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6)
2023(9269)
2022(7912)
2021(7394)
2020(6451)
2019(15359)
2018(14907)
2017(28977)
2016(15428)
2015(18096)
2014(17982)
2013(18317)
2012(17424)
2011(15936)
2010(15865)
2009(15010)
2008(15110)
2007(13404)
2006(11382)
2005(10328)
作者
(45007)
(37972)
(37753)
(36186)
(24310)
(18295)
(17409)
(14805)
(14312)
(13311)
(12932)
(12642)
(12125)
(11971)
(11898)
(11842)
(11453)
(11198)
(10999)
(10961)
(9415)
(9313)
(9215)
(8587)
(8552)
(8542)
(8363)
(8175)
(7599)
(7556)
学科
(76432)
经济(76364)
管理(41574)
(40914)
方法(40420)
数学(36574)
数学方法(36374)
(31656)
企业(31656)
(24188)
贸易(24177)
(23495)
中国(20922)
(18550)
(18114)
业经(12909)
(12834)
(12806)
地方(12678)
农业(11979)
(11249)
金融(11247)
(11096)
银行(11076)
(10987)
(10934)
财务(10918)
财务管理(10887)
(10591)
企业财务(10251)
机构
大学(238276)
学院(234075)
(112586)
经济(110815)
管理(89272)
研究(83008)
理学(77357)
理学院(76522)
管理学(75547)
管理学院(75103)
中国(63969)
(49509)
(48897)
科学(46515)
(41638)
财经(40033)
研究所(37830)
(37531)
经济学(37378)
中心(37371)
(36637)
经济学院(34148)
(32718)
业大(32045)
北京(31648)
财经大学(29912)
农业(29824)
(29303)
(28884)
师范(28638)
基金
项目(152771)
科学(121030)
基金(114892)
研究(111571)
(99583)
国家(98856)
科学基金(84148)
社会(74122)
社会科(70578)
社会科学(70560)
基金项目(59772)
(55408)
自然(52427)
自然科(51259)
教育(51257)
自然科学(51242)
自然科学基金(50417)
资助(48789)
(47893)
编号(43213)
(36803)
成果(35482)
重点(34559)
(32979)
国家社会(32260)
教育部(32081)
(31336)
中国(31046)
人文(30434)
大学(29927)
期刊
(114963)
经济(114963)
研究(71061)
中国(40634)
(36791)
学报(34781)
(32809)
科学(32426)
管理(30075)
大学(26527)
学学(25000)
农业(22324)
(22155)
金融(22155)
经济研究(21217)
(20685)
财经(20591)
教育(18472)
技术(18329)
国际(17801)
(17762)
问题(17079)
业经(16681)
世界(14179)
(13264)
统计(12772)
技术经济(12681)
商业(11460)
(10957)
理论(10789)
共检索到344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少军  
本文首次以中国5年30省份的投入产出表为主,构建了包括省内贸易、省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等指标的分省份分行业的数据库,随后以引力模型为基础,首次全面系统的检验了中国贸易的偏好性,发现存在贸易本地偏好的"中国悖论",即(1)从贸易总量上来看;(2)从出口和进口来看;(3)在控制了时间、省份和行业等个体效应后,以及从加入WTO之前与之后、沿海与内陆、中间品与最终品等3个维度进行分组检验来看,中国的贸易在国家层面上均不存在本地偏好;在省份层面上,也均不存在着本地偏好和邻近偏好。为此,中国应着力发展省内贸易与省际贸易,推动贸易的边远偏好与本地偏好、邻近偏好的再平衡,只有这样才可能帮助中国经济实现再平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宏新  刘长庚  
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呈“负相关”的“贸易顺差悖论”并不存在。凯恩斯主义模型只适用于需求约束型经济形态,而不适用于供给约束型经济。同时,二者正相关的结论也并不能作为当前继续推行出口导向型贸易发展战略的依据,宏观经济背景的根本性变化要求制定新的贸易战略与政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少军  
本文以中国5个年份30个省份的投入产出表为主,建立了包括省内贸易、省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等指标的数据库,随后构建了贸易比较偏好指数进行测算。研究发现在1987-2007年间,中国的贸易比较偏好表现出如下趋势:第一,从全国范围看,各省对国际贸易的比较偏好程度大于对国内贸易(省内贸易和省际贸易)的比较偏好程度。第二,从不同区域来看,内陆省份更偏好国内贸易,沿海省份更偏好国际贸易。第三,从工业整体来看,各行业对国际贸易的比较偏好程度大于对国内贸易的比较偏好程度。第四,中间品行业更偏好国际贸易和省际贸易,而不是省内贸易;最终品行业存在着如下的比较偏好次序:国际贸易、省内贸易、省际贸易。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挺  
服务贸易正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主体,本文以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印度为例,对四国在服务贸易中不可操作的因素如区位、制度、文化等特征以及其所参与的国际贸易协定(可操作因素)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亚洲四国内部的服务贸易比引力模型所预测的约高出2.5倍。这可能是因为地缘接近导致四国在文化、宗教以及信仰上存在诸多相通之处,但在对四国政策框架、贸易协定、制度和文化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表明,服务贸易的国际一体化依赖于深层次的制度与文化因素。因此,即使是在完善的贸易协定组织内部,也只在具有共同文化和体制特征的国家之间才可能产生最大的利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涛  李立  王亚亚  
国际投资过程中呈现出的母国偏好现象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被一些学者关注、研究。伴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国际化,资本流动日益自由化,母国偏好现象依然明显存在。本文梳理了多年来重要的研究文献,从母国偏好的判断和衡量、母国偏好行为的解释以及发展趋势等多层面进行了较全面、完整的评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甘梅霞  杨小勇  
本文从贸易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在分析一国利益偏好对贸易条件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2~2011年中国各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家战略主义"即对生产者利益的偏好大于对消费者利益的偏好是我国工业行业贸易条件恶化的重要原因。代表国家战略利益的利税贡献、影响力系数以及代表生产者利益的国企利润、关税税率成为解释中国工业贸易条件普遍恶化的显著变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行伟波  张康  石光  岳阳  
