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77)
- 2023(18381)
- 2022(15549)
- 2021(14570)
- 2020(12289)
- 2019(28369)
- 2018(27989)
- 2017(53955)
- 2016(28968)
- 2015(32426)
- 2014(32032)
- 2013(32220)
- 2012(29643)
- 2011(26915)
- 2010(27096)
- 2009(25514)
- 2008(25473)
- 2007(22574)
- 2006(20323)
- 2005(18339)
- 学科
- 济(128016)
- 经济(127863)
- 业(105017)
- 管理(91496)
- 企(86392)
- 企业(86392)
- 方法(55495)
- 农(49579)
- 数学(44753)
- 数学方法(44299)
- 业经(35891)
- 财(35197)
- 中国(34517)
- 农业(32934)
- 贸(29126)
- 贸易(29105)
- 易(28290)
- 制(25421)
- 学(24345)
- 务(23785)
- 财务(23716)
- 财务管理(23686)
- 地方(23330)
- 企业财务(22440)
- 理论(22144)
- 和(21974)
- 技术(21381)
- 策(20088)
- 体(19207)
- 划(19163)
- 机构
- 学院(422190)
- 大学(421849)
- 济(183406)
- 经济(179997)
- 管理(169644)
- 理学(146127)
- 理学院(144637)
- 研究(143856)
- 管理学(142503)
- 管理学院(141738)
- 中国(111871)
- 京(90261)
- 科学(84998)
- 财(81971)
- 农(75972)
- 所(72086)
- 财经(65551)
- 研究所(65271)
- 中心(63954)
- 业大(62538)
- 江(62410)
- 经(59745)
- 农业(58313)
- 北京(57377)
- 经济学(55458)
- 范(53541)
- 师范(53129)
- 院(51511)
- 经济学院(50045)
- 州(49798)
- 基金
- 项目(279348)
- 科学(221264)
- 研究(208083)
- 基金(205116)
- 家(177486)
- 国家(175931)
- 科学基金(151891)
- 社会(134508)
- 社会科(127357)
- 社会科学(127320)
- 基金项目(108154)
- 省(106896)
- 自然(96165)
- 自然科(93866)
- 自然科学(93844)
- 教育(93121)
- 自然科学基金(92220)
- 划(88861)
- 编号(84501)
- 资助(84186)
- 成果(68637)
- 部(63286)
- 重点(61992)
- 发(60521)
- 创(58980)
- 课题(56853)
- 国家社会(56141)
- 创新(54573)
- 教育部(54472)
- 人文(53365)
- 期刊
- 济(207859)
- 经济(207859)
- 研究(128264)
- 中国(81350)
- 农(74219)
- 管理(64120)
- 学报(63535)
- 财(62994)
- 科学(60694)
- 农业(50469)
- 大学(49149)
- 学学(46170)
- 教育(41164)
- 融(39219)
- 金融(39219)
- 业经(36915)
- 技术(35751)
- 财经(32738)
- 经济研究(32599)
- 问题(28313)
- 经(28223)
- 业(26866)
- 贸(24794)
- 技术经济(22585)
- 世界(22052)
- 国际(21179)
- 图书(20324)
- 现代(19871)
- 版(19619)
- 理论(19162)
共检索到637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严立冬 乔长涛 肖锐
生态不平等交换理论认为垂直出口流动是一个关键的结构性机制,有利于发达国家通过分层的贸易结构过度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生态资源并将环境成本外部化,引起后者资源消费约束和生态环境退化。本文通过构建中国农业部门初级资源及产品的加权垂直出口流量指数,采用人均CGTF生态足迹衡量农业资源消费的指标,就分层贸易结构等因素对中国1962-2011年农业资源消费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层贸易结构显著地抑制了中国对农业初级资源及产品的消费,中国在分层的贸易结构中着实成为了发达国家基于消费的环境成本外部化的受体国;人均产出的增长会促进人均农业资源消费水平的提高;出口依赖不利于国内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安华 楼栋 孔祥智
当前中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耕地、淡水、资金、劳动力、国际市场、化肥、农药、农业科技等方面的资源约束,及其所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降低中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发展 资源约束 环境约束 科技创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东辉
世界主要国家基本上都根据各自的国情建立了比较有效的农业贸易谈判机制,一些发达国家农业部门在谈判中的职能不断强化,拥有较为完备的农业谈判国内磋商机制,多方沟通是确定农业谈判目标和立场的重要方式,技术支持对农业谈判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为此,完善中国农业贸易谈判机制,应进一步强化农业部门在多双边农业贸易谈判中的地位和职能,探索设立首席农业贸易谈判代表,完善现有政府部门之间磋商机制等。
关键词:
农业贸易谈判 工作机制 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樊明太 郑玉歆 齐舒畅 陈杰
本文应用中国农业CGE模型,就中国在WTO“后过渡期”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和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基本的结论是:中国的贸易自由化会对粮食安全产生一定的冲击,引致粮食自给率下降;但这种影响要在现实中显形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CGE模型 粮食安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潘丹 应瑞瑶
传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很少统筹兼顾资源和环境约束,无法反映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真实绩效。本文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将水资源和农业面源污染因素纳入传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测算分析了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1998-2009年30个省份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成分。研究结果表明:①是否考虑资源环境约束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算结果具有显著影响,并可能导致政策误判;②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低于传统不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测算结果,我国的农业经济呈现出以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③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东部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中...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邱伟茜
