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7)
- 2023(10565)
- 2022(8554)
- 2021(8056)
- 2020(6715)
- 2019(15727)
- 2018(15623)
- 2017(29689)
- 2016(15816)
- 2015(18359)
- 2014(18224)
- 2013(17790)
- 2012(15909)
- 2011(14442)
- 2010(14632)
- 2009(13672)
- 2008(13395)
- 2007(11594)
- 2006(10446)
- 2005(9657)
- 学科
- 济(74497)
- 经济(74432)
- 管理(40027)
- 业(38477)
- 方法(34671)
- 数学(31131)
- 数学方法(30600)
- 企(29865)
- 企业(29865)
- 贸(26107)
- 贸易(26094)
- 易(25472)
- 中国(23396)
- 农(19282)
- 业经(14929)
- 财(14414)
- 出(14039)
- 地方(12992)
- 农业(12335)
- 学(12151)
- 制(12035)
- 理论(10976)
- 发(10961)
- 口(10419)
- 出口(10410)
- 出口贸易(10410)
- 银(10401)
- 银行(10394)
- 环境(10347)
- 关系(10309)
- 机构
- 大学(229368)
- 学院(228618)
- 济(106329)
- 经济(104605)
- 管理(85011)
- 研究(81979)
- 理学(73184)
- 理学院(72441)
- 管理学(70900)
- 管理学院(70527)
- 中国(63591)
- 京(49174)
- 科学(47051)
- 财(44555)
- 所(40897)
- 研究所(37258)
- 财经(35993)
- 中心(35592)
- 农(35272)
- 经济学(35051)
- 经(33030)
- 江(32438)
- 经济学院(31698)
- 北京(31561)
- 业大(31276)
- 院(29643)
- 范(28730)
- 师范(28461)
- 农业(27671)
- 财经大学(26830)
- 基金
- 项目(151742)
- 科学(120377)
- 基金(112608)
- 研究(110467)
- 家(98821)
- 国家(98166)
- 科学基金(83720)
- 社会(72645)
- 社会科(69179)
- 社会科学(69157)
- 基金项目(57463)
- 省(56305)
- 自然(52692)
- 自然科(51614)
- 自然科学(51605)
- 教育(51297)
- 自然科学基金(50710)
- 资助(48174)
- 划(47979)
- 编号(43000)
- 部(34797)
- 重点(34703)
- 成果(34666)
- 发(33591)
- 国家社会(31698)
- 创(31420)
- 课题(30476)
- 中国(30362)
- 教育部(30185)
- 创新(29589)
- 期刊
- 济(111511)
- 经济(111511)
- 研究(70390)
- 中国(45979)
- 学报(33938)
- 农(32949)
- 管理(32904)
- 科学(32420)
- 财(32026)
- 大学(26764)
- 学学(25095)
- 教育(24072)
- 农业(23059)
- 经济研究(21144)
- 技术(20979)
- 贸(20533)
- 融(20439)
- 金融(20439)
- 国际(18304)
- 财经(18061)
- 业经(16901)
- 问题(16578)
- 经(15730)
- 世界(14086)
- 业(13920)
- 统计(13346)
- 技术经济(11911)
- 策(11830)
- 决策(10576)
- 商业(10368)
共检索到345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允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从一个贸易小国一跃成为世界主要贸易大国,在此过程中,中国贸易条件的动态变化逐渐得到学术界和政策制定部门的关注。有关的开创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价格贸易条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孟繁华
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摩擦不断,无论从案件的数量、规模,还是涉及的产品、行业、国家与地区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据资料显示,我国已连续19年成为遭受国外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而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与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丽萍
基于引力模型的回顾与应用现状,结合产业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本文首先将贸易引力模型进行了扩展,并建立了我国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引力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我国与20个贸易方的1995—2004年的贸易数据为基准,分析研究了我国与这些国家(地区)之间的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研究得出:我国纺织品对经济规模和市场需求较大、市场开放度较高的国家有更大的贸易额,且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保持市场份额的竞争能力,与此同时,国际社会的贸易保护措施、区域贸易组织和贸易距离对我国纺织品进出口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纺织品 引力模型 贸易保护 区域贸易组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辉民
运用1980年~2013年的FAO统计数据,对中国林产品贸易模式、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进行统计与计量分析,得出结论:中国林产品国际竞争力均值约为-0.56,总体而言缺乏国际竞争力;单板、碎料板、木材剩余物等林产品属于产业内贸易,多数产品为产业间贸易;中国在林产品进口市场的影响力较大,出口市场的影响力较弱。
关键词:
林产品 国际竞争力 产业内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善民 吴小惠
我国石油市场既面临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又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由于国际市场油价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明显增强、石油企业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升跌对油价的影响,中国石油市场的风险绝不容忽视。因此,应大力提倡利用石油期货市场搞好国内石油贸易风险管理。中国石油市场也应随着期货交易所的建立而逐渐地完善起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丽萍 杨忠直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产品转化为提供该物质流所需的生物生产型土地面积来测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法对1991-200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输入输出作出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5 年以前,我国在初级产品和能源产品贸易中生态足迹赤字;从1996年开始,生态足迹由赤字转变为盈余,国内资源存量得到保护,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群勇
本文利用中国进出口的季度数据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进出口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长期贸易均衡约束对进出口短期动态调整的约束作用,从而对我国长期以来的贸易政策进行了数量上的论证。结果发现,中国进出口额虽然在短期出现过较大程度的偏离,但在长期内仍然维持着均衡关系;当进出口偏离二者的长期均衡关系时,进出口几乎以相同的速度对这种偏离作出调整。
关键词:
进口 出口 贸易均衡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萌 陈建先 师磊
本文基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Greenaway et al.(1999)模型,探讨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采用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评估了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就业和就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了经济增长、就业刚性、进出口和工资对就业影响之间的系统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出口贸易对我国存在着显著的劳动就业效应,而进口贸易对我国就业影响不明显;进出口贸易对产业就业的影响存在分化现象。出口贸易显著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就业,也带动了第三产业就业的增加,但对第一产业的影响有限;进口贸易对第二产业就业存在着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影响不显著。工资的...
