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24)
- 2023(12167)
- 2022(10748)
- 2021(10113)
- 2020(8367)
- 2019(19666)
- 2018(19566)
- 2017(38158)
- 2016(20607)
- 2015(22935)
- 2014(22968)
- 2013(22538)
- 2012(20662)
- 2011(18654)
- 2010(18451)
- 2009(16630)
- 2008(16317)
- 2007(13980)
- 2006(12116)
- 2005(10617)
- 学科
- 济(84516)
- 经济(84428)
- 管理(56684)
- 业(54554)
- 企(45983)
- 企业(45983)
- 方法(41711)
- 数学(35578)
- 数学方法(35217)
- 贸(23132)
- 贸易(23120)
- 易(22408)
- 农(21600)
- 财(20153)
- 中国(20051)
- 学(19033)
- 业经(18716)
- 地方(16867)
- 理论(15457)
- 农业(14210)
- 制(14026)
- 和(13352)
- 务(13045)
- 财务(12986)
- 财务管理(12964)
- 环境(12808)
- 技术(12475)
- 企业财务(12276)
- 划(11195)
- 银(11168)
- 机构
- 大学(295831)
- 学院(292842)
- 济(119892)
- 管理(117750)
- 经济(117455)
- 理学(103539)
- 理学院(102400)
- 管理学(100678)
- 管理学院(100171)
- 研究(96867)
- 中国(68860)
- 京(62243)
- 科学(60359)
- 财(51768)
- 所(48000)
- 农(46457)
- 业大(44968)
- 研究所(44207)
- 财经(42793)
- 中心(42466)
- 江(40239)
- 经(39047)
- 北京(38861)
- 范(38742)
- 师范(38374)
- 农业(36654)
- 经济学(36210)
- 院(35434)
- 经济学院(32866)
- 州(32745)
- 基金
- 项目(205907)
- 科学(161929)
- 研究(150602)
- 基金(150068)
- 家(130733)
- 国家(129672)
- 科学基金(111398)
- 社会(94609)
- 社会科(89764)
- 社会科学(89740)
- 基金项目(80407)
- 省(79743)
- 自然(72767)
- 自然科(71016)
- 自然科学(71000)
- 自然科学基金(69755)
- 教育(68890)
- 划(67082)
- 资助(62005)
- 编号(60982)
- 成果(49231)
- 重点(46172)
- 部(45858)
- 发(43782)
- 创(42775)
- 课题(41581)
- 创新(39856)
- 科研(39538)
- 教育部(39452)
- 大学(38688)
- 期刊
- 济(124085)
- 经济(124085)
- 研究(85226)
- 中国(47889)
- 学报(47376)
- 科学(42723)
- 农(41351)
- 管理(41045)
- 财(36813)
- 大学(35919)
- 学学(33845)
- 教育(31625)
- 农业(29463)
- 技术(23802)
- 经济研究(20895)
- 财经(20480)
- 融(20441)
- 金融(20441)
- 业经(20227)
- 问题(17513)
- 经(17495)
- 贸(16634)
- 图书(15192)
- 业(15002)
- 理论(14211)
- 科技(14064)
- 技术经济(13990)
- 国际(13587)
- 商业(13462)
- 实践(13028)
共检索到409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苏庆义
本文构建了分解要素禀赋和技术差异对贸易结构贡献度的理论框架,并运用30个经济体24个产业1995~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要素禀赋对各国出口结构和贸易结构的贡献度最高,绝对技术差异次之,相对技术差异最小。要素禀赋、相对和绝对技术差异并非总是出口的促进因素。全球贸易结构主要由要素禀赋决定,其次是绝对技术差异,而相对技术差异的贡献度很小,这三个因素的贡献度总共占70%左右。中国的出口结构和贸易结构主要由要素禀赋决定,但在2003~2007年,要素禀赋对中国出口结构的贡献度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而绝对技术差异一直是阻碍出口的因素。
关键词:
贸易结构 要素禀赋 技术差异 分解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剑飞 朱红磊 许罗丹
随着中国加入 WTO,中国的产业内贸易将受到更大关注。本文受 Greenaway对英国产业内贸易问题经验研究的启发 ,运用跨部门的截面分析对中国 1 999和 2 0 0 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加权回归 ,并加以模型稳定性检验 ,以检验国际产业内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情况。结果显示 ,产品的多样化与产业内贸易正相关 ,规模经济因素对中国产业内贸易没有显著影响 ,而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负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夏明国
本文利用我国和29个主要贸易伙伴15年的产品内贸易面板数据对我国产品内贸易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规模经济、FDI和地理因素是我国产品内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而要素禀赋所带来的比较优势即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作用并不显著。
关键词:
产品内贸易 决定因素 FDI 规模经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盛煜辰 沈瑶
文章基于中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测度了“商业存在”形式的中国服务贸易壁垒指标,发现1995~2021年间中国服务贸易壁垒在总体上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此外,不同行业之间的限制程度差别较大。从贸易的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中国服务贸易壁垒决定因素的计量回归分析表明,就业占比越低、国有化程度越高、FDI比重越高、贸易竞争力越低、进口渗透率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的服务行业的贸易保护水平越高。这是政府对服务经济与服务贸易产业政策战略考量与不同服务行业差别性利益反映的综合结果。文章对合理设定中国服务贸易保护水平、逐步降低服务贸易壁垒、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逯宇铎 陈金平 陈阵
文章依据中国海关与工业企业中的HS-8位产品与企业层面的匹配数据,对中国企业的进口持续时间进行了分析。在运用生存分析方法 K-M方法对2000~2006年中国不同类型进口企业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进行了测算后发现,总体上中国进口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比较短暂,平均持续期只有1.8年,低关税产品进口企业与外资企业进口关系持续时间较长。运用离散时间cloglog模型对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估计发现,进口关税与企业所有制等进口来源国和企业特征因素均对中国进口贸易持续时间产生了显著影响。同时运用logit及probit模型对该结果进行了稳健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传国 俞天贵
海峡两岸贸易总体上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迅速上升,日益成为海峡两岸贸易的重要形式。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水平型所占比重增长较快,呈现出由垂直型向水平型发展的趋势。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是由国际国内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祖国大陆人均GDP的增长以及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规模的扩大等是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决定因素。
关键词:
