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11)
- 2023(20997)
- 2022(17693)
- 2021(16603)
- 2020(13934)
- 2019(32073)
- 2018(31519)
- 2017(59347)
- 2016(32364)
- 2015(36785)
- 2014(36483)
- 2013(35834)
- 2012(32932)
- 2011(29442)
- 2010(29360)
- 2009(27276)
- 2008(27179)
- 2007(23791)
- 2006(21001)
- 2005(19069)
- 学科
- 济(136314)
- 经济(136162)
- 业(107329)
- 管理(101106)
- 企(94035)
- 企业(94035)
- 方法(62130)
- 数学(51067)
- 数学方法(50379)
- 农(39426)
- 中国(38326)
- 财(37565)
- 业经(37265)
- 贸(30220)
- 贸易(30204)
- 易(29355)
- 农业(26905)
- 务(26032)
- 财务(25947)
- 学(25936)
- 财务管理(25905)
- 制(25313)
- 地方(24546)
- 企业财务(24514)
- 理论(24212)
- 技术(23316)
- 和(22633)
- 划(20660)
- 策(20411)
- 环境(19601)
- 机构
- 学院(463039)
- 大学(462925)
- 济(192325)
- 经济(188561)
- 管理(182111)
- 理学(156903)
- 研究(156509)
- 理学院(155219)
- 管理学(152394)
- 管理学院(151576)
- 中国(120392)
- 京(99408)
- 科学(95411)
- 财(86601)
- 所(78568)
- 农(77649)
- 研究所(71362)
- 中心(70750)
- 财经(69522)
- 业大(68765)
- 江(68032)
- 经(63428)
- 北京(62778)
- 农业(60892)
- 范(59442)
- 师范(58872)
- 经济学(57988)
- 院(56780)
- 州(54560)
- 经济学院(52324)
- 基金
- 项目(309987)
- 科学(244631)
- 基金(226502)
- 研究(226085)
- 家(197746)
- 国家(196067)
- 科学基金(168918)
- 社会(143820)
- 社会科(136346)
- 社会科学(136308)
- 省(119276)
- 基金项目(118904)
- 自然(109562)
- 自然科(107125)
- 自然科学(107100)
- 自然科学基金(105194)
- 教育(103763)
- 划(100416)
- 资助(93812)
- 编号(91521)
- 成果(73877)
- 重点(69250)
- 部(68531)
- 发(65709)
- 创(65075)
- 课题(62505)
- 创新(60385)
- 国家社会(60003)
- 科研(59080)
- 教育部(58857)
- 期刊
- 济(211683)
- 经济(211683)
- 研究(136764)
- 中国(89789)
- 学报(72850)
- 管理(71335)
- 农(71229)
- 财(68419)
- 科学(67833)
- 大学(56382)
- 学学(52826)
- 教育(50225)
- 农业(49660)
- 技术(42800)
- 融(39410)
- 金融(39410)
- 业经(34511)
- 财经(34418)
- 经济研究(34128)
- 经(29794)
- 业(28737)
- 问题(28287)
- 贸(26240)
- 技术经济(24354)
- 图书(23633)
- 国际(23386)
- 世界(22427)
- 版(21962)
- 统计(21863)
- 现代(21304)
共检索到694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成 刘斌
本文采用2003—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分析全要素生产率与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就业的影响。在考虑企业的异质性后,本文发现:(1)无论是对出口企业还是内销型企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都会降低企业就业人数;(2)贸易自由化能够增加出口企业的就业,而贸易保护能够给内销型企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3)对于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和资本密集型内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能够增强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影响,而对于资本密集型出口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内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会减弱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影响;(4)面对贸易自由化,企业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将就业人数调整到理想数量,并且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调整速度要高于资本密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毛其淋
要素市场扭曲是中国转型时期对内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特殊产物,而在对外开放方面,中国施行了以削减关税税率为主要内容的贸易政策改革,贸易自由化程度日益加深。本文使用1998~2007年高度细化的企业层面微观数据,在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考察要素市场扭曲对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工业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要素市场扭曲不仅抑制了企业内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还显著地降低了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持续的贸易自由化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生产率,并且对要素市场扭曲具有一定的矫正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维涛 严伟涛 庄尚文
文章基于2002~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贸易数据库、WTO关税数据库等合并数据,从企业创新的角度,实证研究了进口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一方面,进口贸易自由化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最终能够导致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而且对国有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最大,对私营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最小。另一方面,中间产品进口贸易自由化不利于促进企业创新,最终导致企业生产率水平下降,而且对国有企业生产率的不利影响最大,对私营企业生产率的不利影响最小。
关键词:
进口 贸易自由化 创新 企业生产率
[期刊] 征信
[作者]
罗琼 刘志成 曹小衡
使用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研究企业融资能力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在考虑了企业的异质性后发现:企业外源融资能力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是正向的,尤其对私营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更加显著;与国有出口企业相比,私营出口企业生产率对外源融资能力的依赖性更强,其中低流动性企业对外源融资能力依赖性高于高流动性企业;外资的进入可以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提升企业生产率,企业融资能力通过保证研发活动的顺利实施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
关键词:
企业融资能力 生产率 研发 出口 流动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汤毅 尹翔硕
本文通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大型面板数据,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将贸易自由化分为最终品进口关税的减免和中间投入品关税的减免,同时采用半参数估计方法测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克服联立性和样本选择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是两种效应的综合结果,即最终品进口关税的减免的"正向效应"和中间投入品关税的减免的"负向效应"。在区分企业出口状态、企业所有制类型和企业规模大小之后,研究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会对不同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关税减免的情况下,非出口企业从贸易自由化中的受益要大于出口企业,私营企...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冯猛 王琦晖
行业内生产率结构反映了同一行业高效企业和低效企业的分布结构,这一结构体现了一个行业市场竞争的充分程度和资源配置的有效程度。研究行业生产率结构对于判断行业所处发展阶段和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微观工业企业数据库,在以OP和LP等半参数估计方法估计企业生产率的基础上,对生产率差异度进行了测算,并与日本企业作对比,同时还对影响生产率差异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1998到2007年间,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差异度在总体上呈现收敛趋势,但绝对数值上远高于日本,其变化受行业集中程度、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和国有企业密集程度影响较为显著,新技术的应用对行业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袁凯华 高翔
