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1)
- 2023(6339)
- 2022(4591)
- 2021(4073)
- 2020(3263)
- 2019(7441)
- 2018(7593)
- 2017(15133)
- 2016(8219)
- 2015(9091)
- 2014(9278)
- 2013(8831)
- 2012(7791)
- 2011(6851)
- 2010(6956)
- 2009(6394)
- 2008(6413)
- 2007(5749)
- 2006(5260)
- 2005(5121)
- 学科
- 济(38373)
- 经济(38340)
- 业(20025)
- 管理(18030)
- 贸(17633)
- 贸易(17625)
- 易(17107)
- 方法(15465)
- 中国(15169)
- 企(13613)
- 企业(13613)
- 数学(13402)
- 数学方法(13337)
- 农(12931)
- 业经(8815)
- 地方(8519)
- 农业(8486)
- 产业(7815)
- 财(7723)
- 制(7180)
- 出(6890)
- 劳(6692)
- 劳动(6675)
- 关系(6552)
- 结构(6116)
- 口(5866)
- 出口(5864)
- 出口贸易(5864)
- 学(5805)
- 体(5778)
- 机构
- 学院(116953)
- 大学(116261)
- 济(57581)
- 经济(56721)
- 研究(41587)
- 管理(40559)
- 理学(35016)
- 理学院(34647)
- 管理学(34008)
- 管理学院(33812)
- 中国(30524)
- 京(24028)
- 财(23912)
- 科学(22793)
- 所(20644)
- 经济学(19898)
- 财经(19650)
- 研究所(18683)
- 经济学院(18170)
- 经(17960)
- 农(17939)
- 中心(17728)
- 江(17482)
- 业大(15344)
- 院(15250)
- 范(15244)
- 师范(15073)
- 北京(14951)
- 贸(14619)
- 财经大学(14540)
- 基金
- 项目(76037)
- 科学(60427)
- 研究(57134)
- 基金(56304)
- 家(48437)
- 国家(48066)
- 科学基金(41068)
- 社会(38741)
- 社会科(36850)
- 社会科学(36842)
- 基金项目(28976)
- 省(28677)
- 教育(26158)
- 自然(24168)
- 划(23709)
- 自然科(23665)
- 自然科学(23660)
- 自然科学基金(23252)
- 资助(23171)
- 编号(22901)
- 成果(18707)
- 重点(17467)
- 部(17466)
- 发(17222)
- 国家社会(16962)
- 课题(16025)
- 教育部(15402)
- 创(15124)
- 性(14917)
- 人文(14897)
共检索到177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时达 刘瑶
就业结构的适时调整对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积极意义。本文借助就业结构调整指数的构建,将劳动流动的因素纳入到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就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之中,定量分析了二者对就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程度和劳动流动自由程度的提高对中国就业结构调整有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具有区域差异。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劳动流动 就业结构调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怡 王洪亮 姜德波
本文利用我国1998-2009年的省际数据考察了贸易自由化对贫困人口收入的影响,并考虑了劳动要素流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提高了贫困人口的平均绝对可支配收入,贸易具有一定的减贫作用,但是由于不同人群在贸易中的获益并不均等,贸易使贫困人口与其他人群的收入差距拉大,并且随着我国的入世这种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大部分东部省市区产业间劳动力流动性较高,而大部分中西部省市区产业间劳动力流动性较低;在劳动要素流动性相对较高的省市区,贸易带动贫困人口平均绝对可支配收入上升的作用更大,并且贸易对贫困人口与其他人群收入差距的扩大作用也大大减弱了。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劳动要素流动 贫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武群丽 王健 姚金安
本文通过建立要素分配模型 ,从理论上分析了两种要素密集性存在差异的产品在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资源流动方向、流动数量 ,以及资源流动对要素收入变动的影响作用。并以此为依据 ,探讨了入世后我国农业生产从以传统产品为主向以高值产品为主的结构性变动趋势、可能存在的制约因素 ,以及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等问题的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宗省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并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程度也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中国劳动收入分配的整体状况。结合中国国情,对贸易自由化发展对居民劳动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居民的劳动收入分配差距随之扩大,但在对中国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依次进行分析后发现,进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会在整体上导致中国居民劳动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但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会逐渐缩小这一差距。因此,进出口贸易发展对中国居民劳动收入分配有着反向且互相协调的作用,必须区别对待。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劳动收入分配 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玖立 张龙
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及关税数据,本文采用倍差法(DID)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劳动报酬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显著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分所有制进行回归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主要是由私营企业带动的。进一步研究揭示,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主要源于在位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及低劳动生产率企业的进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娟 万璐
劳动需求弹性事关就业市场波动、工作稳定性和劳动雇佣关系。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面板数据,检验贸易开放对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实证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中国工业企业的劳动需求弹性约为-0.263~-0.241,符合文献中提出的劳动需求弹性应在-0.75~-0.15区间内的判断;第二,贸易开放将使中国劳动需求更富有弹性,加剧就业市场波动,且该结论呈现稳健性,但是不同产业部门在受到贸易开放冲击时,劳动需求弹性的变化方向及程度不相同,在高技术企业就业的劳动者面临更大的就业风险;第三,贸易提高劳动需求弹性主要通过增强其他生产要素与劳动力之间的替代效应发生作用。该研究可为防御改革开放...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劳动需求弹性 就业市场波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毛学峰 刘晓昀
