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2)
2023(7045)
2022(5196)
2021(4467)
2020(3606)
2019(8146)
2018(8086)
2017(16103)
2016(8531)
2015(9391)
2014(9577)
2013(9079)
2012(8045)
2011(7138)
2010(7218)
2009(6405)
2008(6399)
2007(5741)
2006(5199)
2005(4916)
作者
(23536)
(19848)
(19687)
(18887)
(12527)
(9315)
(8889)
(7629)
(7463)
(6810)
(6695)
(6444)
(6380)
(6332)
(6149)
(6095)
(5986)
(5700)
(5694)
(5626)
(5071)
(4851)
(4746)
(4429)
(4425)
(4378)
(4356)
(4125)
(3955)
(3819)
学科
(40620)
经济(40589)
(21956)
管理(21574)
(17866)
贸易(17856)
(17321)
方法(16601)
(16454)
企业(16454)
中国(14745)
数学(14337)
数学方法(14275)
(11695)
业经(9791)
地方(9152)
(9122)
(8532)
产业(8389)
农业(7578)
(7492)
(7385)
银行(7374)
(7060)
(6843)
金融(6843)
(6636)
关系(6540)
(6246)
结构(6224)
机构
学院(123048)
大学(122096)
(60786)
经济(59928)
管理(44366)
研究(42344)
理学(38619)
理学院(38242)
管理学(37647)
管理学院(37441)
中国(31615)
(25923)
(24608)
科学(23370)
财经(21327)
经济学(21001)
(20634)
(19515)
经济学院(19340)
研究所(18742)
(18447)
中心(18216)
(18180)
业大(16236)
财经大学(15886)
(15755)
(15250)
师范(15078)
(15066)
北京(15062)
基金
项目(82725)
科学(66179)
基金(61894)
研究(61322)
(53549)
国家(53157)
科学基金(45905)
社会(42315)
社会科(40418)
社会科学(40411)
基金项目(32203)
(31469)
教育(27812)
自然(27394)
自然科(26817)
自然科学(26811)
自然科学基金(26371)
(25839)
资助(24668)
编号(23725)
重点(19070)
(19012)
(18920)
国家社会(18831)
成果(18606)
(17040)
教育部(16810)
课题(16494)
人文(16369)
创新(15982)
期刊
(62490)
经济(62490)
研究(38408)
中国(21695)
(18639)
学报(17903)
(17430)
管理(16473)
科学(16439)
大学(14341)
学学(13675)
(13246)
(12705)
金融(12705)
经济研究(12507)
农业(11870)
国际(11727)
财经(10830)
业经(10761)
教育(10740)
问题(10635)
技术(9603)
(9562)
商业(7336)
世界(7331)
(6592)
贸易(6592)
(6444)
技术经济(5881)
现代(5746)
共检索到182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文飞  李国平  韩先锋  
文章在Mortensen等人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将生产率"饱和点"概念纳入分析框架,以试图解释行业发展质变前后,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阶段性影响特征,提出了贸易自由化对就业影响的生产率及工资的阶段异质性假说,并基于2004~2012年工业33个细分行业样本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技术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影响已经趋近于或达到生产率"饱和点",主要表现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率已趋于"饱和";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影响面临"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生产率增长对就业的吸纳作用还有待挖掘,而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达到饱和。因此,文章认为,从根本上来讲,在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行业生产率提升的同时,应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增强行业自身发展对就业的吸纳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建清  
中国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失业现象的逐步加剧,那么我国的经济开放与失业到底存在何种关系?我国的贸易自由化政策是否给就业带来了负面影响?这已成为我们广大公众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来研究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时达  刘瑶  
就业结构的适时调整对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积极意义。本文借助就业结构调整指数的构建,将劳动流动的因素纳入到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就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之中,定量分析了二者对就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程度和劳动流动自由程度的提高对中国就业结构调整有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具有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明益  张中意  
在创新驱动背景下,如何有效推动劳动力技能结构优化升级备受关注。本文基于2006—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与海关贸易产品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考察了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内部劳动力技能结构调整的影响与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进口贸易自由化有助于企业内部技能结构升级,其中市场竞争效应、成本节约效应以及高技术产品进口的派生需求效应是其发挥影响的关键渠道;(2)企业优化劳动力技能结构以适应扩大进口战略的行为相对迅速,且高技能结构水平企业与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反应更快;(3)进口贸易自由化增加了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同时,也减少了其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但前者的增量效应更为显著;(4)中间品与最终品进口贸易自由化、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削减均能够产生技能结构优化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为扩大进口背景下中国企业技能结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逯宇铎  李丹  
由于区域内经济体出口相似指数过高,在发展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会出现竞争,不同区域成员贸易结构和专业化分工特点也影响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文章以亚洲经济体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为例,采用面板数据的因果关系模型,定量分析贸易结构、分工经济与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应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服务贸易的互补性和服务贸易的专业化分工都是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宋文飞  李国平  韩先锋  吴姝晓  
从价值链视角探究贸易自由化对R&D创新效率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基于门槛回归技术法,实证分析2004—2011年工业行业贸易自由化对R&D双环节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R&D双环节效率的作用机理没有本质区别,即二者的门槛效应在市场化水平门槛条件下都呈倒"U"型特征,在环境规制水平、规模化水平、获利能力及工资水平门槛条件下都呈"U"型特征;但是,二者的门槛效应也存在一定的条件性差异,即在外商直接投资水平门槛条件下,贸易自由化对R&D转换效率的门槛效应呈倒"N"型特征,而对R&D转化效率的门槛效应则呈倒"U"型特征;根据门槛条件,对行业进行分类发现,贸易自由化对R&D双环节效率具有负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席艳乐; 陈小鸿;  
