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35)
2023(12321)
2022(9838)
2021(8920)
2020(7193)
2019(16465)
2018(16216)
2017(31210)
2016(16680)
2015(18991)
2014(19033)
2013(18678)
2012(17714)
2011(16194)
2010(16489)
2009(15528)
2008(15368)
2007(13705)
2006(12794)
2005(12038)
作者
(46761)
(39150)
(39004)
(37409)
(25537)
(18465)
(17786)
(15171)
(14981)
(14033)
(13621)
(12847)
(12688)
(12687)
(12467)
(12066)
(11714)
(11251)
(11251)
(10836)
(10121)
(9543)
(9418)
(8994)
(8983)
(8881)
(8487)
(8370)
(7759)
(7684)
学科
(94435)
经济(94360)
管理(46889)
(42554)
(32828)
企业(32828)
方法(31721)
数学(27999)
数学方法(27792)
中国(26794)
(23844)
贸易(23827)
(23157)
地方(22211)
(22009)
(19035)
业经(18207)
(15735)
(15000)
农业(14250)
地方经济(13816)
(13684)
银行(13679)
(13530)
(13472)
金融(13472)
(13240)
环境(12649)
(12530)
关系(11694)
机构
学院(248315)
大学(248210)
(126937)
经济(124861)
研究(93905)
管理(90122)
理学(75961)
理学院(75153)
管理学(74171)
中国(73926)
管理学院(73708)
(56511)
(52473)
科学(49386)
(46385)
财经(44279)
经济学(42348)
研究所(41489)
中心(40723)
(40314)
经济学院(37998)
(37103)
北京(34042)
(33746)
(33449)
财经大学(32578)
(32159)
师范(31970)
(28914)
业大(28439)
基金
项目(152170)
科学(121987)
研究(116653)
基金(113556)
(97048)
国家(96297)
科学基金(82527)
社会(79609)
社会科(75660)
社会科学(75645)
基金项目(57390)
(55263)
教育(52340)
自然(48198)
资助(47719)
自然科(47085)
自然科学(47075)
(46584)
自然科学基金(46287)
编号(45420)
成果(38444)
(35941)
(35317)
重点(34639)
国家社会(34532)
课题(32526)
中国(32116)
教育部(31697)
(30729)
人文(30637)
期刊
(148596)
经济(148596)
研究(87511)
中国(50201)
(41944)
管理(36027)
(32287)
科学(31210)
学报(30361)
(29406)
金融(29406)
经济研究(27014)
大学(24680)
财经(23469)
学学(23162)
教育(23142)
(22368)
农业(22022)
业经(20990)
问题(20694)
技术(20688)
国际(20626)
(20547)
世界(17124)
技术经济(13985)
统计(12534)
(12033)
经济问题(11998)
现代(11637)
商业(11555)
共检索到400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申  
中国入世以后 ,必须按照相关协议进行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会对中国国内就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这在当前中国失业下岗相对严重的形势下尤为引人关注。本文将建立一个简明的理论分析框架 ,研究中国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国内就业可能受到的冲击 ,以及汇率政策对维持就业水平稳定 ,即宏观经济内部平衡的重要性并对理论分析进行经验检验 ,之后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结论是 ,中国以适度的名义汇率贬值政策配合贸易自由化改革 ,对于维持入世后中国宏观经济内部平衡是必要和有益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强  谢申祥  王孝松  唐磊  
本文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框架下研究中美两国的实际产出、实际汇率和贸易收支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利用结构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找出决定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宏观经济因素。实证结果发现:中美贸易不平衡最主要原因是美国国内过度膨胀的需求,其对两国不平衡的影响程度最大并且持续时间最长,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也是导致不平衡的原因,但它的影响却十分有限。本文最后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调整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巴曙松  
尽管中国与美国都面临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但是两个国家的流动性过剩所形成的机理及其影响是有显著的差别的,两个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经济周期的波动阶段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少维  
2004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的格局;未来中长期趋势性因素仍然有利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增长内在活力较强;国际经济环境仍将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受前期因素滞后影响,下游产品和消费价格上涨压力仍然较大;全球市场特别是能源、原材料变化不定,对中国的影响逐步加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汉林  李计广  
关于中国经济的崛起已经成为国际上讨论的热门话题。单纯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崛起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且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根据麦迪逊(2001 年)的研究成果,按1990年国际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德峰  杜亚雄  
