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6)
- 2023(12753)
- 2022(10249)
- 2021(9202)
- 2020(7795)
- 2019(17264)
- 2018(17263)
- 2017(33197)
- 2016(17928)
- 2015(20251)
- 2014(20488)
- 2013(19734)
- 2012(17995)
- 2011(15879)
- 2010(16348)
- 2009(15725)
- 2008(16127)
- 2007(14765)
- 2006(13417)
- 2005(12707)
- 学科
- 业(82915)
- 济(78168)
- 经济(78033)
- 企(75111)
- 企业(75111)
- 管理(70893)
- 方法(30687)
- 财(29010)
- 业经(28918)
- 农(27874)
- 贸(22506)
- 贸易(22494)
- 易(21827)
- 数学(21646)
- 数学方法(21437)
- 务(21035)
- 财务(21003)
- 财务管理(20979)
- 制(20917)
- 中国(20883)
- 企业财务(19840)
- 农业(19656)
- 技术(17132)
- 体(16033)
- 理论(15409)
- 策(15060)
- 划(14816)
- 和(14499)
- 地方(14332)
- 体制(13622)
- 机构
- 学院(268362)
- 大学(264466)
- 济(117098)
- 经济(114936)
- 管理(104471)
- 理学(89059)
- 理学院(88174)
- 研究(87629)
- 管理学(86962)
- 管理学院(86472)
- 中国(69262)
- 财(58052)
- 京(54976)
- 科学(49470)
- 财经(45035)
- 农(44661)
- 所(43690)
- 江(42915)
- 经(40697)
- 中心(39260)
- 研究所(38856)
- 业大(36537)
- 经济学(35948)
- 农业(34885)
- 北京(34063)
- 州(33157)
- 财经大学(32941)
- 经济学院(32502)
- 范(31785)
- 院(31568)
- 基金
- 项目(168849)
- 科学(135110)
- 研究(126961)
- 基金(124714)
- 家(106999)
- 国家(106023)
- 科学基金(92398)
- 社会(83593)
- 社会科(79234)
- 社会科学(79217)
- 省(65912)
- 基金项目(65644)
- 自然(57691)
- 教育(57204)
- 自然科(56399)
- 自然科学(56383)
- 自然科学基金(55435)
- 划(53920)
- 编号(50469)
- 资助(49648)
- 成果(41882)
- 部(38100)
- 创(38027)
- 重点(37750)
- 业(37482)
- 制(37258)
- 发(36518)
- 国家社会(35054)
- 课题(34830)
- 创新(34755)
- 期刊
- 济(138496)
- 经济(138496)
- 研究(82098)
- 中国(53497)
- 财(48881)
- 管理(44989)
- 农(43933)
- 学报(36903)
- 科学(36499)
- 农业(29871)
- 大学(29644)
- 学学(28147)
- 融(27294)
- 金融(27294)
- 业经(24303)
- 教育(23802)
- 技术(23597)
- 财经(23157)
- 经济研究(21709)
- 经(20015)
- 问题(19556)
- 贸(19163)
- 业(17626)
- 国际(17067)
- 世界(15184)
- 技术经济(14666)
- 现代(14006)
- 财会(13600)
- 商业(13470)
- 版(12779)
共检索到415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静 黄蕾 李丹
本文以Fujita和Krugman所构建的封闭经济单中心模型为基础,考察贸易自由化对一国制造业中心迁移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制造业中心将向贸易成本下降的邻国移动,关税较高的一国的制造业中心距离两国的边界更远,同时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制造业中心的空间分布趋于分散。这为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在空间分布上向东南沿海集聚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同时也暗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中国制造业中心在空间上将整体向西移动,特别是将产生多个临界边境的次中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静 黄蕾 李丹
本文以Fujita和Krugman所构建的封闭经济单中心模型为基础,考察贸易自由化对一国制造业中心迁移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制造业中心将向贸易成本下降的邻国移动,关税较高的一国的制造业中心距离两国的边界更远,同时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制造业中心的空间分布趋于分散。这为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在空间分布上向东南沿海集聚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同时也暗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中国制造业中心在空间上将整体向西移动,特别是将产生多个临界边境的次中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权家敏 强永昌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就业的影响如何?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检验结果显示,进口渗透率的增加在提高出口企业就业的同时,更多地减少了非出口企业的就业,因而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平均就业减少;而出口渗透率的增加在提高出口企业就业的同时,没有显著减少非出口企业的就业,因而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平均就业增长。考虑不同出口密集度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影响,结论基本不变。在稳健性检验中,检验结果依然稳定。为此,进口自由化下我国应加强对非出口企业失业工人的就业培训,继续推动出口自由化的发展,这将有利于我国就业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就业 进口渗透率 出口渗透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淼杰
本文通过使用1998—2002年我国制造业企业层面上的面板数据和高度细化的进口数据来考察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为此,本文运用并修改扩充了Olley-Pakes(1996)半参数方法来纠正估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中经常产生的同步偏差和因欠考虑企业退出行为而产生的选择偏差。在控制行业的进口渗透率的内生性之后,本文发现:(1)贸易自由化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2)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有较高的生产率提升;(3)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的减免对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要比非出口企业的影响小。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来料加工型出口企业并不需购买进口原料,因而不断深化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对其影响不...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冬冬 刘景卿
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分销成本纳入到一个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从理论上阐释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成本加成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以中国加入WTO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通过倍差估计法对理论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加成率,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高效率企业、内资企业以及产品替代弹性较小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提升作用更明显。上述结论表明,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定价能力、重塑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冬冬 刘景卿
