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50)
- 2023(7108)
- 2022(5750)
- 2021(5148)
- 2020(4435)
- 2019(10086)
- 2018(9840)
- 2017(19496)
- 2016(9907)
- 2015(11068)
- 2014(11007)
- 2013(10853)
- 2012(9707)
- 2011(8381)
- 2010(8655)
- 2009(8348)
- 2008(8670)
- 2007(7863)
- 2006(7080)
- 2005(6792)
- 学科
- 业(68529)
- 企(66579)
- 企业(66579)
- 济(51020)
- 经济(50964)
- 管理(48998)
- 业经(24771)
- 方法(22170)
- 贸(20417)
- 贸易(20407)
- 易(19860)
- 财(19333)
- 农(18432)
- 务(16988)
- 财务(16979)
- 财务管理(16972)
- 企业财务(15981)
- 技术(14870)
- 数学(14046)
- 数学方法(13992)
- 农业(13695)
- 策(11941)
- 企业经济(11878)
- 划(11267)
- 理论(10967)
- 和(10850)
- 经营(10778)
- 制(10415)
- 技术管理(10246)
- 体(9101)
- 机构
- 学院(154489)
- 大学(146421)
- 济(72221)
- 经济(71164)
- 管理(67324)
- 理学(57649)
- 理学院(57221)
- 管理学(56747)
- 管理学院(56472)
- 研究(43307)
- 中国(36301)
- 财(32215)
- 京(29849)
- 财经(25708)
- 农(25116)
- 江(24220)
- 科学(23494)
- 经(23254)
- 所(20920)
- 经济学(20863)
- 商学(20772)
- 业大(20703)
- 商学院(20589)
- 农业(19969)
- 中心(19564)
- 经济学院(19092)
- 贸(18906)
- 州(18863)
- 经济管理(18684)
- 财经大学(18624)
- 基金
- 项目(95801)
- 科学(77940)
- 研究(72517)
- 基金(71726)
- 家(60479)
- 国家(59915)
- 科学基金(54291)
- 社会(48564)
- 社会科(46260)
- 社会科学(46248)
- 省(38532)
- 基金项目(38031)
- 自然(34527)
- 自然科(33820)
- 自然科学(33814)
- 自然科学基金(33289)
- 教育(31240)
- 划(29954)
- 编号(29264)
- 业(28932)
- 资助(28288)
- 创(24150)
- 创新(21512)
- 成果(21405)
- 部(21304)
- 发(20989)
- 重点(20632)
- 国家社会(20182)
- 制(20110)
- 人文(19349)
共检索到233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杨琦 赵瑞丰
产能利用率提升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尽管当前关于国际贸易提升产能利用率的研究已引起学界的关注,但尚未从贸易网络的视角对此进行研究。本文深入考察了贸易网络深化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贸易网络深化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这一结论在处理潜在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稳健。贸易网络深化主要通过降低企业搜寻成本、提高外部知识获取能力和加剧市场竞争渠道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贸易网络深化对内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大规模企业以及非劳动密集型行业内企业有更强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同时,本文还区分进口和出口贸易网络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进出口贸易网络深化均能提升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此外,本文还检验了数字中国对贸易网络深化的产能化解作用的调节效应,发现在互联网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贸易网络深化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果越强。最后,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同行业和下游行业中心度均能够显著提升产能利用率。本文研究为我国促进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提升贸易质量和水平以有效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提供了新的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毛其淋 杨琦
化解产能过剩是中国产业健康发展和经济高质量腾飞的重要环节。尽管有关出口贸易化解产能过剩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尚未从贸易方式转变(即出口企业从间接出口转向直接出口)的视角进行研究。本文利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倾向匹配法和倍差法深入考察了出口贸易方式转变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贸易方式转变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渠道检验显示,出口贸易方式转变促进企业提升生产率、增加出口和提高管理效率,进而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出口贸易方式转变对进口企业、低契约密集度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内企业有更强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基于行业视角的进一步研究还显示,出口贸易方式转变比例的上升能够有效促进行业市场再配置,使得落后产能企业退出市场,产能利用率更高的在位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最终促进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本研究为我国通过积极拓展对外发展空间以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困境提供了新的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杨琦
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与产能过剩化解是中国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文章以中国加入WTO引致的大幅度中间品关税减免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系统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中国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渠道检验表明,中间品关税减让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生产率、激励企业创新行为和提升企业出口,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中间品关税减让对从事一般贸易企业和内资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的促进效应更大。最后,文章从行业特征视角进一步探讨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产能利用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在生产异质性产品和契约密集度低的行业,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更大。文章的研究成果为从贸易政策调整视角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并化解制造业产能过剩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 产能利用率 行业特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文韬 杨汝岱