关键词:
进口贸易 出口贸易 就业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永亮 刘德学
本文在传统的引力模型基础上引入社会网络变量,利用中国1980~2005年与26个国家进出口贸易数据,重点考察华侨社会网络的贸易效应。与先前文献不同,本文的实证考虑了社会网络效应的国别差异,引入制度变量和FDI来加以控制,并以固定效应来获取。结果显示,以华侨移民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对我国贸易促进作用显著,但社会网络效应的有效性随着时间而减弱。结论认为,世界各国经济自由化和一体化加速以及制度创新与发展,减弱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社会网络依赖性;同时在华FDI的跨国企业分支网络也部分替代了华侨社会网络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制度因素 贸易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柳钦 孙建平
对 198 3年到 2 0 0 2年进出口贸易间总量与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结构上 ,趋势变量与进 (出 )口贸易间的关系既有正相关 ,也有负相关。在贸易总量上 ,出口对进口的影响 ,进口对出口的影响都为正相关。在进口贸易结构上 ,出口贸易结构对其的影响基本上是正相关。在出口贸易结构上 ,进口贸易结构对其的影响呈正相关。
关键词:
进口 出口 分布滞后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永江
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历史 和现状 从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历史来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50年代,中国粮食基本上是出口的,进口量很少。据统计,1950—1959年,中国共出口粮食2280万吨,进口粮食84万吨,平均每年出品220万吨。1960—1976年为第二阶段,这期间中国粮食进大于出,出口4143万吨,进口8490万吨,平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琰 由黎 赵淳 胡荣华
本文将生态足迹核算方法运用于进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计算了我国1994年-2007年进出口贸易的生态足迹,分析该时段中国对外贸易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结构的合理性,从而说明其发展的可持续性。研究发现:1994年-2007年期间,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逐渐优化。出口的商品中初级资源类商品逐渐减少,电子通讯、电气机械等产品的出口不断增长,而进口的商品中能源类产品和林木的增长迅速。我国已经从自然资源的净输出国转化为净输入国,且输入的生态足迹逐年增长。可以认为中国现阶段的对外贸易状况是有利于改善本国生态的。对Stefan Gossling等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后发现,2002年全球七大贸易区中北美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毛熙彦 贺灿飞 王佩玉 许蕊 胡醒木子 贺舒琪
环境产品贸易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新途径。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设备等方面具有优势,环境产品贸易有利于落实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分析中国1996—2019年环境产品进出口规模、产品结构与贸易网络结构的变化,应用LMDI方法将碳排放分解为排放强度、能源效率、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四个分量,借助ARDL-ECM模型验证环境产品贸易与碳排放的协整关系及长短期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环境产品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表现为短期促进作用和长期抑制作用。(2)环境产品贸易主要通过促进能源效率的碳减排效应、抑制经济增长的碳排放效应而推动碳减排。(3)贸易产品专业化短期有利于碳减排,但从长期看多元化更有利。贸易影响力提升短期对碳减排有利,但对进口的长期依赖不利于碳减排。(4)碳减排不只靠能源相关产品,非能源相关产品贸易同样能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而推动碳减排。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铮 胡小环
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和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并存的现象,对中国现实的贸易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初级产品及制成品出口比重增减均与价格贸易条件成负相关关系。接着,文章设立了一个引入产品内分工概念的数理模型,说明以上悖论源自于我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均位于产品内分工的低价值链部位,从而造成出口商品结构迅速高度化的假象。最后,在以上实证研究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提升我国贸易利益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