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94)
2023(2352)
2022(2171)
2021(2051)
2019(4199)
2018(4195)
2017(8496)
2016(4526)
2015(5355)
2014(5602)
2013(5373)
2012(5339)
2011(4771)
2010(5066)
2009(4646)
2008(4957)
2007(4484)
2006(4255)
2005(4095)
2004(3601)
作者
(13299)
(11143)
(11100)
(10753)
(7099)
(5455)
(5179)
(4370)
(4139)
(4052)
(3781)
(3744)
(3639)
(3516)
(3490)
(3349)
(3297)
(3272)
(3247)
(3177)
(2832)
(2747)
(2732)
(2594)
(2495)
(2477)
(2433)
(2321)
(2311)
(2239)
学科
(20768)
经济(20740)
(16925)
贸易(16916)
(16444)
管理(11597)
(10763)
方法(9120)
(8273)
企业(8273)
数学(7215)
数学方法(7058)
中国(6383)
(6245)
(6030)
(5559)
出口(5558)
出口贸易(5558)
(5544)
关系(5444)
地方(5059)
(4598)
国际(3991)
业经(3839)
(3633)
银行(3632)
概况(3574)
贸易关系(3559)
进出(3511)
进出口(3511)
机构
学院(69663)
大学(69044)
(34387)
经济(33758)
研究(24849)
管理(23635)
中国(19950)
理学(19353)
理学院(19143)
管理学(18769)
管理学院(18658)
(16270)
(14533)
科学(13150)
(13051)
财经(12513)
(11588)
中心(11295)
研究所(11237)
(11053)
(11051)
经济学(10978)
经济学院(10043)
(9985)
北京(9608)
(9159)
(9153)
师范(9120)
财经大学(8875)
(8764)
基金
项目(38423)
研究(29872)
科学(29576)
基金(27450)
(23056)
国家(22893)
社会(19205)
科学基金(18894)
社会科(18293)
社会科学(18289)
(14540)
教育(13821)
基金项目(13805)
资助(12576)
编号(12382)
(11880)
成果(10990)
自然(10862)
自然科(10596)
自然科学(10596)
自然科学基金(10372)
(9226)
课题(8991)
重点(8987)
(8717)
(8261)
教育部(8145)
社科(8082)
人文(7979)
国家社会(7959)
期刊
(39791)
经济(39791)
研究(25976)
中国(12136)
(11967)
(11892)
国际(10673)
(9523)
管理(8544)
(8490)
金融(8490)
学报(8094)
经济研究(7475)
科学(7336)
问题(7244)
统计(7148)
业经(6925)
教育(6625)
农业(6484)
大学(6416)
(6113)
贸易(6113)
学学(5917)
财经(5914)
国际贸易(5324)
世界(5249)
(5237)
(5186)
决策(5094)
技术(5009)
共检索到119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本文研究发现(1)中美进出口计价方式不同和运输时滞导致双边贸易统计数据存在差异是自然的。(2)参照剔除香港转口毛利后中美贸易新估计值,1995—2003年美国对华出口低估年均在24%以上,从华进口高估年均在35%以上,而中国对美出口低估年均在20%以上,从美进口相对没变。(3)考虑服务贸易后,美中商品与服务贸易逆差估计值与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新估计值已相当接近。上述结果得到IMF数据的证实。(4)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增加会造成中国对美出口增加、对美贸易顺差增加。依据中美两国月度数据计量的结论是相一致的。这一结果证实中美贸易平衡问题已超越中美两国贸易范围而成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所引致的贸易逆差转移问题。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关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白皮书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美建交以来,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发展迅速,呈现出比较强的互补性和互利性,也不时出现一些摩擦和分歧。当前,美国方面所过分强调甚至渲染的中美贸易平衡问题,已经影...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彬  江海潮  
中美贸易关系是WTO安排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双方贸易争端、贸易剩余分配、贸易不均衡缺口、中美和世界福利由中美成本因素、汇率、联合风险偏好、双边贸易不确定性和贸易相关性等五大因素内生决定。在五大因素约束下,中美贸易争端是贸易剩余分配而不是固定分配的争端,是实现双边贸易剩余分配合约修订的手段和反馈机制;贸易剩余分配是争端的目标和激励力量,贸易不平衡作为双边贸易博弈的结果以及争端启动和剩余分配调节的显示信号,指示着双边争端变动的方向。根据本文模型,中美五大因素对双边贸易争端、贸易剩余分配、贸易不平衡、中美与世界福利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和不确定性,具体影响依赖双方五大因素的状态组合。模型模拟表明,人民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宪春  余航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是中美全面经济对话的重要议题,也是本次贸易摩擦的关注焦点。准确把握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特征,能为中美双边协商和政策制定提供事实依据。本文从四个方面讨论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一是从贸易总值统计的角度;二是从中美贸易不平衡贡献者的角度;三是从跨国利润转移的角度;四是从贸易增加值统计的角度。结果表明,计价方式、转口贸易、贸易加成、旅行项目中包含货物等因素导致美国高估了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且中国对美迅速上升的服务贸易逆差缓解了双边贸易不平衡。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美国投资企业既贡献了很大一部分中国货物贸易顺差,还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中美贸易顺差记录在中国,但贸易背后的利益顺差多在美国,总体上双方实现了互利共赢。本文针对贸易增加值统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用贸易增加值统计衡量中美贸易的建议,并简要讨论了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金旭  
我今天主要是谈谈我们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看法,当然这些看法无论成熟还是不成熟,好还是不好,我们也都是从国务院领导、学术专家、社会团体那边得到的启发,按照我们的观点,也都向有关国家领导人做了汇报,而且这些观点基本被国家领导所接受。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传兴  付佳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一直影响着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引起中美双方高层的关注。本文从中美两国消费—储蓄结构差异的视角分析中美贸易的不平衡,认为中美两国消费—储蓄结构差异是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汝岱  
