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73)
- 2023(6584)
- 2022(4969)
- 2021(4351)
- 2020(3486)
- 2019(7999)
- 2018(8399)
- 2017(16911)
- 2016(9061)
- 2015(10758)
- 2014(10992)
- 2013(10830)
- 2012(10029)
- 2011(9165)
- 2010(9255)
- 2009(8923)
- 2008(8979)
- 2007(8220)
- 2006(7711)
- 2005(7314)
- 学科
- 济(40901)
- 经济(40863)
- 管理(24303)
- 业(22718)
- 贸(19197)
- 贸易(19187)
- 易(18653)
- 方法(16046)
- 中国(15744)
- 企(15536)
- 企业(15536)
- 农(14791)
- 数学(13774)
- 数学方法(13685)
- 制(9882)
- 业经(9862)
- 财(8866)
- 农业(8801)
- 银(8266)
- 银行(8258)
- 地方(8004)
- 行(7997)
- 出(7565)
- 发(7279)
- 融(6879)
- 金融(6879)
- 体(6844)
- 关系(6762)
- 学(6353)
- 口(6273)
- 机构
- 学院(141978)
- 大学(141584)
- 济(66058)
- 经济(64859)
- 研究(50229)
- 管理(49940)
- 理学(41878)
- 理学院(41493)
- 管理学(40868)
- 管理学院(40640)
- 中国(39725)
- 财(30952)
- 京(30382)
- 科学(27636)
- 所(25591)
- 农(24339)
- 财经(24320)
- 研究所(22778)
- 经(21981)
- 中心(21745)
- 江(21614)
- 经济学(21142)
- 北京(19548)
- 业大(19354)
- 经济学院(19311)
- 农业(19250)
- 院(18026)
- 范(17873)
- 财经大学(17834)
- 师范(17710)
- 基金
- 项目(83831)
- 科学(64663)
- 研究(64478)
- 基金(59817)
- 家(51778)
- 国家(51394)
- 科学基金(42073)
- 社会(41332)
- 社会科(39229)
- 社会科学(39219)
- 省(31529)
- 基金项目(30750)
- 教育(28663)
- 编号(27408)
- 划(26384)
- 资助(24407)
- 自然(24248)
- 自然科(23590)
- 自然科学(23580)
- 自然科学基金(23137)
- 成果(23132)
- 发(19373)
- 部(19192)
- 重点(19062)
- 课题(18758)
- 国家社会(17644)
- 性(16867)
- 创(16481)
- 教育部(16321)
- 发展(16215)
共检索到224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吉祥
广泛参与粮食国际贸易,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经济福利,在参与粮食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必须加强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一方面增强粮食进出口规模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对贸易策略进行适时调整以应对国际市场贸易结构的变化。只有在风险可控以及贸易策略有效的条件下,广泛参与粮食国际贸易才能在既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又促进我国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吉祥
广泛参与粮食国际贸易,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经济福利。在参与粮食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必须加强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一方面,增强粮食进出口规模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对贸易策略进行适时调整以应对国际市场贸易结构的变化。只有在风险可控以及贸易策略有效的条件下,广泛参与粮食国际贸易才能在既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又促进我国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剑文
本文通过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粮食安全深层次影响的论述 ,提出了中国粮食安全政策选择。文章认为 ,贸易自由化是一把“双刃剑” ,对粮食安全既具有积极的一面 ,又具有消极作用。为确保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要充分发挥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充分利用国际市场 ,适当增加进口 ,以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粮食安全 影响 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伟良 方梦佳
本文从贸易自由化对粮食安全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入手,发现虽然粮食的自由贸易可以带来世界整体福利的提升,但现今世界粮食贸易实行自由化依然为时尚早,会对其后续发展留下"后遗症"。而中国要保证当下的粮食安全也不能依靠贸易自由化,粮食贸易完全交由市场的结果是中国粮食种植业受到严重冲击、丧失粮食控制权、供给风险增加,不利于粮食安全的长久保障。因此,政府对粮食贸易进行正确干预、大力扶持本国粮食产业才是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粮食安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运来 余建斌 刘志雄
回顾了印度独立后农业发展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并对这期间农业政策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重点探讨了印度贸易自由化改革的经验及其对农业增长、贫困削减和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贸易自由化改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并使农业内部的生产结构向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的方向转变;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在不断下降;在粮食安全方面,人们的粮食物质上的可获性已经得到满足,粮食经济上的可获性也随着PDS的实施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关键词:
农业贸易自由化 贫困 粮食安全 印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帅
