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67)
- 2023(6361)
- 2022(4678)
- 2021(4042)
- 2020(3110)
- 2019(7045)
- 2018(6954)
- 2017(13523)
- 2016(7118)
- 2015(7994)
- 2014(8140)
- 2013(7693)
- 2012(6688)
- 2011(6012)
- 2010(5856)
- 2009(5256)
- 2008(5329)
- 2007(4818)
- 2006(4339)
- 2005(4101)
- 学科
- 济(36240)
- 经济(36212)
- 管理(18478)
- 贸(17831)
- 贸易(17823)
- 易(17299)
- 业(17109)
- 方法(14914)
- 数学(12942)
- 数学方法(12890)
- 企(12601)
- 企业(12601)
- 农(11371)
- 中国(10717)
- 业经(8329)
- 地方(7235)
- 出(6810)
- 财(6481)
- 关系(6313)
- 农业(6234)
- 口(5784)
- 出口(5782)
- 出口贸易(5782)
- 产业(5743)
- 发(5453)
- 制(5052)
- 发展(4713)
- 融(4712)
- 金融(4712)
- 展(4708)
- 机构
- 学院(103834)
- 大学(102763)
- 济(52502)
- 经济(51770)
- 管理(37857)
- 研究(34963)
- 理学(33119)
- 理学院(32837)
- 管理学(32329)
- 管理学院(32164)
- 中国(25582)
- 财(21722)
- 京(20160)
- 科学(18482)
- 财经(18138)
- 经济学(18062)
- 经济学院(16704)
- 经(16672)
- 所(16519)
- 中心(15659)
- 农(15656)
- 江(15341)
- 研究所(14962)
- 业大(13715)
- 财经大学(13651)
- 贸(13604)
- 院(13050)
- 范(12583)
- 师范(12471)
- 农业(12364)
- 基金
- 项目(70054)
- 科学(56047)
- 基金(52702)
- 研究(52213)
- 家(45593)
- 国家(45293)
- 科学基金(39021)
- 社会(36188)
- 社会科(34624)
- 社会科学(34618)
- 基金项目(27302)
- 省(26183)
- 教育(23473)
- 自然(23255)
- 自然科(22786)
- 自然科学(22782)
- 自然科学基金(22393)
- 划(21629)
- 资助(21144)
- 编号(20756)
- 国家社会(16274)
- 部(16067)
- 重点(15804)
- 发(15737)
- 成果(15561)
- 创(14452)
- 教育部(14261)
- 人文(14027)
- 课题(13794)
- 创新(13656)
共检索到153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先锋 张敬松 夏宏博
基于消费异质性的视角,考虑中间品和最终产品相对价格效应的影响,从消费维度剖析贸易自由化作用于技能溢价的内在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2001—2011年中国27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单从生产维度看,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和外包均扩大了技能溢价,FDI和人力资本缩小了技能溢价。从消费维度看,贸易自由化扩大了技能溢价;如果考虑"相对价格效应"作用的影响,生产维度对技能溢价的影响被低估。"相对价格效应"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相比,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这一效应显著。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相对价格效应 技能溢价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俊
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全球范围内普遍出现了技能溢价现象。文章并没有沿着SS定理解释技能溢价的成因,而是基于技能偏向技术进步视角,论证了贸易自由化相对提高了高技能劳动的产出效率造成技能偏向技术进步继而引起技能溢价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和WTO数据库(Tariff Download Facility)的中国行业层面数据为样本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显著地促进了技能偏向技术进步,并且贸易自由化通过技能偏向技术进步促进了技能溢价。最后,文章从继续推进贸易自由化改革、改善低技能劳动者收入状况、加强技术选择的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技能偏向技术进步 技能溢价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权家敏 强永昌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工资溢价的影响如何?基于2001~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和行业进口数据,文章实证检验进口渗透率对制造业企业工资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显著地促进了我国非出口企业的工资溢价,对出口企业工资的影响小于非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贸易自由化提高了低出口密集度企业的工资,降低了高出口密集度企业的工资,这与高出口密集度企业中的加工出口企业高度相关,并得到进一步检验的支持。在稳健性检验中,最终产品关税减免的贸易自由化同样提高了非出口企业工资,但是更多地增加了高出口密集度企业的工资。这些发现对于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工资溢价 异质性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曾国彪 姜凌
贸易开放将引起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追赶",这种技术"追赶"将导致发展中国家向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向,增加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提高技能溢价,扩大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的相对工资差距。本文基于CGSS数据库,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和两阶段GMM方法,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对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工资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技术工人相对非技术工人工资提高了17.8%,即技术工人存在明显的工资溢价;(2)关税税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全样本工人工资水平、非技术工人工资水平和技术工人工资水平将分别提高13.5%,8.91%和30.8%,即中国贸易开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但也是造成技能溢价提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贸易开放 技能溢价 工资差距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明志 刘杜若 邓明
本文利用WIOD-SEA数据库公布的最新数据,基于价格传导机制的理论推演,采用"委托工资回归法"就贸易开放对中国不同技能工人的工资水平及技能溢价的影响进行了"两步法"实证检验。与国内已有研究相比较,本文有三点开创性的发现:第一,以关税减让为表征的贸易开放对中国国内产品价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第二,该作用传导至劳动力市场,导致中等技能工人工资水平的提高和低技能工人工资水平的下降,从而扩大了技能溢价;第三,上述实证结论在对标准误估计偏误进行修正后仍然显著成立。
关键词:
贸易开放 技能溢价 委托工资回归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莉 黄建忠
随着服务贸易自由化与投资便利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非歧视的内向型管制的壁垒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该看到,内向型管制的壁垒性及其消减将是未来各个层次的服务贸易自由化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内向型管制壁垒性表现、测度方法和多层次协调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一国从多边、区域和单边层次上降低内向型管制壁垒的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明益 张中意
