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7)
- 2023(8905)
- 2022(6820)
- 2021(5691)
- 2020(4683)
- 2019(10249)
- 2018(10092)
- 2017(19796)
- 2016(10175)
- 2015(11700)
- 2014(12018)
- 2013(11699)
- 2012(11039)
- 2011(10105)
- 2010(10331)
- 2009(9653)
- 2008(9330)
- 2007(8454)
- 2006(8017)
- 2005(7549)
- 学科
- 济(75720)
- 经济(75677)
- 管理(25340)
- 业(23410)
- 地方(22055)
- 方法(21218)
- 贸(18363)
- 贸易(18353)
- 数学(17909)
- 数学方法(17813)
- 易(17691)
- 中国(17544)
- 企(17359)
- 企业(17359)
- 业经(15808)
- 地方经济(14645)
- 农(14341)
- 产业(13681)
- 学(11785)
- 发(9773)
- 农业(9752)
- 环境(8836)
- 融(8645)
- 金融(8645)
- 制(8644)
- 关系(8577)
- 经济学(8043)
- 信息(8008)
- 财(7951)
- 总论(7892)
- 机构
- 学院(162401)
- 大学(160140)
- 济(87835)
- 经济(86529)
- 研究(61649)
- 管理(56909)
- 理学(48393)
- 理学院(47846)
- 管理学(47140)
- 管理学院(46844)
- 中国(44658)
- 财(33900)
- 科学(33255)
- 京(33048)
- 所(30562)
- 经济学(29863)
- 研究所(27504)
- 财经(27253)
- 经济学院(26722)
- 中心(25841)
- 江(24825)
- 经(24492)
- 院(22113)
- 农(22038)
- 北京(20866)
- 范(20706)
- 师范(20558)
- 财经大学(19742)
- 业大(19641)
- 州(19426)
- 基金
- 项目(101708)
- 科学(80865)
- 研究(76909)
- 基金(74143)
- 家(63421)
- 国家(62963)
- 科学基金(53837)
- 社会(53547)
- 社会科(51014)
- 社会科学(51003)
- 省(39799)
- 基金项目(38420)
- 教育(32664)
- 划(31634)
- 自然(30326)
- 资助(29614)
- 自然科(29613)
- 自然科学(29608)
- 编号(29466)
- 自然科学基金(29074)
- 发(26080)
- 国家社会(23440)
- 成果(23409)
- 重点(23240)
- 发展(22645)
- 展(22357)
- 部(22183)
- 课题(21035)
- 创(20814)
- 济(20319)
- 期刊
- 济(106127)
- 经济(106127)
- 研究(55144)
- 中国(29464)
- 财(24058)
- 管理(23779)
- 农(21630)
- 科学(20712)
- 学报(20597)
- 经济研究(19588)
- 大学(16606)
- 学学(15934)
- 业经(15907)
- 贸(15901)
- 问题(15596)
- 融(14881)
- 金融(14881)
- 农业(14858)
- 财经(14806)
- 技术(14354)
- 国际(14031)
- 经(13266)
- 教育(11168)
- 世界(10915)
- 技术经济(10343)
- 商业(9651)
- 经济问题(8960)
- 统计(8749)
- 现代(8306)
- 经济管理(7982)
共检索到256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洁 陈彦煌
本文整合Harris和Todaro(1970)有关城市失业的观点与Krug-man(1991)新经济地理理论,建立了一个两国两部门的新经济地理失业模型,分析贸易自由化对产业结构、资本流动与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一个存在失业现象的国家在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随着资本外移会出现"产业空洞化"趋势;如果运输成本降到一定程度,制造业最终可能完全聚集于外国。这虽然与Krugman关于产业的核心-边陲型态的发现一致,但本文认为形成产业聚集(制造业由存在最低工资的本国移至外国)的重要原因是外国无最低工资且不存在失业现象,外国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此外,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存在失业现象的本国资本外流,制造业萎缩以...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 失业 产业聚集 贸易自由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安虎森 颜银根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大量FDI涌入中国。本文拓展了新经济地理学非对称自由资本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初始经济封闭的大国随着产品替代弹性降低、工业产品支出比重增加和贸易自由度变大将成为资本的净流入国。中国1983~2006年经验数据的研究表明,中国FDI的净流入与中国的工业化、贸易自由化的程度(中国市场的开放、加入WTO)以及多样化产品偏好的强度成正相关,从而验证了理论假说。此外,研究中还发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FDI净流入产生正反馈效应而非负反馈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洁 陈彦煌
本文整合Harris-Todaro(1970)的城市失业现象与Krugman(1991)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建立新经济地理失业模型,探讨外资对于就业、城市失业量(率)与产业结构的影响;焦点置于要素替代差异、Todaro矛盾以及引进外资国家的福利分析。在两国架构中,当引进外资时,若要素替代弹性较低,资本引进国随着制造业扩张,其劳动雇佣量固然上升,但城市失业量亦随之上扬,出现Todaro矛盾现象。反之,在高要素替代情况下,引进外资的国家可能出现制造业就业和城市失业量同时下降的现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苗 李燕
笔者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了不同发达程度国家间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对产业集聚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影响出口和进口成本的贸易自由化过程主要取决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具体采取的贸易政策:当自由化进程中的贸易政策使得更多种类的出口生产企业集聚于发达国家,那么两国的经济增长率会得到改善,贫富差距缩小;自由化政策若使得更多的生产企业集聚于发展中国家,则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率将下降,但发展中国家的福利会得到改善,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会缩小。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颜银根 安虎森
通过构建三地区、两部门和两要素的空间均衡模型以及使用2002-2008年期间中国28个省份面板数据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FD I流入与进口贸易是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主要取决于国家或区域间的贸易自由化水平。在区域间贸易自由度水平较低时,贸易自由化强化了FD I流入对进口贸易的互补作用;只有在区域间贸易自由化水平突破某个"门槛值"时,FD I流入与进口贸易才是替代关系。此外,本文研究还发现劳动力禀赋能够促进进口贸易,本地资本禀赋对进口贸易影响并不显著,而在贸易自由化水平比较低时人力资本禀赋对进口贸易没有影响,但在贸易自由化水平比较高时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明倩 臧燕阳 张琬