本文探讨国际贸易网络对企业出口动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首先以2000—2016年跨国双边贸易数据为基础构建国别贸易网络指标体系,衡量一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相对位置,并由此对接中国企业层面出口数据构建企业出口网络指标,再进一步在引力模型中研究企业贸易网络对出口动态的影响。研究发现:将企业贸易网络指标引入到引力模型后,模型对于企业出口动态的解释力更强。企业当期的一阶、二阶和高阶贸易网络指标提高一个单位,会使得企业—市场下期成功出口的概率分别提升4.86%、4.70%和8.93%,出口额分别增加68.55%、65.25%和128.86%,成功存活的概率分别提升5.97%、5.76%和10.90%。在基准回归中加入扩展地理距离项与控制不同层面固定效应后,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国企业的出口会根据不同层面的目的地网络信息进行调整,网络信息对企业出口动态的影响存在产品异质性。动态分析表明,相较于地理距离,企业贸易网络指标对企业出口动态有着更强的解释力。本文提出了将网络分析方法与计量经济学相结合的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贸易网络 出口动态 引力模型 网络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跃刚 郝夏珍
中国企业面临数字服务贸易迅速发展与创新水平“一高两低”并存的现实困境,利用数字服务贸易网络突破企业创新发展困境是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战略支撑。将多重异质性纳入理论框架,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度中国企业在数字服务贸易网络中的中心性、联系强度与结构洞指标,实证检验了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嵌入对中国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嵌入对企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其促进作用会因企业异质性存在显著差异;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嵌入通过“贸易规模效应”“成本节约效应”和“技术吸收能力效应”作用于企业创新;企业生存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嵌入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创新终止风险率。基于以上结论,应积极推动企业融入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并合理布局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由“被动嵌入”转向“主动利用”,推动实现创新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昭玲 高晓彤
全球范围的疫情蔓延和保护主义兴起对中国企业提高出口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通过构建企业自生贸易网络指标并借助生存分析法,研究了企业贸易网络对贸易关系出口恢复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企业既有贸易网络能通过降低出口恢复时的固定成本和缓解危机期间的受冲击程度,有效提升中断贸易关系在危机后的出口恢复概率。此外,贸易网络对中断贸易关系的恢复程度也具有明显提升作用。本研究为企业充分利用自身已有贸易优势,提高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提供了经验参考。
关键词:
贸易网络 出口恢复 经济冲击 生存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鑫颖
以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数字化转型较好的企业中,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促进作用得到强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高技术密集度企业与数字新基建水平较高地区,数字化转型的正向调节作用得以强化。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行业集中度、中间品投入与资本积累实现。
关键词:
贸易网络 企业创新 数字化转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鑫颖
以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数字化转型较好的企业中,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促进作用得到强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高技术密集度企业与数字新基建水平较高地区,数字化转型的正向调节作用得以强化。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行业集中度、中间品投入与资本积累实现。
关键词:
贸易网络 企业创新 数字化转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野 陈梁 刘满凤
文章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进行匹配,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资源配置与技术创新两条路径有效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异质性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传统行业和瓶颈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但对新兴行业的影响不显著;相比于国有企业和内向型节点城市,“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非国有企业和外向型节点城市内企业产能利用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叶
