发生在发达国家内部,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这与新古典理论,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H-O模型与S-S定理相悖。贸易全球化对中国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分为两个阶段:中国入世之后,产业内贸易,外包以及技术溢出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金融危机爆发后,新的国际贸易格局逐渐形成,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表现出了更加明显的特殊性,本文将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解释与探索。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玉红  
本文通过梳理FTA框架下中美服务贸易自由化的"GATS+"特征,从服务自由化承诺方式,投资自由化程度、深化承诺、扩大承诺四个方面的不同侧重,论证了中美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机制的差异,明确了两国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不同立场和模式,并引用最新数据对两种不同机制的经济利益进行分析。鉴于美国高标准服务贸易自由化机制正通过TPP平台进行强化和推广,倒逼中国采取"一步到位"式开放模式。如何应对美国主导的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在全球范围内的推行成为急需研究的课题。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制定试验区负面清单的探索,为未来中国在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机制方面与美国接轨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俞林  徐立青  
贸易开放后,因贸易开放而扩张的部门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将得到更多的收益,因贸易开放而收缩的部门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益将会减少,收入差距因此而发生变化。然而,贸易自由化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并不确定。文章选取1995年-2007年的数据为样本,分析贸易自由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以实证方法得出贸易自由化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凌云  毛显强  涂莹燕  胡涛  
入世后,中国将根据WTO的要求对农业贸易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和改革,这将改变国内农业生产,进而影响到农村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界定了种植业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涵义,并对其环境影响途径进行分析,然后利用计量经济方法着重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国内种植业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种植业产品的贸易自由化中,进口渗透作用对缓解国内化肥、农药污染影响显著,而出口导向作用影响不明显。文章最后给出了减缓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不利影响,发挥其有利影响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樊明太  郑玉歆  
本文运用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PRCGEM) ,模拟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宏观经济、行业和地区经济的短期比较静态影响 ,分析和探讨了这些模拟结果的政策含义。分析表明 ,第一 ,中国加快贸易自由化进程总的来讲利大于弊 ,但在现有条件下仍然要充分利用关税杠杆 ,帮助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第二 ,不同部门、不同地区 ,由于投入 -产出和贸易结构不同 ,受到的影响差异很大 ,应就贸易自由化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第三 ,中国在自主进行贸易自由化的同时 ,应该积极参与和推进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高黎  
环新疆经济圈内的贸易投资合作关系为该区域内经济合作提供了现实基础。各经济体在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如资金、技术、贸易、能源、交通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在全球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各经济体应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实现经济圈资源的重新配置,进一步推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在环新疆经济圈视角下推进以新疆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合作、扩大中国依托新疆参与区域合作的途径,以及未来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戴觅  张轶凡  黄炜  
本文采用2002~2007年城镇住户调查(UHS)微观数据,研究中国加入WTO后的进口关税削减如何影响各城市工资的相对增长,从而从区域劳动力市场角度考察了贸易自由化的收入分配效应。利用各行业关税削减幅度的差异以及各城市"入世"前产业结构的差异,本文构建了地区层面的关税削减指标并对贸易自由化的效果进行识别。研究表明:(1)受关税冲击较大的城市工资增长相对较慢。关税下降一个百分点,工资的相对增长率下降约1%。(2)这一效应主要体现在可贸易品部门,不可贸易品部门受影响相对较小。(3)低技能工人工资受到冲击较大。关税下降一个百分点,低技能工人和高技能工人的工资增长率分别下降1.2%和0.4%。因此技能溢价在关税削减程度大的城市出现更快的增长。本文结论意味着中国"入世"的过程伴随着不可忽视的调整成本和分配效应。居住在受关税冲击较大的城市,并受雇于可贸易部门的低技能劳动力,是受关税削减冲击最明显的群体。因此,在进一步开放进口,降低关税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群体的利益。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袁航  夏杰长  
本文基于1994—2019年我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中欧班列开行为准自然实验,系统考察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开行中欧班列能够显著抑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开行中欧班列有助于加速要素流动、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从而能够有效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异质性结果显示,相较于沿海地区,开行中欧班列能够显著抑制内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当统一品牌之后,开行中欧班列对经济发展差距的抑制作用更大。未来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中欧班列高效运行全面带动区域经济充分、协调、平衡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念利  
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多边化与区域化"并驾齐驱",已成为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重要特征。从提高规则的透明度、稳定性、一致性和非歧视性出发,越来越多的区域服务贸易安排在规则设计和体系架构上对多边服务贸易安排做出了明显改进。文章着眼于对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安排所呈现的四大"GATS+"特征展开分析:(1)基于"否定列表"的服务自由化承诺方式;(2)服务贸易规则与投资规则的"分立"架构;(3)相对自由的服务原产地规则;(4)"非成员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引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逯宇铎  李丹  
由于区域内经济体出口相似指数过高,在发展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会出现竞争,不同区域成员贸易结构和专业化分工特点也影响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文章以亚洲经济体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为例,采用面板数据的因果关系模型,定量分析贸易结构、分工经济与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应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服务贸易的互补性和服务贸易的专业化分工都是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宏  曹亮  
本文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在对服务贸易自由化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就多边和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展现状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由于国内与国际层面利益集团的多重作用,使得GATS与区域层面的服务贸易自由化成效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认为只有区域和多边经贸关系的协调发展,才能使中国在不同经贸利益需求条件下,灵活而合理地选择运用不同层面的策略工具。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樊娜娜  李荣林  
在我国性别就业差距持续扩大的背景下,文章基于2004~2007年进口关税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了贸易自由化对企业性别就业差距的影响。发现:(1)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扩大了企业性别就业差距,而最终品贸易自由化降低了性别就业差距,从回归系数看,贸易自由化总体上加剧了性别就业歧视;(2)贸易自由化对性别就业差距的影响因企业所有制、出口状态和要素密集度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3)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贸易自由化对性别就业差距的影响与产业结构变化和地区制度环境有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樊娜娜  李荣林  
在我国性别就业差距持续扩大的背景下,文章基于20042007年进口关税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了贸易自由化对企业性别就业差距的影响。发现:(1)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扩大了企业性别就业差距,而最终品贸易自由化降低了性别就业差距,从回归系数看,贸易自由化总体上加剧了性别就业歧视;(2)贸易自由化对性别就业差距的影响因企业所有制、出口状态和要素密集度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3)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贸易自由化对性别就业差距的影响与产业结构变化和地区制度环境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