在分析政府效率竞争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基础上,结合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构建评价政府效率的多维度体系,利用数据包络方法量化中国省际政府的政府效率,实证检验政府效率竞争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效率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即政府效率竞争在初期通过"治理成本效应"抑制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政府效率的改善又会通过"市场配置效应"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政府效率竞争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区别企业所有制属性、技术水平和所在地区后呈现出显著差异性。因此,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政府应继续致力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政府效率,促进国内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鲁晓东 连玉君
当前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正逐步由宏观层面转向微观企业层面,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理论机理。针对企业TFP估计中出现的同时性偏差和样本选择性偏差,一系列的最新修正方案被提出,并形成了很多前沿的估计方法。本文对这些新方法的逻辑进行了梳理,旨在廓清当前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本文进一步应用最小二乘法、固定效应方法、OP法和LP法等参数和半参数方法核算了我国主要工业企业的TFP,在横向对比之后,发现半参数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传统计量方法中的内生性和样本选择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建波 张丽
本文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外资工业企业在2001-2007年期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模型估计及假设检验,并据此对中国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了实证测算和具体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间内中国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始终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全国及四大经济板块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总体上均呈现出跌宕起伏的波动变化趋势,且各区域间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平 黄勇
文章使用2002—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关系。研究发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克服内生性后,结果仍旧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技术溢出、资源重置是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影响渠道,而进口竞争起到了遮掩作用;异质性结果表明,在开放程度较高的沿海地区,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作用更强;在农产品关税调整时期(2002—2010年),进口竞争起到了较强的遮掩作用,在农产品关税较为稳定的时期(2011—2019年),技术溢出的促进作用更强,进口竞争的遮掩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强
匹配2007-2013年271个城市、高铁和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高铁开通对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提升了中国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对中心城市及其周围1小时高铁城市圈城市的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对地处偏远和小城市的企业的影响为负。城市创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以及企业创新是高铁开通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高铁 全要素生产率 制造业企业 城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先锋 李璠璠 陈钰 刘晴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模式正处于转型时期,货物贸易自由化究竟通过什么渠道,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何种影响,成为政府部门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已有文献对贸易自由化与可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鲜有文献关注货物贸易自由化影响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制问题。笔者基于工资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和竞争效应,分析了货物贸易自由化影响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制,并利用2004—201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货物贸易自由化通过工资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竞争效应的效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苏锦红 兰宜生 夏怡然
文章基于1998~2007年中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使用OP法估算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通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分布特点的深入研究,分析我国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的状况:2001年入世后,中国进入了全面快速的贸易自由化阶段,短期通过企业的退出和进入机制促进了要素在制造业行业内、企业间快速自由流动,要素配置效率提高,由此促进生产率提高。但是长期来看,贸易自由化没有促进要素配置效率的明显提高,有些行业甚至出现倒退。国有企业的生产率最低,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要素配置效率最低,民营企业生产率居中,要素配置效率却是最高的,再次证实了民营经济是我国最为活跃的经济主体。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静 彭飞 毛德凤
运用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采取Hsieh等的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资源错配及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有、集体企业的资源错配较为严重,港澳台、外商企业则较低;中西部地区资源错配程度高于东部,中部高于西部;重工业企业资源错配高于轻工业。从企业TFP发展潜力来看,如果有效消除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错配,全部工业企业的总量TFP可提高51%以上,其中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总量TFP有望分别提高45%和18%以上。
关键词:
要素错配 资源错配 TFP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杰 刘斌
本文在建立环境规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数理模型的基础上,以1998—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计量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①环境规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符合"倒N型"关系,即环境规制强度较弱时,企业环境成本较低,技术创新的动机不够,全要素生产率会降低;当环境规制提高到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时,只要环境规制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就会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当环境规制强度超过了企业所能承受的负担,全要素生产率会下降。②将中国36个工业行业部门划分为重度污染行业、中度污染行业和轻度污染行业三大类,在分析各类行业环境规制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每一个行业在"倒...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全要素生产率 倒N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排污权交易提升经济绩效了吗?——基于2003—2012年中国省际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
中国的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
数据要素与研发决策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自2010-2019年中国工业的经验证据
贸易自由化、生产率“饱和”与就业
资源配置扭曲与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再测算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及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
进口自由化、竞争与本土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加入WTO的一个自然实验
多边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了生产率提升吗?——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检验
中国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工业行业生产率演进——基于动态OP方法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