本文首先分析香港转口贸易的主要特征及其对香港和大陆经济发展的作用。1992年以来,香港转口贸易商品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低技术产品份额快速下降,高技术产品份额快速上升,转口商品的产业集中度不断上升,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出口商品产业和技术结构的变化。此外,本文依据香港转口贸易数据,对中美两国官方关于双边贸易平衡的数据进行了修正,修正后两国1998年以前双边贸易平衡数据的差距比原始差距减少60%,1998年以后减少40%,这对如何理解中美贸易逆差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胡珊  
近年来,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统计数字差异越来越大,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尤以中美贸易统计数字最为明显,已严重影响到两国的贸易关系。对于两国外贸数字统计的原则、产生差异的原因和如何解决差异的方法等,《中美贸易统计差异及解决办法》一文对此都作了分析说明。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殷越男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随着中美贸易的迅速发展在不断地扩大,并已引起了美国高层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美中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统计方法、转口贸易、产业结构调整等多种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理性看待,相互理解,共同推劝双边贸易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高永富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两个国家间的经贸关系的稳定和顺利发展是双方保持良性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关系的基石。过去三十年里,中美两国关系不断加强,两国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但双方之间贸易争议也不断出现,甚至激化,并产生了新的贸易争端。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又是众多贸易争端的核心问题。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已经存在了较长一段时间,形成的原因也很复杂,因此,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解决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方面的,要靠双方的共同努力。但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只要中美双方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把握两国关系,坚持建设性合作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一鸣  申建霞  
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的直接借口是中美货物贸易严重不平衡损害了美国产业和工人的利益。但深入研究中美货物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会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差异、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政府贸易政策、对外投资政策及统计方法等因素共同导致中美货物贸易失衡。中国应当运用综合策略,避免中美贸易战升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剑华  
按照“关贸总协定”(GATT)于1993年12月15日结束的乌拉圭回合最后文本的决议,新的原产地规则(以下简称新规则)定于1996年7月1日开始生效。新规则在纺织品和服装进出口贸易活动中,包括分类、标志、统计、普惠制、关税、以及尤为重要的配额管理等均适用。原产地涉及到的情形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即使新规则也未能在所有问题上达成一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沈国兵  
文章研究发现:(1)中国对外商品出口、从外商品进口分别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之间没有稳定的协整关系,但是存在有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变动到中国对外贸易(出口、进口)发展变动的单向因果关系。(2)在95%置信水平下中国对美商品出口、对美贸易顺差分别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之间存在有双向影响关系,这与依据美国统计的月度数据计量的结论是相一致的。(3)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和中资企业共同生产和出口美国必需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和技术成熟型产品。美中贸易逆差属于互补性商品贸易逆差,已超越中美两国贸易范围,很大程度上是由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包括美国在华直接投资所产生的贸易逆差转移和贸易替代效应造成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杜希江  王圆  
一、概况 自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经贸关系迅速发展。进入90年代,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十分迅速,随着转口贸易的增加,中美双边贸易统计数字差距逐年扩大,于是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成为中美经贸关系中又一个新的热点问题。 1984年以前,中美两国贸易统计数字基本一致,没有大的出入。1984年以后,双边统计数字差距越来越大。按美方统计,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始于1983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万光彩  刘莉  
在发达国家大量通过海外附属机构参与国际商业活动,以及国际分工日益深化而导致中间品交易频繁的国际背景下,现行的以“物品跨境”和“原产地”为统计原则、以“报关登记”为数据采集方式的贸易统计体系,严重夸大了中美贸易不平衡而扭曲了中美贸易的真实情景。我国应借鉴美国经常账户下基于所有权的补充统计体系,以克服现行统计体系的缺陷,从而正确评估中美贸易问题。在我国目前相关数据供给缺乏的条件下,本文以基于所有权原则的统计思想,试图校正现行贸易统计体系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扭曲,从而使得理论界、实业界以及决策层对中美贸易不平衡有一个更科学合理的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