产业间贸易 产业内贸易 决定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学昌
本文基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从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两个方面对产品内分工与贸易决定因素作了理论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选取中国2000-2009年间29个省份的加工贸易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技术,实证检验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决定因素,发现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是中国制造业参加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重要决定因素,制造业的生产规模对其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有着直接的显著影响,而投资与贸易自由化程度、基础设施的完备状况、信息交流技术的发展水平等也对中国制造业参加产品内分工与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铎 陈晓珊 肖奎喜
基于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并结合生存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2001~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联系的生存状况及其决定因素。测算研究发现:(1)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生存持续期较短,仅占整个观测期的1/3左右;从生存概率来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生存状况与货物贸易相比缺乏稳定性,其既不存在负时间依赖特征,也不存在生存时间门槛,在观测期内一直处于持续衰减状态。(2)中国不同服务行业的出口生存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服务业的出口生存持续期与生存率基本优于新兴服务业。(3)从跨国比较来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整体的生存状况基本介于欧美发达国家与亚洲国家之间。实证研究表明,首次出口额、出口市场和出口产品多元化、出口经验等因素对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联系的生存状况均存在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出口持续期 跨国比较 决定因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宪 黄建锋
在大多数国际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教科书里,对一国宏观经济的研究框架通常都暗含地假定所有商品与服务都是可贸易的。然而,并非所有商品和服务都是可贸易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非贸易品的大量存在对一国经济运行具有许多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界定可贸易性概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决定可贸易性的主要因素,以及可贸易性对宏观经济的若干影响。
关键词:
可贸易性 服务 汇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摘要)RobertC.Feenstra海闻WingT.WooJefreyD.SacsShunliYao在中美所有有争议的经济问题中,没有一个像贸易逆差问题那样令人困惑。中美官方的统计数据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相对其他原因而言,大部分的差异是因为对香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文
近年来,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研究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决定因素,并探寻合理化的路径以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引力模型适用于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决定因素的解释,双边服务贸易额与两国的GDP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而且,两国的经济规模差异越小,双边贸易量就越大。另外,贸易伙伴国服务业产值占比的上升,有利于增进中国对其服务进口。但是,中国服务业产值占比的增加,并未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能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工业与服务业关系的互动协调,在关键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大力发展知识、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引力模型 经济规模 决定因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关红玲 欧阳艳艳
从金融市场结构看,新加坡出口市场更分散,且重要市场比重下滑,但对印度金融服务出口快速上升;而香港金融服务出口更集中且国际化多元化突出。新加坡金融服务与日、韩、香港、美等GL指数较高呈水平分工,与中国和印度GL指数较低呈垂直分工。而决定这一分工现状的主要因素依次为金融市场规模、外来投资以及金融市场开放程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佟家栋 张亚
高等教育具有多种社会属性,高等教育的国际贸易性反映着高等教育与生产交换的一种关系,是高等教育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高等教育贸易性,是指高等教育服务进入国际市场交易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即参与国际贸易的潜在能力和可贸易程度。其决定因素有产业性因素、比较性因素、技术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贸易性 决定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戴卓
本文扩展了传统的引力模型,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网络结构的因素,不仅包括GDP和绝对距离,还包括国土面积、贸易国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否相邻以及金融危机的冲击。文章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运用二元网络分析法,计算了国际贸易网络的密度和各国在网络中的三种中心性,将整个网络分为四个子群,区分了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和边缘地位的国家。文章还考察了国际贸易网络的权重结构,计算了国际贸易网络和剩余网络的顶点强度、平均最近邻顶点强度和顶点集聚强度等指标,探讨了这三个指标的关系。最后,计算了2004-2010年间国际贸易网络、剩余贸易网络和随机网络的网络强度熵、网络权重熵和冗余比,比较了三种网络在这三个指标上的差别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戴翔
近年来,创意产品贸易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成为全球贸易的新增长点。本文以标准的垄断竞争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分析创意产品贸易决定因素及其对双边总贸易影响的计量方程,并采用PPML估计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意产品贸易具有偏好"传染性",进而对后期创意产品贸易具有促进作用;而创意产品贸易发展对双边总贸易发展也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据此本文认为,在后危机时代短期内外需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大力发展中国创意产品出口贸易并提升其国际竞争力,不失为稳外需、保出口增长的有效措施之一。
关键词:
创意产品 垄断竞争模型 PPML估计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