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宏观经济对农业部门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本文经验检验了价格、汇率、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2000-2008年的农产品贸易平衡的宏观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贸易平衡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农产品贸易平衡受国内生产和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较大,而农产品价格和汇率对贸易平衡的影响不显著。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表明农产品贸易存在向长期均衡调整的反向纠正机制,但是调整速度较慢。研究结论支持了中国农产品贸易具有明显的"调剂余缺"的功能,商业化特征并不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樊明太  郑玉歆  
本文运用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PRCGEM) ,模拟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宏观经济、行业和地区经济的短期比较静态影响 ,分析和探讨了这些模拟结果的政策含义。分析表明 ,第一 ,中国加快贸易自由化进程总的来讲利大于弊 ,但在现有条件下仍然要充分利用关税杠杆 ,帮助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第二 ,不同部门、不同地区 ,由于投入 -产出和贸易结构不同 ,受到的影响差异很大 ,应就贸易自由化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第三 ,中国在自主进行贸易自由化的同时 ,应该积极参与和推进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亦君  
近几年来,我国贸易项目盈余持续下降,这对产出和货币供应量产生负面影响。本文采用DD-AA-XX模型从理论上分析维持贸易项目盈余应采取人民币贬值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有效组合,并从现实出发分析其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昌忠泽  王俊  
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源于其特殊的制度经济背景: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推动。内外平衡相互对应、互为因果,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作出新的调整。鉴于财政扩张与人民币升值是一种有效的政策组合,应根据中国区域二元经济状况,建立全国统一性和区域差异性相结合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詹姆斯·杰克逊  王宇  
本文探讨了贸易政策、贸易协定、贸易逆差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认为,贸易协定不可能改变美国贸易逆差的总体规模,没有美国宏观经济中储蓄—投资的变化而试图改变美国贸易逆差,可能造成对其他双边逆差的抵消。在双边贸易基础上,贸易差额会受到伙伴国贸易结构、贸易商品构成等因素的影响。将贸易逆差等同于失业是不正确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不确定性。美元升值会使进口商品相对便宜,抵消部分进口关税的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宁国玉  叶祥松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宏观经济正不断受到来自国外的冲击。如何合理处理贸易伙伴相关经济活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中日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对两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中日贸易与GDP增长率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EGARCH)模型,分析发现中日贸易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同步性具有正相关性。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中国从日本的进口均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明兴  马晓野  
一、导论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与此同时我们的一个直观感受是:中国的国际贸易发展也日益呈现出诸多的市场化特征,各种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变量均对贸易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随着国际贸易相对于世界总产出的比重的不断上升,贸易在传播国际经济波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加深使得有关的政策和经济分析必须考虑国际因素的影响。国际贸易和国内、国际的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联动,国内的诸般宏观政策及其与各国间的协调,都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和理论经济学界面临的全新课题。 在传统的国际经济学中,往往孤立地讨论贸易或者经常性帐户与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贸易自由化使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傅红娟  
本文从影响汇率变动因素的角度出发 ,着重探讨在不完全资本流动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对一国汇率变动的作用 ,进而对人民币走势作一利弊分析 ,指出人民币走向国际可自由兑换货币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余旭  
本文在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研究宏观经济与国际收支相互影响的关系中,运用国际收支差率、外汇储备率、外经比率等新定义的指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等问题,进而探讨并提出了世界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应实施低水平的国际收支平衡和内外均衡等观点和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长生  王晶晶  
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面临较严重的内外失衡。内外失衡是需求结构的失衡,即高投资和高出口拉动高增长,而消费严重不足。内外失衡的实质是整个经济的过度储蓄。过度储蓄主要由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造成。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又是依靠无限劳动力供给和极低劳动力成本实现快速资本积累和高速增长的生产模式决定的。必须针对需求模式、分配模式和生产模式三个层次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失衡进行系统的矫正,统筹协调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外经济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供给管理政策等多种政策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