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18)
- 2023(20831)
- 2022(17354)
- 2021(16184)
- 2020(13718)
- 2019(31144)
- 2018(30681)
- 2017(58806)
- 2016(31707)
- 2015(35685)
- 2014(35206)
- 2013(34680)
- 2012(31740)
- 2011(28481)
- 2010(28831)
- 2009(27277)
- 2008(26576)
- 2007(23788)
- 2006(21241)
- 2005(19608)
- 学科
- 济(130989)
- 经济(130811)
- 业(108352)
- 管理(103924)
- 企(96060)
- 企业(96060)
- 方法(55349)
- 数学(44389)
- 数学方法(43962)
- 中国(41417)
- 财(40291)
- 农(38273)
- 业经(37952)
- 制(31871)
- 融(30455)
- 金融(30452)
- 贸(30093)
- 贸易(30066)
- 银(29746)
- 银行(29702)
- 易(29246)
- 行(28602)
- 务(27153)
- 财务(27074)
- 财务管理(27033)
- 农业(26190)
- 地方(25988)
- 企业财务(25644)
- 理论(24305)
- 技术(24219)
- 机构
- 学院(446881)
- 大学(446857)
- 济(191212)
- 经济(187391)
- 管理(176681)
- 研究(151067)
- 理学(150842)
- 理学院(149270)
- 管理学(147112)
- 管理学院(146288)
- 中国(122629)
- 京(95886)
- 财(91501)
- 科学(87019)
- 所(74732)
- 财经(71741)
- 中心(68756)
- 农(68708)
- 研究所(67074)
- 江(66887)
- 经(65271)
- 北京(61163)
- 业大(61004)
- 经济学(58655)
- 范(55689)
- 师范(55233)
- 院(54695)
- 州(53786)
- 农业(53410)
- 财经大学(53215)
- 基金
- 项目(290918)
- 科学(230834)
- 研究(218765)
- 基金(212958)
- 家(183357)
- 国家(181767)
- 科学基金(157578)
- 社会(140926)
- 社会科(133676)
- 社会科学(133643)
- 基金项目(111780)
- 省(111607)
- 教育(99222)
- 自然(98988)
- 自然科(96718)
- 自然科学(96698)
- 自然科学基金(95026)
- 划(92907)
- 编号(88558)
- 资助(87144)
- 成果(72880)
- 部(65380)
- 重点(64625)
- 创(63516)
- 发(62202)
- 课题(60841)
- 国家社会(58802)
- 创新(58782)
- 制(57052)
- 教育部(56977)
- 期刊
- 济(215574)
- 经济(215574)
- 研究(140479)
- 中国(92764)
- 财(73203)
- 管理(71048)
- 农(64515)
- 学报(63416)
- 科学(60877)
- 融(53480)
- 金融(53480)
- 大学(49899)
- 教育(48592)
- 学学(46772)
- 农业(43920)
- 技术(39107)
- 财经(36418)
- 经济研究(34813)
- 业经(34760)
- 经(31389)
- 问题(28481)
- 贸(26313)
- 业(25548)
- 国际(23605)
- 技术经济(22998)
- 世界(22161)
- 现代(21378)
- 理论(21082)
- 科技(20595)
- 图书(20323)
共检索到689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凤秀 张建华
在异质性企业分析框架下,构建了企业在面临不同程度的融资约束下贸易自由化与创新决策的理论模型,分析表明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不同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异质性在不断扩大,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由于更加难以获得外部融资支持,进行技术创新的激励大大减小。运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会减弱贸易自由化对技术升级的促进效应,不完全的资本市场会制约贸易自由化带来的贸易所得。因此在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形势下,要尽快改善广大企业的融资环境,以便最大程度地利用贸易开放所带来的契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融资约束 企业创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凤秀 张建华
在异质性企业分析框架下,构建了企业在面临不同程度的融资约束下贸易自由化与创新决策的理论模型,分析表明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不同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异质性在不断扩大,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由于更加难以获得外部融资支持,进行技术创新的激励大大减小。运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会减弱贸易自由化对技术升级的促进效应,不完全的资本市场会制约贸易自由化带来的贸易所得。因此在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形势下,要尽快改善广大企业的融资环境,以便最大程度地利用贸易开放所带来的契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融资约束 企业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薛栋 魏浩 李飚
本文使用2000-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同期印度关税为工具变量,处理进口自由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有抑制作用,且受到行业技术分布和行业竞争程度的调节,行业垄断性越高,技术分布越小,最终品进口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性就越小;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则通过成本效应、市场扩大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研发互补效应和研发替代效应五种路径机制总体促进了企业创新;资本品进口自由化促进了企业创新,但从高收入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企业创新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薛栋 魏浩 李飚
本文使用2000-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同期印度关税为工具变量,处理进口自由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有抑制作用,且受到行业技术分布和行业竞争程度的调节,行业垄断性越高,技术分布越小,最终品进口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性就越小;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则通过成本效应、市场扩大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研发互补效应和研发替代效应五种路径机制总体促进了企业创新;资本品进口自由化促进了企业创新,但从高收入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企业创新有替代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丽婷
基于我国"脱实向虚"的经济现状,本文利用中国制造型企业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金融化、融资约束与创新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金融化会抑制企业的创新投资;当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时,金融化对创新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反之,金融化对创新投资产生"蓄水池效应"。本文为制造业企业进行金融化、提高创新投资水平及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晓云
文章利用中国2004~2006年17万余个制造业企业大样本平行数据,从微观层面验证了企业融资状况对资本品进口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企业资本品进口决策与企业融资约束状况密切相关,流动性越高和负债率越低的企业进口资本品的概率越大;融资约束对企业资本品进口来源国的选择行为构成限制,从而也对进口资本品的技术档次构成限制。促进先进技术设备进口的贸易政策需要与金融政策相协调,通过改善企业融资环境,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将推动企业进口先进技术设备,进而提高企业生产率并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资本品 进口 融资约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浩 林薛栋
基于Heckman两步法,使用2000—2006年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从不同企业性质、行业性质、地域位置三个维度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异质性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在总体上、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竞争度较大的行业均促进了企业创新,但会抑制垄断行业和资本密集行业的创新活动;最终品进口自由化在总体上、在资本密集行业和劳动密集行业及竞争性行业抑制了企业创新,但促进了垄断性行业、有进口行为的民营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创新;进口自由化对企业研发投入和新产品产出的影响具有一致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浩 林薛栋
