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42)
2023(13378)
2022(11503)
2021(10607)
2020(9216)
2019(21135)
2018(20854)
2017(40089)
2016(21651)
2015(24297)
2014(24083)
2013(23583)
2012(21609)
2011(19373)
2010(19061)
2009(17557)
2008(17121)
2007(15012)
2006(12448)
2005(10700)
作者
(63526)
(53414)
(53106)
(50241)
(33603)
(25910)
(24226)
(21154)
(19965)
(18528)
(17789)
(17764)
(16737)
(16675)
(16581)
(16443)
(16357)
(15814)
(15267)
(15262)
(13368)
(12948)
(12757)
(12160)
(12130)
(11749)
(11696)
(11686)
(10707)
(10690)
学科
(87750)
经济(87651)
管理(60722)
(59539)
(48677)
企业(48677)
方法(46382)
数学(41285)
数学方法(40817)
(25716)
贸易(25707)
(24998)
(24084)
(22614)
中国(20170)
业经(17762)
(17409)
(15764)
财务(15722)
财务管理(15687)
地方(15676)
农业(14944)
企业财务(14800)
(14437)
(13646)
金融(13643)
技术(13436)
环境(12849)
(12842)
银行(12787)
机构
大学(309394)
学院(308506)
(129970)
经济(127676)
管理(120528)
理学(105825)
理学院(104711)
管理学(102845)
管理学院(102300)
研究(101232)
中国(74687)
科学(63569)
(62648)
(57894)
(56336)
业大(51175)
(51078)
中心(47409)
研究所(47122)
农业(46493)
财经(46463)
(43195)
(42426)
经济学(40310)
北京(38064)
经济学院(36944)
(36941)
(36520)
师范(36405)
财经大学(34843)
基金
项目(217544)
科学(170417)
基金(160208)
研究(150499)
(142405)
国家(141290)
科学基金(120579)
社会(96598)
社会科(91849)
社会科学(91821)
基金项目(85508)
(84586)
自然(81265)
自然科(79472)
自然科学(79445)
自然科学基金(78044)
(72180)
教育(69670)
资助(65655)
编号(58561)
重点(49424)
(48457)
(46001)
(45790)
成果(45455)
科研(43455)
创新(42916)
计划(42161)
教育部(41310)
国家社会(40621)
期刊
(126971)
经济(126971)
研究(79988)
学报(54770)
(50620)
中国(48574)
科学(47019)
(43777)
大学(40571)
管理(40447)
学学(38950)
农业(34538)
技术(25283)
(25164)
金融(25164)
教育(23284)
财经(22255)
经济研究(21866)
业经(20907)
(20404)
(19259)
(19059)
国际(19011)
问题(18519)
(15790)
统计(15108)
商业(14932)
技术经济(14890)
科技(14289)
世界(14176)
共检索到426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赛男  
基于102个国家1995~2015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发现汇率制度和贸易开放度会影响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效果。在浮动汇率制国家,贸易条件改善会导致实际汇率升值,而在非浮动汇率制国家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影响不显著。在贸易开放度低的国家,贸易条件改善会导致实际汇率升值;相反在贸易开放度高的国家,贸易条件改善会导致实际汇率贬值。因此,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本国汇率制度和贸易开放度的实际情况。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先海  徐圣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一般均衡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贸易条件以及政府支出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并利用1980~2005年的中国数据分别进行了长期和短期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在短期内,Balassa-Samuelson效应主要体现在不可贸易部门,并且政府支出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是显著的;在长期内,Balassa-Samuelson效应在可贸易部门与不可贸易部门都是显著的,政府支出对实际汇率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但净效应是正的,同时贸易条件变动对实际汇率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瑞芬  孙兆明  
基于均衡汇率理论,应用协整模型,采用真实变量分析了1980-2003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其与均衡汇率的失调情况,进而研究了不同时期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贸易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贸易条件与中长期以及短期的实际汇率存在显著的关系,贸易条件的恶化或改善是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或贬值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莹  施建淮  
近年来,伴随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转变,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幅度不断加大。本文利用跨国数据,研究贸易开放水平如何影响资本流动与实际汇率的关系。结果显示:(1)国际资本净流入促使实际汇率升值,贸易保护进一步放大了这一效应;(2)区分资本流动的方向和类型,资本流入(出)带来的汇率升(贬)值效应均被贸易保护放大,且该效应主要体现在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两类资本流动上;(3)世界贸易环境越好,实施贸易保护对实际汇率的放大效应越明显。本研究表明,贸易自由化是一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必要条件,改善贸易结构有助于缓解汇率波动。本文为各国调控实际汇率波动、协调对外开放政策和维护经济稳定等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青  
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一直在恶化,本文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此进行了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实际汇率、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和贸易收支在长期内都不同程度地恶化着我国的贸易条件,这其中又以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恶化效应最大,但这种恶化是中国经济成长过程中作为一个大国必须对世界做出的贡献。最后基于此分析和全球化的视角得出贸易条件的含义有所转变的结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富有  孙敏  