中国正在加速推进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的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贫困人口福利状况备受关注。本文从要素市场的角度研究贸易自由化影响就业的内在机制,结合现有实证文献,考察贸易自由化可能给贫困人口带来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贫困人口在劳动力市场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很难获益于贸易自由化。考虑到农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贫困农户严重依赖农业收入(尤其是种植业收入)的事实,这就要求政府在未来扶贫工作中需要采取更加直接的措施去帮助极有可能更加恶化的贫困农户。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非农就业 贫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雯 薛炜
化解资源错配问题是中国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外生冲击事件,实证考察投入品贸易自由化对区域劳动错配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投入品贸易自由化引致技术革新,加速企业优胜劣汰,使得企业进行人力资本升级,最终改善地区劳动错配;强化产业集聚,减少政府干预,完善市场发育将放大投入品贸易自由化对地区劳动错配的优化效果;从空间维度切入的研究显示投入品贸易自由化能促进区域间劳动配置联动优化,产业集聚与市场发育会进一步强化区域间劳动配置的联动优化效应。本文揭示了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对优化区域要素配置的重要性,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投入品贸易自由化 劳动错配 区域联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申
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贸易自由化与劳动需求弹性的关系,分析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论文采用中国34个工业行业1993~2002年的面板数据,估计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工业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研究认为,中国工业进口自由化导致了工业劳动需求弹性的上升,该效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在程度上是重要的;贸易自由化通过替代效应和产出效应两条途径影响中国工业劳动的需求弹性,替代效应的作用明显强于产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即使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工业工资和就业的直接影响不明显,其仍会通过提高劳动需求弹性对中国工业部门劳动者产生较大的压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盛斌 牛蕊
通过新增控制变量的计量经济模型,利用1997-2006年中国28个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从贸易流量和贸易政策两个方面检验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贸易自由化会减少中高技术部门的就业,但促进了中低技术部门的就业。以进出口额为代表的贸易流量指标对不同技术水平的工业部门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即出口增长拉动了就业,而进口增加对就业则是消极的。但在具体影响程度上,贸易流量对中低技术部门的冲击均大于其对中高技术部门的冲击。
关键词:
贸易 贸易自由化 就业 中国工业部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牛蕊
本文利用2000-2010年中国工业部门的数据,并将其划分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等3类,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检验了贸易结构变化对中国国内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进出口结构变化为贸易就业影响的主要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贸易结构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逐年增强,贸易结构的变化整体而言对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需注意的是,单位劳动投入系数的减少是国内就业变化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贸易结构调整 就业 投入产出分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申 倪何永乐 熊燕
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配置效率对于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地区劳动力市场视角出发,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关税数据,通过构建地区层面的中间品关税指标和企业层面的劳动错配指标,实证检验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劳动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劳动配置效率具有优化作用,在考虑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的结果显示,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主要通过厚劳动市场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影响企业劳动配置效率。异质性研究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劳动配置不足的企业、民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沿海地区企业的劳动配置效率具有更明显的提升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技能劳动力的流入均起到了拉动作用,并且对高技能劳动力的吸引力更强,这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影响机制的有效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申 宋扬 谢娟娟
本文从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就业与工资波动性的关系这一新的视角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首先在弹性分析框架之下,对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工业工资和就业波动性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然后采用我国细分工业行业的数据,在估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使用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考察了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工业工资和就业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的基本结论是,贸易自由化很可能增强了给定外生劳动需求冲击之下工业劳动者工资和就业的波动性。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就业 工资 波动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戴觅 张轶凡 黄炜
本文采用2002~2007年城镇住户调查(UHS)微观数据,研究中国加入WTO后的进口关税削减如何影响各城市工资的相对增长,从而从区域劳动力市场角度考察了贸易自由化的收入分配效应。利用各行业关税削减幅度的差异以及各城市"入世"前产业结构的差异,本文构建了地区层面的关税削减指标并对贸易自由化的效果进行识别。研究表明:(1)受关税冲击较大的城市工资增长相对较慢。关税下降一个百分点,工资的相对增长率下降约1%。(2)这一效应主要体现在可贸易品部门,不可贸易品部门受影响相对较小。(3)低技能工人工资受到冲击较大。关税下降一个百分点,低技能工人和高技能工人的工资增长率分别下降1.2%和0.4%。因此技能溢价在关税削减程度大的城市出现更快的增长。本文结论意味着中国"入世"的过程伴随着不可忽视的调整成本和分配效应。居住在受关税冲击较大的城市,并受雇于可贸易部门的低技能劳动力,是受关税削减冲击最明显的群体。因此,在进一步开放进口,降低关税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群体的利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建清
中国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失业现象的逐步加剧,那么我国的经济开放与失业到底存在何种关系?我国的贸易自由化政策是否给就业带来了负面影响?这已成为我们广大公众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来研究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