基于Heckman两步法,使用2000—2006年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从不同企业性质、行业性质、地域位置三个维度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异质性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在总体上、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竞争度较大的行业均促进了企业创新,但会抑制垄断行业和资本密集行业的创新活动;最终品进口自由化在总体上、在资本密集行业和劳动密集行业及竞争性行业抑制了企业创新,但促进了垄断性行业、有进口行为的民营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创新;进口自由化对企业研发投入和新产品产出的影响具有一致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权家敏 强永昌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就业的影响如何?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检验结果显示,进口渗透率的增加在提高出口企业就业的同时,更多地减少了非出口企业的就业,因而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平均就业减少;而出口渗透率的增加在提高出口企业就业的同时,没有显著减少非出口企业的就业,因而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平均就业增长。考虑不同出口密集度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影响,结论基本不变。在稳健性检验中,检验结果依然稳定。为此,进口自由化下我国应加强对非出口企业失业工人的就业培训,继续推动出口自由化的发展,这将有利于我国就业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就业 进口渗透率 出口渗透率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刘凤娟 刘鹏程
贸易自由化如何影响企业利润是关系到未来贸易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升背景下企业能否持续经营和有效成长的关键因素。为有效厘清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及其内在影响机制,本文在理论机制和影响渠道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制造业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重点评估和检验了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及其主要影响渠道。研究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有助于企业利润提升,稳健性检验表明这一结论在分样本回归以及工具变量回归的情形下均保持稳定。进一步影响渠道检验表明,贸易自由化可以通过提升企业成本加成和企业生产率促进企业利润提升。本文研究表明,贸易自由化程度提升对于改善本国企业绩效更为有利,未来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国与国应该在避免"贸易战"的同时,积极提升贸易自由化程度进而推动双边经济和企业发展。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企业利润 制造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钟娟 魏彦杰 沙文兵
文章选择反映金融自由化进程的7个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并在知识生产函数框架下考察金融自由化对中国29个制造业1996—2008年创新产出的静态和动态影响。结果显示,无论从R&D资金的供给还是支出来看,中国金融自由化对企业的知识创新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一方面是因为金融自由化增强了外部资金对创新产出的正向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金融自由化有利于企业R&D支出效果的发挥。中国的金融自由化需要增强外部资金对企业R&D活动的支持,增强债权人对企业R&D支出的监管,继续推行渐进式的改革,以有助于企业的知识创新和改善经济增长质量。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知识创新 中国制造业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冬冬 刘景卿
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分销成本纳入到一个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从理论上阐释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成本加成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以中国加入WTO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通过倍差估计法对理论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加成率,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高效率企业、内资企业以及产品替代弹性较小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提升作用更明显。上述结论表明,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定价能力、重塑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淼杰
本文通过使用1998—2002年我国制造业企业层面上的面板数据和高度细化的进口数据来考察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为此,本文运用并修改扩充了Olley-Pakes(1996)半参数方法来纠正估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中经常产生的同步偏差和因欠考虑企业退出行为而产生的选择偏差。在控制行业的进口渗透率的内生性之后,本文发现:(1)贸易自由化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2)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有较高的生产率提升;(3)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的减免对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要比非出口企业的影响小。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来料加工型出口企业并不需购买进口原料,因而不断深化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对其影响不...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冬冬 刘景卿
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分销成本纳入到一个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从理论上阐释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成本加成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以中国加入WTO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通过倍差估计法对理论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加成率,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高效率企业、内资企业以及产品替代弹性较小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提升作用更明显。上述结论表明,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定价能力、重塑中国制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宇 谢乔昕
本文基于产业集聚相关理论的视角,利用我国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制造业公司2006-20122006 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产业集聚对于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产业集聚能够显著降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水平,但这种影响效应对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以及不同规模的企业存在显著差别,其中产业集聚对于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强于国有企业,对大规模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强于小规模企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融资约束 外部性 信息不对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