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分销成本纳入到一个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从理论上阐释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成本加成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以中国加入WTO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通过倍差估计法对理论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加成率,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高效率企业、内资企业以及产品替代弹性较小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提升作用更明显。上述结论表明,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定价能力、重塑中国制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邓慧慧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建立一个包含三区域、两部门、三种生产要素的空间均衡模型,以此分析要素分布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关系及要素密集度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主要结论是:(1)资本密集度的增加促进制造业集聚,并且在一个较大的市场,贸易成本更低时,资本的集聚倾向大于劳动力的集聚倾向,反之则资本的集聚程度低于劳动力的集聚程度;(2)当拥有更大市场的沿海的外贸优势非常大时,国内区域间贸易壁垒对东部的制造业集聚不构成影响。规模报酬递增,国内市场一体化,以及工业中资本密集度的提高,会进一步促进东部的制造业集聚,而国际贸易自由化,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有利于要素和制造业的平衡分布;(3)潜力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乃华 谢科进
粮食贸易是市场参与各方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焦点话题之一。我国粮食生产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因此,一般认为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粮食进口将快速增加。但迄今为止,国内粮食市场并没有受到国际市场的严重影响,这一事实产生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业税改革,但农村劳动力、灌溉、播种面积等准固定投入的粘滞性也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分四个部分从这一角度解释我国粮食市场供给稳定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
世贸贸易组织 粮食贸易 粮食供给 中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淼杰 袁东
本文主要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并着重探讨了加工贸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将我国制造业企业与海关数据进行合并,我们构建了3种企业层面的关税指标以较全面地衡量贸易自由化,包括外国关税、本国最终品关税和投入品关税。在控制住加工贸易自选择效应以及潜在的关税内生性问题后,我们发现:外国关税和投入品关税的下降会带来企业成本加成的上升,而本国最终品关税的下降会促使企业成本加成降低,但关税带来的成本加成效应随着加工贸易份额的提升而减弱。平均来说,2000~2006年,3种关税的下降促进我国制造业贸易企业成本加成上升了约2.14%。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成本加成 加工贸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仲伟周 张恒 喻炜
文章基于图论与马尔可夫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聚集测度方法,计算存在劳动力非均衡增长情况下多地区产业聚集指数,并对产业聚集进行稳定性检验。该方法延伸了经典中心外围C-P模型的经济含义,认为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资本替代的情况下,劳动力的归一标准化还隐含了不同地区可以存在相同就业人口增长率的条件,从而使中心和外围地区具有相同的产量增长率,故产业聚集的中心和外围地区可以是动态稳定的。文章以中国31个地区1999-2014年的制造业数据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仍然处在产业聚集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全稳定的聚集外围地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仲伟周 张恒 喻炜
文章基于图论与马尔可夫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聚集测度方法,计算存在劳动力非均衡增长情况下多地区产业聚集指数,并对产业聚集进行稳定性检验。该方法延伸了经典中心外围C-P模型的经济含义,认为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资本替代的情况下,劳动力的归一标准化还隐含了不同地区可以存在相同就业人口增长率的条件,从而使中心和外围地区具有相同的产量增长率,故产业聚集的中心和外围地区可以是动态稳定的。文章以中国31个地区1999-2014年的制造业数据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仍然处在产业聚集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全稳定的聚集外围地区,江苏、四川和河南是目前我国相对稳定的制造业聚集中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仲伟周 张恒 喻炜
文章基于图论与马尔可夫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聚集测度方法,计算存在劳动力非均衡增长情况下多地区产业聚集指数,并对产业聚集进行稳定性检验。该方法延伸了经典中心外围C-P模型的经济含义,认为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资本替代的情况下,劳动力的归一标准化还隐含了不同地区可以存在相同就业人口增长率的条件,从而使中心和外围地区具有相同的产量增长率,故产业聚集的中心和外围地区可以是动态稳定的。文章以中国31个地区1999-2014年的制造业数据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仍然处在产业聚集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全稳定的聚集外围地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挺 叶浩
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进口对我国企业的经营战略调整与绩效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基于2011—2019年期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中我国的上市企业等数据构建均衡模型开展研究,分析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经营战略和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制造业企业涉足服务业的概率,但企业主要涉足的是与自身生产活动高度相关的嵌入式服务;企业也会因竞争而将生产活动转移到国外实现离岸生产,其中选择在发达国家建厂的概率大于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企业受限于技术、人力和财务等资源,不会同时选择上述两类活动。企业在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也会出现绩效亏损可能性提高的问题。高生产率的企业更容易参与提供服务业务或进行离岸生产活动,而出口企业受到贸易自由化影响出现亏损的可能性较小。企业实现制造业服务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在内部将制造部门的员工转向服务部门。来自印度、越南等新兴国家的竞争对于企业战略调整的影响大于来自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影响。本研究对于贸易自由化下我国企业应对进口竞争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蒋业恒 李清如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分析贸易自由化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显著提升企业内工资差距。企业进口投入品的行为使其内部普通员工的最高与最低工资之比提高约50%,总经理与中层经理的工资比提高约30%,中层经理与普通员工的工资比提高约12%-20%。进一步分析表明,自由贸易使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更大,更倾向于采用绩效工资、进行研发投资、提供员工培训和使用计算机,这些因素均导致工资差距的上升。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工资差距 制造业企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席艳乐 王开玉
基于企业就业的二元边际视角,利用高度细化的关税数据和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中国制造业最终品和投入品贸易自由化水平,并在考虑企业异质性的基础上,实证分析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最终品和投入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就业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不同生产率企业的就业变动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会引起低生产率企业的就业损失和高生产率企业的就业创造,同时导致低生产率企业死亡率上升以及高生产率企业死亡率下降;相较于投入品贸易自由化,最终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就业变动的影响效应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