减少区域间市场分割和构建全国统一市场是实现经济内部大循环的重要途径。汽车作为中国各地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能高效地实现市场整合,对于拉动全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国产乘用车数据,基于Obstfeld和Rogoff(2000)模型,分析中国的乘用车销售是否在企业总部所在地呈现明显的本地偏好。控制了一系列变量之后的结果表明,乘用车企业的本地市场占有率显著高于非本地,并具有明显的企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分析发现地区间乘用车销售存在明显的贸易壁垒,但相对较小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中国乘用车市场一体化的进展卓有成效。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数据期内各省份发布的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的影响,发现各地产业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本地偏好的增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娇辉  王伟  谭娜  
针对当前中国OFDI的"制度风险偏好"问题,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流量数据,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视角,使用面板分位数模型考察东道国制度风险与中国OFDI区位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所谓"制度风险偏好"并不是绝对的,当使用相对制度质量指标,并且控制东道国资本密集度与自然资源丰富程度的影响后,"制度风险偏好"消失,并呈现出与主流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完全相符的风险规避特征。因此,"制度风险偏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OFDI更多地流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然资源更为丰富的区域造成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甘梅霞  杨小勇  
本文在分析一国利益偏好对贸易条件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2-2011年中国各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探究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影响及原因。结果表明"国家战略主义"是我国工业行业贸易条件恶化的首要原因,对生产者利益的偏好大于对消费者利益的偏好是我国工业行业贸易条件恶化的重要原因;代表国家战略利益的利税贡献、影响力系数,代表生产者利益的国企利润、关税税率是解释中国工业贸易条件普遍恶化的显著变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梅妮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作为国际贸易理论不可动摇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为解释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其核心在于该理论独特的分析工具:超边际分析方法。采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方法,引入交易效率和偏好,对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新的分析,可以得出很多有价值的结论。本文通过建立同时存在李嘉图外生比较技术差异和交易成本的新兴古典模型,探讨了交易效率和偏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为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一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从改变交易效率、偏好结构的角度出发,制定有利于本国的贸易政策,从而改善其外贸条件,进一步促进其国际贸易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敬子  陈强远  钱学锋  
本文将Stone-Geary偏好嵌套到CD-CES效用函数中,构建了基于非位似偏好下的服务贸易模型,并把总需求分解为需求结构与需求规模,从理论上推导出相对需求结构与需求规模对服务业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HME);同时基于2000—2014年42个国家或地区间29个服务业分行业双边贸易数据,计算发现世界各国分行业服务业需求收入弹性差异显著,呈现出明显的非位似特征,并首次从实证上验证了世界整体服务业出口存在需求结构作用的反向HME和非线性HME;并发现当相对市场规模越大时,相对需求结构的反向效应越强。分类型情形下,消费性服务业需求结构作用的反向HME及其非线性效应均高于生产性服务业,而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规模作用的HME高于消费性服务业;不同类别收入水平国家之间需求结构和需求规模作用的HME差异显著。据此,扩大内需规模、优化需求结构,结合供给侧结构改革倒逼服务业创新,构建外贸增长和收入合理分配并行的激励政策体系等,对一国迈向服务业大国乃至强国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钟伟,黄涛  
China's M\-2/GDP ratio is high than of other major countries,our empirical study reveal that it is caused mainly by the declining of cash/M 2 Ratio,the rapid slowdown of currency circulating speed and the singular financial assets.The high M\-2/GDP ratio implies that China is facing challenges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welfare system,the dilution of non\|performing assets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financial assets.The myth shall not be exaggerated as a hint of financial crisis.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汤伟  徐立恒  
本文试图通过个人投资者的"赌性"——博彩偏好来解释我国IPO的诸多异象,即上市首日暴涨;长期收益反转;换手率超高等。基于累积前景理论,本文从理论上阐述并从实证上验证了博彩偏好对IPO首日暴涨和长期收益反转有着显著的影响。以我国证券市场2009-2012年所有发行新股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表明博彩偏好每增加一个标准差,首日涨幅显著提高5.5%,并且当市场环境较好时,投资者的乐观情绪会使博彩偏好的效应增强。从长期来看,博彩偏好越强的公司,长期风险溢酬为负,机构投资者继续持有新股的可能性越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丽琴  
国际分散化投资可以增加均值—方差模型投资者的效用,在理论和经验上均得到了广泛支持,然而,该理论无法解释国际金融领域"本国偏好之谜",即一国投资者将绝大部分的资金投资在本国证券市场而忽略国外证券市场。通过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对冲需求分别对"本国偏好之谜"进行解释,仍无法取得合理及满意的答案。行为金融的发展给解释"本国偏好之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云高  
目前股票市场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 ,但投资者却不愿购买外国股票 ,这种现象被称为“本国偏好之谜”。本文主要对本国偏好的实证检验和各种理论解释进行综述 ,最后指出“法和金融学”可能是未来解释本国偏好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