选用CHIP数据库1995、2002和2007年的城镇调查数据,利用截面Probit模型和Heckman两步法来研究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两性就业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升,个体劳动参与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技能个体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存在着显著差异化的影响。总体而言,无论对于男性或女性劳动力,贸易自由化对高技能两性劳动力的就业促进效应更为明显,而对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促进作用相对较小,甚至更多为负;而对于同一技能的两性劳动力而言,贸易自由化对男性就业的影响要大于女性。因此,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提高女性教育水平意义重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申  宋扬  谢娟娟  
本文从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就业与工资波动性的关系这一新的视角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首先在弹性分析框架之下,对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工业工资和就业波动性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然后采用我国细分工业行业的数据,在估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使用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考察了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工业工资和就业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的基本结论是,贸易自由化很可能增强了给定外生劳动需求冲击之下工业劳动者工资和就业的波动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红  宋文飞  韩先锋  魏轩  
基于2004~2012年工业中33个细分行业样本数据,对贸易自由化对就业影响的阶段性特点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就业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生产率已经达到"饱和"。但从总体上来看,生产率对就业的扩大效应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在这一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下,贸易自由化对就业总体上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同时,工资上升促进了就业;释放"结构红利"促进生产率提升是解决就业矛盾的根本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一平  谭辉  陈昀  
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各国的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国际贸易发展迅速。贸易自由化对各国劳动就业的动态影响不断加深。在此背景下,贸易自由化与就业关系的研究成为当前国际贸易领域和劳动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试图在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有关贸易自由化与就业关系的国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贸易自由化与就业的理论基础分析、贸易自由化对不同类别就业的不平等影响情况、贸易自由化与性别就业、贸易自由化与失业、贸易自由化与分类劳动力流量调整以及贸易自由化与企业异质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翠  纪珽  陈勇兵  
本文主要考察贸易自由化对非正规就业人数在就业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影响。理论上,本文根据有效工资的思想,构建了一个局部均衡模型,解释贸易自由化对非正规就业比重的影响机制,并预测贸易自由化对非正规就业比重有正向影响。实证上,基于中国居民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的数据,本文从微观个体和宏观地区两个层面对理论预测进行了验证。估计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增加了个人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概率,提高了地区非正规就业的比重,且进口自由化的影响较出口自由化大。以中国2001年加入WTO作为拟自然实验进行倍差法的估计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本文不仅有利于理解中国非正规就业比重上升的原因,而且也丰富了贸易自由化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俞会新  薛敬孝  
本文就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进行数据处理 ,以及借用年度虚拟变量 ,将中国贸易自由化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分离开来。计量经济回归结果显示 ,中国的出口导向率对工业就业的增加有带动作用 ;进口渗透率的增加对工业就业变化的影响不显著。目前中国出现的失业问题主要是经济体制转轨造成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媛媛  
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影响一直是普遍关注的话题,在发展中国家非正规就业在就业人口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重。本文从非正规就业的定义及测度、贸易自由化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影响、贸易自由化对非正规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影响三个方面归纳了相关文献,并进一步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鸣  
以Hine和Wright的基本模型为基础,将其扩展来分析贸易自由化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影响,采用《中国统计年鉴》1991—2015年的数据,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确立了贸易自由化指标:进口渗透率、出口导向率与三大产业就业的长期稳定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以协整向量为基础,给出了各变量间的长期协整方程,以此阐述了贸易自由化对三大产业就业影响的主要发生机制。得出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就业结构的调整和长期就业水平的上升,同时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等主要结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席艳乐  陈小鸿  
选用CHIP数据库1995、2002和2007年的城镇调查数据,利用截面Probit模型和Heckman两步法来研究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两性就业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升,个体劳动参与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技能个体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存在着显著差异化的影响。总体而言,无论对于男性或女性劳动力,贸易自由化对高技能两性劳动力的就业促进效应更为明显,而对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促进作用相对较小,甚至更多为负;而对于同一技能的两性劳动力而言,贸易自由化对男性就业的影响要大于女性。因此,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提高女性教育水平意义重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