全球粮食安全受到一些农作物国际贸易的支撑,粮食的国际贸易日渐成为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贸易的快速增长势必增加粮食运输网络系统中关键路线节点的压力,在粮食生产呈现日益集中化的格局下,依赖于少量的出口和周转中心对于全球粮食体系将构成根本性的威胁,甚至可能诱发全球性的粮食危机。随着我国粮食进口的增加,研究粮食国际贸易路线中"关键点的中断或阻塞风险"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尝试对这些"关键点"进行研究,提示关注此类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粮食贸易 关键点 粮食安全 基础设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乃华 谢科进
粮食贸易是市场参与各方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焦点话题之一。我国粮食生产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因此,一般认为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粮食进口将快速增加。但迄今为止,国内粮食市场并没有受到国际市场的严重影响,这一事实产生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业税改革,但农村劳动力、灌溉、播种面积等准固定投入的粘滞性也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分四个部分从这一角度解释我国粮食市场供给稳定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
世贸贸易组织 粮食贸易 粮食供给 中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樊明太 郑玉歆 齐舒畅 陈杰
本文应用中国农业CGE模型,就中国在WTO“后过渡期”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和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基本的结论是:中国的贸易自由化会对粮食安全产生一定的冲击,引致粮食自给率下降;但这种影响要在现实中显形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CGE模型 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洁
在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的背景下,国内粮食的刚性需求仍得不到满足,而农业资源的过度消耗,粮食生产成本增加、进口粮食对我国农业的冲击使优化农业资源、借助国际粮食贸易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之路成为必然选择。本文针对粮食安全与贸易关系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粮食贸易对于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基于贸易视角提出了改善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贸易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玉娟 孙浩然
我国粮食进口规模逐渐扩大,进口市场越来越集中,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通过分析发现,形成我国粮食进口现状的原因包括:我国粮食产需存在一定缺口,粮食生产人工成本及土地成本比重大,进口粮食价格低于本土粮食价格,《农业协定》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不平衡,我国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依据结论提出要增强粮食自给能力与防范风险能力,衔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WTO的作用,坚持粮食价格支持制度,从而更好地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学峰 刘靖 朱信凯
本文重点从粮食结构、粮食流通与贸易环节等方面评估国内粮食安全状况。研究发现,当前所谓"十一连增"准确的说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总量实现了"十一连增",而且是相对于粮食产量一个历史低点(2003年)粮食产量水平,主要来源于玉米产量提高,口粮增加有限,而且中国粮食进口状况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从之前调剂余缺向大规模进口转变;从粮食产品结构来看,口粮,尤其稻米,面临更大贸易风险;未来粮食不安全更多表现为粮食流通与贸易问题。因此,政府在重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同时应当更加关注粮食流通与贸易能力建设。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流通 贸易 粮食结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帆
粮食是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生存性资源,各个国家或地区都非常重视自身的粮食安全,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而言,保障粮食安全更是意义重大。一、我国实现粮食安全目标的客观环境改革开放之后的一段时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和流通体制的放松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农业发展,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3.0亿吨迅速上升至1984年的4.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莹
目前在我国对外签订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中国-东盟和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的农产品贸易规则体系最为全面,协议根据我国与对方是否可能发生大量粮食贸易的实际情况,分别针对性地采取了将粮食纳入高度敏感产品进行关税保护和相关特殊保障措施等方式对粮食进行保护。从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出口数据分析,我国缔结的区域协议对我国的粮食贸易影响不大。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粮食安全 贸易救济措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余莹
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已经对国际粮食安全产生了消极影响。作为粮食进口大国,我国应推动将生物能源纳入WTO环境货物进行谈判,并对生物能源进行降税,还应推广实施鼓励以非粮原料的生物能源技术标准,以实现生物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想 张剑波
从2010年起,我国由玉米净出口国转变为玉米净进口国,引发国内对玉米进口及外资进入的担忧。本文从玉米进口和外资进入两个角度展开分析,认为我国政府对玉米市场较强的控制能力、国内持续增长的供给潜力、巨大的国际市场供给能力和较小的粮食禁运风险,使玉米进口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外资企业在国内玉米加工业中影响有限,内资企业地位难以撼动。玉米市场的开放对我国玉米行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保障均具有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