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19)
2023(18921)
2022(15710)
2021(14555)
2020(12180)
2019(27678)
2018(27366)
2017(52587)
2016(28179)
2015(31738)
2014(31754)
2013(31499)
2012(28884)
2011(26019)
2010(25973)
2009(24428)
2008(24056)
2007(21255)
2006(19039)
2005(17433)
作者
(81049)
(67450)
(66890)
(63707)
(43250)
(31945)
(30466)
(26309)
(25616)
(24109)
(23046)
(22675)
(21648)
(21432)
(20746)
(20519)
(20107)
(19329)
(19294)
(19279)
(16786)
(16503)
(16108)
(15362)
(15055)
(14988)
(14876)
(14607)
(13428)
(13220)
学科
(138726)
经济(138575)
(99161)
管理(92985)
(88160)
企业(88160)
方法(55394)
数学(44684)
数学方法(44323)
业经(36971)
(35717)
中国(35071)
(34682)
(28678)
贸易(28661)
地方(28185)
(27819)
农业(24809)
(23961)
(23902)
财务(23890)
财务管理(23861)
(23838)
企业财务(22575)
(21793)
理论(21763)
技术(21706)
(19764)
(19621)
环境(19283)
机构
学院(414035)
大学(412652)
(184660)
经济(181302)
管理(164811)
研究(141449)
理学(141430)
理学院(139958)
管理学(138055)
管理学院(137299)
中国(108714)
(87880)
科学(82030)
(81978)
(70339)
财经(65876)
研究所(63526)
(62580)
中心(61778)
(60446)
(59948)
经济学(56910)
业大(56469)
北京(55903)
(51747)
师范(51360)
经济学院(51206)
(51099)
农业(48781)
财经大学(48702)
基金
项目(270523)
科学(214888)
研究(202224)
基金(198749)
(171240)
国家(169784)
科学基金(147159)
社会(131715)
社会科(124942)
社会科学(124910)
基金项目(104692)
(103262)
自然(92352)
教育(90773)
自然科(90229)
自然科学(90211)
自然科学基金(88648)
(85813)
编号(81243)
资助(81214)
成果(65712)
(60697)
重点(59947)
(58850)
(57520)
课题(55336)
国家社会(55154)
创新(53218)
教育部(52791)
人文(51944)
期刊
(211349)
经济(211349)
研究(129028)
中国(76008)
管理(66226)
(64141)
(58315)
学报(57872)
科学(56728)
大学(45078)
学学(42502)
农业(40571)
教育(39516)
(37038)
金融(37038)
技术(36944)
经济研究(34670)
财经(33730)
业经(33570)
(29243)
问题(28280)
(25636)
技术经济(23546)
(23356)
国际(22570)
世界(22034)
现代(20359)
商业(19319)
理论(18506)
科技(18178)
共检索到625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安虎森  颜银根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大量FDI涌入中国。本文拓展了新经济地理学非对称自由资本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初始经济封闭的大国随着产品替代弹性降低、工业产品支出比重增加和贸易自由度变大将成为资本的净流入国。中国1983~2006年经验数据的研究表明,中国FDI的净流入与中国的工业化、贸易自由化的程度(中国市场的开放、加入WTO)以及多样化产品偏好的强度成正相关,从而验证了理论假说。此外,研究中还发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FDI净流入产生正反馈效应而非负反馈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颜银根  安虎森  
通过构建三地区、两部门和两要素的空间均衡模型以及使用2002-2008年期间中国28个省份面板数据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FD I流入与进口贸易是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主要取决于国家或区域间的贸易自由化水平。在区域间贸易自由度水平较低时,贸易自由化强化了FD I流入对进口贸易的互补作用;只有在区域间贸易自由化水平突破某个"门槛值"时,FD I流入与进口贸易才是替代关系。此外,本文研究还发现劳动力禀赋能够促进进口贸易,本地资本禀赋对进口贸易影响并不显著,而在贸易自由化水平比较低时人力资本禀赋对进口贸易没有影响,但在贸易自由化水平比较高时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洁  陈彦煌  
本文整合Harris和Todaro(1970)有关城市失业的观点与Krug-man(1991)新经济地理理论,建立了一个两国两部门的新经济地理失业模型,分析贸易自由化对产业结构、资本流动与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一个存在失业现象的国家在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随着资本外移会出现"产业空洞化"趋势;如果运输成本降到一定程度,制造业最终可能完全聚集于外国。这虽然与Krugman关于产业的核心-边陲型态的发现一致,但本文认为形成产业聚集(制造业由存在最低工资的本国移至外国)的重要原因是外国无最低工资且不存在失业现象,外国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此外,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存在失业现象的本国资本外流,制造业萎缩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苗  李燕  
笔者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了不同发达程度国家间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对产业集聚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影响出口和进口成本的贸易自由化过程主要取决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具体采取的贸易政策:当自由化进程中的贸易政策使得更多种类的出口生产企业集聚于发达国家,那么两国的经济增长率会得到改善,贫富差距缩小;自由化政策若使得更多的生产企业集聚于发展中国家,则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率将下降,但发展中国家的福利会得到改善,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会缩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鹏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放宽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劳动力自由流动引起工业的空间集聚效应,进而推动了各区域的工业化进程。本文运用中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从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集聚视角,研究劳动力流动对各区域工业化进程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加快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发挥工业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加快各区域的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缩小各地区间的差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永亮  杨子晖  苏启林  
针对我国省份(地区)的企业TFP度量以及相应的核密度分布对比,研究发现集聚(或出口)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程度均弱于非集聚(或非出口)企业,表明"集聚中学习"和"出口中学习"机制导致企业在模仿学习过程中走向生产率同质化。而集聚出口环境下的企业具有生产率优势;双重学习能力和异质性程度均明显,即创新效应大于模仿效应;内资企业的双重学习能力强于外资企业。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发现集聚环境有利于企业增加对"销售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学习能力,出口环境可增加企业的经验值;技术迁入型的外资企业在集聚(或出口)环境下的学习动机和能力不足;研究还发现出口型企业更加依赖集聚的专业化经济带来的学习能力提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肖琦  柴敏  