本文使用GARCH模型度量了人民币对日元实际汇率的波动性,并基于VAR的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日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内,中国对日进出口存在正向的收入效应和负向的汇率波动效应,出口价格效应为正,进口价格效应为负,且出口价格弹性大于进口价格弹性;中国实际收入是推动中日进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短期内,人民币贬值不能改善中日贸易逆差状况,并且向长期均衡的调整速度较慢;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中日贸易的长短期影响均不显著。因此,中日贸易问题的根本不在人民币汇率,而在于中国经济结构和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凯  庞震  潘颖  
本文利用1994-2008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技术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国是成立的。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是影响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然而从长期来看,国外需求的变动是影响出口贸易变动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惠珍  
文章以国际收支弹性理论为基础,以我国和美国的贸易往来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995-2008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简单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出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是成立的,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前进  温彬  
本文首先在消费者效用最优化条件下构建典型代理人的期内内部实际汇率模型和跨期内部实际汇率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双重最优化下的实际均衡汇率。进一步,在无限期消费预算约束的条件下,融入了贸易条件的变化,得到内部实际汇率和外部实际汇率的封闭解,综合考察了政府支出、贸易条件等对外部实际汇率的影响。本文实证结果显示:经常项目,政府支出等对实际汇率影响为正,贸易品产出和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为负,和理论分析一致。经常项目、政府支出、贸易品产出和贸易条件能够解释实际汇率的变动,实际汇率预测误差方差被政府支出、贸易品产出和贸易条件解释相对较多,政府支出、贸易品产出和贸易条件是影响实际汇率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杰琦  汪同三  
基于1994年1月至2009年4月的数据,采用较新的非对称协整技术,实证考察人民币实际汇率与我国贸易收支之间的变动关系。研究发现,长期中,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成立;短期内,J曲线效应在我国存在;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间存在非对称协整关系。其中,相对于出现过大的贸易顺差,如果出现贸易赤字,贸易收支恢复长期均衡状态的调整过程较为缓慢。据此认为,相对于出现贸易顺差,当前更应关注外贸不利冲击对我国经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皓  章冬梅  
基于1996年至2009年间中国对美国的实际出口总额的季度数据,采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ECM误差修正模型,实证考察了实际汇率水平及实际汇率波动率与中国对美国出口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短期动态关系等机理,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实证结果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长期与中美实际出口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实际汇率波动率长期也会对实际出口产生中等程度的负向作用;从短期效应来看,尽管实际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率的影响方向与长期一致,但程度上明显减弱;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应综合考虑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率的共同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戴金平  王晓天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的贸易收支、FDI与实际汇率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三者之间长期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长期来看FDI对贸易余额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人民币实际贬值的J曲线效应明显,贬值改善贸易余额的时滞大约为两年。出口空间的大小不是影响FDI的主要因素,实际汇率的稳定有利于吸引FDI。贸易收支的顺差和FDI的大量流入是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重要来源,人民币的升值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恶化我国的贸易收支,但会对FDI的流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凯  庞震  潘颖  
以中国两个最大贸易伙伴国美国和日本作为双边贸易收支分析的对象国,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比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美和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美、中日贸易收支变动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日贸易的影响大于其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跃峰  赵黎明  张晋东  
考虑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缺乏、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和强制结售汇制度等基本特征,建立了一个分析我国实际汇率和经常账户问题的计量模型,并对人民币实际汇率与经常账户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常账户持续顺差并非由汇率低估所致,人民币汇率调整难以根本解决经常账户持续顺差问题。资本管制放松、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收入差距逐渐加大是我国1994年以来经常账户持续顺差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妥善处理我国的经常账户持续顺差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稳定实际利率、名义汇率升值、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晓龙  
跨境电商贸易条件下,国际贸易方式呈现出小批量、多批次、碎片化、高时效性等特征,相应的航空、快递运输也成为这一外贸新模式的主要运输方式。但长期以来,我国贸易商使用空运以及到货合同情形较少,对于D组等适用于空运的到达合同贸易术语不够熟悉,在实践中存在着误用、不会用的问题,影响了外贸业务的正常进行。基于这一情况,本文阐述了在跨境电商平台贸易模式下推广D组贸易术语的背景,探讨了D组贸易术语在空运条件下的适用性问题,通过重点分析典型外贸业务案例,从不同角度探讨了DAT、DAP、DDP等主要D组贸易术语在实践中应用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