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6)
2023(9421)
2022(7392)
2021(6363)
2020(4934)
2019(11212)
2018(11153)
2017(20945)
2016(11388)
2015(12824)
2014(13224)
2013(12851)
2012(12148)
2011(11413)
2010(11777)
2009(10886)
2008(10987)
2007(10219)
2006(9588)
2005(9257)
作者
(34869)
(29038)
(28928)
(27414)
(18590)
(13844)
(13112)
(11216)
(11202)
(10524)
(10057)
(9669)
(9606)
(9529)
(9157)
(8941)
(8668)
(8468)
(8392)
(8272)
(7679)
(7316)
(7185)
(6777)
(6556)
(6509)
(6508)
(6487)
(5935)
(5739)
学科
(58131)
经济(58078)
(28597)
管理(28135)
中国(21595)
(20544)
企业(20544)
地方(20445)
(19706)
贸易(19690)
(19001)
(18066)
业经(15680)
方法(14794)
(12185)
农业(12157)
数学(11182)
数学方法(11083)
(10983)
(10888)
金融(10887)
地方经济(10731)
(10656)
银行(10642)
(10429)
(10287)
发展(9608)
(9566)
(9299)
理论(9135)
机构
学院(174486)
大学(172410)
(76060)
经济(74529)
研究(67098)
管理(57637)
中国(50723)
理学(47090)
理学院(46475)
管理学(45667)
管理学院(45344)
科学(39243)
(38379)
(34960)
(34453)
研究所(31160)
(29579)
(29397)
中心(28862)
(27059)
师范(26836)
财经(26208)
北京(25045)
(24102)
(23998)
经济学(23826)
(23460)
业大(22801)
农业(22701)
师范大学(21405)
基金
项目(103145)
科学(80293)
研究(80149)
基金(71310)
(61576)
国家(60970)
社会(51108)
科学基金(50696)
社会科(48431)
社会科学(48420)
(41625)
基金项目(36358)
教育(35782)
(34269)
编号(33512)
(29576)
成果(28898)
自然(28678)
资助(28457)
自然科(27954)
自然科学(27948)
自然科学基金(27415)
课题(24868)
发展(24512)
(24085)
重点(23985)
(22036)
国家社会(21195)
(20972)
(20465)
期刊
(98554)
经济(98554)
研究(61494)
中国(41650)
(30403)
学报(26823)
(25334)
教育(25215)
科学(24290)
管理(24007)
农业(20761)
大学(20675)
(20600)
金融(20600)
学学(19048)
业经(17643)
经济研究(16172)
技术(15485)
(15415)
问题(14813)
财经(14129)
国际(14079)
(12323)
(10832)
世界(10658)
图书(9783)
商业(9516)
(8942)
论坛(8942)
现代(8623)
共检索到294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觉力  王文龙  
本文通过对贸易条件恶化论进行全面的分析 ,得出了低技术层次出口商品相对于高技术层次出口商品存在着长期贸易条件的恶化 ,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 ,贸易条件恶化的范围越来越广 ,但一国可以通过持续的技术进步来改善贸易条件 ,从而得出要改变我国不利的贸易条件 ,其最佳途径是不懈的技术进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董国辉  
“贸易条件恶化论”是由劳尔·普雷维什和汉斯·辛格提出来的一种理论,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争议,由此引发了一场历经数十载的“贸易条件之争”。然而,这一理论并没有因此失去其生命力,而是获得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这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外围国家可能会继续面临贸易条件恶化的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慧中  黄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斌  车鸣  易先忠  
外贸发展的"合成谬误"会导致所有实施同一发展战略的国家贸易条件恶化,降低外贸增长的福利,这一观点成为质疑立足比较优势实现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重要论据。基于UNCTAD 1995年以来的商品贸易数据分析发现:由于其他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相似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中国贸易条件恶化态势得以凸显,即中国贸易条件恶化在"合成谬误"的前提下更加明显。那么这就需要调整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以避免"合成谬误"。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震  秦慧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条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恶化,原因主要是我国比较优势级别较低。为此我们应当采取以促进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升级为中心的一系列政策,改善我国贸易条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隋广军  申明浩  罗晓扬  
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使人们对比较优势战略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文章借鉴超边际分析方法,利用李嘉图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进行了模型化分析,发现贸易得益只取决于相对偏好和相对人口比例的大小,进而通过模型分析对我国比较优势的战略选择提出了一些看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苍峰  王恬  