文章使用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的分析框架讨论了产业集聚现象的影响因素,并利用1999—2003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导致中国地区产业集聚的因素。发现:①比较优势仍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前提;②产业一旦在特定区域形成集聚现象,规模经济效应的存在,会促进这种集聚趋势进一步增强;③打破地方贸易保护障碍,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区域的专业化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能 王群伟 赵增耀
集聚外部性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机制,不同的集聚程度和集聚方式对应于不同的碳排放行为。邻接地区的环境倾销和转嫁效应显著,其中,贸易联系紧密的地区间有着较强的负向环境效应。因此,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空间集聚的"自净效应",同时高度重视环境污染(政策)的空间相关性,加强跨地区的环境合作。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效应 集聚外部性 地理邻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洁 陈彦煌
本文整合了Harris-Todaro(1970)城市失业现象与Krugman(1991)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建立了一个两国两部门的新经济地理失业模型;模型中制造业生产呈现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与产品差异化特性,且城市存在失业现象。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引进外资对于失业的冲击。文章指出,随着失业国的外资引进,该国制造业扩张,但是制造业的"规模经济"效果引起制造品价格下降,而抑制了制造业部门的扩张;规模经济效果导致资本引进国的城市失业量与失业率同时下降。此结论与Corden和Findlay(1975)在小国开放经济体系关于"引入外资导致该国失业量上升、失业率不变"之发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仁贵 任耀宗 谭琦
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著述颇丰,先后发表各种著作达20余部,已翻译出版的中文版著作已达14部之多。其中,与克鲁格曼获奖直接相关的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方面的著作主要包括:《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合著,1985)、《贸易政策和市场结构》(合著,1989)、《国际贸易再思考》(1990)、《地理和贸易》(1991)、《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1995)、《自组织经济》(1996)、《空间经济学》(1999)等。此外,主编的相关著作还包括:《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1986)、《战略性贸易政策经验研究》(1994)等;撰写的相关教材包括有:《国际经济学》(1987年初...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坤望 黄玖立 施炳展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表明,反映运输成本和双边贸易自由化水平的贸易自由度指数(IndexofFree-ness)可以利用双边贸易和生产数据获得。本文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生产和双边贸易数据库测算了1987~1997年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双边贸易自由度指标。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自由度在不同的行业上表现出程度不同的逐年递增趋势。此外,中国对外贸易的自由度尚处于较低的水平,对外贸易的潜力巨大。
关键词:
贸易自由度 新经济地理学 中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天骄 薛领
新经济地理发展下的异质性企业模型以生产率差异为基石,认为高生产率企业具有低边际生产成本,忽视了产品质量的垂直异质性。本文试图讨论地区生产效率和质量投入双重异质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市场非对称情况下,单独提高质量投入比单独提高生产率更有优势,单独提高质量投入会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而增加市场份额,单独提高生产率则会在运输成本降到一定阈值后导致地区市场份额的削弱;此外,生产率和质量投入“两头兼顾”的方式虽然会增加地区市场份额,但是其所带来的集聚力会弱于单独提高质量投入的方式。总的来看,未来把握好地区的质量投入才是扩大地区产业集聚和空间分布情况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瑞林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集聚和扩散取决于本地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的共同作用。随着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三种效应之间的权衡会发生变化,从而使产业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但是,由于企业区位选择的路径依赖、产业区位的粘性、集聚经济利益等的作用,一体化水平提高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和分散,但并不必然能伴随产业在区际间的合理分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吉鹏
本文回顾了新经济地理学的思想脉络 ,并分析了其思想之于中国的适用性 ,然后讨论了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文章认为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现象和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 ,对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分析非常重要 ;而且其基本假定、核心思想和分析方法对于中国来说也是适用的 ;但是相关的实证研究在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界定和选择上需要考虑中国的特殊情况 ,已有研究还存在一些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产业集聚 实证研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永亮 杨子晖 苏启林
针对我国省份(地区)的企业TFP度量以及相应的核密度分布对比,研究发现集聚(或出口)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程度均弱于非集聚(或非出口)企业,表明"集聚中学习"和"出口中学习"机制导致企业在模仿学习过程中走向生产率同质化。而集聚出口环境下的企业具有生产率优势;双重学习能力和异质性程度均明显,即创新效应大于模仿效应;内资企业的双重学习能力强于外资企业。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发现集聚环境有利于企业增加对"销售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学习能力,出口环境可增加企业的经验值;技术迁入型的外资企业在集聚(或出口)环境下的学习动机和能力不足;研究还发现出口型企业更加依赖集聚的专业化经济带来的学习能力提升。
关键词:
出口中学习 集聚中学习 生产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娟 郑平
历经近30年发展,东莞产业集聚程度不断增强,其多个制造业部门已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但2007年以来,东莞产业开始呈现扩散现象。依据新经济地理理论框架,东莞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是向心力和离心力动态均衡的结果。同时,依据新经济地理所带来的政策启示,在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需要一定的组织和干预,以减少转型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