文章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重新审视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策行为。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表明,劳动力成本、优惠政策等传统FDI区位变量未能较好地解释在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新经济地理学所揭示的贸易成本、技术外溢、市场规模以及历史FDI等传导机制在我们的实证结果中具有统计显著性。这对中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政府有着深刻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蒋含明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通过将区域产品需求分为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构建包含企业集聚变量在内的工资方程,在省际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借助空间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资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在中国省域层面较为显著,地区工资水平对企业集聚的弹性系数均显著为正且在东部地区更大,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通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等举措将有助于缓解工资水平在我国省域间的趋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勇  黎鹏  
贸易效率是影响中国与RCEP伙伴国贸易增长的重要路径。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3D"(density, distance, division)框架理论,在分析贸易效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以RCEP成员国2000—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与RCEP伙伴国的出口效率和进口效率,基于"一步法"非效率模型实证分析了密度、距离、分割对出口效率和进口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RCEP伙伴国出口效率和进口效率存在异质性,进出口潜力巨大,其中进口潜力大于出口潜力。RCEP伙伴国经济密度提升有利于提高中国出口效率,但不利于提高进口效率,城镇化对中国进出口效率影响显著为负;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进出口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影响强度更大,通信基础设施有助于改善中国进出口效率;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对中国进出口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伙伴国政府效能可以显著提升中国出口效率,对进口效率的提升具有时滞效应。最后,针对研究结论,从提高密度、缩短距离和减少分割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坤望  黄玖立  施炳展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表明,反映运输成本和双边贸易自由化水平的贸易自由度指数(IndexofFree-ness)可以利用双边贸易和生产数据获得。本文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生产和双边贸易数据库测算了1987~1997年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双边贸易自由度指标。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自由度在不同的行业上表现出程度不同的逐年递增趋势。此外,中国对外贸易的自由度尚处于较低的水平,对外贸易的潜力巨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慧敏  刘辉煌  
地理距离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新"新经济地理视角,在Melitz,Helpman及Chen的企业异质性模型基础上,引入与地理距离相联系的中间投入品运输与增加的固定成本函数,考察距离因素与东道国特征如何影响企业进入的生产率门槛值。采用2000~2010年中国企业在118个国家(地区)建立的1052家子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境外投资企业间存在较大程度的异质性,地理距离与企业生产率门槛值正相关,存在"随机的自我选择机制",生产率较低的企业选择进入邻近市场,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更有可能投资于距离较远,市场需求较小的东道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毛其淋  
要素市场扭曲是中国转型时期对内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特殊产物,而在对外开放方面,中国施行了以削减关税税率为主要内容的贸易政策改革,贸易自由化程度日益加深。本文使用1998~2007年高度细化的企业层面微观数据,在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考察要素市场扭曲对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工业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要素市场扭曲不仅抑制了企业内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还显著地降低了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持续的贸易自由化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生产率,并且对要素市场扭曲具有一定的矫正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川  
本文旨在分析工业化背后的农业因素,并从工农业部门技术进步的角度探究工业化的起因。本文首先区分了两种农业生产技术,即传统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并指出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下,工农业生产技术都陷于停滞;而在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下,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对工业化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进而以工业革命以来的英国工业化为例,对英国工农业生产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证实了上述结论。最后,本文将工业化依赖于农业现代化的结论应用于我国工业化的实践,指出了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工业化存在的偏差,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对于我国进一步推动工业化的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颜银根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自由资本模型的基础上纳入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构建了包含贸易自由化、企业异质性以及外向型经济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通过数理分析和数值模拟,本文研究发现:(1)企业生产效率的差异形成"自我选择效应",即生产效率最高的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生产效率次之企业选择国际贸易、生产效率较低企业选择供应本地市场,从而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可同时大幅增长;(2)当企业生产效率以及市场进入成本存在异质性时,Krugman(1991)所述的完全核心-边缘结构可能并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不完全集聚的核心-边缘结构;(3)无论是贸易自由化还是企业异质化,都能有效地促进贸易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加,并且贸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永祥  
文章使用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数据,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研究范式,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对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市场潜能、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均对城市化发展存在显著影响,而早期城市规模的影响则显著为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