金融危机爆发对我国外贸企业的沉重打击,再次表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以及对外贸易高依存度的弊端。本文从贸易条件模型入手,通过分析1980~2003年间中国与美国的相关变量发现,由于我国贸易结构长期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使得我国不断增长的制造业生产率和较低的购买力水平成为我国贸易条件趋于恶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中国制造业生产多样化的能力,是长期内改善我国对外贸易条件的途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少军  侯慧芳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中贸易条件的改善,不仅关系到本国贸易利益的多少,而且关系到本国的产业升级前景。为此,本文以WIOD数据库为基础,利用发展中国家1995—2014年的跨国面板数据,探究了GVC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影响机制,主要的发现如下。第一,随着GVC嵌入度的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将不断恶化。第二,分别从出口渠道与进口渠道来看,GVC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价格指数下降和进口价格指数上升,形成了"高进低出"的贸易条件模式。第三,对比分析两种渠道,GVC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作用可能更多的是通过出口渠道来实现的。第四,GVC嵌入度对贸易条件的作用受到GVC分工位置的影响,随着GVC嵌入度的提高,居于GVC下游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所能得到的贸易利益更加微薄,表现为贸易条件逐渐恶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靖  郭玉琴  
仅仅根据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而得出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结论,是缺乏有效根据的,甚至可能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因为贸易条件究竟是在改善还是在恶化,直接关系到如何评价近年我国的贸易发展模式以及未来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本文通过测算20年的单、双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和劳动效益贸易条件指数,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动给予了整体判断与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桂军  张玉芹  
本文首先测算了我国的年度贸易条件,并使用贸易条件调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指标,研究了我国国际购买力的变动情况,进而得出我国国民财富的的总体状况。随后使用居民实际人均消费支出作为经济福利的指标,运用显示偏好弱公理分析了国民经济福利的变动情况,并通过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的对比,判定了我国经济是否存在贫困化增长。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迄今为止我国经济并没有出现贫困化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铮  胡小环  
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和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并存的现象,对中国现实的贸易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初级产品及制成品出口比重增减均与价格贸易条件成负相关关系。接着,文章设立了一个引入产品内分工概念的数理模型,说明以上悖论源自于我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均位于产品内分工的低价值链部位,从而造成出口商品结构迅速高度化的假象。最后,在以上实证研究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提升我国贸易利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昭  叶景成  
"贸易条件恶化论"暗含着供给约束型经济态势这一前提假设,当经济态势转变为需求约束型时,"贸易条件恶化论"已不再适用。在需求约束型经济态势下,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不存在必然联系,往往是贸易条件恶化而国际贸易利益增加。在运用"贸易条件恶化论"评价一国国际贸易绩效和国际贸易利益时,应当谨慎考察"贸易条件恶化论"赖以成立的经济环境和前提假设与该国经济现实是否相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玉敏  郭培兴  王婷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中,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其经济学含义是,随着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购买的进口商品的数量。如果在一定时期出口一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比基期增加/减少,则被认为是贸易条件改善/恶化。因此,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一定时期出口盈利能力(相对于进口)的重要指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青  
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一直在恶化,本文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此进行了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实际汇率、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和贸易收支在长期内都不同程度地恶化着我国的贸易条件,这其中又以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恶化效应最大,但这种恶化是中国经济成长过程中作为一个大国必须对世界做出的贡献。最后基于此分析和全球化的视角得出贸易条件的含义有所转变的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建斌  尹翔硕  
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和自由贸易下南北收入差距的扩大 ,使得人们不得不反思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战略的有效性。本文利用扩展后的李嘉图模型 ,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现象和南北收入差距的扩大做模型化分析 ,发现比较优势战略并非对所有国家在任何国际经济环境下都普遍适用 ,并从理论上证实国际贸易中确实存在出口导向战略的“合成谬误”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