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基础的新型国际合作形式正飞速发展,双边合作、多边合作和区域合作等新形式逐渐改变了原有的国际环境,国际农产品贸易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然而发达国家凭借其产业优势主导国际贸易组织的发展,致使中国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战略机遇和严峻挑战。本文通过阐述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环境,研究国际贸易组织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就下一步发展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
理论框架 贸易发展 竞争力 贸易壁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文胜
作为一个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的人口大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更加显现。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导向,加快农业发展转型,构建"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必须综合考虑中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物质基础、人才支撑、制度保障以及科技贡献能力等现实条件,在此基础上形成实现农业发展转型的整体战略,以此确保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资源节约、实现环境友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率等多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资源环境约束 多目标 中国农业发展转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曹秋菊
本文阐述了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情况,分析了开放贸易影响我国农业安全的路径,即我国农业管理体制与贸易开放相悖、市场竞争环境发生变化、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弱、贸易壁垒增加、农产品贸易条件恶化等,并提出要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搞好农业宏观调控;加强对我国农业保护的力度;努力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开放贸易 农产品 农业保护 农业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蕴琪 李亮
随着中国加入WTO,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业国际化程度大幅提高。农产品贸易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农业贸易促进工作的重要性日显突出。本文论述了构建中国农业贸易促进体系的必要性,分析了中国农业贸易促进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安
通过构建环境投入产出模型,采用WIOD数据计算1995—2011年中国农业贸易净出口隐含碳与碳减排指数,考察中国农业贸易的碳减排效应,并基于贸易逆差的视角分析未来农业贸易的碳减排趋势。研究表明:中国农业贸易从隐含碳净出口地位转向净进口地位,表明农业贸易有利于降低国内碳排放水平;与不存在贸易往来相比,中国在1995—2011年通过开展农业贸易可以降低农业29.14%的CO2排放量,但减排效应呈现减弱趋势;中国农业贸易未来仍将存在碳减排效应,且减排作用也将保持在较高水平,有利于缓解工业贸易增长带来的污染加剧问题。
关键词:
农业贸易 隐含碳 碳减排 贸易逆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曙东 卢祥 郑建 肖宵
本文根据中国签署的13个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关税削减方案,用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分析了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探讨了多重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削减方案的叠加效应,并探讨了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策略。模拟结果显示,在13个自由贸易协定全部实施后,中国的活动物、肉类、奶类、动植物油和食糖产业部门会受到进口冲击,而蔬菜、水果、粳稻和其他作物产业具有出口潜力。为此,在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提出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方案:适度调减活动物、肉类、奶类、食糖和动植物油产业的产能;在具有出口潜力的产业部门,可以适当调增蔬菜和温带水果、粳稻和其他作物的产能,通过调整结构趋利避害来应对冲击,主动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嵩龄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后,农业发展将是受到影响最大的几个部门之一。这些影响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压力与动力同在,风险与机遇并存。如果就这些影响的积极意义而言,那就是中国农业将有可能在国际贸易的驱动与引导下,引发在结构上、技术上、制度上的一场革命,由一个以安全为基本目标的农业,改造成为建立在市场制度上的商品农业,进而成为适应全球贸易的现代化贸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宇 黄季焜 杨军
多哈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一直存在很大争论。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应用一般均衡模型GTAP与局部均衡模型CAPSIM对接的方法测算新一轮多哈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研究显示,贸易自由化总体上对中国经济有正面的影响,只不过影响幅度很小,但农业部门会在多哈自由化中享受相对较大的贸易优势;从分产品的贸易和生产来看,粮食作物、果蔬等产品有正的影响,而对畜产品和食糖会有负的影响;虽然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民收入来说只有很小的正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在不同收入组之间差别很大,其中高收入组农民要比低收入组农民受益更多,贸易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农民的贫富差距拉大。
关键词:
多哈回合 贸易自由化 农业 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杜江 王雅鹏 刘渝
贸易自由化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工业领域,农业领域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反映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贸易与环境问题出现的背景和国内农业贸易自由化对环境影响的研究状况;第二部分描述环保主义者与自由贸易论者的派别之争;第三部分说明农业贸易对环境影响的概念性研究框架;第四部分将农业贸易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划分为提高、降低和不确定三大类,并依此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第五部分为结论性评述和研究展望。
关键词:
农业 贸易自由化 环境质量 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