在创新驱动背景下,如何有效推动劳动力技能结构优化升级备受关注。本文基于2006—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与海关贸易产品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考察了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内部劳动力技能结构调整的影响与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进口贸易自由化有助于企业内部技能结构升级,其中市场竞争效应、成本节约效应以及高技术产品进口的派生需求效应是其发挥影响的关键渠道;(2)企业优化劳动力技能结构以适应扩大进口战略的行为相对迅速,且高技能结构水平企业与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反应更快;(3)进口贸易自由化增加了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同时,也减少了其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但前者的增量效应更为显著;(4)中间品与最终品进口贸易自由化、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削减均能够产生技能结构优化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为扩大进口背景下中国企业技能结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雪 肖海霞
技能溢价用来解释熟练技能工人与非熟练技能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问题。早期的技能溢价研究注重外生偏向型技术和H-O-S框架下南北贸易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技能溢价的新解释则注重内生的技术变化和多元化的贸易形式、工会等制度因素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等微观因素对技能溢价的影响。介绍和研究技能溢价现象对于解释我国不同技能工人之间的工资差异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技能溢价 技术变化 国际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龚秀国 邓菊秋
本文利用 Bertrand双垄断寡头价格竞争模型 ,分析了我国贸易自由化对外国进口商品与国内同类商品 Nash均衡价格的影响。本文发现 ,与国内流行观点不同 ,尽管我国加入 WTO时国内外商品的价格差距可能因进口关税降低而有所缩小 ,但是随着入世后国内商品替代外国商品的能力有可能减弱 ,国内外商品的价格差距反而因此扩大。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国内商品价格 外国商品价格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先锋 阮文玲
本文在技能溢价理论的基础上,放松位似偏好假设,并引入本地市场效应,建立一般均衡模型,探讨非位似偏好、本地市场效应对技能溢价的内在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说。同时,利用1999—2011年我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通过设定不同的国际贸易量-贸易成本弹性,测度非位似偏好指标,进而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非位似偏好假设下,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带动了生产者对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的变化,扩大了技能溢价的水平;第二,当行业出现本地市场效应时,非位似偏好对技能溢价存在倒"U"型影响,即本地市场效应强度超过某一限度后,非位似偏好反而会缩小技能溢价。
关键词:
非位似偏好 本地市场效应 技能溢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士远
本文构建了一个模型来研究贸易自由化对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工资差异的影响,从而解释发展中国家工资差异之谜。在贸易自由化之后,发展中国家接触和学习到相对多的与熟练劳动力匹配的技术知识,因此,和生产与非熟练劳动力匹配的技术知识相比,生产与熟练劳动力匹配的技术知识的生产力水平上升相对较多。也就是说,学习效应是有偏的。因为技术知识的生产是熟练劳动力密集型的,所以学习效应会导致对熟练劳动力需求的增加,扩大工资差异。同时,有偏的学习效应会使技术进步更偏向于技能密集型,从而进一步导致对熟练劳动力需求的增加,扩大工资差异。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学习效应 工资差异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永健 郑志强 范爱军
在对中国与非洲联盟55国贸易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动态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分析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中非贸易自由化的潜在经济效应,并论证中非贸易自由化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潜在冲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中非双边贸易关系整体比较紧密,双边贸易结构具有良好的互补性;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将一定程度激活非洲国家的贸易活力,改善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贸易条件以及福利水平;中非贸易自由化将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出口贸易、贸易条件和福利水平产生潜在积极影响,有助于改善中国各行业的贸易条件和进口贸易,但可能对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出口贸易与产出活动产生一定的挤出或者替代效应;中非贸易自由化将有效缓解中美贸易摩擦造成的不利冲击,中国可以有针对性地与东部非洲、南部非洲国家开启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而实质性对接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沈荣珊 任荣明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当今国际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研究贸易自由化所导致的环境后果的主要方面和最新动态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参考Dean建立的联立方程,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贸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考察,采用34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我国应对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国际贸易 贸易自由化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文飞 李国平 韩先锋
文章在Mortensen等人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将生产率"饱和点"概念纳入分析框架,以试图解释行业发展质变前后,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阶段性影响特征,提出了贸易自由化对就业影响的生产率及工资的阶段异质性假说,并基于2004~2012年工业33个细分行业样本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技术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影响已经趋近于或达到生产率"饱和点",主要表现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率已趋于"饱和";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影响面临"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生产率增长对就业的吸纳作用还有待挖掘,而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达到饱和。因此,文章认为,从根本上来讲,在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行业生产率提升的同时,应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增强行业自身发展对就业的吸纳能力。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门槛效应 就业 “饱和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陶剑
本文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可变的假定出发,研究了1993 年以来中国贸易自由化改革的竞争效应及福利影响。通过对1985—1997 年九个不完全竞争部门的数据进行回归发现,1993 年以来的贸易自由化改革确实有竞争效应。其表现为:降低了垄断程度;各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明显增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得到提高。文章最后还利用回归结果估算了贸易自由化对这九个部门的福利影响。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市场结构 竞争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