文章基于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动态松弛变量模型(DSBM模型)估计了我国制造业企业2007—2016年间的产能利用率,并从行业、地区、规模与所有制层面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期内我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呈现"W"型变化轨迹,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9.9%。分行业看,不少重工业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分规模看,大型企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更为严重;分地区看,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均存在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分所有制看,国有企业产能过剩最严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行云 霍伟东 陈若愚
本文基于2000—2007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采用网络分析方法测算了企业层面的贸易网络结构,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贸易网络结构对企业出口市场的进入与退出行为、贸易目的国的选择行为以及出口生存效应一系列出口行为决策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强联结的贸易关系网络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信息搜寻成本,降低企业所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以及企业出口所面临的沉没成本,从而促进企业的市场进入,尤其有助于企业进入高收入水平国家。此外,本文采用生存分析模型就贸易网络结构对企业出口的生存行为进行分析发现,贸易网络结构的增强促使企业更好地维持其在新市场的贸易关系,降低企业的市场退出风险,从而显著增加其出口持续时间。因此,贸易网络结构的增强无论在出口的短期效应,还是在生存效应方面都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出口行为,贸易网络结构是企业异质性的重要来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志浩
开放经济下的收入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核心问题。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和全球双边贸易数据库等,基于佩奇方法估计企业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进而研究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如何作用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研究表明,提升企业的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显著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使用混淆变量的影响阈值检验、工具变量和准自然实验等缓解内生性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通过要素成本、技术进步和工资提升机制,影响劳动收入份额。拓展分析发现,加大教育科技支持力度、提高国内上游供给能力、扩大国内市场需求规模,有助于缓解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抑制作用。因此,应积极推动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二次分配和以慈善活动为代表的三次分配机制,加大财政、教育、科技投入力度,加快提升国内供应链的供给能力,积极培育国内市场需求潜能,进而在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实现共同富裕奋斗目标。
关键词:
中间品 贸易网络 佩奇算法 劳动收入份额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宁 程大中
当前中国企业创新活动的持续性面临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重大挑战,且现代经济的生产和分工越来越趋于网络化,利用企业贸易网络破解企业创新困境成为新发展阶段中国创新增长的重要战略支撑。首先构建一个企业贸易网络与同伴创新博弈模型,然后基于2009—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供应商-客户贸易网络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企业与上下游伙伴形成的企业贸易网络中的创新同群效应。研究发现,企业贸易网络中同伴企业的技术改进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即企业贸易网络中存在创新同群效应,且垂直同伴的主要作用渠道是知识溢出,而水平同伴的主要作用渠道是竞争压力。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贸易网络中的创新同群效应具有高阶性质,且在供应商垂直同伴样本和共享客户水平同伴样本中更显著,并随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强。因此,要合理布局企业贸易网络,确立竞争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关注政策的网络溢出效应,以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成功转型。
关键词:
创新同群效应 企业贸易网络 反射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飞
文章立足微观层面企业贸易网络,在分析贸易网络如何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基础上,利用上市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贸易网络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在通过控制内生性、改变测度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可达性是贸易网络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重要影响渠道。此外,贸易网络对东部地区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促进效应较大;市场可达性的中介效应在东部地区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浦阳 宋灿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企业间交易数据,探讨了贸易网络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并讨论了市场可达性对贸易网络作用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网络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与网络效应,其作用效果随着市场可达性的提高而不断增强。其中,购买网络深化了企业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销售网络拓展了企业分销渠道并形成规模经济,市场可达性的提高则有利于降低企业购买或者销售过程中所需克服的固定成本;具有地理邻近关系及产业互补关系的企业间所形成的贸易网络对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上游垄断壁垒的降低及数字化转型产生的信息壁垒的降低同样有利于增强贸易网络对企业生产率的边际作用效果。本研究结论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网络,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结构提供了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